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小分子气体,其分子结构中有一未配对的电子,属于自由基结构,因此它的性质很不稳定,体内半衰期仅3~5秒。早在1987年,Furchgott和Ignarro分别提出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EDRF)和NO的生物学特征非常相似。不久,Moncada和他的同事应用化学发光法证实了EDRF即为NO〔1〕。近年的研究表明,NO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免疫调节分子和效应分子,参与体内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体内NO是在NO合成酶(NOS)的催化下,由L-精氨酸末端胍基上的一个氮原子氧化而合成〔2〕。因此NO的生物学作用与N…  相似文献   

2.
何冰 《广西医学》2001,23(5):1113-1115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内皮素 (ET)及血小板产生的血栓素A2 (TXA2 )等收缩物质 ,与内皮衍生物舒缓因子 (EDRF)及前列腺环素 (PGI2 )样的血管舒张性物质的微妙平衡 ,对维持正常血压起重要作用。一氧化氮是EDRF的主要活性成分 ,EDRF活性基团的化学本质就是NO ,其在生理上对血管张力的调节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在妊高征的病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对一氧化氮与妊高征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NO生物学特性NO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小分子 ,是左旋精氨酸(L -Arg)在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作…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信使 ,其结构简单、半衰期短、化学性质活泼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组织器官 ,由血管内皮细胞 (EC)产生并释放 ,参与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1] 。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并释放一种舒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细胞衍化松弛因子 (E DRF) [2 ] ,1987年Palmer定量证明EDRF就是NO ,1991年NO合酶克隆成功 ,从此 ,NO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本文就NO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NO的生物学特性在体内NO由L -精氨酸 (L -Arg)末端胍基产生 ,在此过程由…  相似文献   

4.
L-精氨酸及其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德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鉴定、分离、并命名了作为蛋白质成分之一的精氨酸 (Arg) ,但直到 1 980年 ,Furchgott和Zawadzki提出了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 (EDRF)的概念及其在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才为精氨酸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最终引导我们逐渐了解了L -精氨酸 (L -Arg)的主要代谢过程—NO (一氧化氮 )合成的途径及生理效应[1 ] 。近 2 0年来L -Arg/NO代谢通路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987年Palmer和Lgarro提出EDRF为NO样物质 ,并发现L -Arg为NO前体 ;1 …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近年来逐渐明确的细胞信息分子 ,在体内具有广泛的作用。作为决定NO生成的酶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体内广泛分布 ,其中血管内皮细胞是最集中部位。本文简要介绍NOS的分子结构 ,并就内皮NOS(eNOS)、NO与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述。1 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的生物学性质  NO在体内由NOS作用于L -精氨酸 (L-Arg)的胍基而产生 ,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靶细胞。体内NOS存在三种异构体 ,根据其首次克隆时所在组织不同 ,分别命名为 :内皮NOS(eNOS)、…  相似文献   

6.
自从 198 7年Palmer等首次证实内皮舒张因子 (EDRF)即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使物质和神经递质 ,其生理和病理作用引起学者们广泛的重视。 90年代以来 ,人们日益重视NO与心肌舒缩功能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NO可能通过参与心肌能量代谢而调节心脏的功能 ,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1 NO的生物学特征NO是一种易扩散 ,低分子量的物质。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 ,其前体L -精氨酸 (L -arg)末断胍基上的氮原子氧化而生成NO。NOS为一含铁的单氧化酶 ,是NO合成的限速酶。通过原位杂交 ,RT …  相似文献   

7.
1 ICOS B7H2的分子生物学特征1.1 ICOS CD2 8家族两个成员CD2 8和CTLA - 4是免疫系统重要的调节分子  1999年 ,Hutloff等[1]发现了CD2 8家族第三个成员ICOS(inducibleco -stimulator)分子 ,该分子在静息T细胞上不表达 ,只有通过诱导T细胞预激活或活化后 ,T细胞才能表达这种分子。ICOS分子为Ⅰ型跨膜糖蛋白 ,是由氨基酸序列一致分子量为 2 7KD和 2 9KD ,两条肽链经二硫键连接组成的同源二聚体。ICOSmRNA的ORF(openreadingframe)编码一个含 1…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 (NO)是近 10年来新发现的小分子内源性短效反应气体 ,最初由Furchgott等发现 ,以后得以证实。在过去的 8年中 ,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生物系统 ,对NO合成机制及功能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而目前国内眼科文献在这方面的报道甚少 ,我们就NO生物学特性及NO在眼生理病理中的作用作一综述。1 NO生物学特性1.1 NO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合成NO极不稳定 ,在细胞内仅存在几秒钟 ,能溶于组织且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是在氧、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 (NADPH)及黄素存在下 ,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催化…  相似文献   

9.
李娟  沈兴平  舒昌达 《重庆医学》2000,29(6):570-571
NO因参与杀灭微生物并介导一系列免疫病理过程 ,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仅就NO与巨噬细胞抗菌作用加以综述。1 NO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内源性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化合物 ,其半衰期只有数秒(一般在 5秒以下 ) ,体内多种组织和细胞均能合成内源性NO(如巨噬细胞 )。在合成NO的细胞中 ,以L -精氨酸 (L -Arg)和分子氧为底物 ,在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还原型辅酶Ⅱ (NADPH)存在的条件下 ,生成中间体对羟基L -Arg,后者与O2 发生反应 ,生成等克分子量的NO和L -瓜氨酸 ,其中NOS是NO生成的最主要限速因子 ,NA…  相似文献   

