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对肝炎肝硬化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9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泊酚+七氟醚)与对照组(丙泊酚)。对比两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术前未见差异,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丙泊酚与七氟醚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可保持患者凝血功能的稳定,并且可减轻肝肾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魏胜泰  贾珍  梁进才  杨发桂 《重庆医学》2018,(23):3112-31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择期手术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丙泊酚麻醉)、B组(七氟醚麻醉)和C组(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3组,每组35例,观察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促炎因子和肝肾功能.结果 C组患者在T2~T4时间段内收缩压(SBP)指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B、C两组患者T2时DBP明显低于A组,T3时舒张压(DBP)明显低于A、B两组(P<0.05).C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P)、总胆红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均明显高于A、B两组,A组ALT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1(IL-1)、IL-6、II-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明显低于A、B两组(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七氟醚能够明显改善血清炎症因子表达,降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保护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在肝炎肝硬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复合组46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组予以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质量、脑电双频指数(BIS)波动情况、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 h肝脏功能。结果: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复合组拔管后即刻(T0)、拔管后15 min(T1)、拔管后0.5 h(T2)、拔管后1 h(T3)、拔管后1.5 h(T4)BIS均低于对照组(P <0.05);复合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1 h丙氨酸转氨酶(ALP)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手术,术后苏醒质量较好,且不易引发麻醉不良反应,可为肝炎肝硬化患者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肝脏切除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肝脏切除术病人123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样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41例),A组病人采用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B组病人采用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C组病人采用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比较3组病人不同时间点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术后3组病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 L)、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白蛋白(albumin,ALB)、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均表现为升高后降低(P<0.05)。B组病人术后1、3 d时ALT、AST、ALP、TBi L、γ-GT、BUN、SCr、α1-MG、ALB、LDH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术后1 d、3 d时ALT、AST、ALP、TBi L、γ-GT、BUN、SCr、α1-MG、ALB、LDH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切除术中,七氟醚、异氟醚、丙泊酚均可用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七氟醚对病人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更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以及两药复合麻醉应用于乳腺短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A组)、丙泊酚静脉麻醉(B组)及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C组).术中监测三组患者HR、MAP、RR、SpO2,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均满意,都能实现快速诱导、苏醒迅速,而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组诱导起效更快、苏醒时间更短,术中体动和术后恶心呕吐更少.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组较七氟醚吸入和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更快、苏醒更迅速,术后并发症少,更适合短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陈军政  常艳 《中外医疗》2016,(5):133-135
目的:探讨七氟醚、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2011年3月—2014年2月该院接受二尖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对比3组血浆c Tn I、CK-MB水平。结果七氟醚组、丙泊酚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前血浆c Tn I、CK-MB水平无差异(P>0.05);主动脉开放后2 h、主动脉开放后4 h、主动脉开放后8 h时,七氟醚组的c Tn I、CK-MB水平明显低于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组(P<0.05)。结论该次研究认为在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时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分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丙泊酚复合麻醉中七氟醚浓度不同将所有患者为A组(31例:给予0.5MAC七氟醚)与B组(31例:给予1.0MAC七氟醚),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结果:B组患者拔管后即刻(T_1)、拔管后5 min(T_2)同期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给予1.0MAC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术后同期苏醒质量明显优于给予复合0.5MAC七氟醚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级,心功能ⅡⅢ级,心功能Ⅱ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予以1.5Ⅲ级。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七氟醚组和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患者予以1.52.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丙泊酚+七氟醚组患者给予0.52.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丙泊酚+七氟醚组患者给予0.51.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并予以0.5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七氟醚补充吸入;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予以1.01.0 mg·L-1丙泊酚全程靶控输注,并予以0.5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七氟醚补充吸入;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予以1.01.5 MAC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体外循环期间予以人工膜肺吸入麻醉。对3组患者术前(T0)、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后(T2)及术毕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进行记录比较。并对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t1)、6(t2)、24(t3)、48(t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3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11.5 MAC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体外循环期间予以人工膜肺吸入麻醉。