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40例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40例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全切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开腹手术,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较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小兰 《当代医学》2021,27(25):134-135
目的 探究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对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方式,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方式,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张欣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86-18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4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在手术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6月因妇科疾病行子宫全切治疗的50例女性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子宫全切除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平均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探求子宫全切术的最佳术式.方法将在我院行子宫全切术的84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33),前者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后者接受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如患者符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指征,可考虑尽量给予该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6.
周青 《中国医学创新》2012,(28):151-152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笔者所在科行子宫全切除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阴式子宫全切术的75例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接受开腹子宫全切术的53例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创伤更小,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单纯阴氏子宫全切术(TVH)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109例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接受LAVH,而对照组50例接受TVH,术后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肛门排气时间、回访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VAH对于需要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较TVH疗效好,并发症少,且适应证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子宫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病变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雷许金 《大家健康》2014,(9):294-295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经腹部子宫全切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治疗的共80名子宫全切术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40名,对照组为经腹部子宫全切术患者40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率,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25.55±37.24)ml比对照组(181.01±28.89)ml明显减少,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2.47±7.14)h、(31.52±6.34)h,住院时间分别为(5.05±1.23)d、(8.19±2.37)d,术后病率分别为3.89%、11.26%,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比传统经腹部子宫全切术临床效果好,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患者疼痛轻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全切术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8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对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的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在肛门排气(25.7±4.3)h,下床活动(3.1±1.2)d,住院时间(5.8±1.4)d,术后恢复(11.7±3.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许晓峰 《中原医刊》2011,(19):59-6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与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间患有子宫良性病变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组)48例,行经腹子宫全切术(TAH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术后随访1年,比较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情况。结果LAV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TAH组(P〈0.05)。LAVH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均优于TAH组。结论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对患者损伤小、恢复快,节约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环  孙桂丽 《健康之路》2016,(4):101-102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明显好转,未影响治疗。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晓彬 《吉林医学》2014,(23):5107-510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全切与经腹子宫全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治疗因子宫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的因子宫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静剂使用例数及术后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较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适用于各种良性病变的全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全切术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一2013年3月期间到我院实施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截石位下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患者在平卧位下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总出血量、术后初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指导患者临床活动,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不需腹部切口、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腹子宫全切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创伤小,疼痛轻,创口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子宫相关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子宫全切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2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4.3±3.5)min、(125.6±8.1)mL及(6.1±1.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相关疾病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控制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TVH)、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经腹子宫全切术(TAH)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住院治疗并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7例,并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TVH组36例、LAVH组33例,TAH组2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三组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LAVH组明显要少于TAH组和TVH组,但LAVH组患者手术的费用要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患者手术适应证少于LAVH组与T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H组患者在安全性优于LAVH组与TVH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手术方式,但费用较高,而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安全性较高,故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陈素琴 《河北医学》2013,19(4):526-52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纽应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血清IL-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5d观察组基本恢复,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4水平与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创伤小,并且可以减轻创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晓萍  唐艳 《西部医学》2011,23(10):1908-1909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术(LAVH)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大子宫(〉12孕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1例需行子宫全切术的大子宫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111例);B组(对照组),110例。A组行LAVH,B组行TAH。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LAVH组的术中出血量较TAH组少,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TAH组短,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式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AVH优于TA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切除大子宫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和评价非脱垂大子宫阴式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3例非脱垂大子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采用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37例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评价项目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评价项(手术失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手术耗时、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阴道残端感染、盆腔血肿、小腹坠胀及胃肠功能失调)方面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2.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非脱垂大子宫患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