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虹 《中医药导报》2003,9(10):45-46
就中药关木通、广防己所含马兜铃酸 (AA)的肾毒性和致癌性对国际市场其它中药销售造成负面影响的现状 ,通过中药及国外传统植物药均存在毒性的客观事实 ,阐述了认识天然药物同样有毒副作用的必要性 ;同时以中药雷公藤为例说明必须辩证看待中药作用与副作用的两面性和以复方配伍的优势 ,前瞻性地防治中药肾毒性的可能性 ;最后提出从中药的物种基源把关 ,才是防止中药肾毒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药肾毒性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中药关木通、广防己所含马兜铃酸(AA)的肾毒性和致癌性对国际市场其它中药销售造成负面影响的现状,通过中药及国外传统植物药均存在毒性的客观事实,阐述了认识天然药物同样有毒副作用的必要性;同时以中药雷公藤为例说明必须辩证看待中药作用与副作用的两面性和以复方配伍的优势,前瞻性地防治中药肾毒性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从中药的物种基源把关,才是防止中药肾毒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何天目  张建永  李晓飞 《中草药》2019,50(16):3962-3970
中药的肾毒性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有效监测与防治。目前,生化及病理指标检测是最主要的研究手段,但存在灵敏度差、有创伤等问题。近年来,代谢组学因其系统性优势在中药肾毒性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且已取得一系列成果。然而要实现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仍需要进行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对目前代谢组学应用于中药肾毒性的毒效学、生物标志物及毒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肾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肾毒性与肾保护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药及其制剂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中药肾毒性亦逐渐引起关注,其产生原因主要与中药炮制、剂量、使用时间、配伍及方药病证不符等有关。若对这些因素严格规范,其毒副作用可以避免;近来研究证实:相当多中药还具有肾保护作用,因此对中药的临床位用和营销要有一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药肾毒性机制研究现状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  王萌  朱彦  刘洋  郝彧 《中草药》2015,46(23):3581-3591
中药是传统医学宝库重要的组成,近年来中医药在特定优势病种上取得的功效使其作为补充及替代医学在世界各地日益受到重视。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药物应用的两大准则,针对中药的临床应用,仅仅强调其治疗作用是不够的,对其毒副反应的研究应更加关注。由于对中药安全性问题认识存在不足,自行、盲目、长期、大量服用中药导致的中药药源性损伤事件近期逐年增多,尤其是服用中药后引起的肾脏损伤。通过检索近2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引起肾损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献,对中药肾毒性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针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归纳并展望了较为前沿的中药肾毒性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其优势和可行性,以期为中药肾毒性的早期发现和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药肾毒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可以借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药的毒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发现以往认为无毒甚至作为保健品的中药,也有一定的毒性反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含马兜铃酸类中药的肾毒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1].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关的法规,一方面对中药的使用进行规范和限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药毒性的研究.现就中药肾毒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谈对2000版《中国药典》中毒性药材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龙胆泻肝丸"中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事件的发生,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有了一个大的转折,开始重新审视中药的安全性.中药材究竟有毒无毒、毒性中药材的研究有何特点、其毒性大小如何划分等已成为消费者、企业和药物评价及监管部门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值2005版<中国药典>编纂之际,笔者对2000版<中国药典>中的毒性药材从不同角度做一简要回顾,希望有助于对毒性药材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从20世纪90年代确认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以来,已有部分药材被禁用;但由于部分含马兜铃酸药物的不可替代性,仍然应用于临床.围绕马兜铃酸肾毒性及其毒性机制展开了诸多研究,本文对马兜铃酸肾毒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运用含马兜铃酸类中草药及预防中药药源性肾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毒性历史溯源与现代认识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东胜 《中草药》2011,42(2):209-213
中药毒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从历史角度,对中药毒性认识进行文献溯源,对中药毒性涵义与分级的传统与现代认识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中药毒性的传统性与经验性、客观性、概念的整体性及一定的可控性观点,建议应结合中医药理论与实际,整合与运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开创中药毒性研究的新思路,对全面认识中药毒性、加强中药毒性研究、促进临床毒性中药的安全使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接上期)4.1.2理性地对待中药的肾毒性。针对目前中药肾毒性的报道,作为一位中医学者,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轻易地否定,而应当做一些扎实的工作,仔细地弄清问题,提高认识,才能有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4.2开展中药的肾毒性研究4.2.1广泛收集有关中药导致肾损伤的临床资料。4.2.2加强中药毒性的研究。加强对临床所报道的肾损害药物的研究,首先证实其肾毒性,进一步搞清其毒性成分、毒性作用机理、用药剂量等,使临床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科技部已立项,开展有毒中药的中毒机理研究,支持“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稳步发展,中药作为补充和替代医学制剂在世界各地赢得了认可和信赖。