10.
自从 1987年证实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释放的内皮源性松弛因子 (Endothelium -derivedrelaxingfac tor,EDRF)亦即一氧化氮 (NO)以来 ,对NO在肺动脉高压 (PH)中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现综述如下。1 NO的产生及其作用1980年Furchgott等[1] 证明乙酰胆碱 (Ach)扩张游离兔胸主动脉段需要完整的血管内皮 ,Ach通过内皮细胞产生的EDRF扩张血管。 1987年Plemer等[2 ] 进一步发现NO在生物学特性上与EDRF相似。内源性NO是由机体半自给的L -精氨酸…  相似文献   

1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与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丹宏  单江 《浙江医学》2003,25(4):252-25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所致的复杂疾病。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为分析冠心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可能。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作为心血管功能上一种重要的调节分子 ,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关键酶 ,其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NOS蛋白的功能及活性 [2]。NOS基因被列为冠心病的一个候选基因[3]。因此 ,NOS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风险有关 ,且已有证据证明此相关性 [2 ,4~6]。人体内NOS至少有3种 :内皮型 (eNOS)、神…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是近年来发现的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 ,它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 (NOsynthase,NOS)介导 ,以L -精氨酸 (L -Arg)和分子氧为底物合成的一种小分子气体自由基。NOS有 3种亚型 :内皮型 (endothelialNOS ,eNOS)、诱导型 (in ducibleNOS ,iNOS)和神经型 (neuronalNOS ,nNOS)。NOS不仅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正常组织 ,包括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 ) ,还存在于许多肿瘤细胞和实体瘤组织中。大量研究表明 ,…  相似文献   

13.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29例分析缪海燕,沈均RE-DISCUSSIONOFFAMILIES'LOOKINGAFTERMENTALINPA-TIENTSbyLiShu-yunAcomparisonbetween26mentalpatie...  相似文献   

14.
对全身麻醉的机理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 ,其研究的热点之一是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NO/cGMP)信号转导系统 ,本文就NO与异丙酚麻醉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综述如下。1 NO/cGMP信号转导系统自 1 95 3年Furchgott等首次发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和 1 987年Palmer等揭示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EDRF)的化学本质即为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 ,其在体内作为重要的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被发现和证实后 ,迅速发展为当代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从 1 988年Garthwaite等[1] 提出NO可能作为一种信息传…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sdisease ,AD)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变性性疾病 ,主要病理学改变是老年斑 (SP)、神经纤维缠结 (NFT)及脑内神经元的大量丢失。关于AD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 ,已证实家族性AD(FAD)与三种致病基因和一种易感基因有关[1] ,包括APP基因 ,早老素 - 1(PS - 1)基因以及早老素 - 2 (PS - 2 )基因 ,APP基因突变可以产生大量的Aβ沉积 ,而PS - 1、PS - 2基因突变则与APP的异常加工有关 ,从而产生更多的Aβ沉积 ,神经元外 β -淀粉样蛋白 (Aβ)沉积与AD发病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16.
骨性关节炎血流动力学及代谢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性关节炎血流动力学及代谢研究的现状和未来PAST,PRESENTANDFUTUREOFRESEARCHONHEMODYNAMICSANDMETABOLISMOFOSTEOARTHRITIS郑召民,陈清汉综述(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郑州4500...  相似文献   

17.
脑特异性蛋白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有许多有关脑梗死预后预测方法的研究 ,尤其在脑特异性蛋白的检测上有很大的进步。这些指标对判断脑缺血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脑特异性蛋白主要包括S -1 0 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髓磷脂碱蛋白 (MBP)、髓磷脂相关蛋白 (MAP)及脂质蛋白质等。本文对S -1 0 0蛋白、NSE及GFAP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综述如下 :1 S -1 0 0蛋白、NSE和GFAP的理化特性S -1 0 0蛋白是 1 965年由Moore发现的 ,是一种低分子酸性钙结合蛋白 ,分子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 N F)及其与阿霉素( A D M )共同作用对骨肉瘤 O S 732及耐药模型 R O S 73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阿霉素诱导建立 R O S 732,用 M T T 法测定 T N F 及其与 A D M 共同作用下 O S 732及 R O S 732细胞的存活率( C S R)。结果: R O S 732细胞表现出明显耐药,对 A D M 耐药倍数达30以上,且耐药表型 P 170蛋白、 G S T、 T O P O Ⅱ呈强阳性表达。 T H F 单独作用,无论是 O S 732还是 R O S 732细胞,在100 k U/m l内 C S R 均在100% , T N F 与 A D M 共同作用后的 C S R 明显低于 A D M 单独作用组,在 R O S 732细胞更明显( P< 0005)。结论:单独应用 T N F在100 k U/m l内对骨肉瘤细胞活性无影响,而与 A D M 联合应用则明显增加 A D M 的抗肿瘤效应,在耐药细胞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翟金国,郑先振l.COMPARISONOFUSINGTRIM-IPRAMINEANDAMITRIPTYLINEWITHPERPHENAZINEFORTHETREATMENTOFDELUSIONALDEPRESSIONbyZaiJi...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与冠心病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Furchgott等人发现兔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能产生一种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的物质,并确认这种物质为内皮源性松弛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1987年Palmer等证明内皮释放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可以解释EDRF的生物学作用,并认为EDRF与NO是等同之物;1988年他们又发现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是VEC合成NO的前体,从而确定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合成NO的概念。随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