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解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保持或增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两个重要方面。通常认为,耐脊髓所造成的压迫多数来自椎管前方.许多学者主张采用前方或侧前方减压,并最大限度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我院自1990年4月以来应用半椎扳切除及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共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有着不同看法。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Dick器械复位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55例,其中同时行椎管侧前方减压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 1.1 麻醉、体位、切口:均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位,以病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暴露上下各2个脊 相似文献
3.
经后路脊髓前方减压治疗新鲜胸腺段脊柱脊髓损伤温州市康复医院骨科(325000)程鹤龄,倪向明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经后路脊髓前方减压治疗25例新鲜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7例,女8... 相似文献
4.
侧前方减压术治疗晚期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解放军第五医院外二科陈国能,杜鸿章,穆希胜,阎乔生近年来脊柱脊髓损伤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多种椎体间内固定器具的出现,为早期处理,减少残废做出重大贡献。但由于受伤早期某些因素的限制,仍有一些伤员需后期再次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侧前方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的效果.方法 我们对胸腰段骨折伴完全截瘫7例及不全瘫21例,采用侧前方减压术,术后卧床休息3个月.结果 经半年至3年的随访,28例病人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7例全瘫患者在感觉和运动方面均得到部分改善,特别在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表现明显.结论压迫存在是侧前方减压的主要手术指征.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具有损伤小、减压直接充分、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沈金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4):406-406
1 临床资料本文对 2 35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分类法总结有随访资料的 2 35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 ,手术前后应用Frankel分级法进行对比。以寻求脊柱脊髓损伤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2 结果2 35例患者随访时间 6个月~ 5年 ,平均 3.2年。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X线片原有椎体压缩程度未加重 ,椎体无再移位现象。3 讨论胸腰段是胸、腰椎的移行区域 ,损伤的发生率高。该类损伤患者截瘫可表现为脊髓损伤、马尾损伤、神经根损伤或其他并发损伤 ,必须重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手术选择应根据X线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侧前方手术入路行椎体全切、单纯植骨支撑融合或钛网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脱位。方法 对21例陈旧性骨折脱位致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胸、腹膜外手术入路行椎体全切减压、单纯植骨支撑融合或钛网支撑植骨、应用钉棒系统进行固定。结果 17例患者均获6个月~3年随访,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比术前改善1级以上者15例(88%)。术后早期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复查X线片或CT,脊柱曲度基本恢复正常,伤后6个月见植骨块与上下椎体融合良好,未见植骨块塌陷及椎体高度丢失、螺钉松动或棒断裂现象,无假关节形成。结论 侧前方手术入路行椎体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ASIA分级B、C、D级,随机分为两组,前路组采取前路减压治疗,后路组采取后路减压治疗,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60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前路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597.4±76.4)m L、(243.6±25.9)min,均显著高于后路组,P<0.05;两组治疗前触觉评分、运动评分、Cobb’s角、伤椎高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前路组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分别为(75.6±13.3)分、(76.4±16.3)分,均优于后路组,均P<0.05;治疗后,前路组Cobb’s角、伤椎高度分别为(43±4)度、(3.7±0.6)cm,与后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较佳,可有效解除脊髓受压,有助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胸腰段骨折伴截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我们根据骨折截瘫时脊髓受压因素多来自前方 ,设计了应用侧前方减压加Dick内固定一期治疗胸腰段骨折伴截瘫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6 5岁。致伤原因 :坠落伤 4例 ,车祸伤 3例。受伤部位 :T12 损伤 2例 ,L14例 ,L2 1例 ,伤后入院时间 1~ 3d ,伤后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nel分级 :A级 4例 ,B级 2例 ,C级 1例。骨折类型 :压缩骨折Ⅱ度以上者 3例 ,爆裂骨折 3例 ,爆裂骨折伴脱位 1例。1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7例。结果:随访平均18月,术后神经功能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后突角及矢状面指数术前与术后及末次随访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与末次随访的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减压彻底,固定牢固,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脊柱胸腰段新型钛合金钢板侧前方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新型钛合金钢板(NTP)侧前方内固定可靠性及其脊柱内固定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能。方法:采用10具新鲜胸腰段标本,造成压缩性骨折后用或不用NTP行侧前方固定,利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在4种不同生理运动状况下测定脊柱标本的生物力学数据。结果:采用NTP内固定后的脊柱应变、位移比正常脊柱对照组的应变、位移分别减小20%和16%;脊柱的强度和刚度在内固定后分别比正常对照组提高20%和17%;极限承载能力比正常对照组提高3%。结论:采用NTP侧前方内固定后的脊柱不但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上得到满足,而且在承载能力、脊柱的稳定上优于正常对照组,显示出采用新型钛合金钢板生物力学性能的优越性,而且有减压充分、操作方便、价格明显低于进口同类产品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A组患者给予后路减压手术治疗,B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Cobb's 角、伤椎高度、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等指标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效果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A组伤椎高度术前术后分别为(1.2±0.6)和(2.9±0.3),Cobb's 角(°)术前术后分别为(31.4±3.5)和(15.0±3.8),神经功能分级A、B、C、D、E各有1例、1例、6例、18例和4例。B组伤椎高度术前术后分别为(1.1±0.6)和(3.0±0.2),Cobb's 角(°)术前术后分别为(30.2±3.1)和(15.2±3.7),神经功能分级A、B、C、D、E各有1例、2例、6例、17例和4例。结论前、后路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rankel分级E级例数明显多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的Cobb's角明显减少,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MIR有助于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经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前后路减压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后路组与前路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前后路减压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以及患者触觉评分、运动评分及伤椎高度.结果:后路组临床手术指标均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的手术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诊治的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都给予手术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量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辅助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急性损伤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实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科10年来手术治疗脊柱脊髓损伤191例。得到随访的124例,现就手术治疗中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材料本组男87例,女37例。年龄19~68岁,平均49.1岁。致伤原因:交通肇事53例,砸伤42例,坠落和摔伤29例。新鲜伤96例,陈旧伤28例。完全瘫30例,不完全瘫94例。按Franke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手术术式治疗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50例,分别采取后路、前路及前后联合入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前路组、后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指标均优于前后路联合组(P〈0.05),3种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类型及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钉棒内固定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两种手术方法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伴骨髓损伤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每组各20例,分别行前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术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在疗效和术后恢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前路组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0%均高于后路组的50%和82.5%,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2个月的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前路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情况、运动及触觉评分均优于后路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方法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疗效更好,且前者可更好恢复患者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途径和方法意见仍不一致,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椎板减压无效,且会加重神经损害和破坏脊柱稳定性.但是国内许多医院仍在沿用这一手术,同时做一些内固定包括"H"骨板,哈氏棒,Luque以及Dick,Steffee,C-D,RF等各种内固定术,从而解决了脊柱的稳定性,也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但是对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除脊髓腹侧的压迫因素,从而影响脊髓功能的恢复.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侧前方减压.我科自1994-03~2004-03共收治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30例,均施前外侧减压并植骨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