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对18例泌尿外科患施行腹腔镜手术,其中经腹腔途径2例,经腹后腔途径16例。结果:18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肾上腺手术:55~210min,平均108min;肾囊肿去顶术:45~120min,平均75min;精囊囊肿切除、肾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分别为140、220、130min。术中失血30~200m1,平均80ml。6例术后发烧(38℃以上)1~2天,术后肠功能恢复经后腹腔组为1.5d,经腹腔组2d,术后平均住院8.5d。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刨伤小、外表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65例采用全身麻醉,健侧卧位,经后腹腔途径建立后腹腔操作空间,在腹腔镜监视下,寻找肾囊肿,充分暴露囊肿边缘,肾囊肿中央戳孔,吸除囊液,提起囊壁距肾实质0.5cm切除,常规留置引流管后结束手术,1~2d拔除引流管。结果:6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10~30ml,平均20ml;术后1、2d下床活动;无术后大出血、漏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8个月,B超或CT复查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疗效明确,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治疗肾囊肿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患者40例40足,男25例,女15例;年龄25~60岁,平均(38.5±13.6)岁。左侧骨折15例,右侧骨折25例。病程2~11d,平均(5.4±1.6)d。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36)个月。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385±76)min。术后40例患者的Bhler角和Gissane角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在11周内愈合,未发生感染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随访时按照Maryi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9例、可3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手术时间短、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国英  孙瑞芳  沈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07-110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8年5月我院对36例卵巢内异囊肿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或诺雷德治疗。结果36例顺利完成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术中出血量(85.1±28.7)ml,手术时间(52.14±52.9)min,住院时间(4.8±1.6)d。36例随访2个月~31个月。10例合并不孕症中,5例妊娠;术后2例复发,复发率5.4%(2/36),均为服用孕三烯酮后1个月和2个月后肝功能异常而停药,停药后7个月和12个月复发,均行B超引导下穿刺,注射诺雷德3个月,至今1年未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诺雷德药物治疗卵巢内异囊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一期Norwood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5例患儿诊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平均年龄(2.3±2.8)个月,平均体重(4.2±0.9)kg。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开展一期Norwood手术,停循环期间,3例采用脑部顺行灌注,流量10~15ml/kg。使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技术。结果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222±104)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10±35)min,平均停循环时间(53±25)min,最低肛温(19.2±1.2)℃。停机时红细胞比积为(0.37±0.02)。死亡2例,1例术后低心排、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另1例术前乳酸值大于15mmol/L,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结论深低温停循环适合一期Norwood手术,脑部顺行灌注有利于延长停循环时间,较高的红细胞比积对患儿术后组织供氧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50例进行臂丛麻醉,采用改良掌侧入路,显露桡骨远端骨折,直视下将骨折处复位及固定,有骨缺损取自体骨植骨,术后3d行指间和掌指关节屈伸锻炼,5周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X线检查患者掌倾(7.11±2.43)。、尺偏角(19.35±2.34)。;功能恢复时平均(6.22±1.87)个月,疗效评价标准优40例(80.00%),良9例(18.00%),可1例(2.00%)。结论;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液体外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0例顽固性腹水病人(8例肝硬化腹水,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腹水)行腹腔液体外超滤浓缩腹腔内回输治疗。共进行16次,平均4h/次,超滤液量6.91±2.59L/次,超滤后体重下降6.79±2.79kg/次,回输后第2周腹水蛋白又下降至回输前水平。肝硬化病人尿量第1周内明显增加。解除腹胀痛苦迅速,回输后大量腹水再涨时间延长至2周,全过程无不良反应,设备简单,花费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髋臼骨折的分类、手术适应证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和操作要领进行探讨。方法:2000年1月~2006年9月,对23例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新鲜骨折21例,陈旧性骨折2例;18例采用后方切口,3例前方切口,2例采用前后联合切口;17例单纯采用加压螺钉固定,6例采用钢板固定。术后均采用下肢皮牵引3周,术后开始肌肉与关节的主动活动,结合使用CPM机进行功能练习.2-3个月后进行负重活动。结果:本组23例随访1~6年。18例后方切口的患者中有3例发生关节周围骨化.但不影响关节活动。本组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23例采用内固定治疗的优15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6.9%。结论:髋臼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加压钢板(PCCP)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36例A1和A2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时间29-90min,平均38min,出血量20-100ml,平均72m1,术后1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3分,部分负重时间3-15d,平均5.6d,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8个月。36例患者手术中均不放置引流,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2-4.3个月,平均2.8个月。27例(75%)患者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PCCP治疗A1和A2型股骨转子问骨折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手助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34例、肝切除术7例,巨脾切除术+断流术6例的手术情况。结果:34例结直肠切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32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9.8个,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67.5h,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7例肝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20ml;6例巨脾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0ml。提示使用“蓝碟”手助器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手助使镜下操作简单化、安全省时,达到甚至超过开腹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影响切口愈合的手术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18足于伤后1-2周内行“L”外侧切IZl手术,其中17足切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缘部分坏死,2足于伤后1周内手术出现皮缘坏死,少许骨外露,经换药及高压氧治疗切口愈合;早期3足采用“U”及外侧直切口,其中2例切口不愈合,皮瓣坏死,跟骨内翻,1例外侧切口,切口愈合.但骨折复位差。