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电子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1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支气管镜镜下病理、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I.F)涂片及培养检查。结果11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刷检、BALF涂片及结核分枝杆菌(MTB)培养结果阳性率为36.4%、37.3%、42.7%。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比常规痰查MTB、痰MTB培养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对165例支气管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涂片查结核菌阳性28例(17%),刷片查结核菌阳性89例(54%),经支气管粘膜活检证实支气管结核145例(88%)。确诊支气管结核前,临床误诊、漏诊109例(占66.1%)。结论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并不易,对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可疑者,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的检查,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支气管镜下酷似肺癌的肉芽增殖型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支气管镜下表现酷似肺癌的肉芽增殖型TBTB患者(共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TBTB好发于中青年(占90%,9/10),男女均可发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咯血为主,痰菌阳性率低,发病部位以两肺上叶为主(占50%,7/14),入院漏诊率(为50%)引及误诊率(为50%)高.支气管镜下均见典型新生物,如菜花状、结节状等,表面附有少许坏死物,合并相应气管、支气管狭窄者,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支气管镜下表现非常相似,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与肺癌难以鉴别.经支气管镜检查刷检后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7例(7/10),刷检后病理阳性7例(7/10);经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见典型结核样改变4例(4/7);刷检病理及活检病理均阳性3例,刷检后涂片找抗酸杆菌及活检病理均阳性3例;三者均阳性2例.结论:TBTB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肉茅增殖型TBTB支气管镜下表现酷似肺癌,结合支气管镜刷检抗酸染色、活检病理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对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22例支气管内膜活检组织进行结核分支杆菌DNA检测,并与病理检查、刷检涂片、支气管镜检后痰涂片结果比较。对照为26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结果:22例EBTB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刷检涂片、支气管镜检“漱惹”后痰涂片及N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8%、27%和64%,后者与前三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22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结核分支杆菌DNA的NPCR均阴性。结论:巢式PCR技术有利于EBTB患者的诊断,尤其对胸片(或CT)正常、痰菌阴性、支气管内膜活检组织未发现结核特异性病理变化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临床上几种常用的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150例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行结核菌素(PPD)试验,谈液抗酸杆菌染色,胸部X光检查,CT检查,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和PPD试验,临床表现加炎液抗酸杆菌染色,胸部X光检查,CT检查,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42%,40%,48%,63%和88%。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与痰液抗酸杆菌染色,POD试验,胸部X光,CT检查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内窥镜加支气管内膜活检可提高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纤支镜表现和病理诊断分析,提高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485例经纤支镜检查并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纤支镜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485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病史,大多继发于肺结核,病变以右侧支气管为主。纤支镜检查示37.5%的病例有粘膜充血水肿,17.1%的病例有粘膜表面破溃糜烂,9.3%的病例有粘膜充血水肿同时合并粘膜表面有白色胶冻状物,21.7%的病例有管腔狭窄,14.4%大致正常。经纤支镜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阳性占64.7%,抗酸杆菌培养阳性占31.3%,其中双阳占3.7%。210例行病理活检,部分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证实结核37例(17.6%)。抗酸染色阳性11例(29.7%)。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凡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临床诊断同时,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另外临床诊断肺癌时也应警惕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可能,通过取活检(对镜下表现为无结构的坏死组织都应做组织抗酸染色)、刷检或抗酸杆菌培养的联合应用,提高支气管内膜结核的阳性诊断率,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痰少、无痰、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刷检、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标本行结核杆菌检测,以提高阳性率并做对比。方法:通过纤支镜,对68例菌阴病人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离心、沉淀,分别涂片、培养查结核杆菌,其中24例病人做了刷检、活检。结果:BALF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检出率为60.3%(41/68),明显高于刷检25.0%(6/24)和活检16.7%(4/24)(P〈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大大提高了菌阴肺结核的阳性率,是确诊肺结核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减少漏诊及误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 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细菌学检查对55例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经支气管一肺泡灌洗液(BAL)涂片查结核菌阳性n例(20%),脓性分泌物涂片查结核菌阳性5例(9%),经支气管粘膜活检证实肺结核7例(12.7%),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证实肺结核25例(45.5%)。确诊肺结核前,临床误诊为炎症、肺癌、肺间质纤维化、气管异物等其它疾病28例(5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报告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痰菌阴性的下肺野结核45例。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溃疡性肉芽肿,纤维性狭窄和炎性粘膜充血水肿。经纤维支气管活检病理诊断6例(6/45),刷检涂片诊断16例(16/40),吸检涂片16例(16/42),灌洗液涂片诊断例(8/16)。表明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痰菌阴性的下肺野结核的诊断率和了解支气管内膜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熊宇 《中国医刊》2003,38(1):31-32
