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转录因子(简称Twist)和相关蛋白E-和N-钙黏蛋白(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浸润性导管癌、38例浸润性小叶癌和41例导管内癌以及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wist、E-和N-cadherin的表达.结果 (1)三种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中,Twist阳性率分别为46.4%(26/56)、79.0%(30/38)和26.8%(11/41),其中浸润性小叶癌中Twist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分别P=0.002、0.000);E-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为78.6%(44/56)、29.0%(11/38)和80.5%(33/41),其中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E-cadherin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性小叶癌(均P=0.000);N-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为53.6%(30/56)、68.4%(30/56)和31.7%(13/41),其中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导管内癌(分别P=0.033、0.001).(2)135例乳腺癌组织中Twist和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P=0.005,Spearman相关系数-0.239);Twist和N-cadherin 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P=0.000,Spearman相关系数0.319).(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分化组中N-cadherin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组(P=0.004).(4)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转移组中Twist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37).结论 三种蛋白在三种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较大.Twist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淋巴结转移相关.N-cadherin阳性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相关.检测这三个指标可为研究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机制及评判其生物学行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Notch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Notch1基因mRNA及Notch1蛋白在人乳腺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榆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6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Notch1基因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导管原位癌及60例癌旁乳腺组织Notch1蛋白的表达,分析Notch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otch1基因mRNA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均有表达.Notch1蛋白在癌旁乳腺组织和导管原位癌中的阳性牢分别为55%(33/60)、70%(21/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为90%(54/60),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和导管原位癌的阳性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Notch1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06)、病理学分级(P=0.001)和TNM分期(P=0.022)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存在Notch1蛋白的高表达.Notch1蛋白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恶变演进有关.Notch1基因的表达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L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7,MMP-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和MMP-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一步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乳腺组织中Livin和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ivin和MMP-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vs 10%和73.3%vs 25%,且两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Livi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具有正相关性(P0.05),MMP-7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Livin与MMP-7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22,P=0.007)。Western blot结果也表明,Livin与MMP-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结论 Livin和MMP-7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转移有关,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120及Bmi-1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120、Bmi-1及ER、PR、c-erbB-2表达情况,并检测了20例乳腺增生症中p120、Bmi-1表达情况.结果 p120异常表达率及Bmi-1高表达率在1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67.4% 和 48.1%,在20例乳腺增生症中分别为5%和10%,以上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p120异常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较晚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Bmi-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较晚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并且,p120异常表达与Bmi-1高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259,P<0.01).结论 p120异常表达与Bmi-1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协同或相关的作用.p120与Bmi-1可能成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及指导靶向治疗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赵林  董奇观  张玉扬  周鑫 《解剖科学进展》2019,25(5):540-543,547
目的观察SASH1和p-ERK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ASH1和p-ERK的表达,并结合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0例新鲜正常乳腺组织中SASH1和p-ERK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两组SASH1mRNA和p-ER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ASH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率(31%)低于在正常乳腺组织表达率(80%),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发病年龄、激素受体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ERK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率(62%)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0%),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与发病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表达无明显相关。乳腺癌中SASH1的表达与p-ERK表达呈负相关(P0.005)。Western blot与实时PCR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SASH1蛋白与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ERK蛋白与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SASH1的低表达和p-ERK的高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A1,HMGA1)和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8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HMGA1和CXCR4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MGA1和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腺病(77.14%vs 26.25%,73.33%vs 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MGA1和CXC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04,P=0.289),提示两者的表达相互独立,且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两者任一阳性)和特异性(两者均为阳性)。CXCR4在PR阳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87.5%)高于PR阴性浸润性导管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HMGA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高表达,CXCR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以低表达为主,两者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HMGA1、CXCR4在乳腺组织中的高表达,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望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9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乳腺不同病变组织中CD90、ER、PR、Ki-67和HER-2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D9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5%和2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90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中,CD90阳性率以Luminal A型最低(40.0%)、三阴型最高(82.4%),各亚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0与ER(r=-0.342,P0.05)、PR(r=-0.374,P0.05)表达呈负相关,与Ki-67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084,P0.05)。结论 CD90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Tyr、P-Akt和p-p70S6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导管内癌组织中p-Tyr、P-Akt和p-p70S6K的表达.结果 p-Akt表达与p-Tyr和p-p70S6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21;r=0.199,P=0.03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Tyr、P-Akt和p-p70S6K表达与术后无瘤生存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9,P=0.002和P=0.044),与绝经状态、年龄、肿瘤大小和TNM分期无关(P>0.05).p-Tyr、P-Akt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06;r=0.229,P=0.012),p-Akt和p-p70S6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4,P=0.022),p-Akt表达还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与PR表达呈负相关(r=-0.201,P=0.028).结论 p-Tyr、P-Akt和p-p70S6K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Akt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秦双  来俊英 《医学信息》2007,20(8):675-67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VEGF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OX-2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VEGF、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乳腺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两组中COX-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77.1%vs40%,P<0.05),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80.0%vs70%,P>0.05)。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VEGF、COX-2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P<0.05)。