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0例器官移植受者血,尿标本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检测。结果显示,16例HCMVDNA阳性,阳性率53.3%,提示PCR是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能早期诊断HCMV感染的方法,适用于监视器官移植病人术后HCMV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早期、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核酸基础序列扩增法(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法)检测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信使核糖核酸(immediate—early,IE—mRNA)以及晚期信使核糖核酸(pp67-mRNA),同时行抗原血症(pp65)的检测,并将结果相比较。结果42例器官移植受者中发生有症状的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者(CMV病)共11例,其中IE—mRNA阳性10例,pp67-mRNA阳性6例,pp65抗原阳性(≥1个/5万WBC)8例。IE—mR.N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80.6%、62.5%和96.1%。结论器官移植术后应用NASBA法检测巨细胞病毒IE—mR.NA具有早期、快速、特异的优点,为临床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了较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双链DNA病毒,系疱疹病毒科,该病毒在人群中的分布很广,对人的感染很普遍,但多呈亚临床不显性感染或潜伏感染。多数人在少儿期受HCMV感染而获得免疫。成人感染HCMV则多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状态下,尤其多见于器官移植面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极易受HCMV感染,有时这种感染是致死性的。故要对移植前的供、受体及献血员的血液进行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采106名年龄在25~4O岁献血员及供、受体的血液各2ml,离心.留血清,分别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由…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0例器官移植受者血、尿标本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检测。结果显示,16例HCMVDNA阳性,阳性率53.3%。提示PCR是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能早期诊断HCMV感染的方法,适用于监视器官移植病人术后HCMV感染。  相似文献   

5.
肾小球疾病是一种多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许多致炎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如IL-1受体拮抗剂(IL-1Ra)、IL-10、IL-13等在其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既往对炎症细胞因子如IL-1、IL-6TNFd等研究较多,近年来有关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现就这些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1 IL-1受体拮抗剂(IL-1Ra)1.1 IL-1Ra生物学特性 1985年Arend等从IgG刺激的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22KD的蛋白…  相似文献   

6.
HIV重叠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IL-18和IL-10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HIV—HBV/HCV重叠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荧光定量PCR计数测定HIV—RNA滴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4^ T细胞。结果:HIV感染后,血清IL—1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随着疾病的进展,IL—18逐渐上升而IL—10逐渐下降。重叠感染组血清IL—18和IL—10显著高于单纯HIV感染组。结论:肝炎病毒感染是影响HIV感染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一个协变量,上调IL—18和下调IL—10可能起到改善重叠感染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书红 《医学综述》2009,15(22):3495-3497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是婴幼儿最普遍的感染之一,重者常有多系统受损或留有后遗症,本文对HCMV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病毒分离法、病毒颗粒形态学观察法、血清学方法、特异性病毒基因检测予以综述,详述其优缺点,为临床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提供快速、敏感、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儿童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收集75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sHLA-G和IL-10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液HCMV DNA载量。结果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G水平[54.91(6.75~282.72)U/ml]明显高于对照组[21.32(1.07~260.35)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IL-10的水平[9.24(1.61~41.7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82(1.03~3.9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sHLA-G和IL-10水平与尿液HCMV DNA载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血浆sHLA-G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HCMV活动性感染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血液、尿液及其母亲母乳的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2018年期间在浙江大学丽水医院就诊的疑似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32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血液、尿液和对应母乳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载量;再将患儿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MV-IgM,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针对阳性患儿,对不同临床症状分布构成进行分析。 结果 328例患儿检测总阳性率为71.04%,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1.02%和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799)。血液、尿液和乳汁的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9.09%、70.43%和58.23%,尿液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7,P<0.001)。新生儿组的乳汁阳性率最高,为72.41%,28 d到1岁之间和1岁以上患儿尿液阳性率最高,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人巨细胞病毒DNA和血清HCMV-IgM阳性率检出率分别为49.09%(161/328)和16.16%(53/328),2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49.69%,对比单一血DNA检测方法,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小于1岁患儿主要以黄疸,腹泻为主,大于1岁的患儿主要以肝损害和肺炎为主。 结论 在小儿血液、尿液及其母亲母乳HCMV-DNA的检测中,尿液HCMV-DNA对诊断患儿人巨细胞病毒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尿标本留取方便、无创,易为家长和小儿接受,所以采用FQ-PCR方法对小儿尿标本进行检测能起到快速、简洁、灵敏的作用,对提高HCMV感染的诊断率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对于小月龄患儿临床应推广尿液HCMV-DNA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L-18、IL-10、sIL-2R、TNF-α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正常人、24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27例慢性丙肝患者(包括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丙肝病毒携带者组(P<0.05),且其值与谷丙转氨酶(GPT)呈显著正相关;经干扰素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HCV-RNA未阴转组治疗前血清中sIL-2R、IL-10水平明显高于HCV-RNA阴转组(P<0.05)。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共同参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并可用于评价干扰素对于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且sIL-2、IL-10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器官移植术后受者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 以 12 2例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集移植术后 2~ 12周内外周血 32 8份。利用抗HCMV单克隆抗体 ,建立了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的HCMV抗原。并观察该法在早期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中的价值。结果  32 8份外周血标本中 ,HCMV抗原阳性 135份 (4 1 2 % )。阳性细胞数为 3 0~ 6 8 0个 / 5万白细胞 ,平均 (15 3± 6 8)个 / 5万白细胞。 5 8例患者出现HCMV活动性感染 (4 7 5 % ) ,其中 35例发展为HCMV病。HCMV病患者和无症状HCMV感染者的HCMV阳性细胞数平均分别为 (2 3 0± 13 6 )个 / 5万白细胞和 (15 2± 8 5 )个 / 5万白细胞 ,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Envision二步法检测HCMV抗原具有简便 ,快速等优点 ,且能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性感染 ,其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关 ,可作为临床对HCM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为预防及指导HCM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病毒分离、PCR和血清学方法追踪研究31例器官移植病人HCMV和HHV6感染情况及其对移植的影响。结果显示:HCMV和HHV6分离率分别为355%和452%。术后DNA阳性率分别为258%和323%;术前相应的IgM阳性率分别为0%和32%,术后IgM阳性率分别为194%和258%;术前DNA阳性率分别为350%和452%。术后DNA阳性率分别高达452%和613%,并在3个月内维持高水平。早期死亡病例100%有HCMV和/或HHV6感染。活动性HHV6和HCMV感染率分别为323%和258%,多为复发性,术后2周出现,3~4周达高峰,3月内均可发生。提示术后HHV6和/或HCMV感染是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血清IL-18、IL-10测定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L-18、IL-10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检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手术后1周及2周血清IL-18、IL-10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手术前IL-18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手术后1周急性排斥组与稳定组比较IL-18和IL-1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2周急性排斥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P〈0.01).IL-10水平明显低于稳定组(P〈0.05)。结论 肾移植手术前后监测血清IL-18和IL-10水平变化,对于判断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06年6月进行的78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18例,出现发热12例,肺部感染5例,黄疸2例,6例无明显症状。经更昔洛韦治疗后,18例患者HCMV抗体、PP65和HCMV—DNA转变为阴性。结论 肝移植后HCMV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预防、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HCMV抗体、PP65和HCMV—DNA的应用能够对HCMV感染患者作出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传统治疗与先驱性治疗其并发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先驱性治疗有针对性,能降低耐药的发生率,避免药物的毒性反应,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杨美芳  高海女  薛寒  范骏  马伟杭 《浙江医学》2007,29(7):643-644,647
目的研究肝移植受体发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活动性感染时补体C3、C4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三组人群肝移植受体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结果肝移植受体CMV活动性感染组C3、C4的水平明显高于无活动性感染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无活动性感染组补体C3、C4水平则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CMV活动性感染时,补体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而激活的补体系统可能参与了移植器官排异过程。  相似文献   

