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实践培训的做法与效果。方法根据学员的情况、学习时间分别制订培训计划,包括伤口造口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参与造口门诊出诊及医院临床疑难伤口会诊、考核等方法。结果共完成护士专科技能培训272人,其中造口治疗师55人,院外学员166人,本院伤口造口小组成员51人。结论通过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实践的培训,为护士提供了一个专业技能指导平台,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口伤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造口伤口小组,确定小组职责并进行专业化培训及考核,由造口治疗师及小组成员对压疮患者和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统一、全程管理。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前后,统计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调查小组成员对压疮知识的知晓率及压疮高危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后,压疮发生率(1.4‰)低于小组成立前(4.0‰);压疮治愈率(68.7%)、造口伤口小组成员对压疮知识掌握情况(25.6±1.5)及压疮高危患者满意度评分(4.1±0.2)均高于成立前。结论:造口伤口小组的成立,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减轻了压疮患者痛苦,充分体现了造口伤口专科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楚伟英  邓博  李燕辉  蔡春燕  骆大行 《全科护理》2020,18(10):1246-1248
[目的]探讨伤口专科小组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伤口专科小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伤口愈合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病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7%(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管理中应用伤口专科小组可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从而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发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职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自2012年起,我院基于高级护理实践的理念,积极探索伤口造口专业工作模式,通过对伤口造口小组授权,建立专科门诊,专科护士参与护理质量控制、教育培训、疑难病例讨论以及阶段式培养与使用等运作方式,使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多重职能充分发挥,提高了医院高级护理实践水平、专科护士综合能力,同时满足了专科护士价值需求,为促进护理专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在治疗创伤疑难伤口中的作用.方法 组成以创伤外科、疼痛科、介入科、营养科等专业医护人员为主的多学科合作小组,对2009年5月~2010年6月创伤外科收治的132例创伤疑难伤口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创伤疑难伤口患者经多学科协作、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无一例伤员死亡.98例患者的创伤疑难伤口完全愈合;32例创面感染者,经扩创后植皮愈合;4例创面发生难以控制的动脉性出血,通过栓塞主干血管止血,其创面基本愈合;14例患者因创面严重感染并伴有肢体坏死而截肢.结论 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综合治疗创伤疑难伤口是行之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格式伤口护理记录单在伤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应用效果,规范专业内容,体现专业价值,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伤口专科护理内容,自行设计表格,经过临床试用并不断修改及完善后开始正试启用。结果:该表格在临床应用2年,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结论:专科护理记录单专科内容全面、记录简便,能客观、真实、连续、规范、全程体现患者门诊处理情况及伤口愈合过程,规避医疗风险,保证专科质量,可作为临床伤口专科及其他专科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造口伤口数据库对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伤口小组成员分为两组进行培训,每组学员23例,常规组在个案护理培训时通过到病房临床实践伤口护理或观看以往收集的案例照片进行学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造口伤口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个案分析的学习,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结束后,观察组考核成绩总分为(94.24&#177;3.01)分,常规组为(80.87&#177;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9,P<0.05)。观察组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为78.26%,常规组为3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3,P<0.05)。结论在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应用数据库进行学习有助于节省学员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非专科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伤口的认知情况,为开展伤口知识培训、提高临床伤口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45名护士展开调查。[结果]345名临床一线非专科护士湿性愈合理论得分为4.87分±2.37分,50%左右的护士存在伤口治疗误区;55.7%的护士遇到疑难伤口都是询问护士长,80.0%的护士以院内业务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存在"技能、理论、敷料选择、伤口评估及记录知识缺乏"等人数均占60%以上。[结论]非专科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掌握不理想,临床实践中应加强伤口护理知识的培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全院的伤口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2013年我院患者伤口特征变化及治疗现状,了解伤口专科护士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规范伤口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3年我院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预后,门诊伤口换药患者常见伤口的分类、数量及增长趋势、处理方法等。结果:在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面,2012年与2013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压疮治愈/好转率方面,2013年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换药人次2013年较2012年增幅为4.88%,增幅较大的伤口类型依次为动/静脉溃疡、糖尿病足、压疮;换药人次较多的依次为缝线、脓肿切开术后/感染、外伤;门诊患者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干预伤口的比例明显低于住院患者(P〈0.05)。结论:应重视对伤口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伤口专科护士在伤口处理中的作用,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伤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我国的推广和造口治疗师的培养,慢性伤口护理逐渐由医生为主导向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转变。