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方法随机抽取经病理确诊的40例原发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病年龄高峰值在38岁左右,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者最多,为28例,占70%,早期误诊为结核病、慢性淋巴结炎15例,占37.5%。全部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结论原发性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早期易误诊,尤其是首发症状为无痛性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最易误诊,及早获取组织病理标本做病理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疾病、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儿童恶性淋巴瘤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小儿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病理分型、治疗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14岁,平均9.6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1例,占85.42%;霍奇金淋巴瘤(HL)7例,占14.58%;Ⅰ~Ⅱ期患儿8例,Ⅲ~Ⅳ期患儿40例;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32例;病理类型中,NHL以淋巴母细胞型最多见(占43.90%),HL以混合细胞型多见(占42.86%);NHL易发生骨髓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总体治疗率低。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且不典型,易误诊;预后与病期及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88例小儿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和病理分型及其治疗、预后。结果,儿童恶性淋巴瘤88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64例(72.72%),霍奇金淋巴瘤(HL)24例(27.27%),男61例,女27例。年龄2~14岁,平均9.6岁;Ⅰ、Ⅱ期患儿为20例,Ⅲ、Ⅳ期患儿为6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57例;病理类型中,NHL以淋巴母细胞型最多见(29.69%),HL以混合细胞型多见(50%);NHL易发生骨髓浸润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提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易误诊,预后与病期及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4.
刘安丽  贺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23-825
目的:分析小儿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病理及免疫分型。方法:收集南阳市医专附属医院、南阳中心医院1998-2004年间诊断的恶性淋巴瘤,对所有病理标本均经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标准链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记物法(SABC法)免疫分型,对其病理资料和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结果:8年间所有标本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NHL)50例(74.63%),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HL)12例(17.91%),未能作出分型5例(7.46%),Ⅰ~Ⅱ期19例(28.36%),Ⅲ~Ⅳ期的患者48例(71.64%)。结论:提示小儿非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和霍奇金氏恶性淋巴瘤二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部位和免疫均有所不同,HL与NHL的患者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T-NHL与B-NHL两者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做好HE切片,提高HE阅片的基本功,仍然是诊断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先决条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敏感性与特异性方面是提高淋巴瘤病理诊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8例淋巴结肿大病例同时行细胞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其中38例同时行淋巴结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共诊断42例恶性淋巴瘤,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2例,淋巴结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结合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与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检查比较,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是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恶性淋巴瘤在小儿肿瘤中占第三位,早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本文对37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临床、免疫学等综合分析,提示小儿恶性淋巴瘤早期存在以下特点:①酷似结核中毒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②血象有轻、中度改变;③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④淋巴瘤前病变;⑤遗传因素;⑥免疫功能紊乱;⑦肿瘤标志物。对男性小儿更应警惕本病。以上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20例早期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性、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年10月~2007年8月治疗的20例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临床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的患者,全面分析临床表现,结合CT、B超等各种全身辅助和特殊检查,最终通过针吸活检和病理明确诊断。结论:肿块活检或切取活检辅以全身系统性检查是诊断颌面部早期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恶性淋巴瘤在小儿肿瘤中占第二住,早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误诊率较高。本文对37例恶性淋巴瘤进了临床、免疫学等综合分析,提示小儿恶性淋巴瘤早期存在以下点心特点:①酷似结核中毒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②血象有轻、中度改变;③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④淋巴瘤前病变;⑤遗传因素;③免疫功能紊乱;①肿瘤标志物。对男性小儿更应警惕本病。以上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淋巴结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要点。方法 :对 18例小儿淋巴结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各种霍奇金病在组织学以及免疫表型上既有共同点 ,又有差异。其中 ,CD15、CD3 0、CD45在 4种亚型的霍奇金病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相结合 ,有助于提高霍奇金病的诊断与分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鼻、咽部恶性淋巴瘤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子  李彩萍 《农垦医学》2001,23(3):172-173
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淋巴瘤包括韦氏环恶性淋巴瘤和鼻腔恶性、淋巴瘤,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国内有资料显示韦氏环NHL占结外NHL的第一位,鼻腔NHL占第三位。由于结外NHL在病理形态、临床表现和自然病史方面与原发于淋巴结的NHL有很大的差别,使诊断有一定的难度。现结合我们1989-1999年确诊的32例鼻咽部NHL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4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类型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出血、贫血、呕吐、肠梗阻等。术前诊断符合率46.9%,误诊率53.1%。结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以恶性间质瘤、腺癌、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为多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相对不足,容易延误诊断,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2.
