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掺杂、掺伪的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研究。方法:给予本市自2014年12月至今所销售、生产、应用单位全部的中药饮片,如金银花、姜半夏等之类的中药饮片是否存在掺杂、掺伪等现象实施分析以及鉴别。结果:本市所销售、生产、应用单位全部的中药饮片存在少量掺杂现象、掺伪现象,高效的鉴别手段主要包含有非药用部位掺伪、同源掺伪、形似掺伪、重量掺伪、浸提过的饮片掺伪法、染色掺伪等。结论:针对本市所销售、生产、应用单位全部的中药饮片存在的少量掺杂现象、掺伪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控制其掺杂、掺伪发生率,进一步强化中药材的鉴别能力,非药用部位掺伪、同源掺伪、形似掺伪、重量掺伪等鉴别手段值得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常见的中药饮片掺伪、掺杂鉴别及快速检验方法。方法:对常见的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方法,并对快速检测方法鉴别中药饮片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形态掺伪鉴别、重量掺伪鉴别、浸提饮片掺伪鉴别、染色药材掺伪鉴别、同源掺伪鉴别及薄层色谱快速鉴别作用有效,应用便捷。结论:加深对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与认识,可有效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赵霞  查道成 《光明中医》2012,27(8):1676-1677
近几年朱砂伪品、掺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引起患者中毒也曾有报道,朱砂药材的质量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介绍朱砂常见伪品、掺伪的鉴别检验对于净化朱砂药材市场,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确鉴别麝香与掺伪麝香。方法:取正品麝香与掺伪麝香作样品,在应用传统鉴别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理化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共同进行。结果:通过对掺伪麝香的鉴定,正确的捡出掺伪麝香。结论:为掺伪麝香的鉴别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掺伪、伪制及以次充好问题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 《北京中医药》2008,27(2):130-133
中药材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中医中药的存在,威胁着人民的用药安全有效,然而中药材掺伪、制伪和以次充好是目前市场时常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应引起相关人士的注意.本文作者根据三十多年从事中药材检验的工作经验及近些年来调查或了解的情况,将目前存在的中药材的掺伪、制伪和以次充好现象较为严重的品种归类和分析,并对其鉴别要点和加工方法 举例说明,以供同行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和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分析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实际情况,总结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经验,例举快速检验方法,证实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性状法、重量法、浸提后观察法、染色后观察法和同源类似物观察法,对中药饮片掺伪掺杂进行快速检验,检验高效、便捷。结论提高鉴别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能力,掌握其快速检验方法,有利于确保中药饮片的临床药效。  相似文献   

7.
张继 《北京中医》2008,27(2):130-133
中药材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中医中药的存在,威胁着人民的用药安全有效,然而中药材掺伪、制伪和以次充好是目前市场时常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应引起相关人士的注意。本文作者根据三十多年从事中药材检验的丁作经验及近些年来调查或了解的情况,将目前存在的中药材的掺伪、制伪和以次充好现象较为严重的品种归类和分析,并对其鉴别要点和加工方法举例说明,以供同行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朝民 《光明中医》2016,(4):590-591
目的建立蒲黄药材的鉴别检验方法,为蒲黄药材提供质量鉴别检验手段。方法多年来,中药材市场上蒲黄掺伪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药材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健康。文章介绍了蒲黄常见的掺伪现象、正品蒲黄和掺伪药材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等鉴别方法。结果这些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以对常见蒲黄的掺伪进行鉴别检验。结论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正品蒲黄和常见蒲黄掺伪。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川牛膝和伪品头花杯苋、杂牛膝及其掺伪品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性状特征结合泡沫试验对川牛膝、伪品、掺伪品进行鉴别,其中性状特征方面,对形状、大小、质地、色泽、气、味6个方面进行观察及鼻嗅口尝,泡沫试验方面,以产生的泡沫体积为判断指标,对取样量、加水量、振摇时间、粉末粒度、水温、重复性、掺伪比例及其稳定性8个方面进行考察和验证。结果:性状特征方面,川牛膝及其伪品头花杯苋、杂牛膝在形状、大小、色泽、质地、气、味上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伪品存有色红、味苦麻的专属性鉴别要点。泡沫试验方面,优选的泡沫试验参数为,称取待测样品粉末(过3号筛)0. 3 g,置具塞刻度试管中,加水10 m L,密闭,用力上下振摇1 min,静置5 min,所得方法能鉴别出川牛膝、伪品和掺伪5%以上的掺伪品。川牛膝、伪品和不同比例的掺伪品产生的泡沫体积在5~30 min内无变化,9 h内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且掺伪比例越高,产生泡沫的体积越大且稳定性越好。对8批川牛膝和8批伪品验证得出,川牛膝产生泡沫体积均2 m L,伪品均13 m L,5%掺伪品均 5 m L,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综合性状特征结合泡沫试验,得出川牛膝真伪及掺伪的5个专属性鉴别要点。结论:通过5个专属性鉴别要点,性状特征结合泡沫试验能有效的将川牛膝和伪品头花杯苋、杂牛膝及其掺伪品鉴别区分,且具有准确、简易、时耗短、可行性强等特点,为川牛膝真伪及掺伪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些紧俏贵重中药常被以外观相似的伪品进行混掺,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安全。天麻掺伪品种最多,常被伪品马铃薯及南星科植物芋头、百合科植物黄精等混淆。伪品麝香多掺杂沙土、木灰。山茱萸则常被葡萄科植物葡萄果皮替代。  相似文献   

