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umbold  A.  R.  Crowther  C.  A.  Haslam  R.  R.  朱磊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2-3
背景:曾建议补充抗氧化的维生素以降低先兆子痫风险并减少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但其效果尚不明确。方法: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对孕14—22周的初产妇,每日给予1000mg维生素C及400U维生素E或安慰剂(微晶纤维素)直至分娩。主要观察指标为孕妇先兆子痫风险、新生儿死亡或其他严重结局(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生儿网的定义),以及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其孕龄正常体重P10。结果:纳入的1877例妇女中,935例随机分配到维生素组,942例分配到安慰剂组。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维生素组与安慰剂组先兆子痫发生风险[6.0% vs 155.0%,RR1.20(95%CI 0.82—1.75)],新生儿死亡或严重不良结局[9.5% vs 12.1%,RR0.79(95%CI 0.61—1.02)]、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孕龄体重P10[8.7% vs 9.9%,RR0.87(95%C10.66—1.16)]无显著差异。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不能降低初产妇先兆子痫风险,也不能降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死亡和其他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期服用维生素C、E与子痫前期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收入的子痫前期孕妇101例,使用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复合维生素C、E片,每日2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直至分娩。观察两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围生期结局。结果两组孕妇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先兆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前置胎盘、肾功能损害及HEL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围生儿死亡、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补充维生素C、E并不能明显减少孕妇妊娠性高血压相关的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孕妇体内维生素C、E水平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宁波市奉化区妇幼保健院早期产检并分娩的412例妊娠女性进行分析,根据妊娠20周后是否发生子痫,将其分为子痫前期组(PE组,68例)及对照组(344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酶免疫联法对2组孕妇孕前期及孕中期的血清维生素C、维生素E、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进行检测并比较,应用ROC曲线分析维生素C、E预测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 结果 2组孕妇孕早期的PAPP-A均明显高于孕中期,PLGF低于孕中期(均P<0.05),且PE组孕妇的PAPP-A明显高于对照组(t=5.333、6.225,均P<0.05),PLGF低于对照组(t=4.398、7.771,均P<0.05);2组孕妇孕中期的维生素C、E水平均明显低于孕早期,且P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孕中期不同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ROC曲线示维生素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明显高于维生素C、PLGF及PAPP-A (AUC=0.836、0.813、0.756,均P<0.05),此时维生素E的最佳截点为≤15.003,敏感度为97.0%,特异性为80.6%。 结论 孕中期孕妇体内的维生素C、E水平明显下降,其可有效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维生素E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晚期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E浓度与子痫前期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300例,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孕妇266例,将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组,将体检健康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浓度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维生素A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维生素E(16.979±5.693mg/L)、产前BMI(29.478±3.578kg/m2)、增幅BMI(6.892±2.321kg/m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5岁的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患者的维生素E水平、产前BMI、增幅BMI、年龄均可能是引起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增幅BMI与子痫前期无关(P=0.157),年龄、产前BMI、维生素E均可能为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孕晚期血清中的维生素E浓度与子痫前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血清中维生素A浓度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临床上通过定期检测孕妇血清中的维生素E浓度,可能成为预防子痫前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90例,重度子痫前期80例,另选取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三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12、-0.385,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子痫前期病情越严重,两者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液中维生素A、E含量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和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78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5例,另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产检及分娩的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研究对象血清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E的浓度,采用湿化学法检测尿蛋白和肝肾功。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含量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维生素E含量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维生素A、E含量异常与子痫前期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妊娠期维生素A、E异常是导致子痫前期的因素之一,重视孕期维生素A、E水平监测,及时合理正确补充有望成为子痫前期孕妇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E、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12月选择笔者医院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12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孕期健康和血压正常的孕妇1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维生素E、糖脂代谢、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记录维生素E缺乏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的FBG、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维生素E、T-AOC、MMP-9、PLGF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维生素E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病例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维生素E含量与FBG、TG、T-AOC、MMP-9、PLGF水平都呈现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T-AOC、MMP-9、PLGF为导致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E缺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维生素E普遍呈现缺乏状态,可通过调控糖脂代谢、氧化应激等途径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血清维生素(Vit)A、E水平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子痫前期(PE)发生及病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E孕妇704例为PE组,其中轻度PE组358例,重度PE组346例;非PE正常孕妇6 293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VitA、VitE与氧化应激水平,分析各指标与PE的相关性。