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疾病监测》2006,21(9):450-451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汉坦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人感染后能够导致两种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汉坦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排泄物与分泌物经皮肤破伤、消化道传播以及其汽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汉坦病毒感染后发病机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毒通过多种宿主携带及多种途径传播,本病起病急,进展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谭德明 《新医学》2005,36(1):56-58
1引言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在欧洲曾被称作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 epidemic),1982年WHO建议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HFRS患者43例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损害为特点,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如不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高,多发于农村,对劳动人民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由于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殊疗法,故病情观察与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本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将多年来积累的临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周宁县1984-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树生  刘景荣 《疾病监测》2003,18(12):452-454
周宁县是福建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高发病区之一,亦是我县重点防治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进一步掌握HFRS的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84—2002年19年间HFRS疫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绍基 《新医学》2008,39(7):486-488
1 引言 目前全球已发现病毒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有4个病毒科,即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 family)、沙粒病毒科(Arenaviruses family)、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uses family)和黄病毒科(Flaviviruses family).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实验室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HV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由大(L)、中(M)、小(S)3个片段组成,分别编码RNA聚合酶、囊膜糖蛋白(GP)G1和G2及核衣壳蛋白(NP)。GP位于病毒外层包膜,其表面有血凝素抗原和中和抗原位点;NP则位于核心,无中和抗原位点,但能诱导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根据病毒分类国际第七次会议的HV分型标准,目前HV至少有30个血清型或基因型,而且新的血清型不断地被检测出来。引起HFRS的HV病毒主要是Hantaan(HTNV)、Seoul(SEOV)、Puumala(PUUV)以及Dobrava(DOBV)。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自发性肾破裂1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也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五期,少尿极期和多尿早期是发生自发性肾破裂的高危阶段。我院自1994至2003年共收治HFRS患者797例,其中并发自发性肾破裂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陆召文  万长才 《现代康复》1999,3(2):248-24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antaan病毒引起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现将我市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之间经双份血清检测的EHFlgG抗体确诊的19份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曲型病例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主征和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特点,病人各期对入量和饮食的要求均不相同。我院对12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大量指导及饮食干预的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出血热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疾病监测》2009,(10):802-802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1.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2.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15.
屠宇平  杨小平 《疾病监测》2008,23(6):396-396
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是经啮齿类传播的病原体,人类由于吸入受染啮齿类的排泄物而感染。在瑞典、芬兰、挪威、俄罗斯和中欧的部分地区,普马拉病毒(PUUV)在田鼠(Myodes glareolus)中流行。人类感染PUUV可引起流行性肾病(NE)-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轻度发病。在瑞典最北端的4个县发现的NE病例大约占90%。Vasterbotten县是瑞典人类汉坦病毒感染发生率最高的地区,也许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每年的汉坦病毒感染发生率为20/10万,但真正的发生率要高出7、8倍。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主要是散发流行,四季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地区10~12月为大流行高峰,部分地区5~7月还有小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休克发生率高,且为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起病急、发热、低血压、极度疲乏,不思饮食,口渴,恶心,腹痛,还可表现为颜面、结膜、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血、发红。属于肾综合症出血热。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相似文献   

19.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出血热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肾脏损害是本病早期特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是HFRS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较广,病死率较高,如治疗护理措施不当可致死。本科1996~2004年,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50例,通过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未出现护理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