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活体共焦显微镜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形态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2.0共焦显微镜对13例(26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所有患眼前基质细胞及16/26眼后基质细胞结构不清,排列紊乱,并可见短棒状多形性强反光;6/26眼前弹力层不规则并增厚,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下降;6/26眼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层可见不定型的强反光;2/26眼角膜上皮细胞边界不清,排列呈疏松的蜂窝状,并出现不透明的强反光;所有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视力0.3以下的患眼角膜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细胞层、前弹力层、后基质层发生形态异常的比例高于0.3以上的患眼(P<0.05)。结论1.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角膜组织各层结构,起到类似病理组织切片的作用。2.前基质层形态异常可能是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最基本的共焦显微镜形态特征,病情越重,前基质层以外的其它层次发生形态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但内皮细胞层一般不受累。3.共焦显微镜检查对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20例)、角膜炎(12例)、角膜移植术后(19例)、葡萄膜炎(5例)、大疱性角膜病变(3例)、角膜白斑(6例)、角膜营养不良(7例)、青光眼(10例)、圆锥角膜(17例)等患者的角膜内皮,分析所得活体角膜内皮图象,总结其形态学特征。结果活体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的图象主要有8种:①完全正常角膜内皮。②水肿角膜内皮。③失代偿角膜内皮。④“激活”角膜内皮。⑤排斥角膜内皮。⑥有KP角膜内皮。⑦有“疣状物”的角膜内皮。⑧“双核”角膜内皮细胞。结论共焦显微镜能对活体角膜内皮进行实时、无创、准确以及可重复、可比较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共焦显微镜(confocalmicroscopy)是一种在四维(X,Y,Z轴和实时)观察活体角膜细胞水平,且无创伤的显微镜,其特点是无论在透明或混浊的角膜均能在三维空间和实时条件下显示角膜细胞结构和病理改变,尤其对角膜棘阿米巴,病毒感染等能在病因学上的作出诊断,对角膜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能早期发现,对角膜的各种创伤愈合亦能观察到细胞,神经的动态改变,共焦显微镜被认为是继角膜内皮镜后,更具意义的新型角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光学显微镜-共焦显微镜,在角膜病中的临床指导意义做了详细的报道。主要介绍了共焦显微镜的原理,使用方法,结构,并总结了其对正常人体角膜细胞研究的结果,概述了其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营养不良,角膜激光切削术,角膜移植术后等角膜疾病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共焦是微镜是独特的,先进的,分辨更好的细胞水平研究的新型仪器、对角膜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患者的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方法对经基因型检测明确为ACD患者(R124H突变)的10例20眼角膜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其中1例2眼为穿透角膜移植(PK)术后眼,一眼病变复发,另一眼无复发表现。并取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I型(GCD I,R555W突变)患者9例18眼作为对照。结果ACD患者未手术眼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基底上皮、Bowman膜及整个角膜基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光改变;PK术后复发眼Bowman膜及紧邻其下的前基质可见由细小沉积物组成的不规则混浊;PK术后无复发表现眼角膜各层未见明显异常。GCD I型最显著的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为角膜基质内以大型沉积物为主。结论首次对经基因检测确诊的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进行活体共焦显微镜检查。ACD患者基底上皮、Bowman膜及整个角膜基质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光改变,但较GCD I型患者的沉积物为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共焦显微镜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的角膜各层组织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观察型系列病例研究.对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23例(23只眼)ICE患者,行共焦显微镜(NIDEK,Confoscan 3.0)下双眼检查.使用NAVIS软件记录和分析角膜各层组织图像,并使用SPSS 13.0软件对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六角形细胞比例及有核细胞比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ICE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呈"风筝样"或"上皮细胞样",细胞形态失去正常的六角形外观,细胞排列紊乱,胞内可见高反光的细胞核,部分细胞内可见双核或细胞分裂象.随病程时间延长,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病程短于1年、1~3年、3~5年及超过5年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87.1±122.6)、(1210.6±168.7)、(947.3±145.2)及(856.8±73.4)个/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51.5±6.3)%、(39.8±9.2)%、(32.7±8.1)%及(24.1±5.6)%.随病程时间延长,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和有核内皮细胞比例逐渐升高.病程短于1年、1~3年、3~5年及超过5年患者的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分别为(678.3±56.3)、(928.7±96.2)、(1188.5±72.6)及(1337.5±60.8)μm2;有核细胞比例分别为(12.6±1.4)%、(56.8±3.7)%、(78.7±5.6)%及(84.3±2.8)%(F=7.158,7.736,6.876,14.452;均P=0.000).患眼基质细胞形态无异常,但是随病程延长,基质神经纤维逐渐增粗并明显扭曲.患眼上皮细胞的形态无异常.对侧眼角膜的各层形态结构无明显异常.结论 共焦显微镜下ICE患眼的角膜内皮细胞表现有一定特点,共焦显微镜对于判断ICE的病程进展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在共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在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下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Conoscan2.0共焦显微镜对板层角膜移植术后3~7d患者12例(12只眼),术后1a患者8例(8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3~7d患者10例(10只眼),术后1a患者11例(11只眼)进行扫描检查,记录各层角膜图像。结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3~7d,植片中基质细胞较小,可见裂隙状暗纹和细小神经,层间为大面积高反光区,有点状颗粒沉积,植床水肿,细胞成像不清。移植术后1a,植片中未见神经,层间反光明显减弱,但仍有点状高反光颗粒沉积,植床中出现粗大裂隙状暗纹,内皮细胞密度正常。穿透角膜移植术后3~7d,植片中基质细胞“激活”,可见神经和后基质层的粗大暗纹,内皮细胞密度正常,细胞间可镶嵌有高反光点。术后1a,植片中基质细胞仍较小,未见神经,后基质层仍有裂隙状暗纹,内皮细胞体积增大,密度减少,高反光点消失。结论: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的病理改变,这对评估手术效果和临床观察以及跟踪随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巧  张琪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9):1503-1506

