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胃癌在内镜和病理上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胃癌(≥60岁)和40例中青年胃癌(<60岁),在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内镜分型及组织学类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老年胃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胃底贲门癌发生率高,隆起型病灶增多,分化程度偏高;而中青年胃癌男女性别差异小,多发生于胃窦部,大癌灶相对多见,以溃疡型病灶为主,分化程度低,预后差。结论两组在性别、发病部位、病灶大小、肿瘤生长方式及组织学分化程度上各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青年胃癌内镜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30例中青年(≤5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98例同期50岁以上的胃癌作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中青年胃癌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病程短;肿瘤多位于胃窦部;内镜下以进展期BorrmannⅢ-Ⅳ型为主;早期诊断率低;病理分化程度低。结论中青年人胃癌患者的病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收治的155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时期收治的40岁以下的89例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以男性更为多见,而中青年组男女比例基本相似,两组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中,以腹痛、呕血、黑便及贫血较为常见。部分老年胃癌患者有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消瘦,其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而中青年组上腹部不规律疼痛高于老年组。老年组胃癌发生在中上部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多为BorrmannⅡ型和Ⅲ型,而中青年组以Ⅲ型和Ⅳ型多见,并且老年组低分化型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中青年组;但两组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根治性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4)和手术方式(P=0.036)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面与中青年组存在差异,TNM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治性手术仍是获得长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胃癌与中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存在部分差异,老年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及TMN分期相对较低,愈后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RCC1蛋白在胃癌患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0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取病灶组织与癌旁组织(距离病灶距离>5 mm);选择正常胃部组织3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组织中ERCC1蛋白阳性率;统计并记录观察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资料,分析ERCC1蛋白在不同胃癌患者病理中的表达。结果:观察组癌旁组织与对照组ERCC1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组织ERCC1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癌组织中ERCC1蛋白阳性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蛋白在胃癌患者种呈高表达,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中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Bax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胃癌标本中Bax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Bax表达的阳性率为57.89%,阳性反应物质主要位于细胞浆,胞核中偶有表达。Ba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无明显关系,与胃癌形态学分型及分化程度有关,肠型胃癌及高中分化胃癌中Bax表达率明显高于弥漫型胃癌及低分化胃癌(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胃泌素、血清素、生长抑素单克隆抗体对64例胃癌组织中的肿瘤内分泌细胞及多种多肽激素产物进行了组化染色。结果显示:21.88%(14/64)胃癌中含有内分泌细胞;其激素产物有血清素7例,生长抑素4例,胃泌素6例。其中含两种以上激素者2例。又对胃癌中内分泌细胞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进行了探讨,发现胃癌中内分泌细胞的出现与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认为胃癌中的不同类型癌细胞(内分泌型和非内分泌型)均起源于肿瘤多能于细胞,分化愈低者,愈倾向于多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胃癌周围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合理的胃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85 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切除标本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析上述指标与三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上述指标及淋巴结转移与胃癌预后亦相关.结论:胃癌根治术时应根据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TNM 分期仍是目前判断胃癌预后的最主要的临床指标,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也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曾少华 《中外医疗》2008,27(33):19-19
目的:探讨中青年胃癌与老年胃癌的不同临床特征,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140例胃癌,其中老年组70例,中青年组70例,进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胃癌患者消瘦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上腹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两组患者在胃癌手术方式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中青年胃癌与老年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不完全相同,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胃癌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8例胃癌的好发部位、肉眼形态,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取胃壁肿瘤全层,癌旁黏膜及小于3 cm的病灶进行固定、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癌肿部位以胃窦部最多,占70.8%,肉眼形态以溃疡型最多,占79.2%(含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小于3 cm的病灶大多为早期癌。结论:组织学类型与浸润深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肿瘤细胞分化越来越差,浸润及转移率越来越高。胃癌与肠化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庄火金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45+49-45,49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CT影像学表现与组织学分型以及分化特征相关性。方法对我院8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前增强CT以及术后病理切片,根据CT影像病灶浸润深度、范围、淋巴结以及器官转移等情况进行评分,术中切除病灶标本送病理HE染色确定组织分化程度。分析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性。结果 83份标本病理HE染色不同分化程度CT影像学评分存在差异,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83份标本中蕈伞型、溃疡型、浸润型平均CT影像学评分虽有所差异,但P〉0.05,说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CT影像学检查能较客观反映癌性病灶浸润程度以及临近器官、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病理HE染色提示组织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粘蛋白(P-g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93例胃癌中的P-gp及VEGF的表达。