结论:手术时机的选择、规范的手术操作对切口愈合有直接影响:高压氧治疗对切口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计18例,每组各9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侧钢板内固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上述方法的治疗,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7.3±4.2)d,住院时间为(22.4±2.8)d,痊愈时间为(158.3±13.9)d,临床疗效优、良、中、差的病例数为别为2例、1例、3例、2例,总有效率为33.3%,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63±3.9)d,住院时间为(16.8±2.5)d,痊愈时间为(139.4±11.7)d,临床疗效优、良、中、差的病例数为别为6例、1例、1例、1例,总有效率为77.7%,临床疗效优、良、中、差的病例数为别为7例、3例、4例、1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明显,患者恢复时间快,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在高龄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治疗55例高龄腹股沟复发疝;55例复发疝患者中,年龄70~85岁,平均(76±5)岁;既往手术方式:传统疝修补术25例(45.5%),其中Bassini术15例、McWay术7例和Shouldice术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54.5%)。第1次手术后疝复发时间6个月至15年,平均(50±12)个月。结果5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单侧复发疝手术时间20~45min,平均30min,双侧复发疝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腹腔感染、阴囊血肿和肠粘连、肠梗阻,平均住院5~7d,55例随访6~48月,无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治疗高龄腹股沟复发疝安全可行,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Pilo n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寻找最佳手术时间。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6月的55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27例和B组28例,A组患者于伤后3~7d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分步延期,在伤后7~21 d待软组织肿胀消退后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创面与骨折的愈合状况,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A组愈合平均时间为(18.7±3.1)周,并发症方面为切口裂开和浅表感染各3例;固定物外露和骨髓炎各1例;踝关节功能评价方面11例优,9例良,7例差。B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5.4±2.4)周;只有2例患者发生浅表感染;踝关节功能评价16例优,9例良,3例差。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lon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具有关键的影响,分步延期手术可以缩短骨折愈合进程,改善愈合效果,促进踝关节功能的进一步康复,应加强临床中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复习35例(38处)合并多发伤的儿童股骨干骨折,平均年龄8.2yr。采用髓内针固定21例,钢板螺钉固定14例。结果 随访5.6a,5a以上18例,平均骨愈合时间56d,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32例,双下肢不等长5例,范围0.25cm-1.8cm,平均1.1cm,未见明显骨骼发育受阻。结论 儿童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是可行的。能够简化治疗,利于骨折及其他伤情的恢复。髓内针固定操作简单,适于股骨中上段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对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确切,适于股骨干骨折,但创伤大。  相似文献   

16.
高龄患者心血管手术的快通道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应用快通道麻醉技术行心血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73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丙泊酚、维库溴铵及芬太尼麻醉诱导,持续泵入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维持,术后常规镇痛,尽早拔管。结果:术中芬太尼平均用量(13.2±1.6)μg/kg,异丙酚用量(550±25)mg,平均麻醉时间(232±26)min,CPB时间(109±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29)min。术毕即气管拔管2例,ICU6h内拔管48例,平均拔管时间(243±30)min,术后均顺利恢复。ICU停留时间(2.7±1.6)d,术后住院时间(10.1±4.9)d。结论:高龄患者也可安全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行心血管手术,术后早期拔管、早期活动可加快身体康复,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陈雷  张申吉 《吉林医学》1999,20(6):363-363
在治疗骨折及骨病时,临床上经常用各种内固定物帮助重建和恢复肢体功能。内固定物有很多种,如金属材料、聚合物、陶瓷材料等.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螺丝钉、钢丝、钢板、硬内针等。我们统计从1990年至1998年行内固定物取出手术者49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490冽,其中男342例,女148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1岁。内固定时间最长为11a,最短为3个月,平均为15个月。1.2结果:内固定物完全取出,术后无骨折复发为优者447例;未完全取出,术后无骨折复发为良者39例;完全或未完全取出,术后骨折复发为差者4例。手术优良率…  相似文献   

18.
王喆妍  骆璇  马正良 《现代医学》2013,(10):735-738
目的:总结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动脉瘤手术的麻醉经验,探讨该类手术的麻醉策略。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55例StanfordA型AD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加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全部病例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中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脉氧,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以及内环境稳定。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62~493(255.3l±42.3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86~282(170.61±43.58)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13~55(36.23±18.14)min。55例患者术后均返回监护室,住院死亡8例,其中1例于次日因出血过多及心功能衰竭死亡,2例于术后8~10d死于低心排,4例术后死于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l例术后64d死于脑梗、肝肾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术中重要脏器及血液保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PFN-a治疗。术后随访18-25个月,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3.6±16.8)min,术中出血量(251.2±31.6)ml。Harris评分:优41例,良19例,差8例,优良率为88.2%。X线复查未见内固定松动、弯折等现象,有1例发生内翻畸形,1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内支架置人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和第二炮兵总医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6例为对照组,采用结肠内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3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52.4±20.3)min、术中出血量(121.7±26.9)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9±0.8)d、术后住院时间(6.7±1.8)d、并发症发生率(2.8%)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9.6±25.1)min、(162.8±37.5)mL、(3.7±1.3)d、(9.3±2.4)d、19.4%,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15.7±2.9)枚、患者满意度(9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3.1)枚、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内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左半结肠恶性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