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炎、胃窦炎、胃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正常情况下,胃有一系列保护机制,包括胃粘液、胃粘膜屏障及粘膜细胞的高度更新能力等。胃粘液的主要成份是糖蛋白,由胃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呈胶冻状,它持久的、自发的分泌;因而,在胃粘膜表面常复盖着一层粘稠的粘液膜,起润滑、免受机械损伤、中和胃酸和减弱蛋白活性的作用。胃粘膜屏障的主要结构为上皮细胞膜的脂蛋白层,可防止酸性胃液侵蚀胃粘膜。因此,正常情况下胃是不易发病的。但是,若正常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异常而发病。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说,胃内贮存着胃酸,十二指肠腔内有胆汁液,这些都是消化液,可消化进食的肉类或其他食物.胃内天生有层像瓷器层样的粘膜屏障保护,因此胃酸呆在胃内很安全.当进食时,大量胃酸分泌消化胃腔内的食物,将胃酸中和后排入十二指肠再进一步被该处胆汁的作用继续消化直到经小肠吸收后残渣变成粪便排出.若胃液反流入食管腔,食管无瓷器样的粘膜保护层,胃酸就会腐蚀破坏食管粘膜引起糜烂、溃疡.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治疗不得当,除不利于病情恢复还会增加患者不必要的医药费负担,我们向患者介绍中西医结合交替治疗的方法,在临床收到较好的效果。 慢性胃炎,实质上是胃粘膜的炎性病变。正常胃粘膜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胃液,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作用。当患有慢性胃炎时,胃粘膜屏障和分泌功能被破坏,胃酸缺乏,进入胃内的细菌不易杀死,导致细菌在胃内繁殖。如果我们能及时消除病因,重视胃酸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保护和修复已被破坏的胃粘膜屏障,改善胃粘膜的功能,就能使病变的胃粘膜转变为正常粘膜。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较好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4.
回音壁     
河北孟凡问:我女儿被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胆汁返流型浅表性胃炎,服过一整治胃病的药,但疗效甚微,请问有何其他治疗方法? 答,在正常情况下,胃上皮细胞膜和连接邻近细胞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一脂蛋白层,称为正常胃粘膜屏障,它可防止H+由胃腔渗入粘膜内,也可防止H+从粘膜内向胃腔内扩散。在某些情况下如胃大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具有维护胃肠粘膜的完整性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胃肠粘膜内含有的前列腺素(PG),能够增强胃肠蠕动,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和维护正常的胃粘膜屏障,从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一、前列腺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1979年,国外学者首次提出细胞保护作用的概念,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了前列腺素对胃肠粘膜具有特异性细胞保护作用。(一)直接细胞保护作用抵御由非类固醇抗炎药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Robert给动物口服或胃肠外给予大剂量阿斯匹林,消炎痛等,在短期内可产生胃出血,糜  相似文献   

6.
医药信息     
泰胃美系列知识简介(之一) 溃疡如何形成 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物质,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但是,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攻击因子)也会损害胃和肠内的粘膜而形成溃疡,即胃肠粘膜发生糜烂,严重时发生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正常情况下,胃和肠有足够能力(我们称之为防御因子)保护自己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这个平衡均势对维持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但这个平衡均势却很容易被打破,或者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粘膜保护功能削弱,让胃酸入侵而刺激粘膜层下的细胞组织,当其一或两者同时发生时,溃疡便会形成。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是胃内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的失衡所致。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方面。在消除攻击因子方面的药物主要是针对胃酸,有H_2受体拮抗剂,H~ ,K~ —ATP酶抑制剂等,增强粘膜防御能力的胶体铋和硫糖铝等也能使溃疡愈合,近年来增加胃粘膜的防御机能和清除幽门螺旋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发展。所谓胃粘膜防护是指胃粘膜对几种有害因素,如广泛围的pH、渗透压及温度的防御能力。在接触到以食物和细菌类的异种蛋白和抗原后,酸的分泌就是一种迅速的粘膜保护反应。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和碳酸氢盐在胃粘膜保护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此粘液层可润滑胃粘膜使之不受机械性损伤、中和胃酸,既让胃腔内pH低于2,又保持胃粘膜表面的pH仍近于中性,从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本病可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等与胃酸直接接触的任何部位。这种病除了与遗传等因素有关外,饮食不当是不容忽视的“损害因素”。 进食过快、食物过于粗糙会造成食道、胃粘膜机械性磨损乃至出血;暴饮暴食能引起胃过度扩张,胃窦受刺激分泌过多的胃泌素继而产生大量胃酸而损伤胃;吃饭不定时或常吃零食会打破正常的胃液分泌和胃活动节律;过热的饮食能引起食道和胃粘膜直接烫伤;过冷食品可使胃血管收缩,降低血流量,从而削弱胃的消化能力和防御能力,并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运动障碍;一些刺激性食物可直接损害胃粘膜屏障或促使胃酸产生过多而伤及胃。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分泌多种激素,可直接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其中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其次是醛固酮、肾上腺素及去甲基肾上腺素。一、肾上腺激素与胃肠道功能(一)糖皮质激素:生理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对维持胃肠道的运动功能、分泌功能和小肠的吸收功能都有重要作用。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胃粘膜壁细胞增多,增加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胃粘液分泌减少,伴胃粘膜分泌粘液组成的改变,使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削弱;粘膜细胞内DNA合成不足,胃粘膜细胞的更新减少;对组织胺和迷走神经兴奋的分泌性反应增强。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后,血中胃泌素含量升高,后者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多发病,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时,称之为老年性溃疡病,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结合其病理特点,谈谈老年性溃疡病的治疗。一、病理特点与治疗指导消化性溃疡是由于以酸和胃蛋白酶为主的进攻因子加强和粘膜抵抗力、粘液屏障、粘膜血流以及十二指肠反馈等防御因子削弱引起。老年的胃酸与胃蛋白分泌明显减少,因此,在老  相似文献   