累及腹部的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淋巴瘤的腹部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对确诊为淋巴瘤的400例患者中,累及腹部的12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淋巴瘤的腹部累及率为30.0%,主要累及腹腔淋巴结,肝,脾,腹部B超阳性率95.0%,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及腹部包块。结论:淋巴瘤累及腹部时,腹部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对初诊淋巴瘤患者,常规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活检及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其中又以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各型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点、免疫标记表达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胃肠道黏膜活检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颐性分析4例PH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肝动脉造影表现.结果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均为B细胞表型.临床主要表现均有右上腹部疼痛,其中3例有淋巴瘤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3例合并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1例为肾移植术后2年.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3例手术后LDH降至正常.4例CT平扫肝内病变为边界欠清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实质期病灶边界清晰,可见周边或伴分隔状轻度强化.4例肝动脉血管造影均表现为肝内轻度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纤细,肝动脉受压移位明显,未见“抱球征”及明显增粗的肿瘤血管.结论PHL的临床、CT及血管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其诊断.血清LDH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3例颌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发生于颌骨的非霍奇金淋巴 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方法。3例均发生于上颌骨,早期为无痛性包块,CT表现为溶骨性病变。2例行活 体标本检查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行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浆母细胞瘤。颌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 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行病变区组织活体标本检查术并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旨在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37例,对其CT特征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37例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中16例肠管动脉瘤样扩张,13例肠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5例表现为肿块,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 儿童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和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ML)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 方法 :总结经手术证实的 2 7例PCNSM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 结果 :患者以中年男性为多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误诊率高。病理学显示 2 6例为B细胞淋巴瘤 ,绝大多数属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例为T细胞淋巴瘤。 81.3%B细胞淋巴瘤bcl 2呈阳性表达。术后行放、化疗者生存期优于单纯手术者。 结论 :PCNSML临床早期诊断困难 ,治疗方案应采取以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PH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肝动脉造影表现。结果 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均为B细胞表型。临床主要表现均有右上腹部疼痛,其中3例有淋巴瘤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3例合并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1例为肾移植术后2年。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3例手术后LDH降至正常。4例CT平扫肝内病变为边界欠清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实质期病灶边界清晰,可见周边或伴分隔状轻度强化。4例肝动脉血管造影均表现为肝内轻度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纤细,肝动脉受压移位明显,未见“抱球征”及明显增粗的肿瘤血管。结论 PHL的临床、CT及血管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其诊断。血清LDH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用Aloka-ssd-2000型B超仪,探头频率7.5MHz,对8例被疑为睾丸肿瘤的病人进行检查。结果:根据B超影像特征,结合年龄,病史均于术前报告中给予有意义的提示,其中5例提示与病理结果符合。结论:由于B超可重复性及其特殊的声像图谱,可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早期有意义的提示,结合CT或MRI亦可为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判断类型与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PCML)临床特点,以期提高PCML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CML临床资料。结果腹痛、腹部包块、发热、体重下降、大便习惯改变是PCML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4例(75.0%);PCML好发于右半结肠,回盲部结肠17例(53.1%),升结肠6例(18.8%);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镜活检病理确诊率为35.7%(10/28);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放疗;随访26例,5年生存率61.5%。结论 PCML临床表现多样,发热症状较为明显,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