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156例临床确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与150例临床确诊无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出斑块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检出斑块有硬斑、软斑、混合斑,其中软斑、混合斑比例高于硬斑;对照组仅检出硬斑与软斑,硬斑比例高于软斑。观察组以低回声斑块为主,对照组以强回声斑块为主。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值左、右均值为:(0.99±0.17)mm,对照组左、有均值为(0.63±0.07)mm,两组内中膜增厚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检出颈动脉狭窄60例,占38.46%,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狭窄28例,占比为18.67%。且严重狭窄率及闭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无创快捷的特点,能准确检查出斑块及斑块性质,对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及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荣志  周英  李其英  崔贤炉  徐爱琴 《安徽医药》2015,19(10):1955-1956
目的:观察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院的154例资料完整的老年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另外选择92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无脑梗死病史的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同时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率、软斑发生率、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异常率、发生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为斑块发生率及软斑发生率较高,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发生率及发生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率也较高;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3.
李芳  黄德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88-1089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2例,斑块检出率为72.9%,对照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24.0%。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数为95处,对照组中斑块检出数为20处,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36~82岁,为高血压组;31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年龄40~97岁,对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内-中膜增厚,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8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5%(P〈0.05)。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24例首发脑梗死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并选择24例同时期非脑血管病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发生率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左、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9.2%)显著高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在脑梗死组显著高于非脑血管病组,提示颈动脉硬化程度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颈动脉检查,根据斑块形成情况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在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部位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发生部位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30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03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大小、性状及部位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IMT增厚、软斑和溃疡斑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这几项指标与脑梗死呈正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部位有显著同侧相关性(P<0.05);颈动脉超声检测在大脑半球梗死者中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脑干和小脑梗死者中的斑块检出率(P<0.01).两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66.08%,68.97%),显著高于颈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入口处(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狭窄严重程度、IMT增厚、软斑及溃疡斑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的预测指标,对大脑半球的预测敏感性最高,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应全面监测之;特别注意观测颈动脉分叉处的粥样硬化斑块,它对脑梗死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并观察不同类型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达7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扁平斑13例(18.31%),软斑24例(33.80%),硬斑12例(16.90%),混合斑22例(30.99%);对照组中扁平斑8例(50.00%),软斑2(12.50%),硬斑4例(25.00%),混合斑2例(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软斑、混合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硬斑和扁平斑(P〈0.05)。结论对于可能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及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性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45例MS患者作为MS组,41例随机选择的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日本东芝SSA-350A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状况,以所测量最大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MS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确定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密切相关性,为MS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诊断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265例及健康者(对照组)252例,采用二维高频超声观察颈动脉壁结构,粥样斑块的形态、大小、管腔狭窄情况;运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技术观察血流状态,血管充盈情况,测量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结果高血压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发生率及中重度管腔狭窄率无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随高血压病严重程度的增加,斑块发生率及管腔狭窄率也明显增高。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评估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为临床防治方案提供直观可靠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3月,对观察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观察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6.2%,以软斑、混合斑为主;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38.8%,以硬斑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IM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斑块的形态、大小、位置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对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2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类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值(IMT)、颈总动脉收缩期的内径(Ds)、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情况。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硬斑、混合斑比例、IMT、Ds、RI、PI均高于对照组,软斑比例、Vs、V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8倒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的情况,并以52例无高血压的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IMT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内径、粥样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患者防治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病例分为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intima—medium thickness 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101例脑梗死患者63例颈总动脉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4.2%;40例非脑梗死者6例颈总动脉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32.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US)对2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颈动脉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软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硬斑.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效果,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本次试验实施分组讨论,观察组对象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接收的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患者,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长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统计颈动脉硬化斑块数量。结果 观察组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左侧厚度(1.53±0.14)mm、右侧厚度(1.51±0.12)mm,对照组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左侧厚度(0.85±0.05)mm、右侧厚度(0.83±0.05)mm,组间数据比较后无明显差异存在(P> 0.05);通过对两组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共5块(1块软斑,1块硬斑,2块混合斑,1块扁平斑),观察组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共57块(20块硬斑,8块软斑,19块混合斑,10块扁平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多集中在颈动脉交叉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中,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为临床准确预测及积极预防脑梗死疾病发生情况给予可靠依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完成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查工作,记录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2.11%,显著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18.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根据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给予积极的稳定斑块或消除斑块措施,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9例,发生率为76.3%,对照组20例中有3例(15.0%)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IMT(1.12±0.29)mm,对照组IMT(0.76±0.1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且表面多呈不规则型。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1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硬化斑块性质及位置分布等。结果观察组216例患者中检出粥样斑块211例(258块),斑块检出率为97.69%。对照组150例志愿者中检出粥样斑块22例(27块),斑块检出率为1.33%。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8个粥样斑块主要分布为BIF与CCA,对照组27个粥样斑块主要分布位置也为BIF与CCA。观察组258个斑块以混合斑与软斑为主,发生率分别为39.53%、54.26%,对照组27个斑块以软斑为主,发生率占74.0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布、数量及类型与脑梗死之间有一定关系,并且随着脑梗死病情发展,粥样斑块类型会发生改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牛淑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14-12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60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5例(75.0%),对照组4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P<0.01).脑梗死组45例中共检出斑块72个,对照组11例中共检出斑块18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88、10.13,均P<0.01),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0.73、10.70,均P<0.01).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斑块的稳定性关系最密切.临床上可根据颈动脉彩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