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根据椎动脉直径差异分为轻度变异组(0.04~0.70mm)、中度变异组(0.70~1.17 mm)、重度变异组(≥1.17 mm)3组,比较3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椎动脉优势与阳性事件发生(眩晕反复发作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70.73%(29/41),明显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33.33%(12/36)(x2=10.77,P<0.01);(2)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程度(3.3±1.2)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2.3±0.6)(t=1.99,P<0.01);不同变异3组间两两比较,椎动脉优势重度变异组眩晕严重程度(4.0±1.1)大于轻度变异组(2.9±0.9)(t=2.07,P<0.05);(3)随访1年后,椎动脉优势组阳性事件发生率(65.85%)高于非优势组(30.56%)(x2=9.56,P<0.01).结论 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的三维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维CT(3DCT)在诊断颈椎病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3DCT技术检查了30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神经根型145例,椎动脉型41例,脊髓型40例,混合型73例.食管压迫型1例。3DCT观察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大小、椎动脉和颈椎骨质增生的关系、骨性椎管狭窄的改变。结果 21.3%的惠者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42.3%的钩突关节和16.2%的小关节突柱有骨质增生,另外有12个小关节突有错位改变。在1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惠者中,发现狭窄的椎间孔438个。其中,C6—7和C5—6椎间孔狭窄占81.3%。椎间孔狭窄的原因有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体肥大、小关节突骨质增生/错位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骨赘压迫椎动脉(22.0%)和椎动脉变细或粗细不均(65.9%),12.1%的患者未见异常。脊髓型颈椎病3DCT表现有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椎闻隙狭窄和颈椎问盘突出等。结论 3DCT能全面评价颈椎问盘退变及其产生的颈椎骨质增生对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影响,是一种诊断颈椎病的实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CTA)探讨椎动脉起始位置与穿出颈椎横突孔高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头颈上胸部CTA检查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骨质和血管重建,观察双侧椎动脉的起源、走行及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对于右侧椎动脉起源正常者,根据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分为C4、C5、C6组,每组随机选取10例分别测量右侧椎动脉起始位置至右侧颈总动脉起始的距离(L1)和右侧甲状颈干的距离(L2),以L1/(L1+L2)×100%计算椎动脉起始的相对位置。结果480例患者中,457例(95.2%)双侧椎动脉起源位置正常,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另23例(4.8%)起源异常,其中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9例、左侧颈外动脉1例;右侧椎动脉起源于右侧颈总动脉3例,且均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480例患者中,405例(84.4%)双侧椎动脉经C6横突孔穿出;另75例(15.6%)穿出高度异常,其中左侧34例,经C3、C4、C5、C7横突孔穿出的分别有1、4、24、4例,直接入枕骨大孔1例;右侧41例,经C3、C4、C5横突孔穿出的有1、14、26例。椎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左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占比最高(19/20),且多数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异常(18/19);右侧椎动脉均起自右侧颈总动脉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3),且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均异常(3/3)。椎动脉起源正常的患者,96.7%(445/460)的左侧椎动脉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正常,92.0%(439/477)的右侧椎动脉穿颈椎横突孔高度正常。3组右侧椎动脉起源正常的患者椎动脉起始的相对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组:(24.3±2.1)%、C5组:(47.9±6.6)%、C6组:(77.7±1.7)%,H=20.178,P<0.001]。结论椎动脉起始位置异常时,其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多异常。右侧椎动脉的起始相对位置越靠近右侧颈总动脉时,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越高;而越靠近右侧甲状颈干,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越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颈性眩晕的发生情况及其机制.