然而,随着对中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中药的肾脏毒性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保障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整理中药肾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在查阅近30年国内外常见中药肾毒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药肾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中药肾毒性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中药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马兜铃酸的生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对含马兜铃酸中药致肾脏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与病理表现、以及诊断与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期提高对中草药肾毒性的认识,并进一步加强中草药肾毒性机制和治疗措施的深入研究,使中药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性、五味和归经与中药肾毒性的相关性,建立中药肾毒性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文献检索肾毒性中药111味、非肾毒性中药398味。记录上述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和平)、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和归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和肝经),进行肾毒性中药、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和归经的相关性检验,相关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概率的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四性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41;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210;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入选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共4个变量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概率分界值为0.28)。结论中药四性、五味、归经3个方面24个变量因素当中,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与其肾毒性具有相关性,其中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为肾毒性的影响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于中药肾毒性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益气补肾中药减轻顺铂所致大鼠肾毒性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益气补肾中药可明显降低顺铂所致鼠血清BUN水平的升高,病理切片也证实中药对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提示益气补肾中药是减轻颀铂肾毒性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赵筱萍  呙敏  张伯礼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77-1580
本研究采用荧光探针FDA标记HK-2细胞,创建了一种快速筛查肾毒性物质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的肾毒性体外评价模型线性度、稳定性和准确性均满足应用要求.将其用于《中国药典》收载的32种有毒中药的352个组分进行规模化普筛,发现巴豆等14种中药材的31个组分对HK-2细胞具有明显毒性,可能会引起肾毒性.其他18种中药的各组分对HK-2细胞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6.
于瑞  李彬  王永霞  朱明军 《中草药》2019,50(18):4485-4489
中医药发展有数千年的历史,临床应用有独特的优势。临床普遍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少、服用安全,但是随着近几年中药肝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等临床病例及基础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中药毒性备受关注。心脏毒性评价是药物临床试验前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标,对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的临床安全规范应用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识别中药心脏毒性,掌握其临床特点、检测指标、评价方法、诊断要素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近年来中药心脏毒性的研究及临床前评价技术进行总结,并对中药心脏毒性的临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中药药性理论(四性、五味、归经)相结合来预测分析中药肾毒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具有肾毒性证据的中药,并将《中华本草(精选本)》中去除上述肾毒性中药的其他中药作为非肾毒性中药纳入数据。以《中华本草》为标准,确定每味中药的四性、五味和归经归属,分别进行肾毒性/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归经因素的相关性检验,筛选出相关性变量因素,用于构建神经网络模型(Neural Networks Model,NNM)。同时,绘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肾毒性/非肾毒性中药与四性、五味归属具有相关性(P0.05),与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NNM结果显示,热性、辛味、温性和苦味是影响中药肾毒性的前4位重要因素,热性排在重要性第1位,模型ROC曲线的AUC计算结果为0.739。结论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建立的中药肾毒性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该建模方法可为中药肾毒性及中药毒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甲子参芪合剂对大鼠环孢霉素 A(CsA)急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观察甲子参芪合剂对急性 CsA 肾毒性大鼠肾功能、尿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及肾小管间质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结果:甲子参芪合剂对大鼠 CsA 急性肾毒性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异搏定及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治疗效果相似。结论:中药甲子参芪合剂能有效地防护 CsA 对大鼠的肾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所致肾毒性浅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各地应用中药治疗或辅助治疗肾脏及泌尿系疾病很普遍,而且疗效显著。但近十多年来,据各地临床报道,发现不少中药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肾毒性,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而死亡。因此,当引起临床医生与药理毒理工作者的重视,加强对这类中药及其制剂肾毒性研究,甚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中药毒性辨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毒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大量文献,明晰了中药毒性的内涵,透析了中药毒性的特点及研究难点,评析了中药毒性的发生缘由,剖析了中药毒性的研究现状,解析了中药与西药的本质差异,并探析了中药毒性的研究思路。通过对中药毒性诸多问题的阐述,使国内外人员能正确评价和认识中药毒性,亦可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