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某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情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建立估计吸毒人群中 HIV感染情况的方法 ,为今后开展针对吸毒者的相关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以4个月为间隔 ,将吸毒者出入强制戒毒所登记的记录作为前后两次捕获资料来源。应用 Seber的调整公式 ,对湖南省洪江区吸毒者人数进行估计。采用当年在所监测的感染率推算感染人数。结果 :采用捕获 -再捕获方法估计总吸毒人数 10 6 9人(95 % CI:4 6 0 ,16 14 )。当年监测 HIV感染率为 8.8% ,推算该区吸毒者中 HIV感染人数为 94人 (95 % CI:4 0 ,14 2 )。结论 :捕获 -再捕获法可以满足对吸毒人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估计怀化市洪江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为今后预测该地与吸毒相关情况服务。方法 应用Poison分布期望值可信限表,确定样本大小。应用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采用访谈方式获得数据,估计吸毒总人数。采用当年在所监测的感染率推算感染人数。结果 最优分配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1388人,发现吸毒人员24人,占1.73%;洪江区总人口为72709人,估计总吸毒人数1258人。结论 该方法可以满足对吸毒人数的估计。  相似文献   

3.
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分析数据模型.方法收集和分析戒毒所登记资料,确定捕获期和捕获间隔期,建立捕获-再捕获法使用的分析数据模型,以估计当地吸毒人群基数.结果获得建立捕获-再捕获法使用的分析数据模型的方法.结论按照统一的方法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是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基数估计方法对某市吸毒人群的基本规模进行估计,并综合3种方法所得结果,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市8个戒毒所登记在册的吸毒者调查,运用公安、司法等部门相关人员定性估计方法、捕获-再捕获法和简易乘数法对全市吸毒人群进行基数估计。结果该市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者共15856人,相关人员定性估计法估计该市吸毒人群基数约为32653人,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为85786~99446人(中位数为96407人),简易乘数法估计为39106~50678人(中位数为48398人),综合3种方法得到该市吸毒人群基数约为42900~90004人。结论该市吸毒人群的估计数量为登记在册人数的2.71~5.68倍。在实际工作中应在定性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估计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数字。  相似文献   

5.
王贝贝  林爱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640-3642
[目的]采用乘数法和捕获-标记-再捕获法估计广东省某市吸毒人群的数量,为该人群健康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某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和劳教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获得该人群的基本情况,依据该市8家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数据,运用乘数法和捕获-标记-再捕获法估算该市的吸毒人群数量。[结果]该市吸毒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地区分布广泛,乘数法和捕获-标记-再捕获法估计的吸毒人员基数分别为49619,(47599~54734)人。[结论]乘数法与捕获-标记-再捕获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估计该市吸毒人数约为50000人,对吸毒人群的基数估计要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喻彦  周顺福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2):131-132,143
[目的]运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下称CR法)估算上海市某地区道路交通伤害(RTI)实际发生人数,评价和改进道路交通伤害登记方法。[方法]利用某地区中心医院住院病例登记数据库作为第一样本资料来源、公安部门信息登记数据库作为第二样本资料来源,严格匹配两样本中重复的伤害病例,运用两样本CR法估算该地区实际道路交通伤害人数。[结果]在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该中心医院病例485例,公安部门报告655例,经CR法估算该地区同期估计发生道路交通伤害人数为2470人(95%CI:2144-2796人),发生率为(380±50)/10万。[结论]CR法是一个颇具前景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简便的特征,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伤害预防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的传染病死亡人数,以评价死因登记处中传染病死亡数据的完整性。方法收集林州市死因登记处、民政和公安三来源2004—2005年的传染病死亡登记资料。用居住地址、姓名、性别、身份证编码、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变量对不同来源数据进行匹配。利用三来源的对数线性泊松模型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真实的传染病死亡人数。结果在2004—2005年共报告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61人;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75人(95%CI:367~393),以此估计值作分母,登记处的漏报率为6.7%,公安、民政和登记处资料合并后的漏报率为3.7%。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传染病死亡登记进行估计,可以校正因漏报而造成的数值误差,获得较准确的传染病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捕获-再捕获法在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数估计中的应用,并对广东省某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数进行估计。方法采用捕获-再捕获法,利用市强制戒毒所登记的资料,估计全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的基数。结果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全市静脉注射吸毒人数为13017。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静脉注射吸毒人数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可靠,较适合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危人群基数估计。  相似文献   

