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该药亦有抗氧化的作用。氧化应激对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但他汀类药物应用与白内障发病率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评估美国中西部1个族群中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成人白内障的关系。设计、机构及受试者:BeaverDam眼科研究是在威斯康星  相似文献   

2.
背景: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降低血脂,该药亦有抗氧化的作用。氧化应激对核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但他汀类药物应用与白内障发病率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评估美国中西部1个族群中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成人白内障的关系。设计、机构及受试者:Beaver Dam眼科研究是在威斯康星州Beaver Dam地区进行的基于人群的观察性、纵向老年性眼病研究。在1998—2000年的第3次检查中,共有1299例受试者根据其双眼照片分级评估为未来5年内可能罹患白内障。主要观察指标:5年白内障发病率与他汀类药物应用的关系。根据受试者散瞳后的照片进行白内障分级。结果:1998—2000年及2003—2005年,共有210例罹患核性白内障。年龄匹配后,他汀类药物应用者5年核性白内障发病率为12.2%,而未应用者为17.2%(OR0.55,95%C10.36—0.84)。当仅评估未患糖尿病的非吸烟者时,经年龄、血脂水平及性别校正后的OR为0.40(95%CI0.18—0.90)。他汀类药物应用者皮质性白内障的5年发病率为9.9%,而未应用者为7.5%(OR1.28.95%CI0.79~2.08);后囊下白内障5年发病率在他汀类药物应用者为3.0%,未应用者为3.4%(OR0.82.95%CI0.39~1.71)。结论:普通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似乎可以降低核性白内障这一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 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剂,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使血胆固醇水平降低。几个大型的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均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可调整血脂水平,而且可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1],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带来的临床益处远远超出其本身的调脂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脂血症与肾脏病关系密切,它既是许多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本身又参与了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应用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日渐增多,但较多的是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临床上他汀类药物更多的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及肾移植术后患者合并的高胆固醇血症,以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合并症。近1~2年来随着有关他汀类药物在肾脏作用机制的体内外研究逐渐深入,学者们已认识到他汀类药物的降血脂作用仅仅是其在肾脏发挥作用的一小部分,他汀类药物还具有许多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包括调节肾脏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调亡;调控细胞周期;通过影响内皮细胞NO的合成,改善异常的内皮细胞功能和肾脏局部的血管张力;通过改善血小板脂质组成,减少血小板聚集等。1.他汀类药物的肾脏保护作用 多种肾病动物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之外,还具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不全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在高血压的治疗病例中 ,评估联用他汀类药物及不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区别 ,并评估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病例合并或不合并高血脂 ,疗效有无不同。结果 :联用他汀类药物后 ,高血脂和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较未联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更明显 ,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压 ,而这一作用与血脂浓度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6.
前人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Rahimi等最近指出,他汀类药物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且其疗效远没有预期好。该研究通过对已发表的随机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探讨了他汀类药物是否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及心脏性猝死的风险。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及CENTRAL,筛选出截至2010年10月有关他汀和非他汀类药物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他汀常规剂量和加大剂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要求入选的研究样本量>100名,且  相似文献   

7.
盖敏敏  盖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742-1743
脂质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脂质异常进行调节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基础。改善脂质异常状况除了进行饮食调节之外,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降血脂药物。降血脂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酸螯合剂类药物等,其在作用机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往往可以相互补充,在临床上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调节脂质异常。本文分别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8.
李呐  邓海  夏小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4):1303-1305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的作用.方法:在高血压的治疗病例中,评估联用他汀类药物及不联用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区别,并评估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病例合并或不合并高血脂,疗效有无不同.结果:联用他汀类药物后,高血脂和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均较未联用他汀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更明显,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压,而这一作用与血脂浓度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9.
王歆月  张颖轩 《医学综述》2009,15(21):3288-3290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血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二级预防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多效的非调脂作用如抗炎作用、改善内皮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益,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但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他汀类药物能否常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还有待循证医学证实。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的出现在冠状动脉病治疗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的探索性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对该病有明显疗效。近年来所做的许多前瞻性大规模临床试验都一致证明,用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病患者进行降胆固醇治疗使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率降低。大量资料提示,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后应早期开始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以减少复发性缺血。这种疗法不仅高效而且安全。对于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也进行过多项研究,表明其具有多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