方法 全部患者早期分别行颈椎X线和TCD检查.部分患者行计算机断层螺旋扫描(SET)检查.结果先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检查异常的自变量与发生颈性眩晕的关系.结果 312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并发颈性眩晕84例.单因素分析颈椎X线异常、SCT异常、TCD巾度以上异常组颈性眩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回归分析发现,SCT表现异常及TCD中度以上异常是颈性眩晕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现单项异常者有可能并发颈性眩晕,若二者以上同时异常,就应高度重视可能并发颈性眩晕.结论 颈椎SCT异常和TCD中度以上异常的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极有可能并发颈性眩晕.颈椎SCT和TCD检查可预测是否发生颈性眩晕.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头痛与颈椎曲度异常1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不明原因青少年头痛与颈椎曲度异常的关系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对 1999年 7月至 2 0 0 0年 5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以头痛、头晕就诊 ,检查发现颈椎位置结构异常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进行了分析研究。临床资料 :12 0例无脑器质性病变 ,有颈椎X光片曲度异常的头痛患者 (女 77例、男 4 3例 ) ,平均年龄 ( 2 5± 6)岁 ,年龄范围 12~ 3 5岁 ,平均病程 ( 2 0± 3 2 )个月。方法 :分析颈椎X光片异常的种类 ,采用Borden测量法测定患者颈椎曲度 ,正常颈椎侧位片呈适度前曲弧度 ,弦弓值 ( 12± 5 )mm ,见图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椎动脉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d例VBI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32例行MRA检查。结果 MRA异常率71.9%(23/32),分别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迂曲。椎动脉彩超异常率为68.3%(41/60),分别显示椎动脉狭窄、迂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流速异常。结论 MRA完整显示椎基底动脉血管结构异常,椎动脉彩超对显示椎动脉内径、斑块形成有特征性,两者检查无创伤性,对VBI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椎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仞步临床结果.方法 6例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15分.均于手术显微镜下施行颈椎前外侧入路钩椎关节切除及椎间孔扩大术.结果 8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即刻缓解.手术后3个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CT和(或)MRI检查显示椎间孔减压良好,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CT和(或)CTA检查椎动脉减压良好;动态X线检查手术节段椎体活动度保留.JOA评分平均16.60分.随访6~4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颈椎前外侧入路手术可以直视神经根和椎动脉,能够获得最为理想的减压效果,且不破坏椎问盘的完整性,无需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可以保留椎间盘的功能及椎体间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动脉扭曲与颈源性眩晕的关系.方法 对31例拟诊为颈源性眩晕(眩晕组)及80例无眩晕(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颅颈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检查,测量其颈段直线距离及颈段椎动脉长度,计算其延长值,评价椎动脉扭曲程度.结果 经DCE-MRA检查排除椎-基底动脉有明显狭窄闭塞性改变的患者27例,其中眩晕组9例,对照组18例.眩晕组两侧椎动脉延长值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 ~0.01).相关分析显示,左右两侧椎动脉延长值与颈源性眩晕相关(r=0.275,r=0.255;均P<0.05),左侧椎动脉延长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216,P=0.027),颈段直线距离与年龄呈负相关(r=-0.219,P=0.025).结论 椎动脉扭曲源于其颈段缩短,与颈源性眩晕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孤立性眩晕主要见于前庭周围性病变,罕见于大脑中动脉(MCA)穿支脑梗死,本文探讨MCA穿支梗死出现孤立性眩晕与头晕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3例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和头晕的MCA穿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同时通过PubMed检索之前报道的病例,回顾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包括文献共5例表现为眩晕和头晕的MCA穿支梗死病例。3例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和头晕,1例表现为持续性头晕伴随短暂性言语不清,1例有轻偏瘫,2例有眼球震颤。