结果PE组VitA、E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于对照组,重度PE组低于轻度PE组;PE组VitA、E缺乏率及活性氧(ROS)高于对照组,重度PE组高于轻度PE组(P<0.05)。血清VitA、E与T-AOC、MMP-9、SOD呈正相关,与ROS呈负相关(P<0.05)。血清VitA、E、T-AOC、MMP-9、SOD与PE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ROS与PE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VitA、E缺乏及ROS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VitA、E缺乏及ROS、年龄≥35岁是重度PE的危险因素(P<0.05),T-AOC、MMP-9、SOD是PE及重度PE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E孕妇血清VitA、E含量相对缺乏,且VitA、E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与PE的发生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氧化应激与先兆子痫有关,有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减少此病风险。本文旨在研究这些抗氧化剂对有各种临床危险因素的妇女的潜在益处。方法:进行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25家医院中有较高先兆子痫风险的2410例妇女纳入研究。自妊娠中期直至分娩,每日给予1000m g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背景:为了降低子痫前期和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一般推荐使用抗氧化性维生素补充疗法;但是,这种干预的效能尚未被确切证实。方法:以妊娠14~22周的未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中心随机化临床试验。孕妇被随机化分为两组,每天分别服用1000m g维生素C和400U维生素E或者安慰剂(微晶纤维素),直至分娩。主要临床结局包括: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婴儿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新生儿协作网的相关定义标准进行诊断)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该胎龄第10百分位数值的发生风险。结果:本项研究共纳入1877例孕妇,其中935…  相似文献   

11.
王璐  黄莉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7):1154-1156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不同维生素A、E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120例作为实验对象,依据其12~20周测定血清维生素A、E水平进行分组,维生素A、E均正常组30例(对照组),维生素A正常/E缺乏组30例(观察a组),维生素A缺乏/E正常组30例(观察b组),维生素A、E均异常组30例(观察组),对比4组孕妇早产率、引产率、死胎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 观察组孕妇早产率高于其他3组,引产/死胎率略高于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6例(20.00%),观察a组11例(36.67%),观察b组13例(43.33%),观察组17例(56.67%),观察组患者出血量高于其他3组,观察a组和b组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组高于其他3组。 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维生素A、E缺乏会增加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因此针对PE患者需加强对孕期维生素A、E等水平的监测,适当补充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子痫前期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类,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四大病因之一.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对于孕期母儿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D与子痫前期发病密切相关,其机制主要与在氧化应激、免疫、血压调节及表观遗传学等有关.维生素D补充可降低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降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今后需要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维...  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433-43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维生素E的含量及其与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6年1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及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4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9例;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孕检及分娩的正常孕妇3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保留3组研究对象的胎盘组织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组织碾磨液中VitE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碾磨液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含量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活性氧(ROS)、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含量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Fas、caspase、Apaf-1的mRNA表达量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抗凋亡分子Bcl-2、Bcl-xl、Mcl-2、p57~(kip2)的mRNA表达量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VitE含量与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程度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VitE缺乏是导致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直接因素,及时补充VitE有望成为子痫前期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孕妇25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04例和重度组153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12 82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和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pro);分析维生素A、E与DBP、SBP、SCr、24 hpro的相关性;分析维生素A、E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孕妇维生素A、E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DBP、SBP、Scr、24 hpro均明显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A、E水平与DBP、SBP、SCr、24 hpro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以0.35 mg/dL为截断点时,维生素A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3%和60.9%(P<0.05)。