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是小儿心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约占活婴 8‰~ 14‰ ,心内直视术为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 ,而术后的监护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基础。本文对我院 1998— 2 0 0 0年的 116例小儿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监护进行总结和分析 ,旨在加强与提高对小儿心脏病术后的监护水平 ,提高治愈率。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60例 ,女性 5 6例 ,年龄 4.5个月~ 14岁 ,≤ 3岁者占 3 1% ,体重 4.5~ 5 2 kg,≤ 10 kg占 2 2 %。116例中 ,房间隔缺损 ( ASD) 4 1例 ,单纯室间隔缺损( VSD) 4 7例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 PH)…  相似文献   

2.
马改翠  何颖曦 《河北医药》2001,23(4):318-318
心室间隔缺损 (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 ,可占先心病的 2 5 %~ 5 0 %。较大的VSD常引起肺高压 (PH) ,给手术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并直接影响预后。呼吸道护理是VSD合并肺高压 (VSD +PH)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治疗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2 0 0 0年 1~ 12月我院共收治了VSD 95例 ,其中合并中度以上肺高压 32例 (33 .6 8% ) ,手术全部成功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全组共 3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5个月~ 14岁 ,体重 3 .5~ 38kg。所有病例均经彩超等检查诊断明确 ,其中轻度肺高压肺体循环…  相似文献   

3.
<正> 先心病合并肺高压(PAH)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多,严重影响术后的顺利恢复,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5例,女8例,年龄4.5~40岁,其中室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压4~13kPa,术前合并肺部感染3例,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心间隔缺损并双向分流患儿的围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成活率。方法 随机选择 3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心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 4个月~ 12岁 ,平均 4 3岁 ,体重 4 5~ 2 7kg ,平均 9 6kg,≤2岁者 18例 ,>2岁者 14例 ;单纯室间隔缺损 16例 ,室间隔 +房间隔缺损 5例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7例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3例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1例。术前采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控制肺动脉压达满意水平 10~ 15d ,术后坚持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 ,以维持适宜的血气指标在满意的水平。结果 本组 32例 ,治愈 2 9例 ,术后并发肺高压危象 9例 ,右心功能衰竭 3例 ,频发室性早搏 3例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 4例 ,共死亡 3例。结论 对心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者的围术期综合治疗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为了提高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总结103例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2006年7月我科连续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纠治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103例,其中21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年龄6个月~27岁,平均年龄(9.5±1.2)岁,合并房间隔缺损1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55例.结果 103例患者中死亡3例.肺炎、肺不张7例,室性心律失常3例,血红蛋白尿5例,切口感染1例,经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掌握好适应症,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术中术后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顿秀茹 《河北医药》1999,21(5):420-420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治疗趋向早期根治,由于先心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所难免。我们根据122例心脏术后呼吸道管理体会,讨论如下。l临床资料全组男59例,女63例;年龄11个月~10岁,平均(6.70上回.20)岁;体重9~28kg,平均16.65土3.25kg,其中动脉导管未闭1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6例,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56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9例;法洛四联症16例,法治三联症4例;肺动豚狭窄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4例,右室双出口1例。2手术…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病情严重,这些患儿不论手术还是护理都有它不同于儿童和成人心脏病的特殊性[1],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危险。我科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共收治2岁以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儿86例,现把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指证。方法采取中低温体外循环常规停跳修补室间隔缺损144例,并同期纠治其它心内畸形36例。结果治愈140例(97.2%),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掌握其手术指证,是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心脏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出现双向分流时,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对肺动脉压控制及右心功能改善,术中麻醉的用药和管理、满意的畸形纠治,以及术后的呼吸管理和防治心功能不全,一直是临床致力解决的问题。现将32例此类病例的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12月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4.3岁,体重4.5~27kg,平均9.6kg,≤2岁者18例,>2岁者1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16例,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VSD ASD PDA3例,完全…  相似文献   