眩晕与头晕严重程度均为中度,经治疗后眩晕和头晕多在病程7 d内完全缓解。4例梗死灶位于左侧内囊或放射冠区,1例位于右侧放射冠。颈部及头部增强血管成像有2例显示右侧椎动脉纤细狭窄,4例完成了头部增强CTA检查均提示前循环血管正常。本文3例患者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之前,均未有明确诊断。结论 MCA穿支脑梗死可以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和头晕,严重程度较轻,持续时间通常数日,自主神经症状不明显。为了避免漏诊或误诊,推荐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MRI弥散成像(DWI)可作为老年首次眩晕和头晕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我院神经外科自 1995年 5月至1997年 5月对 12例经MRI确认的Chiari畸形进行了颅后窝容积扩大重建手术 ,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4例 ,女性 8例 ,年龄 16~ 45岁 ,平均 2 1 6岁。病程 6个月至 15年 ,平均 6 8年。2 .症状与体征 :双上肢感觉异常 7例 (分离性感觉障碍 4例 ,感觉全部消失 3例 ) ,自发性颈部、上肢痛 3例 ;颈项强直 8例 ,两侧肢体无力 8例 ,蹒跚步态 5例 ,经常眩晕发作 4例 ,严重共济失调 6例。3.特殊检查 :本组 12例均反复作过CT或MRI检查 ,12例术前MRI图像均显示有扁平颅底或颅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MRA对78例颈性眩晕患者和45例后循环缺血(PCI)患者椎动脉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颈性眩晕组患者椎动脉迂曲率(65.4%)显著高于PCI组(48.9%)(P<0.01);椎-基底动脉狭窄率(3.8%)显著低于PCI组(66.7%)(P<0.01);椎动脉发育不良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动脉迂曲可能与颈性眩晕发病有关;椎动脉MRA检查有助于颈性眩晕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20例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7岁,以急性(16例)或亚急性(4例)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13例(65%),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眼震15例(75%),吞咽困难、声音嘶哑13例(65%);交叉型感觉障碍18例(90%),Horner征12例(60%),共济失调9例(45%),不同类型运动障碍9例(45%).20例头颅MRI均发现延髓梗死灶,行颈部MR血管成像检查的8例患者均发现椎动脉异常,其中左侧椎动脉细小2例,细小伴远端狭窄1例,左侧椎动脉迂曲1例,右侧椎动脉细小2例,狭窄2例.结论 除眩晕、延髓麻痹、交叉型感觉障碍、Horner征、共济失调经典表现外,头痛是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常见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异常可能与青年Wallenberg综合征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9例颅内双侧椎动脉闭塞病人,其症状、临床表现及予后与单侧椎动脉闭塞或基底动脉闭塞完全不同.9例均经脑血管造影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颅内双侧椎动脉闭塞.男6例,女3例;年龄为53~78岁(平均66.2岁).本组病人均有高血压.4例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例以前患过心肌梗塞,1例18个月前曾有一次卒中发作,有4例卒中前2~60天曾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8次).本组6例卒中前有明显的先兆症状,持续12~60天(平均17.3天).其症状有眩晕(6例)、共济失调(4例)、复视(2例)、呕吐(2例)、视物不清(2例)、头痛(2例).仅1例卒中突然发作无何先兆症状.8例病人有7例发生于睡眠醒来时,另1例于晚上休息时发病.小脑体征(肢体或步态共济失调)常见(8例),仅1例因四肢瘫、昏迷不能确定有无小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分别进行TCD、MRI和MRA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CD检查异常53例(88.3%),其中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15例,脑血管硬化6例,脑血管痉挛23例,血管狭窄9例?MRI显示脑干缺血性改变(灌注不足)12例(20.0%),脑干腔隙性梗死3例(5.0%):MRA发现椎动脉异常32例(53.3%)。结论TCD检查对VBI诊断的敏感性高,MRA的特异性高:TCD、MRI和MRA联合检查对VBI的病因、病变部位、病理改变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颈部血管彩超、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为VBI的50例患者(经头颅MRI、颈椎MRI排除颅内新发的脑梗死病灶及椎动脉受骨源性机械压迫的因素),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30例行椎动脉MRA检查。结果:(1)50例颈部彩超检查中,31例(62%)异常,分别显示椎动脉扭曲、变细、闭塞,动脉硬化或斑块形成。(2)30例MRA检查中,15例(50%0异常,分别显示不同程度的椎动脉变细、扭曲、局限性狭窄或闭塞。结论:颈部彩超对于显示椎动脉壁硬化、动脉血管内附壁血栓与椎动脉内径有独特优势,MRA可显示椎动脉的狭窄,在椎动脉整体形态的显示上占优势,可为VBI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椎动脉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60例VBI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其中32例行MRA检查。