9.
捕获-再捕获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捕获-再捕获法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同性恋人群、暗娼人群和吸毒人群)基数估计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发放标记物和问卷调查估计成都市同性恋人群基数;依据戒毒所登记资料,估计乐山市市中区吸毒人群基数.结果:捕获-再捕获法对成都市同性恋者基数估计分别是1387、1372和1151人;对乐山市市中区吸毒人群的估计为3456人.结论: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可靠,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危人群基数估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 估计林州市2004—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评价全死因登记报告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的完整性。方法 通过林州市居民全死因登记处、全国第3次死因调查的村访谈资料和公安部门3个来源收集林州市2004—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不同来源数据间的匹配采用姓名、年龄、性别、死亡时间、死因和居住地址等变量。考虑到样本间的相依性和异质性,在年龄、性别分层中使用对数线性模型估计三样本中都没有出现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理论数,加上已知观察数,得到估计死亡总数。结果 林州市2004—2005年3个来源资料合并共报告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359例,死亡率为2.16%。其中,居民全死因登记处报告的儿童死亡人数为291人,死亡率为1.75%;用捕获-再捕获方法 估计的儿童死亡人数为398人,死亡率为2.39%。登记处的漏报率为26.9%,合并样本的漏报率为9.8%;女童组更易被漏报,同时在低年龄儿童组死亡漏报率较高。结论 仅使用居民全死因登记处或合并样本资料会低估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在公安部门、死因调查的村访谈资料、居民全死因登记处等部门的现有资料基础上使用捕获-再捕获方法 ,可以校正低估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染源主要为野生的啮齿类动物。但是,国内外动物实验室、动物饲养室人员感染HFRS病毒的事件屡有发生。2005年初在牡丹江地区某高校动物实验室发生4例实验动物Wister大白鼠传染的HFR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乘数法估计株洲市区吸毒人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科学估计株洲市吸毒人群基数,为掌握此人群中HIV/AIDS流行状况和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两种乘数法对株洲市城区吸毒人群基数进行估计.结果公安部门估计吸毒人群4 083人,吸毒率0.54%,乘数法1估计吸毒人群2 879人,吸毒率0.37%,乘数法2估计吸毒人群3 255人,吸毒率0.42%.乘数法1和乘数法2估计数无显著性差异,公安部门估计数过高.结论乘数法可很好地估计吸毒人员基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不同来源北京市死亡居民数据的描述和分析,了解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并探索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的方式。方法 收集、整理和对比公安、民政及卫生来源北京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及其一致性和及时性。结果 2013-2014年度公安、民政和卫生来源数据共387 003例,其中公安来源户籍居民数据95 318例,民政来源所有数据130 906例,卫生来源户籍居民数据160 779例。卫生和公安来源数据填报完整性及数据字段规范性较高。公安来源数据身份证号码填报率最高,民政来源数据报告及时性最高,卫生来源数据信息量最大。3种来源数据总体一致性及报告及时性较好,但死亡原因等字段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北京市公安、民政及卫生来源交换数据总体质量较高,但是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drug misusers have until recently relied on two main forms of sampling: probability and convenience. The former has been used when the aim was simply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 condition and the latter when in depth studi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profiles and behaviour of drug users were required, but each method has its limitations. Probability samples become impracticable when the prevalence of the condition is very low, less than 0.5% for example, or when the condition being studied is a clandestine activity such as illicit drug use. When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s are used, it may be difficult to obtain a tru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depending on the qu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used to develop the stratification strategy. The main limitation of studies using convenience samples is that the results cannot be generalised to the whole population of drug users due to selection bias and a lack of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sampling frame. New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aim to overcome some of these difficulties, for exampl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owball sampling, capture-recapture techniques, privileged access interviewer method and contact tracing. All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drug misuse. The various methods are described and examples of their use given, drawn from both the Brazilian and international drug misus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榆中县吸毒人员艾滋病的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4月-2010年6月份进入兰州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0名吸毒人员中,抗-HCV阳性88例,阳性率22.00%,抗-HIV阳性1例,阳性率0.25%,梅毒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5.25%。结论:吸毒人群存在HIV感染流行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吸毒人员的监测、宣传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两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四市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为广东全省吸毒人群的规模估计提供参考。方法于2005-2007年在广东省选取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和较多的地级市各2个,对戒毒所内的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对各市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并与各市公安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及上一年戒毒所收治的戒毒人数相比较。结果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的两市,其吸毒人群规模约分别为登记在册数的1.39~3.70倍和1.33~2.05倍,为上一年该市戒毒所戒毒人数的3.37~8.97倍和4.11~6.33倍;流动人口较多的两市,其吸毒人群规模约分别为登记在册数的1.58~2.78倍和1.78~2.52倍,为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的7.81~13.74倍和9.61~13.61倍。结论广东省各地可根据本地流动人口状况、吸毒的严重性、戒毒力度等综合情况,参考相应的倍数乘以当地吸毒者在册登记数或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估计该地的吸毒人群规模。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居民伤害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江西省居民伤害流行的特点和分布。方法于2005年9—11月,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江西省98个县(市、区)的37个街道和213个乡(镇)的100000户,共计319543人。结果江西省居民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5.60%,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各年龄组中以0~6岁组为最高(6.55%);前3位非致死性伤害类型依次为跌伤(27.39%)、动物致伤(21.40%)和道路交通伤(17.56%)。伤害致残率为2,22%。前3位伤害致残原因为跌伤(37.94%)、道路交通伤(21.36%)和锐器伤(16.58%)。致死性伤害发生率(即伤害死亡率)为93.26/10万.前3位伤害死因为跌倒或跌落(30.54%)、道路交通事故(24.83%)和溺水(15.44%)。结论伤害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居民中均有发生,且伤害类型分布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当前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及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0个社区/村,分别于4个季节进行腹泻发病及就诊情况的入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调查22 540人次,2周腹泻发病率为1.069%;城市、农村的2周腹泻发病率分别是0.679%、1.407%;城市和农村腹泻病人就诊率分别是42.13%和82.25%,就诊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09,P<0.05);城区以在二级综合/儿童医院就诊比例最高(61.33%),农村以到个体诊所就诊的比例最高(93.90%),第4季度和第2季度就诊率较高(77.22%和75.00%)。结论该地区人群腹泻病发病率仍属较高水平,目前城乡腹泻病例就诊模式不同,城市腹泻病例就诊率低于农村。建议政府应该继续加强改进预防控制腹泻病的政策措施,降低发病率;同时应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