10.
心肺联合移植治疗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 1例。 1 999-0 9-2 7在离心泵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全心肺移植。术后发绀消失 ,血液动力学稳定 ,心功能满意 ,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 ,OKT3治疗 ,第 3天下床活动 ,生活质量较好。 5~ 1 0d发生肺排斥 ,并发感染 ,气管吻合口瘘及大出血。患者存活 1 8d。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自1998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高压患者17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动脉高压38例,年龄8个月~30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畸形矫治术,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方法。结果174例患者中死亡4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0例,呼吸道并发症12例,切口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完善术前准备,术中适应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降肺压治疗及呼吸道处理,均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NO吸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NO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动态肺顺应性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NO治疗后,患者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动态肺顺应性比治疗前明显改善(0.30±0.03vs0.38±0.09,P<0.05),氧合指数比治疗前明显增高(296.3±55.64vs378.5±6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NO对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前列腺素E_1(PGE_1)是一种作用类似前列环素的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PGE_1一般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需保持动脉导管开放待机手术的婴儿,以及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保护血小板。我们就PGE_1对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降压作用进行了探讨。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8名患者均为心脏外科住院病人,男2人,女6人;年龄7~27岁,平均20岁;经手术证实房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缺损3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  相似文献   

14.
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仝国林 《中国医药》2008,3(8):505-506
目的探讨总结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右心室双腔心2例,房间隔缺损2例,均同时矫正。结果全组27例痊愈,1例死于术后并发低心输出血量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2.5年,患儿症状明显减轻,营养发育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完善术前准备、彻底矫正畸形、加强心肌保护及术后管理可使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手术前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 1一周,术中应用顺单项活瓣修补室间隔缺损,术后再应用前列腺素E 1两周;同时,用彩超复查了解单项活瓣的分流作用.结果 术毕12例自动复跳,9例电除颤1~8次(5~20 J)后复跳.二次插管4例.围术期死亡两例,余19例术后彩超跟踪检查,其中7例可见到明显右向左通过活瓣的血流,时间持续3~17 d后关闭;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结论 顺单项活瓣补片同时前列腺素E 1静脉注射是一种治疗室缺并重度肺高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缺损(室缺)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较大的缺损在婴幼儿期手术,可避免形成严重肺动脉高压,造成右向左分流而失去手术时机。本文总结463例3岁以内婴幼儿室缺术后护理的体会。1 临床资料自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我科对463例婴幼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室缺修补术,其中男262例,女201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2.2岁,体重4~25kg。单纯室缺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以下简称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相当常见,约占25%左右。当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引起肺血管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对合并生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外科矫治手术的围术期死亡率有明显升高。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本文分析了我院1986年5月至1994年12月收治的10例经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提出其围术期处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室缺患者,其中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动脉导  相似文献   

18.
我院心外科自 1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10 5 3例 ,其中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中重度肺高压(PH)者 13 0例 ,死亡 1例。现将 13 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手术前后处理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 0例中 ,男 78例 ,女 62例 ;年龄 3个月~ 16岁 ,平均 (4 .68± 3 .2 )岁。体重 3 .5~ 3 9kg ,平均 (17.5±8.73 )kg。全组患儿术前均有发育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气急、多汗、心功能不全等表现。胸骨左缘第 2~ 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第 2心音明显增强。心电图示左、右室大 ,或左…  相似文献   

19.
李劲松  曹辛 《云南医药》2000,21(1):71-72
大型室间隔缺损在1岁以内常有反复心衰、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落后并常伴有进行性的肺高压。我院1995年6月至1998年10月为1岁以内的3例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的婴儿实施早期手术根治,均获成功。本文就1岁以内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婴儿早期根治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特点及术后监护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9月、11月、12月,体重为8kg、85kg、95kg。3例入院前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曾于内科多次住院,经强心、利尿药物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岁以内患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自1999年2月~2004年11月我院356例1岁以内VSD伴PH患儿均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VSD修补术。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压力分三度:30mmHg≤SPAP〈50mmHg为轻度;50mmHg≤SPAP〈70mmHg为中度;SPAP≥70mmHg为重度,其中轻度151例,中度134例,重度71例(双向分流10例,均以左一右分流为主);年龄1~6个月134例,6~12个月222例;体重≤5kg48例,〉5kg208例。结果年龄1~6个月死亡5例(3.75%),6~12个月死亡3例(1.4%)、体重≤5kg死亡3例(6.2%),〉5kg死亡5例(2.4%);轻度pH患儿死亡1例(0.7%),中度pH患儿死亡2例(1.5%),重度pH患儿死亡5例(7%),、舍并严重低心排者4例,其中3例死于围术期.1例自动出院;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者3例,均治愈;合并肾功能衰竭者3例,其中1例通过腹膜透析治愈,2例死亡;合并肺不张行再次气管插管2例均治愈;因术中腔静脉引流不畅造成多脏器水肿而死亡1例手术病死率与pH程度、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呈明显相关.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中引流通畅以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术前、术后适当控制肺动脉压力及超滤亦可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