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135株来自我国沿海海产鱼贝类、海水、海泥及食物中毒患者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实验。结果表明:属于已知OK抗原型的106株(78.5%),分布于O1~12群的29个血清型。另有10株菌(7.4%)的血清型属于8个已知K抗原与其它O群组合的新菌型(神奈川现象阴性)。从群别看,以O4群最多(38/30.4),O1群次之(26/20.8);从型别看,以O1K32最多(18/14.4),O5K17次之(10/8.0)。O1~O5群菌株为108株80%)。仅具有O群抗原而未检出K抗原的有19株(14.1%)。不同样品的菌型分布未发现有特殊差异。  相似文献   

2.
1.对北京等12省、市的670株伤寒菌进行了噬菌体分型,共有33个型,以A,D2、D1、K1、E1型为主;发现新型20个。2.几个噬菌体型地区分布较广,如A型见于10个省、市;D2、E1分别在9个省、市,D1型在7个省、市;K1在4个省、市。3.采用96型噬菌体分型,提高了对伤寒杆菌的分型百分率,可达92.09%。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省外环境中沙门菌的分布,探讨外环境沙门菌的不同型别分布和同源关系。方法 采集动物粪便、生熟肉制品和厨具等各类标本4 488份,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分型;对其中部分优势血清型菌株进行PFGE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从18种标本中共分离出324株沙门菌,分离率为7.21%;分离株分属于39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是肠炎沙门菌(24.07%,78/324)和德尔比沙门菌(20.37%,66/324)。46株肠炎沙门菌经XbaⅠ酶切后共分为12种带型,其宿主多来自于鸡宿主源;30株德尔比沙门菌XbaⅠ酶切后共分为17种带型,其宿主多来自于猪宿主源。结论 河南省外环境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不同来源的沙门菌的血清型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克隆菌株在相同地区内流行。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2014年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别、抗生素敏感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60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及检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MLST)分型。结果 60株分离株可分为13个血清型,主要型别为O3:K6、O4:K8、O1:K36和O4:KUT;对氨苄西林、磺胺复合物和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43.3%和28.3%,有56.7%(34/60)的菌株对2类及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2株菌对3类抗生素同时耐受。毒力基因PCR检测发现,有63.3%(38/60)的分离株为tdh+trh-菌株,仅1株为tdh+trh+菌株。分子分型显示,经NotⅠ酶消化后,60株副溶血弧菌可产生48个PFGE谱型,可分为3个聚类(Cluster A、B和C)。其中Cluster B的菌株主要分离自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心散发病例,血清型以O3:K6为主,PFGE谱型的相似度在62.6%~100.0%;Cluster C主要是由4株O4:K8型菌株组成,谱型相似度为56.7%~62.5%。60株菌MLST分型可分为26个ST型,其中33株菌为ST-3型,主要是O3:K6和O1:K36菌株;4株O4:K8菌株聚集成另一个不同于ST-3型的相对优势的菌群。结论 2014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菌型多样性可能是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O4:K8型菌株的分子特征与其他优势血清型别明显不同,应高度警惕该型菌株引起暴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北京丰台区1978~1991年共检出志贺氏菌386株,均经生化、血清学鉴定,对其中108株作了药敏试验。菌型分布于4个群、20个血清型(亚型),其中福氏志贺氏菌始终占优势(72.80%),以F2a、F3a为主,宋内氏志贺氏菌为第二位(17.10%),B:D比值为4.3。此外,对菌型变迁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志贺氏菌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VP的耐药性,发现流行优势型,为追溯病原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VP分离海产品采用筛检方法,病人采用GB方法;用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分型,用PFGF进行基因分型;用K-B法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1040株VP分为10个血清型,分型率为94.64%,海产品VP的流行优势型为0:6群和0:5群,病人VP为0:3群;VP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达92.64%,未检出多重耐药菌;按PFGE带型变化病人VP分为12型,海产品VP为29型,1型为流行优势型。结论:宁波地区海产品VP的血清型和PFGE型较分散,病人VP则反之,流行优势株上两者有明显差别,提示我们可用血清和PFGE分型,对其追踪与溯源;VP对青霉素类耐药性较高,是否与养殖广泛使用有关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了生态学调查。调查自然水体标本398份,检出Ps99株细菌,平均检出率24.87%。本菌在水中一年四季均能检出,但夏秋较冬季检出率高。通过对动物的调查,证明该菌具有较广泛的天然宿主。在整个人群中的检出率为14.7%,腹泻病人检出率(13.15%)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40,P>0.05),但农村高于城市,少儿高于成人,使用全部50个O抗原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型研究,可分型率71.08%,分布于42个血清O型,菌型极为分散。  相似文献   

8.