结果 MRA异常率71.9%(23/32),分别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迂曲。椎动脉彩超异常率为68.3%(41/60),分别显示椎动脉狭窄、迂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流速异常。结论 MRA完整显示椎基底动脉血管结构异常,椎动脉彩超对显示椎动脉内径、斑块形成有特征性,两者检查无创伤性,对VBI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探讨导致血管性眩晕的病因。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行脑DSA检查的血管性眩晕患者211例。收集临床资料后,根据脑DSA结果分析血管性眩晕的病因以及椎动脉V1段迂曲的关系。结果脑DSA结果异常94例,包括血管狭窄(狭窄率≥30%)85例(40.3%),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2.4%),烟雾病2例(0.9%),动脉瘤9例(4.3%),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0.5%),动静脉瘘1例(0.5%)。椎动脉V1段迂曲180例(85.3%),且与性别、年龄、高血压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血脂、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TIA及DSA异常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血管狭窄、TIA是血管性眩晕的常见病因,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烟雾病、动静脉瘘是血管性眩晕的少见病因;椎动脉迂曲导致后循环血液动力发生改变,可出现血管性眩晕。椎动脉迂曲与代谢性疾病尚不相关,而女性、老龄、高血压病史是椎动脉迂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眩晕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症状 ,现将我科应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 60例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男 18例 ,女 42例。年龄 18~ 5 5岁 ,平均 ( 31± 2 .6)岁。病程 7d~ 18年 ,平均l.9年。起病形式 :突然起病 36例 ,缓慢起病 2 4例。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 ,不能下床活动。而伴有头痛、焦虑、失眠者 46例 ;伴有心悸、记忆力减退 12例 ;躯体中线分离型感觉障碍 16例。以上症状可单独或混合出现。1 2 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 ,肝、肾功能均正常 ;EEG异常 8例 ,主要表现为慢波增多 ;X -ray显示颈椎骨质增生 4例 ;本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BMI)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我国各种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病例报道文献,并回顾分析本文作者诊治的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169例延髓内侧梗死的文献中筛选出符合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文献共12篇,累计病例14例。文献中14例患者病情呈阶梯样加重者7例(50%),加重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h~7d)。首发症状以头晕起病者最常见9例(9/14,64.3%),其次为言语不清、四肢无力各为6例(42.9%)。临床表现以四肢瘫、延髓麻痹为主,部分病例伴有感觉障碍。1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其后依次为构音障碍者11例(78.6%)、吞咽困难及眼震各8例(57.1%)、呼吸肌受累6例(42.9%)、舌肌瘫痪5例(35.7%,其中4例为伸舌不能)。感觉障碍分别为浅感觉异常者4例(28.6%)、深感觉减退者2例(14.3%)。意识障碍少见:嗜睡者2例(14.3%)、余12例患者意识清楚。本文报道的1例病例以发作性眩晕为首发症状,10余小时后相继出现言语不能、四肢瘫、球麻痹等,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持续数日。14例患者头部MRI均显示双侧延髓腹侧靠近中线部位有异常信号;8例行头部MRA检查:显示一侧椎动脉纤细或未显影者4例(44%)、单侧椎动脉局限性狭窄者2例(22%)、1例为基底动脉中下段及双椎动脉未显影、1例正常;1例DSA显示左椎动脉V4段严重狭窄,远端基底动脉显影不良,左侧脊前动脉未显影。本例患者MRI可见双侧延髓病变呈"Y"字型改变,以DWI为著,矢状位示病变位于桥延交界处;MRA右侧椎动脉较左侧细。结论 BM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病后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结合头部MRI检查,尤其是早期DWI联合T2WI、Flair成像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不能进行瘤颈夹闭术的破裂椎动脉瘤患者采用近端夹闭术,手术前后进行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动脉瘤的消失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动态改变等,并与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较。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3~61岁,平均47.8岁。均以SAH发病,术前脑血管造影显示囊状动脉瘤1例,纺锤状动脉瘤5例,其中右椎动脉瘤4例,左椎动脉瘤2例。有2例于发病4日内手术,其余4例择期手术。6例中有4例于PICA远端夹闭,有2例因动脉瘤靠近PICA起始部。故于PICA近端夹闭。愈后良好者5例,严重功能缺失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