结果:P-gp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P-gp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P〈0.01)及浸润程度有显著性差别(P〈0.05),高分化与中、低分化有显著性差别(P〈0.05),中低分化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VEGF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的转移有关(P〈0.01),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病理分型无关。结论:P-gp及VEGF在胃癌中的过表达,可以作为胃癌转移几率增加、预后不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胃癌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8例胃癌的好发部位、肉眼形态,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取胃壁肿瘤全层,癌旁黏膜及小于3 cm的病灶进行固定、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癌肿部位以胃窦部最多,占70.8%,肉眼形态以溃疡型最多,占79.2%(含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小于3 cm的病灶大多为早期癌。结论:组织学类型与浸润深度及转移密切相关,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肿瘤细胞分化越来越差,浸润及转移率越来越高。胃癌与肠化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内分泌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对胃癌侵袭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频  狄建忠  郭明高  汪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3381-3383,3387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EG—VEGF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该院普外科胃癌根治术病例106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IMS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EG—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EG-VEGF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EG—VEGF的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无统计学差异。胃癌组织中EG—VEGF抗原表达的标志指数(1abeling index,LI)较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1。EG—VEGF表达指数与胃癌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相关,P〈0.05;EG—VEGF表达指数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情况、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EG—VEGF的表达指数在正常胃组织、胃癌癌旁组织中呈递增趋势,胃癌组织中EG—VEGF表达最高。胃癌组织中EG-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状况和TNM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影响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对预后及治疗费用等的影响。方法:对同期因UGB住院的347例老年患者及545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GB患者中老年女性的发病比率高于中青年组女性,老年组的住院费用、合并症患者及病死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的球溃、复合溃疡发病率、HP感染率低于中青年组;老年组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胃癌、胰腺癌、各类肿瘤浸润转移致UGB及不明原因的出血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食道癌、肝癌及肝硬化的发病率与中青年组相似;老年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老年死亡组住院费用、合并症高于非死亡组;合并休克及严重糖尿病、心、肺、肾疾病的病死率显著增高。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中胃溃疡、胃癌、其他肿瘤浸润转移以及不明原因出血者、合并症、病死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占用了更多的医疗资源并以老年死亡组为最;老年死亡组有更多以及更严重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16.
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 Ⅱc型(7/17,41.2%)及Ⅱc Ⅲ型(2/17,11.8%),Ⅱa 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青年胃癌与老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青年与老年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及内镜特点进行比较,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8例青年胃癌(≤40岁)和99例老年胃癌(≥6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男女比例为1∶1.08,老年组为3.6∶1;青年组与老年组有肿瘤家族史者分别为15例(37.5%)及12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发生部位均以远端胃为主,而老年组胃底、贲门部明显增多,占14.3%,与青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均以Ⅲ型居多,但两组Ⅲ型、Ⅳ型总和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胃癌组织学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为主(72.9%),Lauren分型以弥漫型为主,较老年组分化程度更差,恶性度高;钡餐检查较胃镜检查更易误诊青年胃癌(P<0.05);11例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为100%。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青年组(28.2个月,95%CI 19.8~41.3)较老年组(26.7个月,95%CI 21.0~39.8)略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胃癌较老年有更明显遗传倾向。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差,多为弥漫型。若能行根治手术,与老年胃癌预后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样5型进展期胃癌(5型胃癌)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 对手术确诊的398例胃癌中符合5型胃癌的17例患者,分析其内镜与大体标本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17例5型胃癌占同期胃癌总数的4.3%,占进展期胃癌的5.3%,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手术.形态学分类显示本组中Ⅱc型比例最高(8/17,47.0%),其次为Ⅱa+Ⅱc型(7/17,41.2%)及Ⅱc+Ⅲ型(2/17,11.8%),Ⅱa+Ⅱc型在5型进展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较早期胃癌中高(P<0.05).该组中分化型癌8例,未分化型9例,与同期早期胃癌相比分化程度未见明显差异,女性患者分化程度较男性患者差(P<0.01).5例患者(29.4%)伴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转移发生率较同期早期胃癌为高.结论 5型胃癌形态学及病理学特征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进展期癌与早期胃癌,内镜检查中仔细评估病灶蠕动及伸展性、超声内镜、钡餐及螺旋CT检查可能有助于鉴别5型进展期胃癌与早期胃癌,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 1997年1月到2006年12月,有136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其中32例青年(≤35岁)胃癌患者及188例老年(≥70岁)胃癌患者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胃癌病人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章平禄  余震  胡平 《当代医学》2007,(13):70-71
目的 探讨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 1997年1月到2006年12月,有136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其中32例青年(≤35岁)胃癌患者及188例老年(≥70岁)胃癌患者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胃癌病人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