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腭部岛状瓣修复口腔内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口腔外科(110001)沈阳市苏家屯铁路医院孙长伏李瑞武李俊林郭澍张永宏几年来我们先后应用腭部岛状瓣进行口腔内肿瘤切除后所致缺损的修复(除外先天腭裂术后瘘孔的修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腭部肿瘤术后的腭部缺损,常用游离组织瓣行腭再造,因手术复杂,推广受到限制,本文寻找简单实用的修复方法。方法:腭部肿瘤切除后,用颏下岛状皮瓣即刻修复。结果:应共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腭部缺损9例,全部成功,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操作简单,邻近腭部缺损,便于一个手术区操作,无需吻合血管,缩短了手术时间,供皮区缝合后切口隐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腭部肿瘤术后的腭部缺损 ,常用游离组织瓣行腭再造 ,因手术复杂 ,推广受到限制 ,本文寻找简单实用的修复方法。方法 :腭部肿瘤切除后 ,用颏下岛状皮瓣即刻修复。结果 :应共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腭部缺损 9例 ,全部成功。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 ,操作简单 ,邻近腭部缺损 ,便于一个手术区操作 ,无需吻合血管 ,缩短了手术时间 ,供皮区缝合后切口隐蔽。  相似文献   

4.
以鼻腭血管为蒂的腭组织瓣修复舌尖缺损是近年来开展的新型手术方法。根据蝶腭动脉的分支穿过切牙孔后的鼻腭动脉与双侧腭大动脉的分支相吻合,构成中隔腭颌内动脉末梢支矢状血环的解剖特点,而采取鼻腭血管为蒂的腭组织瓣修复舌尖缺损。通过手术与护理的配合,腭瓣全部成活,恢复了舌尖的形态和生理功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87年~2000年之间收治3例舌尖被他人咬伤致缺损的病人,男1例,女2例,年龄在20~27岁之间。缺损创缘呈凹陷的新月形创面有大量的分泌物、伪膜或血凝块,创口受到严重的污染。此3例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用鼻唇沟岛状瓣6例、胸锁乳突肌皮瓣3例、胸大肌皮瓣2例,腭瓣3例、额瓣1例:结果皮瓣全部使愈合,其中1例边臻部分坏死,1例表皮层坏死,成功率87.8%(13/15);结论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的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 对于腭裂患者来说,通过手术方法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腭裂患者的具体条件和术者所采用的手术方法的差异,在临床上常可发现,腭裂虽经手术修复,但患者的发音、语言功能仍不满意。为了改进腭咽闭合不全,改进发音功能。我们采用的“岛状瓣”与“板间劈开”后推法较简单、安全、易掌握,在腭裂术后2—3年便可进行,又便于术后语言功能的训练。此外,双侧“岛状瓣”是组织较厚、硬的腭部粘骨膜瓣,术后收缩较小,可获得较可靠的软腭延伸。而且即使这次手术恢复语言功能不满意时,仍可继续应用咽部组织瓣再行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及比较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与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电白县医院收治的114例拇指末端缺损的患者,根据患指的受伤情况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修复,采用示指背侧蒂岛状瓣55例,采用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59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2组患者术后屈伸功能、耐寒性、皮瓣的两点辨别觉、皮瓣感觉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和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均是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用鼻唇沟岛状瓣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20例次,经随访观察,整容效果良好。简要介绍了鼻唇沟岛状瓣的分类、设计和手术方法,并对鼻唇沟岛状瓣的优缺点,血循状况和适应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全软腭是由腭帆、悬雍垂、双侧舌腭弓组成。临床上整复中常见的先天性软腭疾患多数为软腭悬雍垂裂。本症例悬雍垂缺失、软腭缺裂、软腭残留部分之腭肌发育甚差,修复实属困难。我们设计带血管蒂硬腭岛状瓣加咽后壁瓣行软腭再造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掌背动脉逆行筋膜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第二、第三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分别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皮肤缺损面积2.0cm×3.0cm-3.0cm×5.0cm。结果:10例筋膜瓣移位均成活,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第二、三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移植是治疗手部皮肤缺损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介绍16例带桡动、静脉的顺行及逆行岛状桡骨辦移位术在手外科的应用。这种手术,操作简便,不必缝接血管、植骨愈合时间短,成功率高。经随访,除1例外,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摘要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984年3月—1987年3月,共进行手术16例。年龄12—35岁间,平均19.5岁。除1例顺行岛状桡骨瓣外,其余均为逆行岛状桡骨瓣。15例行岛状桡骨瓣中,10例作脑性偏瘫的1—2掌骨间架桥术,5例作拇指再造术。本组病例经6—3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近期收治的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颏下岛状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7年8月运用颏下岛状瓣进行缺损修复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中有2例是舌癌,2例是颊粘膜癌。结果:术后4例颏下岛状瓣均成活。修复后的舌体静态形态佳;动态表现舌的运动不受限,语音清晰,吞咽功能良好;修复后的颊粘膜表面光滑,无肥厚臃肿,不影响上下颌的咬合。4例术后均给予放疗,放疗后舌、颊部无异常变化。结论:颏下岛状瓣供血血管恒定,成活率高,手术方法简便,并能够提供足量组织,且能够耐受放疗,是修复头颈部缺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带蒂岛状肌皮瓣、皮瓣包括颞岛状瓣、胸大肌岛状肌皮瓣、胸三角皮瓣、胸锁乳突肌岛状肌皮瓣,颈阔肌岛状肌皮瓣等修复面颈部术后缺损75例,除2例全部坏死,8例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与游离皮瓣相比,其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无需吻合血管,手术时间短,可代替一部分游离皮瓣,用以修复面颈部术后缺损。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腭部岛状瓣修复口腔上颌窦瘘、鼻腔瘘孔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手术方法一、颌面部皮肤以及口腔粘膜常规消毒后在局麻下进行。二、设计一个略大于瘘孔的蒂在瘘孔一侧的粘骨膜辦“A”,然后将蒂以外的瘘孔边缘作“U”形切开,形成新创缘,再切开并向鼻腔侧翻转“A”瓣。切口切至骨  相似文献   

