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人工麝香)对大鼠视神经挤压伤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钳夹法建立视神经挤压伤实验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即予药物治疗组大鼠复方麝香注射液腹腔注射,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等容量的灭菌注射用水腹腔注射,于造模后第30d处死各组8只大鼠,摘取眼球送病理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测。结果:实验发现模型对照组大鼠造模后第30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组大鼠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减轻了视网膜神经纤维因外伤而致的萎缩,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具有保护作用或促进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对光损伤后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只成年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光损伤组和药物干预Ⅰ组和药物干预Ⅱ组,药物干预Ⅰ组造模前后均给药,药物干预Ⅱ组造模后给药。药物干预组腹腔注射α-硫辛酸注射液100mg/kg,1次/日,直至处死。用光损伤装置建立小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时间为12h,之后暗室饲养12h,共3个循环,总光照时间为36h。各组动物分别于7天及14天处死并摘取眼球,常规方法制备眼球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测量视网膜外核层厚度,计数外核层细胞凋亡数及凋亡指数。结果药物干预组视网膜结构与光损伤组相比较,其层次更加分明,细胞排列较整齐,感光细胞层呈毛刷状,可见内外节交界。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在正常组为41.62±0.77μm,在光损伤组7天时为30.51±0.73μm,14天时为20.04±0.52μm,药物干预Ⅰ组在7天时为40.52±0.80μm,14天时为41.23±0.72μm,药物干预Ⅱ组在7天时为31.70±0.70μm,14天时为38.92±1.43μm,经统计学分析,药物干预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值显著高于光损伤组,但尚不及正常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TUNEL试剂盒检测4组视网膜细胞凋亡结果显示:药物干预Ⅰ组和Ⅱ组小鼠的视网膜外核层凋亡细胞数及凋亡指数AI明显低于光损伤组,但不及正常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α-硫辛酸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口服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761)对视网膜光损伤后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80只封闭群的昆明小鼠随机:正常对照组(A组)光损伤模型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药物治疗组(D组),每组20只;药物治疗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在在造模前一周每日灌胃Egb761(150mg/kg/d)和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继续灌胃给药直到造模后7天、14天及30天处死动物做光镜、电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视网膜原位凋亡细胞检测。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出现凋亡的感光细胞,单纯光损伤模型组光照后7天感光细胞内外节可见轻度水肿、排列紊乱,外核层中出现深染皱缩的凋亡细胞,核层变薄仅留7-8层;14天时损伤最重,感光细胞层内外节几乎全部消失且可见凋亡细胞,外核层仅留1-3层,平均厚度为(37.988±1.207)µm,小鼠视网膜厚度平均为(126.32±2.31)µm。但是药物治疗组感光细胞层和外核层损伤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t=21.993,p<0.001),说明EGB761能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14天时最明显。结论:通过口服EGB761能部分抑制感光细胞的凋亡,最终挽救了部分感光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高能冲击波致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丹参组(n=15)、异搏定对照组(n=15)和生理盐水假治疗组(n=15),分别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1.0g/kg)、异搏定注射液(0.4mg/kg)、生理盐水20ml,观察高能冲击波(1500次,18kv)对各组家兔冲击肾组织细胞的影响。结果 家兔右肾接受高能冲击波作用后,肾脏组织病理学反应明显,假治疗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电镜下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减少,核肿胀,染色体成团块状聚集,刷状缘模糊不清;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变形、迂曲,上皮细胞与内皮细胞分离,足突缺失、融合,基底膜增厚。对照组肾脏组织细胞学观察明显轻于假治疗组,丹参组较对照组轻、恢复快。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高能冲击波引起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通过与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组的比较,观察了青光安颗粒剂对慢性高眼压状态下家兔视网膜超微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和青光安组兔眼视网膜的超微组织结构要明显保存得好,但丹参组视网膜的超微结构仍有较明显的病变,而青光安组视网膜的超微组织结构只有轻度病理改变,说明青光安颗粒剂对慢性高眼压状态下兔眼视网膜的超微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迪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537-1538,154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EB)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中自由基和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EB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机制。方法:选取糖尿病成年Wistar大鼠30只大鼠随机分成单纯DM组和EB治疗组,每组15只。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大鼠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EB治疗组,每天用EB100mg/kg灌胃一次;空白对照组和单纯DM组每天用100mg/kg的生理盐水灌胃一次。各组大鼠取眼球作视网膜消化铺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维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程度。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检测两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DM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溶解液测得的A值明显升高(P〈0.01);EB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溶解液测得的A值较单纯DM组显著降低(P〈0.01),但仍离于空白对照组(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DM组大鼠视网膜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明显升高,EB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DM组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EB治疗维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物活性照著升高(P〈0.01),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EB对DR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强视网膜组织中抗氧化能力和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刘宁奕 《河北医学》2010,16(6):733-73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中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即三支持、两对症;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生后6h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头颅CT变化、行为神经评分(NBNA)及12个月时CDCC测定结果。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组头颅CT改变、NBNA评分及MDA、PDA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应用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中重度HIE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注射液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比较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组术侧肾脏组织中氧自由基 (ROS)浓度。结果 术前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组术侧肾脏组织中ROS浓度明显低于非干预组 (P <0 .0 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清除肾脏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ROS ,降低了局部ROS浓度 ,对小鼠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10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全视网膜光凝术基础上加用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中央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①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③中央视网膜厚度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治疗前后在上象限、下象限、颞侧象限、鼻侧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柏西普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使其中央视网膜厚度变薄,还可有效保护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避免其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患者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的病情干预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纳入分析对象48例,均于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群体,编序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应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83.0±24.1)μm,显著优于对照组(72.3±18.