对3组患者术前(T0)、体外循环前(T1)、体外循环后(T2)及术毕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进行记录比较。并对各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2(t1)、6(t2)、24(t3)、48(t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3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t1t4的cTnI水平、CK-MB活性显著高于t0(P<0.05),而在t1t4的cTnI水平、CK-MB活性显著高于t0(P<0.05),而在t1t3时间点上,SOD活性显著低于t0及t4(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t0及t4(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t1t3时间点上,SOD活性显著低于t0及t4(P<0.05),MDA水平显著高于t0及t4(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t1t4的cTnI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2t4的cTnI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2t4的CK-MB活性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1t4的CK-MB活性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t1t3的SOD活性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MDA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七氟醚全程吸入组患者的心脏自主复跳率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心肌收缩力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和丙泊酚+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可显著减轻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静- 吸复合麻醉对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 ~ 2017 年于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炎肝硬化患者72 例,依据随机原则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 吸复合麻醉,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全程静脉麻醉。于 拔管后即刻(T0)、拔管后10(T1)、30(T2)和60 min(T3)分别比较两组改良OAA/S 评分与改良Aldrete 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躁动发生率。 比较两组术后呛咳反应及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不同时间点的改良OAA/S 评分与改 良Aldrete 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的改良OAA/S 评分及改良Aldrete 评分比较有差异(P <0.05); 两组的改良OAA/S 评分及改良Aldrete 评分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P <0.05)。对照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 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状态BIS 指数及躁动发生率大于观察组(P <0.05)。两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 率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静- 吸复合麻醉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手术麻醉,可以提 高术后的苏醒质量,苏醒较迅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吸入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和静脉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各时间点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h和72h的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吸入七氟醚复合麻醉方式的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较短、POCD恢复较快,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七氟烷麻醉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胃肠手术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七氟烷麻醉组、丙泊酚麻醉组.监测术前和术后1d、3d患者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和肌酸酐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AST术后1d、3d均升高,S组患者BUN在术后3d有升高,肌酸酐术后1d和3d均增加(P<0.05).两组患者ALT及T组患者BUN和肌酸酐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低剂量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与安氟醚或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安氟醚、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32例择期手术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8例),分别给予安氟醚麻醉(A组)、七氟醚麻醉(B组)、异丙酚-安氟醚麻醉(C组)、异丙酚-七氟醚麻醉(D组).其中A、B组为对照组,C、D组为观察组.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诱导后15min、1h和2h采集静脉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结果:麻醉后,A、B两组SOD值均逐渐下降,MDA值均逐渐升高,麻醉诱导后2hSOD、MDA值较麻醉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A、B两组相比较,SOD、MD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D两组SOD值较麻醉前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DA值较麻醉前均逐渐下降,并于麻醉诱导后2 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C、D两组相比较SOD、MD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与C组之间相比较及B与D组之间相比较,SOD值在麻醉诱导后2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DA值在麻醉诱导后1 h及2 h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均能产生自由基使MAD升高、SOD下降;临床麻醉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降低MDA.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124-126+130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术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S100B蛋白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老年KOA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与异丙酚组,分别予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后6 h、24 h和72 h血清NSE与S100B蛋白及认知功能MM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麻醉后6 h、24 h血清NSE与S100B蛋白均较麻醉前上升(P0.05或P0.01),且七氟醚组上升值更低(P0.05)。两组麻醉后72 h血清NSE与S100B蛋白恢复到与麻醉前比较相接近(P0.05);同时两组麻醉后6 h、24 h MMSE评分较麻醉前下降(P0.05或P0.01),且七氟醚组下降值更低(P0.05)。两组麻醉后72 h MMSE评分恢复到与麻醉前比较相接近(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均可影响老年KOA全麻后早期认知功能,前者早期对血清NSE与S100B蛋白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腔手术病人围术期红细胞应激性高血糖的变化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其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手术病人,按麻醉方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为主的全身麻醉;Ⅱ组采用异氟烷吸入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别于麻醉前30min、手术90min、术后60min及术后第1、2天共5个时点测定血糖、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血浆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浓度自术中90min开始,至术后第1天升高显著(P<0.01),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糖浓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Ⅰ组术后第1天AR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Ⅱ组各时点AR活性的变化趋势与I组相似,但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术后第1天的变化幅度低于Ⅰ组(P<0.05)。