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技术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近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较多,从针灸选穴,穴位刺激方式及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www.wanfangdata.com.cn)1996—01/2004—10期间与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血管性痴呆;针灸疗法;穴位;电针”,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章,对是否应用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未作限制。对观察性文章、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文献不予采用。资料提炼:共检索到92篇相关文章,临床研究49篇,动物实验研究43篇。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了23篇,9篇系重复研究,8篇为观察性文章,6篇为经验总结及个案报道。对69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38篇选入参考文献。资料综合: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按辨证或辨病取穴,或在辨病结合辨证的基础上取穴。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电针等多种刺激穴位方式被应用,电针以操作易行和参数可控等优点在临床应用相对广泛。临床和基础研究已从神经递质、自由基、细胞凋亡等方面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目前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针灸作用机制的核心环节仍有待进一步揭示,基因水平的研究可能是重要楔入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减退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问题。中医药就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04关于血管性痴呆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vasculardementia,Chinese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或手工检索万方数据库1998-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血管性痴呆,中医治法。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原著39篇,排除非随机研究,未排除非盲法研究,排除综述文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39篇关于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的相关文献,3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7篇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内容,对剩余32篇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资料综合:血管性痴呆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其中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电针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15位,采用各有特点的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结论:中医药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确切的疗效评价体系,是开发中医药疗效更为确切的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求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可靠证据。方法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针灸治疗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电针、毫针、激光针和穴位注射。结论未检索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最可靠证据,为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治法的循证医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求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到目前为止确有疗效的可靠证据。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献,对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针灸治疗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电针、毫针、激光针和穴位注射。结论 未检索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最可靠证据.为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有关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近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并探讨进一步发展针灸治疗的策略。资料来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5-10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针灸,针刺,前列腺增生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取近年发表的针对性强的文献,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综述类文章及重复研究的文章,对所选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收集到57篇相关文章,其中37篇属于重复性研究和综述文献,对其余20篇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15篇临床报道和5篇实验研究中包括约1301例患者和230只动物,通过临床观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标准、生活质量评定指数、前列腺体积变化等)及实验观察均证实针灸疗法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同时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如体针、耳针、电针、芒针、针灸并用、综合治疗等。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对于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实验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有关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近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毒考资料,并探讨进一步发展针灸治疗的策略。资料来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5—10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针灸,针刺,前列腺增生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取近年发表的针对性强的文献,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排除综述类文章及重复研究的文章,对所选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收集到57篇相关文章,其中37篇属于重复性研究和综述文献,对其余20篇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资料综合:15篇临床报道和5篇实验研究中包括约1301例患者和230只动物,通过临床观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标准、生活质量评定指数、前列腺体积变化等)及实验观察均证实针灸疗法是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同时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如体针、耳针、电针、芒针、针灸并用、综合治疗等。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对于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实验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血管性痴呆患的认知能力减退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问题。中医药就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4-04关于血管性痴呆研究方面的相关章,检索词“vascular dementia,Chinese therapy”,并限定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或手工检索万方数据库1998-01/2004-04期间的相关章,限定章语言种类为中,检索词“血管性痴呆,中医治法”。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原39篇,排除非随机研究,未排除非盲法研究,排除综述献和Meta分析。资料提炼:39篇关于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的相关献,3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7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内容,对剩余32篇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资料综合:血管性痴呆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和中药疗法,其中针灸疗法包括体针疗法,电针疗法和穴位注射疗法。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15位,采用各有特点的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结论:中医药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确切的疗效评价体系,是开发中医药疗效更为确切的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赵宗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5):139-141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7/2005与针灸、运动医学和体育学院学报等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针灸疗法”、“睾酮”和“运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检索与血睾酮、运动性低血睾酮和运动性疲劳有关的针灸(包括:针刺、艾灸、电针、温针灸和耳针等方面)文献,包括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类型以期刊为主。对搜集到有关运动性疲劳的文献中未涉血睾酮和运动性低血睾酮者,予以排除。资料提炼:对收集到的32篇文献,按针刺、艾灸、电针、温针灸和耳针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和取舍。最终被采用文献24篇。资料综合:24篇文献包括临床治疗19篇,实验研究5篇。运动性低血睾酮主要以针刺、艾灸、电针、温针灸耳针等的治疗为主。运动性低血睾酮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现代研究多集中在睾丸分泌睾酮能力的调节变化,以及睾丸自身机能的变化两个方面。针灸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的机制研究,主要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两个内分泌系统入手。针灸治疗研究中以补虚强壮的腧穴为主,取穴特点是标本兼治、局部整体兼顾、辨证配穴和独取特定穴相结合。结论:针灸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具有优势,随着针灸治疗手段的改进与更新和针灸与中药的结合,发挥中医辨证优选针灸处方、刺激强度和补泻手法,在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和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7/2005与针灸、运动医学和体育学院学报等相关的文献,检索词“为针灸疗法”、“睾酮”和“运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检索与血睾酮、运动性低血睾酮和运动性疲劳有关的针灸(包括:针刺、艾灸、电针、温针灸和耳针等方面)文献,包括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类型以期刊为主。对搜集到有关运动性疲劳的文献中未涉血睾酮和运动性低血睾酮者,予以排除。资料提炼:对收集到的32篇文献,按针刺、艾灸、电针、温针灸和耳针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和取舍。最终被采用文献24篇。资料综合:24篇文献包括临床治疗19篇,实验研究5篇。运动性低血睾酮主要以针刺、艾灸、电针、温针灸耳针等的治疗为主。运动性低血睾酮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现代研究多集中在睾丸分泌睾酮能力的调节变化,以及睾丸自身机能的变化两个方面。针灸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的机制研究,主要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两个内分泌系统入手。针灸治疗研究中以补虚强壮的腧(为主,取(特点是标本兼治、局部整体兼顾、辨证配(和独取特定(相结合。结论:针灸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具有优势,随着针灸治疗手段的改进与更新和针灸与中药的结合,发挥中医辨证优选针灸处方、刺激强度和补泻手法,在治疗运动性低血睾酮和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运动神经元病现状进行系统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并探讨进一步发展针刺治疗的策略。资料来源:应用网站检索http://www.chkd.cnki.net1994/2003年中国医学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运动神经元病,针刺。资料选择:选择运动神经元病针刺治疗相关文献100篇,排除重复性文献。资料提炼:在10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有53篇,对53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15篇选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中医学将运动神经元病归属于“痿证”范畴,认为本虚为主,治疗上以培肝、健脾(胃)、固肾之本为基本原则。针灸治疗此病有一定疗效。在临床上,多采用头针、体针,也有伍用或单用穴位注射方法。然而,多数报道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随机对照、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和随访,且临床观察病例数较少,故针灸治疗此病的客观疗效尚待进一步科学验证。结论: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显示了一定疗效,但仍需要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对针灸治疗进行科学评价,总结针灸治疗此病规范化方案,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