11.
康宏 《家庭育儿》2007,(3):24-25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健康的胃主要通过黏膜分泌的粘液保护层来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自身,加上胃黏膜表面细胞再生速度快,表层细胞受损后能迅速由深层细胞增生替代,从而保证了黏膜的完整。有许多因素能扰乱这种精细的平衡,导致溃疡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亦称“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慢性疾病。临床上将溃疡分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为多见。 溃疡病的治疗以减少胃酸分泌,杀灭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能力为主。但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溃疡病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胃酸是由胃粘膜上的“壁细胞”分泌的。壁细胞上有许多特殊结构,医学上称为“受体”。不同的受体可以和血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据估计在一般人口中约5%-10%在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其发生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发生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和粘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保护因素主要包括粘液-粘膜屏障、粘膜的血流和上皮细胞更新、前列腺素及表皮生长因子等,损害因素包括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胃幽门螺杆菌(HP)、胃泌素和胃窦部滞留、饮食不节和失调、吸烟、饮酒、情绪应激、药物的不良作用等。其中胃溃疡的发病以保护因素减弱为主,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则以损害因素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病与消化性溃疡都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过去认为两者同时发生机会并不多。近年来,随纤维胃镜检查开展,发现两者合并发生并非少见,据研究发生率约17%—30%,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慢性肝病为什么易合并发生消化性溃疡呢?国内许多学者研究证实,在门静脉高压症时,常伴有高泌素血症,可强烈刺激胃酸分泌。此外,血胃泌素持续升高,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十二指肠液易倒流进入胃,其中胆酸、溶血性卵磷脂、胰酶可以损害胃粘膜屏障,导致消化性溃疡。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胃肠粘膜存在瘀血性循环障碍,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胃肠粘膜下广泛水肿,胃肠粘膜供血不良,组织缺氧,使胃粘膜防御功能削弱,修复能力降低,易导致溃疡。肝功能受损时,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幽门螺  相似文献   

15.
近两三年,一些稍懂医学知识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对于消化性溃疡,医生们往往在给予制酸剂、胃粘膜保护药的同时给用抗菌药物,如甲硝唑(俗称灭滴灵)、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等。 有人因此可能发问,消化性溃疡不是“胃酸过多消化破坏胃粘膜”导致的病变吗?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弄错了?其实,医生们的作法并不错,医学的发展已经帮助我们弄明白了致病菌胃幽门螺杆菌在溃疡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它在我们的胃粘膜中生长繁殖,破坏胃粘膜上皮具有保护作用的疏水性能,降低卵磷脂的浓度和粘液中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削弱了粘膜屏障功能。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将抗幽门螺杆菌治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病(简称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说,胃内贮存着胃酸,十二指肠腔内有胆汁液,这些都是消化液,可消化进食的肉类或其他食物。胃内天生有层像瓷器层样的粘膜屏障保护,因此胃酸呆  相似文献   

17.
关于胃溃疡发病的机理,近年来,认为与胆汁返流、胃粘膜屏障的破坏及其慢性炎症的刺激有密切关系。此外,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饮食不调等在溃疡病发病方面也有一定关系。现将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近况作一介绍。一、抑制或减少胆汁逆流 1.胃复胺(metoclopramide):为胃运动促进剂,可使胃运动功能亢进,提高胃窦收缩频率和强度,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酸与胃蛋白酶对溃疡的刺激;可减少胆汁返流量,阻止胆汁对胃粘膜损害;并能调整胃活动使之趋于正常,故利于溃疡的愈合。毒副作用低,偶有  相似文献   

18.
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常常写着“禁用”、“忌用”、“慎用”等字样,虽然有一字之差,然而其意思却截然不同。“禁用”就是禁止使用的意思。如服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粘膜粘液分泌减少,胃上皮细胞脱落增加,使粘膜失去屏障作用,因此,胃溃疡病人应当禁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9.
病发于各种创伤的急性消化道出血被称为应激性溃疡或急性胃粘膜病变。一般认为,当颅脑损伤或手术部位位于丘脑下部或临近区域时,或IV脑血底部的迷走神经背核受到刺激时,对丘脑下部前交感神经皮质下中枢形成刺激,使迷走神经兴奋增加,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壁肌肉痉挛性收缩,壁内血管痉挛,粘膜缺血坏死出血。另外,在重型颅脑损伤时,由于大剂量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粘膜保护作用减弱,胃酸中H+和胃粘膜之间稳定性遭到破坏,胃粘膜受到胃酸及胃蛋白酶的侵蚀导致出血。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拥有一个复杂而完善的防御系统,它由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性质的多因素、多机制共同组成,包括物理、化学、细胞动力学、血液动力学、神经内分泌等多方面的作用。它们相互联合、协同作用,共同组成“胃粘膜防御机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此“机制”产生许多新的认识。一、“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这是一个没有固定解剖结构的功能性防御机制,其防御作用尚有争议,该屏障是由覆盖在胃粘膜上皮上的不移动粘液层和位于其深部的碳酸氢盐层联合组成,两者均为胃粘膜上皮细胞分泌;前者为由四个亚基通过双硫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糖蛋白聚合体,呈凝胶状粘附于胃粘膜表面,延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