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患者需及早接受治疗,在常规糖皮质激素干预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能够对治疗效果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且极大程度控制该病所引发的相关损伤,从长远期疗效而言更有保障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绿脓杆菌致兔眼内炎后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绿脓杆菌接种于家兔角膜实质层内,造成眼内炎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接种后1、3、5天,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绿脓杆菌接种组视网膜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消失,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及外核层细胞从内向外呈蚕蚀样溶解或坏死脱落。未破坏细胞无形态改变。结论:绿脓杆菌性眼内炎所致的不可逆视力下降主要是由于节细胞坏死及神经纤维消失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丹参对家兔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的作用。实验中,将66只成年家兔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系用复方丹参进行注射治疗,旱期应用丹参加重了脊髓损伤和出血,并促进了神经元的坏死。丹参也可改善微循环,抑制脊髓损伤晚期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减少血栓形成并使部分神经元免于变性。因此,作者认为,在脊髓损伤后4~8小时,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张姚  谭琦  戴垠坤 《吉林医学》2022,(3):584-586
目的: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加味丹参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30只家兔,分为空白组、干预组[加味丹参饮+莱菔硫烷(Nrf2激活剂)]和单纯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每组各有10只家兔,对比三组家兔的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凋亡细胞数量.结果:干预组家兔的Nrf2-ARE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后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RIR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0只,通过对前房加压建立大鼠RIRI模型,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缺血再灌注1、6、12、24和48 h,治疗组大鼠用微量注射器于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0.5 nmol·L-1的白藜芦醇5 μL。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和Bcl-2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视网膜组织水肿,可见神经节细胞空泡样变性,细胞层排列呈现疏松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大量减少,边界模糊,神经纤维层明显变薄;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程度及神经节细胞变性程度均轻于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和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视网膜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24和48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RIRI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结构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表达水平及升高视网膜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和视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牛磺酸用药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通过持续光照射24h,形成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后3d,通过光镜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视网膜结构破坏严重,感光细胞内外节消失,外核层变薄,细胞核明显减少,而牛磺酸用药组无明显改变。牛磺酸治疗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牛磺酸对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视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湿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炎症因子及视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10只SD大鼠为对照组,40只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玻璃体腔注射VEGF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利湿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益气活血利湿汤高中低剂量组给予中药煎煮液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结构,采用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RT-PCR检测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视网膜出现水肿和扩张充血毛细血管;低剂量组视网膜水肿,结构紊乱,血毛细血管扩张充,有新生血管;中剂量组视网膜结构相对完整,水肿明显减轻;高剂量组视网膜结构基本完整,未见明显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和新生血管。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轴突重度肿胀,多处毛细血管扩张出血,胶质细胞增生;低剂量组视神经纤维排列不规则,轴突肿胀减轻;中剂量组视神经纤维轴突肿胀明显减轻,偶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和胶质细胞增生;高剂量组视神经纤维排列整齐规则,结构较致密,未见毛细血管扩张出血和胶质细胞增生。模型对照组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益气活血利湿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随益气活血利湿汤剂量增加,TNF-α、hs-CRP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视网膜NGF和NF-κB mRNA表达下调,益气活血利湿汤灌胃后视网膜NGF和NF-κB mRNA表达上调,益气活血利湿汤剂量越大NGF和NF-κB mRNA表达越高(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湿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可改善视网膜和视神经结构,减轻炎症反应,上调NGF和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17.
观察、分析绿脓杆菌致兔眼内炎后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将绿脓杆菌接地家兔角膜实质层内,造成眼内炎动物模型,动态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接种后1、3、5天,对照组未见异常改变。绿脓杆菌接种组视网膜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消失、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及外核层细胞从内向外呈蚕蚀样溶解或坏死脱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 8只兔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 (A组 ) ,缺血再灌注常规治疗组 (B组 )及缺血再灌注生脉注射液治疗组 (C组 )。结果 与B组比较 ,C组心肌组织MDA含量、CPK活性及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 ,心肌组织T -SOD活性及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对青光眼大鼠模型视网膜结构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杞菊地黄丸组(n=10);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通过烙闭大鼠巩膜上静脉制作青光眼动物模型,低、中和高剂量杞菊地黄丸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剂量为1、2和4 g·kg-1的杞菊地黄丸,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12周后处死大鼠,取眼球制石蜡切片,行HE染色;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神经纤维排列不整齐,纤维间质水肿,细胞层呈空泡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杞菊地黄丸组大鼠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增多,低和中剂量杞菊地黄丸组大鼠眼视网膜神经纤维细胞排列整齐且神经节细胞形态正常。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杞菊地黄丸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减少(P<0.05),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ax和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通过调控Bcl-2、Bax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酬对SD大鼠实验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并评估其在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跟内灌注法,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制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孕酮治疗组.孕酬治疗组于缺血前30 min与再灌注2 h后接4 mg/kg腹腔内注射孕酮溶液;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于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2 h分别腹腔注射相当体积的二甲基亚砜.各组分别于再灌注6h后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1)再灌注6h后.对照组视网膜MDA含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高(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