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60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功能、脾亢症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病发生。术后半个月肝功能好转52例,无变化8例。脾亢症状均消失。术后2个月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或明显好转46例,好转14例。术后随访48例(12~24个月),再出血率8.3%(4/48)。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止血率高,脑病发生率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收集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吻合器组(观察组,n=45)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n=35),分析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②两组术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配合吻合器应用,微创,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再出血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2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8例均经Hassab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50例,预防性手术4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1.1%,手术总死亡率6.58%,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28.9%,择期手术死亡率2。66%,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近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原发性肝癌。远期再出血率:5年为6.48%,10年为12.o%。结论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断流术彻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卫力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8):1104-1104
<正>我院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术前出血29例,首次出血3例,4例术  相似文献   

5.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凌平  龚昆梅 《当代医学》2010,16(12):91-92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的16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患者均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10例,预防性手术2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0%,急诊手术死亡率25%,择期手术死亡率2%,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远期再出血率5a为6%,10a为12%。主要死亡原因包括:肺部感染、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和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并发原发性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结论只要严格掌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可以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小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202-1203
<正>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常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死率高。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传统术式,由于该手术患者的体质特别差,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求特别高,故其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的临床疗效。 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140例C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状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6(IL-6),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术后1年远期随访结果。 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长、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术后1周时,两组ALT、AST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时,两组CRP、TNF-α、IL-6均上升后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天及术后1周时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发上消化出血、死亡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完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术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降低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0例,施行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3年,再出血率为7.9%(3/39).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2例,其中伴有不同程度腹水26例,有1-3次大量呕血和(或)黑便史31例,急诊手术18例,择期手术24例,全组死于术后顽固性腹水合并感染和肝肾综合征2例(4.8%),余40例均效果良好。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应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首选,因为它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病人负担小,手术死亡率也较低和止血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3年— 2 0 0 1年期间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2例 ,效果良好。现结合文献就其治疗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4例 ,女性 8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8岁 ,平均 4 3.6岁。有肝炎史者 2 8例 (87.5 % ) ,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30例 (93.75 % )。急症手术 6例 ,择期手术 2 1例 ,预防性手术 5例。除急症手术外 ,余者均经X线钡餐或纤维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有不同程度曲张。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 ,按Child分析 :Ⅰ级 10例 ,Ⅱ级 16例 ,Ⅲ 6例。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切除术后高凝状态的原因。方法 :以四氯化碳所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 3组 ,检测 D-二聚体 (D- D)水平 ,血小板计数 (PL T) ,α颗粒膜蛋白 - 1 4 0 (GMP- 1 4 0 )血浆浓度 ,全血黏度 (WBV)。术前对照组 1 2只 ,不做手术 ,直接测定 ;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 4 0只 (手术对照组 ) ,于术后第 3天 (1 2只 )、第 7天 (1 2只 )、第 1 4天 (8只 )及第 2 1天 (8只 )采血检测 ;行脾全切除术 8只 (脾全切除术组 ) ,也于术后第 3天 (1 1只 )、第 7天 (1 0只 )、第 1 4天 (8只 )及第 2 1天 (9只 )采血检测。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全切除术组自术后第 7天起 PL T、GMP- 1 4 0、WBV明显高于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组 (P <0 .0 1 ,P <0 .0 5 ,P <0 .0 5 ) ,自第 1 4天起 D- D明显高于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组 (P <0 .0 1 ) ,至实验结束时也未见下降。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全切除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血小板数目持续增多和功能活跃以及全血黏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患者的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64例确诊为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的患者,依随机的原则分为二组,观察组共32例,应用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共32例,应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相关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血细胞症及肝功能的改善均明显,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解剖性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对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并脾亢患者的疗效明显,并可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率,临床治疗中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肝硬变门脉高压上消化遭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Child肝功能分级主要为A级及B级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9例随机采用3种术式,分别为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为经腹断流术)22例,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术(简称为附加分流术)17例,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术(简称联合术式)20例.结果:术后均获随访10~36月,平均23月,联合术式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术弥补了单一术式的不足,可明显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操作简便,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4.