16.
SLE患者血清IL-10、IL-18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LE患者IL-10,IL-18的表达与疾病的活动性及其他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用ELISA检测60例LN患者和60例无肾脏受损的SLE患者血清中IL-10,IL-18表达情况。结果:SLE病情活动组血清IL-10,IL-18水平高于SLE病情稳定组,LN患者血清IL-10,IL-18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抗核抗体滴度、抗ds-DNA抗体、C3、24h、SLEDAI评分有相关性,而和临床症状(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关节症状)、白细胞数、抗核小体抗体、C4、CRP、ESR之间没有相关性。SLE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抗核抗体滴度、抗ds-DNA抗体、24h尿蛋白定量、SLEDAI评分有相关性,而和临床症状(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关节症状)、白细胞数、抗核小体抗体、C3、C4、CRP、ESR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IL-10,IL-18可能在LN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患者移植后不同时期血和尿标本,检测CMV—pp65抗原及(或)CMV—DNA(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动态观察分析。CMV感染的预防采用更昔洛书(DHPC)5~10mg/kg,1次/12h,分别在移植前第8天至移植当天及当CMV血清学检测阳性或发生CMV病时应用2-4周,并可同时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结果CMV感染在allo—HSCT后好发,非亲缘性移植CMV感染率高,9例allo—HSCT出现CMV感染发生在移植后+42-+68天,其中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是Ⅱ~Ⅳ度急性GVHD,2例进展为巨细胞间质性肺炎(CMV-1P);多为既往CMV感染被激活,对CMV—DNA阳性而无症状者进行预防治疗可使CMV—DNA阴转,可降低CMV病的发生。结论CMV病是allo—HSCT的常见并发症及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因此积极防治GVHD的发生及发展、定期监测CMV血清学阳性患者、早期干预性治疗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常见的炎症急性期蛋白,其介导的补体激活在人体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认为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作用,IL-6和IL-18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术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PTDM的发生、移植术后HCMV活动性感染及术前HBV感染的情况.结果 PTDM发生率为17.3%(13/75).术后HCMV活动性感染组PTDM发生率(23.1%)明显高于无活动性感染组(4.3%)(P<0.05).术前HBV感染者PTDM发病率较未感染者高(21.1%与5.6%,P>0.05).结论 PTDM的发生可能与术后HCMV活动性感染有关,与术前H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