很多医院已成立伤口护理中心或伤口护理小组,由全职或双职造口治疗师或伤口专科护士全程负责病人的慢性伤口护理工作。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规范的伤口护理记录单,在伤口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口专科护理会诊在术后慢性伤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4月22例术后慢性伤口患者进行专科会诊,总结专科护理会诊的成效。结果:伤口专科护理会诊后,3例患者伤口1周内愈合,10例伤口基底颜色由100%黄色转变为75%红色,25%黄色,9例伤口面积缩小率10%~42.5%。结论:伤口专科会诊制度,解决了患者疑难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伤口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实践院校合作培养伤口造口专科方向护生方法。方法:根据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需要具备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对我院和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9和2010年联合培养两届辅修伤口造口专科护理112名学员,分别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专科理论培训、技能操作培训、临床实践培训。结果:培训学员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得到有效的提高,病人满意度为100%。结论:院校合作伤口造口专科方向护生的培训提高了护生的伤口造口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对伤口造口专科方向护生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临床护士的造口及慢性伤口专科护理水平,使患者得到专业、规范的治疗和指导。方法成立造口专业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专科化培训,讨论制订造口护理规范,对特殊类型的慢性伤口实行护理会诊、小组讨论。结果提高了小组成员及临床护士的专业知识,自造口专业小组成立1年来,累计授课18次,约50学时,小组成员出勤率96%以上,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结论专业小组的成立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跨学科团队合作处理复杂伤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复杂伤口治疗需要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包括造口治疗师、外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等。所有纳入患者先由伤口护理中心造口治疗师进行评估和检查,分析判断患者的健康问题,采用互助式或菜单式合作模式,按需联系相关专家会诊,制定专科治疗方案和伤口护理方案。由伤口护理中心护士负责执行方案并评价效果,统计并分析合作模式实施3年中不同类型复杂伤口的治愈率和平均愈合时间,回顾性分析实施前3年同类伤口的结果作对照。结果:合作模式实施后3年与实施前3年分别处理628例和563例复杂伤口,总体治愈率提高13.63%(P0.05),平均愈合时间缩短25.67 d(P0.05)。结论:跨学科团队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复杂伤口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是提高伤口护理效果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提升临床护士的造口及慢性伤口专科护理水平,使患者得到专业、规范的治疗和指导.方法 成立造口专业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专科化培训,讨论制订造口护理规范,对特殊类型的慢性伤口实行护理会诊、小组讨论.结果 提高了小组成员及临床护士的专业知识,自造口专业小组成立1年来,累计授课18次,约50学时,小组成员出勤率96%以上,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专业小组的成立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促进了护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基于"互联网+"全程信息化慢性伤口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组建专业化的慢性伤口管理团队,搭建慢性伤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比较系统应用前后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护理人员处理慢性伤口的能力、患者伤口愈合程度及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应用全程信息化慢性伤口管理模式后,患者伤口愈合程度高于应用前,满意度显著提高,医联体护理人员处理慢性伤口的能力高于应用前(P 0. 05)。结论基于"互联网+"全程信息化慢性伤口管理系统的构建,可进一步优化慢性伤口诊疗流程,提高慢性伤口治愈率和护士处理慢性伤口的能力,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实现区域内慢性伤口的同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成立伤口处理联盟,对伤口处理联盟成员进行教育培训,通过临床实践,制定统一的伤口处理标准,进一步推广湿性伤口愈合理念,提高伤口处理技术,实现梯队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的专业化服务,提高伤口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进术后难愈伤口愈合的处理和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整体及局部伤口护理的评估、记录、伤口清洗液与使用保湿敷料的选择和护理操作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伤口愈合。结果:通过实施整体护理,15例剖宫产术后难愈伤口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难愈性伤口可以通过科学的和具体护理的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19.
通过成立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管理小组、建立档案、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换药培训、电话随访、网络传送照片、家庭访视、护理门诊随访、建立医院-社区伤口专科护理协助小组等措施对40例慢性伤口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38例痊愈,2例失访,促进了病人伤口愈合,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非伤口专科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和培训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伤口护理知识问卷及慢性伤口护理知识培训需求问卷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对珠海市11家医院的291名非伤口专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非伤口专科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总分及培训需求总分分别为(72.07±22.03)分和(49.05±8.3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有无参加伤口护理培训、接触慢性伤口频次是影响非伤口专科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P<0.01);对伤口护理是否有兴趣是非伤口专科护士慢性伤口护理知识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慢性伤口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对慢性伤口护理知识培训需求较高。有必要构建完整的知识培训体系对非专科护士进行伤口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以促进伤口护理质量整体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