Xu SH  Li YX  Li ST  Wu Q  Sun FQ  Huang F  Zeng AF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2):1087-1090
目的 了解广州海珠地区2001-2009年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分布状况及生物学特征,为防控该类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腹泻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本区珠江河水、饮用水、养殖水、各种海(水)产品、市售熟食等外环境标本764份、健康人群标本189份及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标本3398份,共计4351份标本进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定.结果 4351份标本共检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101株,总检出率为2.32%;其中有66株可分型,分属于26个血清型,分型率为65.3%;VBO9、VBO38和VBO76为优势菌.外环境与腹泻患者标本中分离到9株同型别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关联.结论 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本地区的血清型分布呈现多样性,在人群中有一定的感染率;外环境中该类菌群广泛存在,对人群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09-2013 年霍乱病例及环境来源O1/O139 群霍乱弧菌病原学特征。方法 选取2009-2013 年广东省霍乱病例来源、环境(水体和海水产品)来源的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血清分型、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PCR 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 , 研究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血清型、抗菌药物敏感性、毒力基因携带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 2009-2013 年广东省共分离得到各类来源O1/O139 群霍乱弧菌190株(病例16 株, 外环境174 株)。病例来源菌株分为O1 群稻叶型(3 株)、小川型(7 株)和O139 群(6株)3 种菌型;其中10 株ctxA 基因阳性, 2 株小川型菌株携带不完整CTXΦ噬菌体;5 株菌对11 种抗菌药物完全敏感, 3 株对4 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受。外环境来源菌株中53 株稻叶型, 22 株小川型和2 株O139 群菌株携带不完整CTXΦ噬菌体;2 株O139 菌株检出ctxA 基因阳性;25 株对≥4 种抗菌药物耐受, 其中有2 株同时对11 种抗菌药物中的7 种耐受, 以水产品中的稻叶型菌株为主(13株)。PFGE分子分型结果显示, 菌株经NotⅠ酶切后的PFGE型别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稻叶型和O139 群病例菌株的带型聚集在同一个聚类中, 小川型病例菌株带型分散在不同的聚类中, 病例来源菌株与环境来源菌株的带型差别较大。结论 广东省O1/O139 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 菌株多重耐药形势严峻, 需要加强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0.
从浙江沿海地区的鱼贝类及外环境中检出792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于13个O血清群、122个OK血清型。海产品、海水及外环境检得副溶血性弧菌的O群与当地患者检得的O群密切相关。调查指出除了处理不当的海产品引发食物中毒外,其他受交叉污染的熟食品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2000-2002年副溶血弧菌临床和环境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72株2000年和2002年从临床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外环境(小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对40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环境来源O3:KUT(K抗原未分型)型菌株,应用PCR技术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基因(trh)的检测,并进行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RAPD)、肠道细菌重复基因间共同序列PCR(ERIC-PCR)等.结果在调查的13起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引起的有11起(84.6%);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菌引起有2起(15.4%).在散发腹泻病例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O4:K8和O1:KUT菌株分别占26.5%(9/34)、17.6%(6/34)和38.2%(13/34),未能分型的占17.6%(6/34).在水产品中分离的菌株中,37株分属7种O血清型,其中未见有O3:K6和O4:K8血清型;另外有9株未能分型;其中除1株O1:KUT菌株trh阳性外,其余tdh和trh均为阴性.绝大部分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分离的O3:K6菌株在ribotyping、ERIC-PCR及RAPD三种指纹上均属于一种密切相关的克隆群,而环境分离的O3:KUT菌株与临床分离的O3:K6菌株间,在三者指纹上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来源和小水产品来源的副溶血弧菌菌株间血清型分布有显著差别;一群关系密切、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菌株在杭州地区呈优势流行.  相似文献   

12.
李涛  黎明  苗艳芳  杨洋 《现代预防医学》2015,(18):3376-3379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疫情分离菌株和生鲜冻水产品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成都市副溶血弧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检出的91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血清凝结实验血清分型;采用E-test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检测;用荧光PCR检测菌株的tdh、trh、tlh毒力基因。结果 91株菌分属于8个群26个血清型,主要为O1群(36.26%),其次是O4群(23.07%)和O2群(16.48%);46株疫情患者肛拭分离株O4群(48.71%)、O1群(35.89%)为主;22株鲜冻海产品分离株O1群(45.45%)为主;18株生鲜淡水产品分离株O2群(55.55%)为主。91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检出tlh,检出tdh基因均为食物中毒患者肛拭菌株,仅有1株食物中毒患者肛拭菌株检出trh基因。E-test实验结果显示,除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外的其他12种试验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成都市引起食物中毒疫情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携带tdh基因的O4、O1群菌株。  相似文献   

13.