目的:了解气管支气管结核在纤支镜下肉眼所见及其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学、细胞学或抗酸染色证实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及纤支镜检查资料。结果:41例病人中,男14例、女27例,男:女为1:1.9,干咳为其主要症状,胸部X线表现以肺内片状浸润影及肺不张多见,分别占34.1%、29.3%,X线大致正常者占17.1%,镜下表现为肉芽增殖型(43.9%)、炎症浸润型(34.1%)、溃疡坏死型(24.4%)、瘢痕狭窄型(12.2%)。41例中经病理学诊断35例,阳性率85.4%,细胞学及抗酸杆菌诊断阳性率为24.4%、12.2%。结论:纤支镜检查和支气管活检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气管镜检查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和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咳痰、低热、局限性喘鸣、咯血。纤支镜检查可分为渗出型(14/30,46.7%),溃疡型(8/30,26.7%),增殖型(5/30,16.7%),瘢痕型(3/30,10.0%)。纤支镜检查活检病理为肉芽肿改变18例,13例抗酸杆菌阳性。结论: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松凤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91-1892
目的探讨CT、支气管镜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诊断为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患者的CT、支气管镜下表现及病理检查、镜检前后痰检结果。结果 CT检查共发现支气管异常改变19例(75%)。管壁改变8例(33.3%),其中不规则、弥漫性增厚5例,明显增厚3例;管腔改变11例(41.7%),其中狭窄10例,闭塞1例。气管、支气管周围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4例。支气管镜下异常改变24例。其中镜下肉眼观察炎症浸润型为主8例(33.3%),干酪坏死型为主7例(29.2%),肉芽增生型为主8例(33.3%),瘢痕狭窄型为主1例(4.2%)。24例均行粘膜活检及刷检。粘膜活检阳性14例(58.3%),刷检阳性11例(41.7%)。支气管镜检查前痰检阳性5例(20.8%),镜检后痰检阳性12例(50%)。结论 CT检查能够为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了解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和程度及肿大淋巴结;支气管镜检查可直观了解支气管粘膜改变及分型,并通过活检、刷检及镜检后痰检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在单纯性支气管结核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胃镜活检涂片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纤维胃镜活检涂片1370例细胞学检查总结。结果:诊断恶性病变332例(24.23%),良性病变573例(41.82%),细胞学阴性453例(33.06%),标本不良12例(0.87%)。有细胞学、病理活检、胃镜初次诊断对照共723例,其中细胞诊断恶性病变214例(29.5%),良性病变267例(36.92%),病理活检诊断恶性病变243例(33.6%),良性病变466例(64.45%),胃镜诊断恶性303例(41%),良性415例(57.39%)。细胞学初次诊断恶性病变214例,其中6例初次病理检查为阴性,最终诊断为腺癌。细胞学与病理初次诊断比较,病理初次诊断恶性243例中细胞学阳性208例,符合率85.6%,假阴性14.4%,无假阳性,特异性98.75%。结论:胃镜+病理活检+细胞学检查三结合才能达到更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认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例临床分析。结果:20例病人中3例经痰查结核菌阳性确诊,15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阻塞性肺炎,经反复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1例经抗痨动态观察确诊。各例经正规抗痨治疗9月后,19例全愈,1例化疗15年全愈。结论:20例病人有85%误诊,后经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可见此法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经皮胸膜活检的价值意义。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进行治疗的187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皮活检、胸腔积液TB—DNA、痰TB—DNA、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87例胸膜活检病例共进行19S例次胸膜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7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病率为4117%(77/187)。7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中,经胸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64例;经肺活检、淋巴结活检、痰TB—DNA、胸腔积液TB—DNA检查确诊为结核13例。7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经皮肺活检病理诊断64例,阳性率为8311%(64//77);胸腔积液TB—BNA阳性17例,阳性率为22.07%(17/77);痰TB-DNA阳性2例,阳性率为259%(2/77);胸腔积液涂片找结核菌0例,阳性率为0%(0/77)。4种检测方法中经皮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与其他3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具有积极意义,诊断准确率高,阳性率稿,应用价值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王国杨  黄澄 《北京医学》1995,17(4):204-20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5例结核性胸膜炎(结胸)患者胸水进行检测,共18例阳性,阳性率为51.4%,其中3例涂片结核菌阳性及2例经胸膜活检病理证实,共5例结胸患者胸水PCR均为阳性,而对照组的20例非结胸患者仅1例阳性,后胸水培养证实此例阳性患者为肺腺癌合并结核的亚临床感染。结果提示PCR是结核性胸膜炎快速、灵敏度高、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及聚合酶链反应(PCR)临床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多种检测方法在结核潜隐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结核抗体,结核菌痰涂片及培养进行检测,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对比研究,筛查和早期诊断结核的发病情况,并随访观察。结果:在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Elispot检测阳性82例(43.1%),结核DNA阳性54例(28.4%),结核抗体阳性26例(13.7%),痰结核菌涂片及培养2例(1.1%)。结论:Elispot检测在结核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结核潜隐感染的筛查及结核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评价抗PPD-IgG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快速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2例活动性肺结核、2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30例非结核病人以及2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抗PPD-IgG。结果: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为84.6%,其中痰涂片阳性者为90.3%,痰涂片阴性者为76.2%。非活动性结核组有2例阳性、非结核组有2例阳性,假阳性率分别为10%和6.7%。本法敏感性为84.6%,特异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结核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48例1995-2001年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48例患者中青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占66.7%(32/48),咳嗽42例(87.5%),咯血10例(20.8%),胸痛13例(27%),气促28例(58.3%),发热12例(25%),乏力盗汗19例(39.5%)。胸片及CT示:肺内浸润渗出性病灶32例(66.7),空调6例(12.5%),肺不张20例(41.7%),阻塞性肺炎18例(37.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18%),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率为37.5%,纤支镜刷检结核菌阳性率为45.8%,组织活检中57.5%证实为结核。结论:当有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时,应行胸部X线、CT检查,有条件者行张支镜检查,纤支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老年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了解老年咯血患者的病因。方法:本组对217例老年咯血患者施行纤维支气管腔内检查、肺组织活检并结合胸部X线及临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黏膜正常者11例(5.17%),支气管炎症改变79例(36.4%),支气管扩张9例(4.1%),支气管内膜结核14例(6.5%).肺癌85例(39.2%),未能明确诊断者19例经胸腔积液和痰液找脱落细胞、浅表淋巴结活检而确诊。肿瘤、炎症、结核是老年咯血患者的主要病因。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临床其他辅助检查相结合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并能及时查出咯血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