Ⅰ组病人术后第1天GSH、MDA浓度与麻醉前值比较有差异(P<0.05);与麻醉前值比较,两组病人血浆NO浓度均有所降低;Ⅰ组病人血浆NO浓度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P<0.01),其中Ⅰ组病人术后第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前值,Ⅱ组病人各时点NO浓度与麻醉前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手术中、手术后存在明显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采用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手术创伤对红细胞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H)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LH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U、D、UD和C 4组,每组20例。U组予以乌司他丁(1.0×104 U/kg),D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持续10 min,然后以0.5 μg/(kg.h)维持至术毕前30 min),UD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处理,C组予以等容量0.9%氯化钠。于术前(T0)、术后30 min(T1)、术后24 h(T2)、术后3 d(T3)、术后5 d(T4)采集静脉血样。记录T0~T2时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与T0和T2~T4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浓度,并记录肝功能不全、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T1时,与C组比较,U组、D组和UD组血清α-GST、MDA、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与UD组比较,U组和D组α-GST、MDA、TNF-α和IL-6浓度高于UD组(P<0.05)。T2时,与C组比较,U组、D组和UD组MDA、TNF-α和IL-6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与UD组比较,U组和D组MDA、TNF-α和IL-6浓度高于UD组(均P<0.05);而4组患者α-GS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与C组比较,U组、D组和UD组ALT和AST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与UD组比较,U组和D组ALT和AST浓度高于UD组。与C组比较,UD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4组患者术后肾功能、肝功能不全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协同抗氧化应激与抗炎反应,对肝脏IRI具有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术期肝损伤,加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宋艳芳  刘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371-1373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cute 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ARIRI)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组、丙泊酚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15min、缺血再灌注后2h、24h分别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丙泊酚预处理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中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丙泊酚预处理组尿素氮、肌酐水平则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丙泊酚预处理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丙泊酚能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7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全部患者给予术前肌注右美托咪定,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给予吸入七氟烷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对比2组术后恢复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于手术前后检测患者S100β蛋白、氧化应激指标。 结果 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0、10.226、8.527,均P<0.05);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7、3.800、3.048,均P<0.05);术后24 h,观察组S100β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8,P<0.05);2组术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SOD、MDA显著低于对照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9、4.073、8.518,均P<0.05)。 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能显著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心肺转流期间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单瓣膜置换术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拟择期行单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例。心肺转流期间对照组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4~6 mg·kg-1·h-1;静吸复合组静脉微泵输注丙泊酚2~3 mg·kg-1·h-1,同时经膜式氧合器吸入0.5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七氟醚组经膜式氧合器吸入1~1.5 MAC七氟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阻断后5 min(T2)、心肺转流30 min(T3)和停机后30 min(T4)共4个时点记录rSO2。于术前1 d和术后7 d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合组与七氟醚组在T3、T4时点rSO2均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肺转流期间吸入一定浓度七氟醚可提高rSO2,但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依达拉奉3个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同A组比较,B组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血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肾组织匀浆SOD显著下降(P〈0.01)。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后,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MDA、血肌酐均低于B组(P〈0.01);C组各组血清和肾组织匀浆SOD均高于B组(P〈0.01);C组血尿素氮同B组血尿素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依达拉奉治疗后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七氟醚(SEV)与丙泊酚(PRO)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用于纤支镜(FOB)气管捕管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方法 24例需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而预计气道插管无困难患者,随机分为SEV组及PRO组,分别以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下行FOB插管.记录诱导期间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Narcotrend指数(NI)监测麻醉深度,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插管评分、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何、插管评分及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患者均很快入睡,插管成功.两组血压、心率诱导后较诱导前降低,插管后无明显增高,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NI值在诱导后及插管期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SEV组N1值在插管2min后高于PRO组,其余时间点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插管过程无记忆.结论 七氟醚及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均可用于无全麻诱导禁忌患者FOB气管插管,两种方法诱导迅速,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且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