副溶血性弧菌160株血清群型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副溶血性弧菌群型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对16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改良K-B法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59株食物中毒分离株完全分型56株,分型率为94.92%,共分出7种血清型,O3∶K6(77.97%)居首位。101株水产品分离株完全分型32株,分型率为31.68%,共分出22种血清型,无优势血清型。药敏试验显示,副溶血性弧菌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他啶、氯霉素100.00%敏感。[结论]O3∶K6型是引起本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血清型;水产品分离株血清型呈多样性,与食物中毒分离株不一致。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没有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变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一起两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方法:参照WS271-2007等标准对10名病人的肛拭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对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试验;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0份样本均检出O4:K8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其中5份样本同时检出O3:K6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两种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dh阳性、trh阴性。PFGE分型显示,同一血清型的菌株为高度相似克隆,相似度在92.9%~100%之间,同一样本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为不同克隆。结论:这是一起由O4:K8和O3:K6两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血清型及基因分型特征,探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型技术对其同源性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深圳地区2007-2014年食物中毒及医院散发病例来源的68株副溶血弧菌菌株,对其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分析。选择副溶血弧菌MLST数据库提供的7个管家基因,PCR扩增测序后采用BioEdit、eBURST等软件,对本次研究的68株副溶血弧菌进行MLST同源性分析。结果 68株副溶血弧菌共得到7种不同的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O3∶K6(47/68),其余血清型分别为O4∶K8、O5∶K68、O4∶K13等。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94%为tdh+trh-。MIST分型将68株副溶血弧菌分为5个序列型(ST型),ST3为优势序列型(55/68),其余4种ST型中的ST189与ST345构成一个同源复合体CC345,且ST189为ST345的单位点变异型。结论 深圳地区副溶血弧菌所致的腹泻病暴发疫情,其流行菌株ST型别多样化,疾病控制中需警惕非主流ST型别引起暴发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杭州市上城区与富阳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株与不同流行株进行耐热溶血素基因分析。方法:采集可疑食物标本等104株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对45株流行株应用PCR技术对TDH和TRH检测。结果:富阳市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副溶血性弧菌以O1:K6、O3:K6、O4:K8三个血清型为食物中毒优势菌型;上城区2005年-2007年以O1型23株;O2型1株;O3型37株;O4型25株;O5型1株;O10型1株为食物中毒优势菌。用PCR技术对45株TDH和TRH进行检测结果 O1型16株,15株TDH阳性,1株TDH阴性;O3型9株TDH阳性;O4型20株,17株TDH阳性,3株TDH阴性。45株TRH1和TRH2全部阴性。结论:杭州市上城区与富阳市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食物中毒优势菌型以O1、O3、O4和O2、O5、O10血清型为主,能够为食物中毒疾病预防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人源性和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携带毒力基因和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收集2014 - 2016年广州地区腹泻患者和食源性监测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结果 70株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48株,血清型分别为O3∶K6、O4∶K8、O1∶K1、O4∶K9、O1∶K36,其中O3∶K6为主要型别(70.8%),其次为O4∶K8(20.8%)。食品分离株22株,血清型分散无明显优势。毒力基因检测,临床分离株46株tdh、toxRS/new、orf8全部阳性。食品分离株6株tdh阳性,toxRS/new、orf8全部阴性。所有菌株均未检出trh基因。PFGE分析70株副溶血性弧菌可分为45种带型,2种聚类,菌株间的相似值为45.6 %~100 %。结论 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与食品分离株在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上具有分离现象。引起广州地区食源性疾病的副溶血性弧菌株,是主要以携带tdh、toxRS/new、orf8基因的O3:K6型菌株。PFGE图谱显示,本区域70株副溶血弧菌呈现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The incidenc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products of the Malaysian export shrimp processing industry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stages from the catch to that of the cooked, peeled and frozen product. The organism was commonly found in freshly caught and landed shrimp, and could be detected by enrichment culture at all stages of processing. The number of V. parahaemolyticus in shrimp varied from nil to 4x10(4), and 19 of the 50 serotypes in the current antigenic scheme were found, O1-K38 and O1-K32 occurring most often. All the isolates were Kanagawa-negative; one strain was a sucrose-positive variant.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specifications of 10(2) g-1 for V. parahaemolyticus in raw tropical shellfish are too stringent but that the Malaysian shrimp industry should be able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for cooked shrimp.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从2007-2012年腹泻病例标本中分离的168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和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血清学凝集实验,检测菌株的血清型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耐热性溶血毒素基因(tdh)和耐热性溶血毒素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56株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的基因分型特征。结果 (1)168株菌可分为14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O3∶K6(114,67.9%)、O4∶K8(25,14.9%)、O3∶K29(6,3.6%);食物中毒分离株与腹泻门诊分离株血清型构成不同,但优势血清型均为03∶K6。(2)168株菌可分为4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别为tdh+trh-(161,95.8%)、tdh+trh+(3,1.8%)、tdh-trh+(1,0.6%)、tdh-trh-(3,1.8%);食物中毒分离株与腹泻门诊分离株毒力基因类型构成不同,但优势毒力基因类型均为tdh+trh-。(3)56株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共有15种PFGE带型(P1~P15),相似度>86%,有10个带型分别有多株菌处于同一聚类(P1~P4、P6、P7、P9、P10、P12、P15)。结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以tdh+trh-的O3∶K6为主;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分离株的PFGE条带型相似性度高,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