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 CM)检查作为一种“活体组织学检查”方法,以其实时、无创、快速、高清的特点,在角膜生理、病理研究及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随访等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已在眼科临床及科研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对CM在感染性角膜疾病、变性性角膜疾病及全身疾病所致角膜病变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活体角膜组织结构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谢立信  史伟云  郭萍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3):235-237,I013
目的 用共焦显微镜对正常人活体角膜各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60例(120只眼)正常人角膜分为3组。A组:5~14岁,20例(40只眼);B组:15~45岁,22例(44只眼);C组46~70岁,18例(36只眼)。共焦显微镜检查的各层角膜图像均被记录,并对各层组织细胞形态、细胞密度及面积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层角膜细胞的面积和密度与性别和眼别无差异,B组和C组之间无差异。角膜表层上皮细  相似文献   

10.
佩戴角膜接触镜后角膜变化的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长期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的患者活体角膜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 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长期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并选择未戴角膜接触镜者11例进行对照,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组与对照组相比,基底上皮细胞密度减少,为3705.00±447.62个/mm2(P<0.05),角膜上皮层厚度变薄,为54.3±8.44μm(P<0.05),并有部分剥脱.2.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组角膜内出现白色点状物,朗汉氏细胞数目多,成树枝状改变.3.角膜软性接触镜组与对照组相比神经纤维数量及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曲折度增加,有分支出现(P<0.05).结论 佩戴角膜软性接触镜,角膜组织可发生一系列改变,激光共焦显微镜与传统光学共焦显微镜相比,图象清晰,深度定位准确,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角膜共焦显微镜早期诊断兔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汪玲  吴洁  朱秀萍  杨华  银勇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334-1336
目的: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对兔碱烧伤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进行研究,找寻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方法: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36d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于角膜移植术后4,9,14,21~28d诊断排斥反应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结果:排斥反应时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见角膜植片炎性细胞浸润,角膜细胞丢失,新生血管生长。结论:角膜共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变化,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
  方法:选取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97例143眼,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40眼。采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细胞变异系数等各项指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
  结果:年龄相匹配正常人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893.88±255.026个/mm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1674.11±683.95个/mm2,开角型青光眼组2687.22±391.87个/mm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2706.97±351.27个/mm2。,在各项指标中,角膜内皮平均密度、平均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0,8.795;P值均为0.000),其中尤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与各组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开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有差别但不显著。眼压升高时限是损伤角膜内皮细胞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避免角膜内皮炎的误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晓明 《眼科》2007,16(3):156-157
角膜内皮炎在临床并非少见。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检测手段,临床误诊的病例时有发生。目前,对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的认识及详细询问病史可能是避免角膜内皮炎误诊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角膜内皮炎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林  孙洪臣 《眼科新进展》2007,27(2):138-139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对患者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EM-1000型接触式角膜内皮镜对10例单眼角膜内皮炎愈后4-12周的患者的双眼分别摄取中央角膜内皮像并对其图像进行电脑分析。患眼作为实验组。健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的百分比及异形性的变化。用计量资料配对设计的2样本均数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双侧检验,P〈0.01为统计学有差异)。结果在10例临床诊断角膜内皮炎愈后的患者中,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实验组平均为(1981±181)/mm^2。对照组平均为(2284±315)/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实验组平均为34%,对照组平均为43%.变异系数实验组平均为53%,对照组平均为45%.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统计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角膜内皮炎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严重的形态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眼科新进展2007;27(2):138-139]  相似文献   

15.
