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经不调的辨证分型与施治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月经不调是以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如《妇科玉尺》说:"经贵乎如潮,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其包括了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又《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更审虚实寒热情。根据这一理论指导,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本文以八纲寒、热、虚、实为基础,结合脏腑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辨证分型,将月经不调分为四证九型。即: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寒证分实寒型、虚寒型,热证分实热型、虚热型,虚证分气虚型、血虚型、肝肾亏虚型,实证分气滞型,血瘀型。治疗以调理气血为本。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痛经作为妇科常见病,对于一些女性来说,犹如可怕的梦魇,月月纠缠不休。小腹坠胀,浑身疲乏,腰背酸痛……严重干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使她们苦不堪言。祖国传统医学有关痛经的记载有很多,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就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痛而痛自减;虚痛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  相似文献   

3.
月经周期提前7 d以上,甚至十余日一行者称为月经先期.由于月经先期易引起妇女不孕,故而把笔者治疗此病之见解述与同道,以供同道参考.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气虚和血热,因为气能摄血,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调; 血热则热伤冲任,以致血海不宁,均可使月经提前而致不孕,故举例三则:  相似文献   

4.
门铁军  安鸿 《黑龙江医药》2009,22(3):378-380
一般认为,味有相兼(一药可有多味,或可通行诸经),而气无重叠,历来认可,没有异议。关于"一药二气"的明确提法,首见王好古。其言"有一药一气,或二气者。热者多,寒者少,寒不为之寒:寒者多,热者少,热不为之热。或寒热各半而成温,或温多而成热,或凉多而成寒,不可一途而取也。又或寒热各半,昼服之,则从热之属而升;夜服之,则从寒之属而降。至于晴日则从热,阴雨则从寒,  相似文献   

5.
消栓口服液     
<正> 消栓口服液是根据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瘫痿论篇》创立名方——补阳还五汤,经北京长城制药厂提炼精制而成的新剂型。 祖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营卫会篇》曰:“气虚则寒,寒则气滞、血  相似文献   

6.
“泄泻”是夏秋两季常见的病症,根据我在57年夏秋两季门诊人数的统计,患泄泻的人数占治疗总人的23%强。祖国医学对于泄泻施以先后、缓急、标本的治疗,其中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及治本治标、五行生克、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方针。例如:内经标本病传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后世诸医家又根据大便的颜色、腹疹和全身症状等来分别原因。如:泻下色黄腹痛者,属湿;泻下色白腹痛者,属寒;痛一阵,泻一阵,泻时濇滞者,属火;痛一阵,泻后痛减者,属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属  相似文献   

7.
何斌 《海峡药学》2006,18(6):128-128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中医认为系络脉瘀阻,气血两虚,属“营气虚,则不仁”之血痹症。治宜益气温经,调畅营血,和络通痹。本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本病,症状获得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1.总论 瘀血,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导致血瘀的原因有:气滞、气虚、寒凝、热灼、出血成瘀、情志失调致瘀及久病致瘀等.  相似文献   

9.
谈崩漏用药     
吴淑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13-1113
崩漏是妇科临床极为常见的病证。其治疗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治崩漏宜用固涩升提药物,不宜用辛温行血之品,如当归、川芎等药物,应慎用或忌用,但辨证属寒凝血瘀者则不属此限,治漏宜兼用养血行气,不可偏用固涩,亦勿乱投大剂参、芪等壅滞之品,以防气滞生瘀,同时必须根据虚、热、瘀  相似文献   

10.
血瘀型崩漏病机的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素问.阴阳别论》将崩漏的病机归结为:“阴虚阳搏”[1]后,历代医家多从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论治。然对血瘀所致出血则难以收效,甚则病势俱增。《济生方》最先提出:“更有妇室,月经不通,遂成血积”的见解[2]。为崩漏的辨证论治另辟蹊径。1 总体病机历代医家把“虚、热、瘀”作为崩漏辨证的基本特征,而瘀血的存在乃是本病的共性。1.1 离经之血。唐容川《血证论.癖血》言“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然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3]。秦天一指出:“原其致病之由,……又有瘀血内阻,新血不归经而下者”。唐容川《血证论》言“离经之…  相似文献   