以16.85 mg/dL为截断点时,维生素E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与先兆子痫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52例伴有先兆子痫(观察组),68例正常妊娠(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维生素A、维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代谢异常在子痫前期中的预测价值,及子痫前期对孕妇和胎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第1天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收集67例子痫前期孕妇(Pre‐eclampsia)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75例为对照组。收集2组孕妇产前检查的一般情况、相关实验室报告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第1天黄疸指数, 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2组孕妇在分娩前空服血糖及各项生化指标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erson相关分析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上述观察指标的依存关系,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新生儿体重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子痫前期孕妇在BMI、TP、ALB、ALB/G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2)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周、TP、ALB极相关(P<0.05),与BMI、TBLL 较相关(P<0.10)。(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论是新生儿体重与子痫前期组和产次负相关,与孕周、年龄、BMI、第1天黄疸指数正相关。结论:孕妇代谢异常中的体重指数升高和白蛋白降低均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多产、年龄小、BM I低可能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儿过低相关,同时与第1天黄疸指数高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的血脂、血糖与维生素A、E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孕产妇5000例,根据子痫前期发病情况分为子痫前期组500例与对照组4500例,比较两组的血清维生素A、E水平和血糖、血脂水平,分析子痫前期孕妇维生素A、E水平与血脂、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子痫前期组的血清维生素A、E及H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TC、TG、LDL、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子痫前期孕妇的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LDL、FBG、TG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HDL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子痫前期组的维生素A、E水平均与LDL、FBG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子痫前期孕产妇孕期维生素A、E水平低,且血脂与血糖水平紊乱,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早期(孕8~14周)血清维生素A(VA)、维生素E(VE)及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产妇发生子痫前期(P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5 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期间是否发生PE将产妇分为子痫前期组291例与对照组4 709例。比较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及孕早期血清VA、VE与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胎盘生长因子(PLGF)、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VA、VE、MMP-9、PLGF、T-AO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A(OR=1.358, 95%CI:1.141~2.376)、VE(OR=1.289, 95%CI:1.043~1.983)、MMP-9(OR=1.651,95%CI:1.238~2.865)、PLGF(OR=1.276, 95%CI:1.017~2.144)、T-AOC(OR=1.714, 95%CI:1.24...  相似文献   

19.
陆燕  蔡奚梅 《当代医学》2022,28(10):23-26
目的 探究常熟地区妊娠中期产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现状及其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妇产科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 194例规律产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于孕中期(15~20周)抽取静脉血,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产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根据子痫前期发生情况,将产妇分为子痫前期组(病例组,n=71)和非子痫前期组(对照组,n=1 123),根据子痫前期病情进一步将病例组分为子痫前期组(n=49)与重度子痫前期组(n=22)。比较两组外周血中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及母婴结局,并观察病例组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 194例产妇中,共71例子痫前期产妇,发生率为5.95%。病例组外周血维生素A、维生素E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维生素A、维生素E均略低于子痫前期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早产、低体质量出生儿、产后出血及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A、维生素E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曲线下面...  相似文献   

20.
研究背景:既往动物模型研究证实,低温疗法对于窒息后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对于足月产脑病患儿,低温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确认。方法:受试对象纳入标准为胎龄至少36周、出生后6h内因重度酸中毒或围生期并发症而入院救治、出生时行复苏治疗、发生中度或重度脑病。使用低温疗法,进行随机化临床试验。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疗法(对照组);另一组接受全身低温治疗,食管温度降至33.5℃,维持72h。随后逐步升高体温至正常水平(低温治疗组)。在18—22个月大时,评价患儿的神经发育状况。以死亡或中度残疾或重度残疾的复合终点事件,作为主要结局。结果:共有239例新生儿符合试验标准,其中低温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6例。在72h低温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共得到205例新生儿的主要结局资料,包括低温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3例。分别有45例(44%)和64例(62%)死亡或发生’中度或重度残疾(RR0.72,95%C10.54—0.95,P=0.01)。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24例(24%)和38例(37%)患儿死亡(RR0.68,95%C10.44—1.05,P=0.08)。存活患儿中,严重残疾的发生率无增高趋势;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7例和64例患儿存活,分别有15例(19%)和19例(30%)发生脑瘫(RR0.68,95%C10.38—1.22,P=0.20)。结论:对于中度或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给予全身低温治疗,可降低死亡或残疾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