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丽梅  周江 《河北医学》1996,2(4):364-364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芬布芬的研究(067000)河北省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郭丽梅,孙乃友(067000)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周江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是应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及外围胶原疾病的药物,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大多数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口眼时有明显的胃肠道障碍...  相似文献   

2.
齐力  沈莉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0):788-789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的两组分的含量。方法以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甲醇-乙腈-水(45∶55∶35)(以磷酸调节pH到2.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5nm。结果甲硝唑的线性范围为16.72μg/ml-83.6μg/ml,r=0.9999(n=5),芬布芬的线性范围为12.32μg/ml-61.6μg/ml,r=0.9999(n=5)。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0.99%(n=5),芬布芬的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0.85%(n=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甲硝唑芬布芬胶囊中甲硝唑与芬布芬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离子对HPLC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的离子对HPLC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Hypersil 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0∶20,含0.01mol/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5nm,采用峰面积外标法。结果:甲硝唑和芬布芬线性范围分别为21~100μg/ml(r=0.9999)和16~79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93%)和100.4%(RSD=0.44%)。结论:采用离子对HPLC法测定牙周康胶囊中甲硝唑和芬布芬含量,方法准确,操作简便,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4.
罗氏芬过敏致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房静 《医学争鸣》2003,24(17):1594-1594
1 病例报告 男 ,5 7岁 ,直肠癌 .患者同时伴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等症 ,由于患者肺部炎症 ,应用头孢他定 2 .0g静脉推注 ,2次·d-1.应用 3d后 ,炎症控制不满意 ,改用罗氏芬 2 .0g溶于 2 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推注 .推注时神志清 ,精神佳 ,应答自如 .推注约 10min时述口唇麻木 ,随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立即停止推注药物 ,并开始人工呼吸、心外按摩 ,气管插管 ,呼吸机呼吸及心外按压 .脑部应用冰袋降温 .应用激素、呼吸兴奋剂、心三联等药物 .于 2 0min后恢复自主心律 ,30min后恢复自主呼吸 ,但始终未清醒 ,5d后呼吸循环衰竭 ,…  相似文献   

5.
<正> 1 临床资料王某,女,65岁。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4年余,曾先后服用阿斯匹林,布洛芬,强的松,左旋咪唑等药物。1990年10月15日因四肢及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加剧,手握物障碍,行走不便而改换治疗方案:芬布芬每次300mg、tid,联用强的松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萘替芬酮康唑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66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萘替芬酮康唑,疗程1月;对照组32例,局部外用萘替芬酮康唑,疗程1月。结果治疗组1月后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53.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疗法和单一外用药物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均有效,但联合疗法起效快、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我院用利邦芬特治疗140例脑梗死的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取2000年至2001年发病在24—36小时内,经CT确诊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35—78岁。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正> 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采用安徽安科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α-2b干扰素(商品名: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3例,收到较好效  相似文献   

11.
12.
210例花斑癣患者,特比萘芬成人常规口服剂量250mg/d,连服7天或14天,治愈率93.3%,总有效率99.5%,真菌镜检阴转率99.5%,培养阴转率98.3%.未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布替萘芬外用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86例花斑癣患者采用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每天一次,连续28天。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14天和28天随访,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中共82例完成全部疗程,痊愈48例,占58.54%,显效21例,占25.60%,有效8例,占9.76%,无效5例,占6.10%。有效率为81.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4%,主要为局部烧灼感受(3例),红斑(4例)。结论布替萘芬外用治疗花斑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酮替芬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所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酮替芬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82.5%(33/40);此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2/40)、10.0%(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采用酮替芬治疗,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纳美芬联合甲氯芬酯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肿瘤根治手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20例。A组静脉滴注甲氯芬酯0.25g,B组静脉注射纳美芬0.25μg/kg,C组为联合使用纳美芬0.25μg/kg和甲氯芬酯0.25g。分别于术后0、5、10、20、30、60min记录各组MAP、HR、SpO2。记录各组术后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1h内恶心、呕吐、伤口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睁眼时间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上,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C组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AP、HR、SpO2及术后恶心、呕吐、伤口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美芬和甲氯芬酯联合使用可缩短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妇科肿瘤手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临床上女性绝育手术麻醉一般是局部浸润麻醉,但阻滞不完全,肌松不满意,子宫复位及提取输卵管时。患者疼痛比较强烈。不能很好的配合医师手术,从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手术的风险。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施行无痛绝育手术的方法对呼吸和循环有抑制作用,且需要专职麻醉医师进行监护.术中患者意识不清,还可能发生呕吐物吸入气道的严重后果[1],而且费用高,一般计生对象不能接受,而在局麻基础上静注氟哌利多与芬太尼合剂强化麻醉,有很强镇痛镇静作用,且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马春芬教授诊治月经病强调调经先辨病,以血为本,气血并治,补肾健脾疏肝,治病求本。治疗中依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进行阶段性调治;用药力求平和不伤正,并注重药物的炮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以HPLC法测定盐酸2纳美芬注射液中酸纳曲酮和双纳美芬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钻石色谱柱:(250mmx4.6mm,,5μm)柱,以磷酸缓冲液(2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nm流速1.0ml.mol-1.结果 以上表达式说明酸纳曲酮在21一12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上表达式说明酸纳曲酮在0.1-1.5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取供试品溶液,先后进行4次测定,期间分别为0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24小时.结果 测得盐酸纳曲酮和双纳美芬峰面积的RSD =0.1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6h内稳定.结论 HPLC法测定盐酸那美分注射液中盐酸纳曲酮以及爽那美分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李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38-39
目的探讨安达芬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门诊8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安达芬栓、微波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在轻度宫颈糜烂的治疗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度和重度宫颈糜烂的治疗上,微波组疗效明显优于安达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安达芬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也分别达到76.2%及50%。结论安达芬栓作为治疗宫颈糜烂药物,对患者病变程度的改善具有明显作用,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布替萘芬外用治疗花斑癣的疗效。方法86例花斑癣患者采用布替萘芬乳膏外用,每天一次,连续28天。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14天和28天随访,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中共82例完成全部疗程,痊愈48例,占58.54%,显效21例,占25.60%,有效8例,占9.76%,无效5例,占6.10%。有效率为81.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4%,主要为局部烧灼感受(3例),红斑(4例)。结论布替萘芬外用治疗花斑癣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