11.
刘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88-3488
发热辨证,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为邪正相争的病理反应。外邪由表及里,初起多属表证发热,治宜疏散解表.或用辛温之麻黄汤,或投辛凉之银翘散:邪郁半表半里则为少阳发热,治以和解退热,药用小柴胡汤:邪热入里则为里证发热。热在气分当用白虎汤清气泄热,热入营血则以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内伤发热多南脏腑气血受损.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所致。阴虚发热宜用六味地黄汤、清骨散滋阴清热:气虚发热常用补中益气汤甘湿除热。  相似文献   

12.
非哺乳期乳自溢者,中医称乳溢.属妇科常见病证.但专题论述较少.笔者根据临床观察,结合辨证治疗30例,获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17岁~49岁。未婚1例,已婚29例.均排除其它乳腺疾病,病因病机:多因脾胃气虚,气不摄血;或肝郁气机阻滞,经脉失通畅,致使肝失收藏,迫血外溢;或肝郁化热,热伤胃络迫血妄行;或肝肾阴虚,精亏血少,冲任受损,气血逆乱所致.  相似文献   

13.
循期治疗月经后期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月经后期是月经周期错后7d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又称经期错后、经迟。其临床特征为月经延后7d以上,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青春期初潮后数月或更年期月经时有延后,无其他不适者,不属此病症范围。本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年轻女性,西医多采用周期疗法,许多患者因担心长期使用激素可能  相似文献   

14.
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在中医治疗疾病诸如脾肺气虚、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痹证、中风后遗症因气虚而致血滞,肌肤、筋脉失养,症见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方面  相似文献   

15.
噎膈治验     
噎膈,从历代医籍所述症状来看,基本上近似现代医学所称的胃贲门癌和食道癌。(但范围要更广些,包括食道炎,食道憩室,贲门痉挛,以及食道神经官能症等)。我治疗噎膈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辨证施治与治癌有效的单方草药结合起来。初步体会能够改善症状、延长生命。一、噎膈的致病因素首先与情志有关,忧郁思虑,心脾受伤,肝郁不达,气化为火,炼液成痰,痰凝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或嗜酒过度或多食辛辣,以致胃有积热,热灼为痰,痰气交阻,久而及血,痰瘀交结。久而久之,食道日益窄狭,致成噎膈。咽下梗阻,水饮可行,食物难入,由痰气阻于上也;膈者,胃脘窄隘,食下阻隔,  相似文献   

16.
腹痛证型:1寒凝腹痛;2热结腹痛;3气滞腹痛;4瘀血腹痛;5食滞腹痛;6虫积腹痛;7虚寒腹痛。腹痛之辨证,主要根据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辨别其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在脏、在腑。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98年5月至1999年6月,以自拟补气益肺汤治疗上感愈后肺气虚咳证患者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15例,女45例;年龄11~75岁。病程最短者为上感热退愈后3天,最长者迁延2个半月。以上病例均是在其他医院及本室曾输液并用过各种抗生素而不愈者。 诊断标准 上感热退后,遗留以下症状者: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加甚;咳嗽、气喘、吐痰、口渴、出虚  相似文献   

18.
辨证要约:1.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下血。2.失血之名称:出于耳、目、鼻、舌、齿者为衄血,出于口者为吐血、呕血、咳血、咯血,此阳络伤之类也;出于前阴为溺血、血淋,出于后阴为远血、近血,此阴络伤之类也。3.撞口而出,出而无声者,谓之吐血,涌口而出,出而有声者,谓之呕血,咳嗽引起出血者,谓之咳血,不咳嗽而唾中有血者,谓之咯血。大抵吐血属  相似文献   

19.
江育仁教授崇尚温阳学说,认为小儿体质特点是"稚阴稚阳",不可误认为阳气有余,临床凡见阳气不足的证候,必须及时采用温阳扶正法治疗。诸如外感风邪初起寒闭肺俞者,治以辛温开泄;麻疹痧透不畅、正虚邪陷者,治以温托透疹;泄泻日久、脾肾阳虚者,治以助火生土;阴水水肿及疳肿胀者,治以温阳通利;长期发热属营虚卫弱者,治以甘温除热、介类潜阳;反复呼吸道感染、多汗不耐寒凉者,治以温卫和营。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性心绞痛属中医“真心痛”、“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者多为气滞、痰浊、寒凝等。临床表现常见以下证型;心气亏虚、心阳不振、心了不足、痰浊闭塞、寒凝气滞、心瘀阻等。但临床所见之心绞痛,多在气血阴阳不足或肝、脾、肾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机兼而有之。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症,而很少属于某一单纯典型之证型。基于上述认识,遵循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之精髓,自拟中西医方对该病进行辨证治疗45例床观察的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