结论VEGF、COX-2的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重要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LDH1A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至2008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病房行根治性手术的15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LDH1A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LDH1A1主要表达于细胞浆。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LDH1A1表达阳性率为56.3%。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临床分级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9)。ALDH1A1阳性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均短于ALDH1A1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22和P=0.01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ALDH1A1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25和P=0.014),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P=0.892和P=0.489)。结论 ALDH1A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Ki-67、ER、PR、Her-2等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乳腺包埋石蜡块IDC组织7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Ki-67在ID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IDC患者ER、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IDC患者Her-2表达低于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的IDC患者Her-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的IDC患者Ki-67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IDC患者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与PR正相关,ER与Her-2、PR与Her-2负相关,ER、Ki-67和PR、Ki-67负相关,Her-2与Ki-67正相关。③Ki-67阳性表达的IDC患者病死率高于Ki-67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R、PR、Her-2表达情况的IDC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高于阳性表达患者,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阳性表达是影响IDC患者OS的独立因素(95%CI:0.212~0.865,P=0.018)。结论 Ki-67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危险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其阳性表达可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ER、PR、Her-2的表达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预后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Interplay between integrin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is sugges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lignant progression and tumor differentia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combined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β3 and tenascin-c (TN-c) in breast cancer and examine whether integrin β3 and TN-c can activat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through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 MAPK).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β3, TN-c, p-p38, and uPA in 80 cases of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ddition, we blocked integrin β3 and TN-c in the MDA-MB-231 breast cancer cells and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p-p38 and uPA by Western blot. Integrin β3, TN-c, p-p38, and uPA showed high levels of expression in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The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β3, TN-c, and uPA was cor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NM stage in breast cancer. Furthermore, correlations were noted between any two of the three proteins. The expression of p-p38 and uPA decreased in MDA-MB-231 cells after the addition of integrin β3 antibody and TN-c antibody. The expression of uPA decreased after addition of SB203580.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hibi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integrin β3 and TN-c could de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uPA through p38 MAPK in breast cancer, suggesting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grin β3 and TN-c serves an important role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3.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MMP-2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ER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蛋白在人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分析MMP-26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ER)对MMP-26蛋白表达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6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症、原位癌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以及ER在IDC中的表达并进行评分,结果用INSTAT统计软件分析。结果6例正常乳腺组织和8例乳腺增生症中,分别有1例MMP-26呈弱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6.7%和12.5%。4例原位癌中MMP-26全部阳性表达。在67例IDC中,有41例MMP-26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1.2%。MMP-26的表达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26蛋白在IDC的阳性表达与ER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MMP-26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6在IDC中的表达可能受雌激素及其受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上皮性钙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Fan Y  Lang RG  Wang Y  Sun BC  Fu L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4):308-311
目的 研究细胞黏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肿瘤细胞的集团性浸润、转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复习2002年1月~2003年5月所有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切片,按WHO乳腺癌分类分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64例、浸润性导管癌(IDC)5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LSAB)法检测64例IMPC中E-钙黏附素的表达,并同IDC加以比较。结果 E-钙黏附素主要表达于IMPC细胞膜;IMPCE-钙黏附素表达率(85.9%,55/64)明显高于IDC(43.9%,25/57),并且在微乳头状肿瘤细胞集团内的细胞间连接面表达正常,而在细胞集团面向间质侧的表达明显减弱或不表达;IMP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85.9%,55/64)明显高于IDC(52.6%,30/57)..其淋巴结阳性、E-钙黏附素阳性病例的d-连接素、B-连接素共同表达率(45.1%,26/51)也明显高于IDC(15.4%,2/13)。结论 IMPC的微乳头状肿瘤细胞集团内细胞间黏附性强、而与间质间的黏附性减弱或消失的特性可能是IMPC具有高转移潜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β-、γ-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19例ILC和32例IDC组织中α-、β-、γ-catenin的表达,并根据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化分析和统计学x^2检验。结果 α-、β-、γ-catenin在19例ILC中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的分别为15例(78.9%),10例(52.6%)和16例(84.2%),而在32例IDC癌组织中的表达缺失和明显减少为24例(75.0%),14例(43.8%)和26例(81.3%)例。另外,这3种蛋白在浸润性癌组织中表达强度弱于原位癌灶的表达强度。α-catenin和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未发现α-、β-、γ-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有无伴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α-、β-、γ-catenin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为明显缺失和减少,说明这些粘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中确实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凋亡调节蛋白FasL,Fas、P53的表达,探讨FasL,Fas及P5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乳腺癌组织中FasL、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异常使肿瘤逃脱机体自身免疫攻击,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对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突变型P53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可能抑制肿瘤凋亡的发生,促进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整合素β3与配体Tenascin-c(TN-c)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是否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方法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了8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整合素β3及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化抗原NY-BR-1在乳腺小管癌中的表达,并与其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进行对比.方法 收集29例小管癌和101例浸润性导管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两步法分别进行NY-BR-1、ER、PR、Her-2、Ki-67、nm23、MDR-1及LRP的研究.结果 NY-BR-1在乳腺小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1.7%、49.5%.NY-BR-1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Ⅰ~Ⅲ级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60%、52%、17%.NY-BR-1在小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Ⅲ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BR-1在小管癌和Luminal A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无差异,在小管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Ⅰ、Ⅱ级中的表达无差异.NY-BR-1与ER(rs=0.286,P=0.004)、PR(rs=0.252,P=0.010)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作为分化抗原的一种,NY-BR-1在低分化的高级别癌中的表达率低,而在高分化的低级别癌中的表达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NY-BR-1在小管癌和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率相似,提示小管癌与低级别、luminal型乳腺癌之间具有相似的组织学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8年~2020年存档的乳腺组织标本149例,包括正常乳腺组织30例,乳腺导管内癌33例,乳腺浸润性癌86例,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β-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