兔角膜碱烧伤的共焦显微镜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玲  朱秀萍  吴洁  杨华  王伟 《眼科新进展》2008,28(10):740-742
目的采用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动态观察兔角膜碱烧伤的病理改变,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NaOH造成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烧伤后4d、20d、36d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碱烧伤后4d,角膜即有炎性细胞浸润,出现少许CD4+、CD8+细胞;碱烧伤后20d,角膜基质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CD4+、CD8+细胞增多,瘢痕及新生血管形成;碱烧伤后36d,炎性细胞浸润减少,CD4+、CD8+细胞消失,仍可见瘢痕及新生血管。结论角膜共焦显微镜活体观察碱烧伤后角膜的创伤修复,反映角膜的病理状态,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角膜内皮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群 《临床眼科杂志》1996,4(4):199-201
治疗角膜内皮炎33例(34眼).其中Ⅰ型6例、Ⅱ型10例.Ⅲ型17例(18眼),10例有单疱角膜炎反复发作史.3例伴有眼睑带状疱疹,2例有眼球碰伤史。应用皮质类固醇结合抗病毒药物治愈22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17例),其余11例应用皮质类固醇治愈。结果提示:(1)Ⅱ型内皮炎可能与Ⅰ型类似,除了与自身免疫有关外.也可由病毒感染引起;(2)Ⅲ型内皮炎不仅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也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3)角膜内皮炎的治疗宜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7.
Herpes simplex virus in the trabeculum of an eye with corneal endotheliit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URPOSE: To report an eye with corneal endotheliitis and increas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which the trabeculum demonstrated immunoreactivity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METHOD: Case report. A 62-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increased intraocular pressure, keratic precipitates, and corneal stromal edema in his left eye. The tissue excised during trabeculectomy was immunohistochemically examined for herpetic viruses. RESULT: Immunoreactivity for herpes simplex virus was identified in the trabeculum. CONCLUSION: Herpes simplex virus may cause trabeculitis and increas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orneal endotheliitis.  相似文献   

18.
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燕  吴洁  高伟  朱海峰  朱秀萍 《眼科新进展》2012,32(10):972-975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不同随访时期的变化,以评价该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价值及探讨术后羊膜的转归.方法 选取经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局部清创的方法控制感染,但上皮长期不愈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32例(32眼),其中22例行多层羊膜移植术作为本研究的治疗组,10例患者拒绝手术,继续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角膜溃疡深度≤1/2角膜厚度,角膜溃疡直径≤6mm.术前所有患眼经角膜刮片均证实有真菌感染(包括丝状真菌和酵母样菌).对治疗组患者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同时对照组亦行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溃疡深层愈合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行患眼UBM检查,测量角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术后1个月溃疡表面完全愈合,其外层羊膜片于术后10~14 d溶解,原病变区角膜创面上皮化,至术后3个月时深层羊膜部分吸收,瘢痕形成;术后6个月患者原病变区角膜半透明,表面光滑.随访期间真菌无复发.共焦显微镜检查示,术后2周角膜袁层的羊膜细胞溶解,被角膜上皮细胞取代,上皮下可见大量树突细胞;随之上皮下树突状细胞逐渐减少,深层羊膜逐渐溶解,但至术后6个月仍可见羊膜基底膜,上皮下神经纤维未见恢复;术后6个月角膜测厚与正常角膜厚度无显著差异.药物治疗对照组可见感染控制后1个月溃疡表面上皮化,但可见上皮点状缺损,上皮下树突状细胞随病程延长未见明显减少;6个月时角膜厚度明显变薄,与正常角膜厚度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多层羊膜移植是治疗轻度和中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共焦显微镜为活体状态下观察深层羊膜转归及溃疡愈合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对5例(5只眼)急性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7例特发性角膜内皮炎有5例被误诊,误诊率达71.43%,误诊时间最长30 d,最短7 d。结论只要认识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主要特征,认真细致检查,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的误诊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角膜内皮炎的病因,探讨其临床误诊的原因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分析7例临床上被误诊的角膜内皮炎,包括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误诊为结角膜炎2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盘状角膜基质炎、虹膜睫状体炎各1例。经治疗7例痊愈,其中1例复发。结论:角膜内皮炎病因尚不明确,正确掌握本病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和认真详细地检查病人,可及时地做出正确诊断。临床治愈后,继续维持治疗4wk以上,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