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是一种主要表达在肝窦状隙和基底外侧细胞表面的受体,它能专一性识别、结合并内吞末端具有半乳糖或乙酰氨基半乳糖残基的去唾液酸糖蛋白类物质。基于这一特性,ASGPR受体介导的肝肿瘤靶向治疗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糖基化前药、小分子纳米药物载体和糖基化基因复合物3个方面对近3年来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式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基因转移策略,和目前用于基因治疗的其他基因转移方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脱唾液酸糖蛋白是肝细胞表面独有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天然配体,其介导的肝靶向性基因转移在肝脏的遗传性疾病的临床前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及相关的某些肝靶向性的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的优、缺点作了综合性的评价,并总结了制备有效的配体-DNA复合物的常见方法和影响因素,及其在体内运输过程中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叶酸受体在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叶酸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具有叶酸.叶酸受体主动靶向和纳米递药系统被动靶向的双重优势,可实现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递送,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叶酸_脂质体、叶酸.树枝状聚合物、叶酸一聚合物胶束、叶酸.纳米球等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递药系统进行综...  相似文献   

4.
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直接与血液相通,是药物给药系统理想的靶部位.欲实现肝脏不同细胞靶向,可通过载体上的相应配体与肝实质细胞膜上的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或非实质细胞膜上的甘露糖受体、清除受体等的特异相互作用来达到;也可通过脂质体、毫微粒、乳剂、脂蛋白等载体的被动靶向作用而实现器官靶向.本文对以上各种途径进行,旨在对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存在药物溶解度低、无肝脏特异性及易产生不良反应等问题。在肝纤维化治疗中,为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大量纳米药物递送载体及靶向治疗策略被学者广泛关注。本文从载体及修饰配体类型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肝纤维化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主动靶向策略,为设计安全高效的肝纤维化药物递送系统,实现肝纤维化的高效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受肿瘤组织或肿瘤微环境释放的多种趋化因子吸引而向肿瘤组织靶向归巢的天然属性,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活细胞传递载体用于抗肿瘤药物/基因的靶向递送。外源性MSC静脉注射后会首先在肺部被大量截留,经肺清除后向肿瘤组织归巢,可以通过增强趋化因子与MSC上受体的相互作用或改变注射方式减少MSC截留等方法改善MSC的肿瘤归巢效率。基于MSC的传递系统可用于靶向递送阿霉素、紫杉醇和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帮助解决化疗药物半衰期较短、肿瘤靶向性较差等问题。其次,MSC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有效保护和靶向递送肿瘤细胞杀伤基因、免疫系统调节基因等治疗基因,通过在肿瘤部位特异性表达治疗基因实现肿瘤抑制或杀伤作用。此外,MSC还可以作为细胞传递载体靶向递送诊疗药物,发挥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治疗作用。总之,基于MSC的细胞载体递送系统可实现化疗药物、治疗基因和诊疗药物的靶向递送并在多种类型的肿瘤靶向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相信随着这一细胞载体递送策略的不断改良和优化,基于MSC的靶向传递系统将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传递策略和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血脑脊液屏障(blood-cerebrospinal fluid barrier,blood-CSF barrier)的存在成为了脑部疾病给药治疗的阻碍,而靶向制剂可以使药物选择性的集中在病灶区域,增加药物的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成为目前关于脑部疾病治疗的热门方向。该文综述了近五年内应用较广泛的几大类脑靶向配体和其递送策略。搭载药物的纳米粒子通过受体介导、载体介导、转胞吞作用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将药物递送至脑部,使药物在脑内蓄积成为可能,并具有极大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通过外周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之后,与相应受体结合,增强了目标病灶的成像信号,可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及靶向治疗等。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还能通过微泡进行靶向药物或基因递送。纳米级的靶向造影剂还可透过血管内皮进入组织间隙内进行成像或治疗。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的研究目前多停留在临床前实验阶段,有一些临床试验已经在人体中开展,初步证实了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超声分子靶向造影剂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肿瘤组织由于肿瘤微环境、生物屏障等特点,化疗、免疫、中药等药物难以靶向渗透破坏肿瘤遗传物质。多肽聚合纳米药物具有易组装、可降解、靶向性等特点,由多肽聚合纳米药物介导的递送系统已成为肿瘤靶向性释药的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概述了近年来多肽纳米药物利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多靶点结合、响应,对肿瘤靶向性释放,提高化疗、免疫、中药等抗肿瘤药物精准渗透疗效,降低口服吸收难溶性及毒副反应的研究进展,该领域也将成为未来抗肿瘤药物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豪 《北京医学》2013,35(3):219-220
丙型肝炎新的治疗药物可分为3类:①直接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②宿主靶向药物(host-targeting agents);③干扰素类似物.本文对宿主靶向药物和干扰素类似物进行介绍. 一、宿主靶向药物 丙型肝炎病毒(HCV)对肝细胞的感染包括HCV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复制和分泌出肝细胞.宿主靶向药物是针对宿主机制产生作用的. 1.HCV受体抑制剂:HCV进入肝细胞时需要与肝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结合,而抑制HCV与受体的结合则使HCV无法进入肝细胞.目前HCV的主要结合位点尚不十分清楚.CD81和SR-BI是目前已知与HCV入胞相关的主要的两个受体蛋白.  相似文献   