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196例,急诊手术57例,择期手术139例。计脾切除57例,断流术81例,分流术58例。术后近期再出血20例(10.2%),住院死亡22例(11.2%)。认为单纯性脾切除虽可治愈脾亢,但远期并发食管贲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高(43.9%);断流术术式繁多,以食管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为方便易行,适于急诊止血;脾肾分流近期疗效满意,若与门奇断流术(Hassab's手术)联合应用,更符合门脉高压症之处理。此外,肠系膜上静脉与腔静脉端侧吻合术能选择性分流肠系膜区血流,减压效果确切,可用于脾切除或脾肾分流术后,以及断流术后再出血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GC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在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01~2011-12我科共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0例。其中27例患者为消化内科经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内科对症治疗后再次出血,13例患者急诊行介入断流术。40例患者中A组25例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后,病情稳定后再次行经股动脉穿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B组15例单纯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门静脉侧支循环情况,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0例患者曲张出血静脉全部得到栓塞,A组25例患者门静脉管径变小,流速减低,流量下降,奇静脉内径变小,血流量下降,血流速度减低;脾功能亢进症状得到缓解。B组15例患者门静脉管径、血流速、血流量无明显改变,奇静脉内径变小,血流量下降,血流速度减低。40例患者胃冠状静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成功。胃短静脉超选择栓塞成功95%。术后随访6~18个月,40例患者出血静脉完全栓塞,其中B组有2例患者2个月后再次出血,再次栓塞后无再出血。结论: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GC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在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操作简单,创伤小、止血效果肯定,在急诊止血方面更具有优势,尤其在肝功能较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止血治疗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和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治疗结果。方法:总结36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病人,对其出血原因,诊疗经过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依次为食管胃度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胃粘膜病变出血和溃疡病出血,36例病人中29例手术治疗,28例痊愈,1例死亡,7例保守治疗获痊愈,结论:再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正常选择适应症,提倡断流的彻底性和适当保护肝功能,改善肝脏的微循环可望减少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3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pH)和25例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参数。发现pH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球压积均低于正常人。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肝功能Ⅰ级病人>Ⅱ级>Ⅲ级。近期出血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和血沉方程K值明显低于无出血组和既往出血组。结果表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全血粘度明显低于正常,且随肝功能受损程度而降低,当病人有近期出血时下降更为明显。临床上监测血液流变学多数,对判断pH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出血情况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产生硬肝化门脉高压。于实验第2周始给予口服含左旋四氢巴马汀40mg/(kg.d)的颗粒饲料;分别于实验6,8,11周观察1-THP预防大鼠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以及对胰高精素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硬化大鼠门脉压力与门脉血中胰高糖素呈正相关关系,左旋四氢巴马汀在防止门脉高压形成的同时,还明显降低胰高糖素水平。  相似文献   

19.
肝硬变时血中组织胺等液递物质含量增加,并促使门静脉压力(PVP)升高。本文观察了组织胺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PVP的影响,发现经周围静脉一次快速推注甲氨咪胍0.2g使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PVP平均下降0.42kpa,其中4例下降幅度达0.49~0.69kpa。PVP的下降幅度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高度负相关(r=-0.76;P<0.05)。肝组织学检查发现,PVP下降幅度较大的患者其肝细胞变性坏死也较严重。对照组(非肝硬变患者)给予甲氰咪胍后PVP无明显变化。本文结果说明通过拮抗肝硬变时血中某些异常升高的液递物质,可以达到降低PVP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脾切除后经胃冠状静脉注入TH胶治疗门静脉高压,能使胃冠状静脉及胃底和食道的曲张静脉立即栓塞,并起到闭塞贲门周围血管使门体静脉断流的作用。适用于择期手术、急危患者、多次手术再出血及预防性手术。经急诊手术、选择性手术和预防性手术各1例的治疗观察,无一例死亡。胃冠状静脉切开插管注入TH胶优于直接穿刺注入,并应正确掌握TH胶注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