11.
<正> 这几年,中药饮片市场通过治理整顿有了很大好转,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中药饮片掺伪现象较为严重。我所对近三年的中药饮片鉴定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掺伪品种呈逐年上升趋势,掺伪率在10~30%以上。我们通过几个月的研究发现,掺伪方法有八种之多,现将这些掺伪方法解析如下,供同行参考,以谋求共同对策,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2017,(1)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紫河车中的常见掺伪物种的方法。方法: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常见掺伪动物猪、牛、羊的特异性基因作为引物,对紫河车及掺伪样品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该法可准确鉴别紫河车掺伪品中的猪、牛、羊物种,3个物种间以及与人之间均无交叉反应,3个掺伪物种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3.313、3.375、3.281μ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和检测快速的优点,可用于紫河车中猪、牛、羊掺伪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3.
谈几种真品掺伪之鉴别刘荣禄近些年来,除不少真伪药品混用外,更发现许多地道药材掺伪现象极为严重。如:冬虫夏草、土、海、马、蝉蜕、柏子仁、金蝎、祁蛇……等,真品掺伪直接投放市场销售。所谓“真品掺伪”,即在真品药材本身体内掺入其它异物,而又使人难以发现的一...  相似文献   

14.
胡佳  郭琳  何涛 《光明中医》2016,(11):1561-1563
目的对红花染色掺伪进行检测。方法水试鉴别红花掺伪,薄层色谱法对红花染色进行初步判定,再利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红花中的染色成分。结果 27批红花样品中有18批红花掺有白色粉末,8批红花检测出含有胭脂红染色剂,4批含有酸性红73染色剂。结论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对红花中柠檬黄、酸性红73和胭脂红进行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场上进口和国产牛黄都不乏假货,而且假货的制做手段也很高明,使牛黄的真伪辨别发生困难。已知的就有伪制、假代、掺伪等多种形式。以下介绍几种简单鉴别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顶空进样和固相微萃取进样鉴别掺伪麝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麝香是名贵中药材,但掺伪严重.文中使用了GC-MS和顶空进样、固相微萃取进样结合,检测出了新的掺伪物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目前药材市场制川乌、制草乌掺伪现象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1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薄层鉴别中未检出生物碱斑点的制川乌、制草乌饮片均存在不同程度充伪或掺伪现象,显微鉴别中发现有草酸钙簇晶的饮片采用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均检出芍药苷的斑点.结论 目前药材市场的制川乌、制草乌存在用芍药类药材充伪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供识别蒲黄伪制品来源的鉴别方法,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性状、显微、理化鉴别相结合.结果:鉴定蒲黄伪制品为扁枝石松子掺黄柏粉末及泥沙伪制而成.结论:扁枝石松子掺黄柏粉末及泥沙伪制蒲黄现象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药饮片质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随着临床需求量增加,如何辨识中药饮片伪造掺杂实属重要。结合多年库房管理经验,对几种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分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1黄连掺伪品掺伪黄连系用正品黄连在硝酸溶液中浸泡,以达增重之目的,外形与黄连相似,但颜色较红,断面橙红色或棕红色,皮部与木部界线不太清晰,而正品黄连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并有放射状纹理,用热水浸泡,掺伪黄连浸出液为深红色,而黄连为亮黄色,滴加硝酸颜色加深,与掺伪黄连水浸液颜色一致。掺伪黄连系正品黄连用浓明矾水,浓芒硝水浸泡后和加重粉如石膏、滑石等混拌而…  相似文献   

20.
在中药饮片市场中,中药饮片掺伪情况屡见不鲜,掺伪手法日趋多样,严重影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和临床疗效。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是防止伪劣药品流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多年的中药饮片市场开放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即使医院购买的中药饮片全由具有“三证”的药材公司供给,也常出现掺伪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市场上人为掺伪情况严重,不少药材公司现多从集贸市场购买中药饮片后,未作认真质检便直接或更换包装后供给医院;二是药材公司内中药技术人员不足,或鉴别能力较差,难以杜绝中药饮片的掺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