11.
主动靶向给药系统可以选择性地将药物传递到靶部位,可减少对正常组织或细胞的毒性、减少给药剂量和次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目前药物研发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有关肝主动靶向给药方面的文献,从肝实质细胞靶向、肝非实质细胞靶向以及肝肿瘤细胞靶向3个方面,对肝主动靶向给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表征、肝靶向性评价等进行综述,并...  相似文献   

12.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线性多糖,通过细胞表面分化簇44(CD44)受体靶向肿瘤。其作为抗肿瘤药物传递载体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已成为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CD44是透明质酸高亲和性的受体,因其在肿瘤细胞过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或靶向受体。许多肿瘤都表现出CD44受体的过度表达,如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CD44配体通过与纳米药物载体结合,可以提高纳米载体对肿瘤细胞的亲和力。HA结构中因含有CD44配体具备有效的肿瘤靶向效应而闻名,通过HA-CD44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途径可以增强肿瘤细胞的摄取。本文对HA纳米胶束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进展以及其药物释放行为进行了综述,并表明HA的纳米胶束在肿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体内外研究表明,基于HA的纳米胶束是药物和基因特异性靶向肿瘤的传递方式,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肝癌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及治疗靶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细胞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肝癌,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包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等,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最终导致细胞增殖、血管形成、侵袭和转移及对凋亡耐受的发生.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手术、放射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但这些传统治疗方法对肝癌治愈效果不佳,副作用大,随着对肝癌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逐步深入,以上述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ATD)甲巯咪唑(MMI)和丙基硫氧嘧啶(PTU),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碘剂复方碘溶液,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等,如何合理应用这些药物是临床医生应慎重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药物选择的最佳方案要从药物的安全性、剂量、给药方式、激素伍用时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查阅文献得出,与PTU相比,MMI不良反应显著低于PTU,而且MMI的不良反应大多与剂量有关,而PTU的不良反应与剂量无显著相关性,特别是PTU可能导致致命性肝损害,因此,笔者认为治疗甲亢应首选MMI,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甲亢患者,而PTU主要应用于孕妇和甲亢危象;盐酸普萘洛尔可按说明书服用;碘剂用于甲状腺术前准备和甲亢危象;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在严重甲亢、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皮肤过敏时可小剂量应用2~8周。  相似文献   

15.
靶向治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强,不良反应少,在癌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叶酸受体是高选择性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许多肿瘤细胞表面均过度表达,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将抗肿瘤药物靶向传递至肿瘤组织或细胞,提高了抗癌药物的治疗指数,目前叶酸受体靶向递药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利用高分子为载体,偶联靶向配体叶酸和抗肿瘤药物形成的高分子偶联药物,能显著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叶酸高分子偶联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目前各类叶酸受体介导的高分子抗肿瘤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ress the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 (CRD) of the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ASGPR) H1 and H2 subunits of Marmota himalayan in vitro, and develop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the recombinant proteins. RT-PCR was used to amplify ASGPR CRDH1 and CRDH2 from the liver tissue of Marmota himalayan. The products of amplification were sub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RSET-B, and expressed in E.coli BL21(DE3)plysS. The recombinant proteins were purified using Ni-NTA spin column. The purified proteins were inoculated into BALB/c mice to develop polyclonal antibodie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antibodies were evalua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HC). The polyclonal antibodies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gainst both denaturated and native ASGPR proteins. We successfully amplified and expressed the ASGPR CRDs of Marmota himalayan. The nucleic sequences of ASGPR CRDH1 and CRDH2 of Marmota himalayan have been submitted to Genbank and the sequence ID are DQ 845465 and DQ845466, respectively. The proteins and antibodies prepared can be used for targeting gene therapy in a new animal model-Marrnota himalayan—— for the research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hepatitis viruses and liver canc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上皮细胞失去上皮细胞的特征而获得成纤维细胞典型特点的变化过程。EMT在肾纤维化、肺纤维化研究较多,也有可能在肝纤维化时发生重要作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被认为是肝脏中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而肝实质上皮细胞的肝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一直被忽略。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很可能也伴随有肝细胞的间质变,即有EMT的发生。因此,如果从肝纤维化时可能发生EMT的多个环节探索其阻断措施及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以及EMT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为肝纤维化的病因研究和建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