16.
<正>口腔上颌窦瘘临床修补方法较多,效果多半不够理想。自1992年7月以来,作者采用人工骨粉修补骨性缺损组织4例,随访1~3年,效果较为满意。手术方法1.患者取仰卧垂头位,充分暴露患侧上颌磨牙,局麻后,先测好所需粘骨膜大小,做成基底向后的宽蒂腭大动脉粘骨膜瓣。细心磨除或凿除腭大孔至瘘管口侧壁部分骨壁,成呈沟槽状,以便蒂瓣转位时,血管仍沿直线向侧向前。2.清除瘘道内的肉芽组织,暴露新鲜骨创面。取瘘口周部分骨片或软组织大小合适,置人上颌窦腔的瘘口处,以防骨粉滑人窦腔。再用生理盐水将人工骨粉浸湿成细砂状,用小匙将其填满瘘道并压紧。  相似文献   

17.
张光正  李培  何忠海 《广东医学》2003,24(6):646-647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组织缺损的岛状皮瓣修复方法和特点。方法:115例烧伤患者中,采用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瓣修复16例;掌背动脉岛状瓣21例;尺动脉腕上支岛状瓣9例;示指背侧岛状瓣31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瓣18例;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17例;其他岛状瓣11例。结果123块皮瓣除4例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2例尺动脉腕上支皮瓣部分坏死,1例掌背动脉皮瓣切取失败改用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根据手部烧伤组织缺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最大程度地恢复和保存手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阴囊隔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重度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应用阴囊隔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重度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根据阴囊隔血管的解剖及分布特点,设计两种阴囊隔岛状皮瓣一次性修复重度尿道下裂,共30例,其中29例在功能及外观上获得满意疗效,1例并发尿道口狭窄。本方法可靠,易于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19.
Martin等在1993年率先提出颏下岛状瓣,并以带蒂瓣或游离瓣的方式整复唇、颊、眶、颧、耳前和额部组织缺损。陈传俊等应用该组织瓣修复颊、舌或磨牙后区的黏膜缺损,取得满意效果。我科近期用其修复1例12底缺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用手指部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食指背侧皮瓣修复指缺损 64例 ,创面面积为 1 0cm× 1 1cm~ 3 0cm× 5 .0cm。结果  64例的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1~ 2年 ,指腹外形满意 ,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手术简单、效果好、供区影响小 ,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