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治疗中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我们对46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应用深静脉置管进行抗休克抢救治疗.结果 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3d,最长45 d;有5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21例发生穿刺点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应用深静脉置管有效保障了严重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用药.结论 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度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深静脉置管具有患者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针穿刺股静脉置管并留管。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导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很好地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困难的难题及开放静脉营养供给的通道。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适合于大面积烧伤的补液治疗及静脉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组64例和浅静脉留置针组6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组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通过锁骨下静脉、面部静脉、头静脉或颈内静脉)和下腔静脉(通过股静脉),浅静脉留置针组进行常规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情况(首次穿刺成功、穿刺总成功、并发症、留置时间)和治疗情况(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抢救成功).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浅静脉留置针组(P<0.05),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均优于浅静脉组(P<0.01).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出血患者可以长期留置,为补液、输血及静脉营养带来便利,可有效恢复血压,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分为深静脉穿刺置管组64例和浅静脉留置针组62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组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将导管置入上腔静脉(通过锁骨下静脉、面部静脉、头静脉或颈内静脉)和下腔静脉(通过股静脉),浅静脉留置针组进行常规留置针治疗,比较两组穿刺情况(首次穿刺成功、穿刺总成功、并发症、留置时间)和治疗情况(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抢救成功)。结果:深静脉穿刺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浅静脉留置针组(P<0.05),建立通路时间、恢复血压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均优于浅静脉组(P<0.01)。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出血患者可以长期留置,为补液、输血及静脉营养带来便利,可有效恢复血压,提高抢救成功率,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运用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病抢救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抢救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患者的抢救、输血输液、血液监测、营养支持,目前已扩展到快速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治疗气胸等方面,其并发症与操作及护理有关。由于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置管的选择,置管的长度及方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封管的方法和封管液的选择等都发生不断的改进。现就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运用推广,以及静脉穿刺的解剖特点,置管运用的改进,并发症的预防以及与留置导管有关的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锁骨下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穿刺置管在老年脑血管病病人中应用的比较,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对老年病人治疗的最安全途径.[方法]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术共364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PICC 157例、锁骨下静脉置管98例和股静脉置管109例,分别比较安全性、穿刺总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3种不同途径穿刺成功率结果比较,股静脉穿刺具有较高穿刺成功率(P<0.05);穿刺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经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对于老年脑血管病病人各有所长,老年病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易出现穿刺并发症,股静脉穿刺置管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ICC虽然存在置管期间并发症,但置管操作过程最安全,留置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静脉,置入6F血管鞘,用缝线固定,建立静脉道路,完成输液、输血、用药。结果 17例均在3~5min内置管成功,500ml液体在5~7min内滴注完毕。8例鞘管留置时间在12-24h,6例在24-48h,2例3d,1例9d,无一例发生鞘管滑脱、堵管、静脉血栓形成、局部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6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省时、补液速度快、并发症少,为抢救危重病人快速补液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1例锁骨下静脉导管断裂患者的抢救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作中心静脉压监测、输血、补液、各种治疗用药及胃肠外营养的通道。但是随着该技术的普及、推广临床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安全问题。2005年10月,我科在为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拔除锁穿管的过程中,出现导管断裂的危险情况,我科医护人员予以成功抢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在大面积疑难烧伤病例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7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烧伤科收治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施行PICC置管的过程。结果由于该患者全身大面积瘢痕增生及手术部位限制无法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通道(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遂在超声引导赛丁格穿刺下成功置入PICC导管,留置52d,并顺利完成了相关治疗后拔管。结论该案例PICC的成功实施,拓宽了其在烧伤及疑难置管病例中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效果的因素,提高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的成功率。方法对2000年7月~2003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96例早产儿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100例次,采用不同部位的血管穿刺,总结导管顶端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情况和分析总结导管堵塞、导管接口断裂、静脉炎发生等情况。结果本组早产儿中于出生后24h内置管10例次;出生后1~10d置管90例次,100例次早产儿导管留置4~45d。本组患儿经贵要静脉穿刺为66%,导管送达上腔静脉达93.9%高于经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者。结论做好外周中心静脉血管、穿刺时间、病例和输入溶液浓度及种类的选择;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是提高早产儿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重症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患者,对其置管前进行评估、置管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置管后加强护理。结果:PICC导管留置时间2~19d。1例患者于置管第4天,由于护士冲管操作不当引起堵管予拔除导管,其余患者均保留至出院或治疗终期,未出现其他导管相关性合并症。结论:PICC为重症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及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的置管。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是一种新型的、多腔道可选的、耐高压型PICC ,最大输注速度可达5 ml/s ,在完成静脉治疗的同时,可满足监测中心静脉压或高压注射造影剂、多通道叠加给药的治疗需求,解决了普通PICC在重症患者急救中单腔、输液速度慢、不耐高压等局限,以及CVC置管并发症多、留置时间短的综合问题。尤其对于疾病原因存在多部位置管受限的复杂重症患者,避免了 CVC盲穿可能导致的置管失败和急救用药时机延误,真正实现“一针式输液”。我院老年科于2013年1月经治1例全身多部位静脉置管受限的重症急救患者,在超声直视引导配合微血管鞘(MST )技术下经左股静脉顺利置入Bard 5Fr 双腔耐高压PICC,为患者建立了快速有效的急救静脉通道,使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且由于导管日常维护和指导到位,留置425 d治疗结束后拔管,未发生任何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现将置管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股静脉,置入6F血管鞘,用缝线固定,建立静脉道路,完成输液、输血、用药.结果 17例均在3~5 min内置管成功,500 ml液体在5~7 min内滴注完毕.8例鞘管留置时间在12~24 h,6例在24~48 h,2例3 d,1例9 d,无一例发生鞘管滑脱、堵管、静脉血栓形成、局部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6F血管鞘股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省时、补液速度快、并发症少,为抢救危重病人快速补液提供了快捷有效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王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678-8678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老年危重患者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选择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为39-122 d,静脉注射脱水药、抢救、治疗用药,快捷而准确,无一例外渗、感染发生。结论: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正确应用PICC,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输注甘露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重症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40例行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对照组40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2组均予以甘露醇输注。比较2组置管期间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重症患者经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输注甘露醇可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称为中心静脉置管。因为中心静脉穿刺导管不仅是一条畅通的静脉通道成为大量快速输液、输血、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及为肠外营养的最佳选择,更重要的是可直接测量中心静脉压,在危重病人监护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广泛。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已成为临床普外科尤为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解决了穿刺困难、具有能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痛苦,便于抢救和用药、解决病情危重患者在救治中建立血管通路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具有简便。  相似文献   

19.
外周静脉穿刺置管是直接进入静脉循环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对外周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我科对昏迷、躁动、有精神症状、长期输液末梢血管不充盈、术前常规、休克、重症病人的输液抢救患者,采取了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这种方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穿刺成功率高、痛苫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外周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及普通留置针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11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46例、CVC置管组28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应用PICC通路、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实施相同的化疗方案(EP),观察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置管组无严重穿刺并发症(气胸、误穿动脉、大出血、感染等)发生,无脱管现象发生,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与CVC置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ICC置管组在静脉炎发生情况、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留置针组(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不同静脉通路中,PICC通路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CVC通路和普通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