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从1980年10月以来,在一般绞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基础上,结合病人需要,设计制造了带有大段人工股骨或人工胫骨的绞链式人工全膝假体,用这种假体治疗20例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骨肿瘤,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就其护理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骨肿瘤,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15—38岁。肿瘤种类及部位:股骨下端骨巨细胞瘤分级Ⅱ—Ⅲ级5例,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分级Ⅱ—Ⅲ级之间9例,胫骨上端非骨化性纤维瘤复发1例,  相似文献   

2.
骨巨细胞瘤多侵犯长骨,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为最多,约占65%,其他多发部位依次为桡骨远端、腓骨小头、股骨近端、肱骨近端等,约20%的骨巨细胞瘤发生于手部、脊柱和骨盆等非长管状骨[1].对于因胫腓骨下端肿瘤而需广泛切除胫腓骨下部,用带胫骨的人工全踝关节进行置换,重建踝关节的功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我科1987-2006年先后为3例胫腓骨下端骨肿瘤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人工全踝关节置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7年 2月~ 1999年 3月,对肿瘤性膝关节假体置换术 20例围手术期介入康复护理,侧重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与肢体运动功能训练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 20例中,男 12例,女 18例;年龄 13~ 58岁,平均 23岁。其中骨肉瘤 15例,骨巨细胞瘤 4例,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1例。瘤变部位:股骨远端 16例,胫骨上端 4例。诊断均经病理证实,作瘤段切除后分别行股骨、胫骨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身化疗。 1.2康复护理 (1)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术前 1周开始训练,使病人掌握术后运动锻炼方法。①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患者…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0年10月以来,在一般绞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基础上,结合病人实际需要,设计制造了带有大段人工股骨或人工胫骨的绞链式人工全膝假体,用这种人工骨及人工全膝置换治疗15例股骨下端或胫骨上段骨肿瘤,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对人工胫骨设计了腓肠肌内侧头翻转肌瓣的术式为人工骨及人工膝关节提供了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关节功能满意。对骨肉瘤等恶性肿瘤,在系统化疗基础上,也采用了这种人工骨及人工膝置换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早期的固定铰链式关节由于存在较高的假体翻修率,已逐渐被旋转铰链式人工关节所替代.定制型人工膝关节还可以更好的匹配患者的解剖形态,实现机械和解剖的多样性个体化.目的:评估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部骨肿瘤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9~51岁;其中良性骨肿瘤6例,恶性骨肿瘤13例,股骨下端肿瘤15例,胫骨上端肿瘤4例.采用Enneking功能评定标准评估术后功能,复查X射线片评估假体情况与肿瘤复发.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2.5~5.3(3.64±0.89)h,术中出血量300~800(452.63±135.88)mL.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4(30.45±21.44)个月, 仅1例局部复发,无肺部转移.膝关节活动范围伸0°,屈曲95°~140°(124.47±12.89)°,Enneking功能评分为(20.95±3.69)分,优良率为89%.结果说明定制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膝部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比较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l夥像学表现.结果:长骨骨巨细胞瘤位于股骨下端8例.胫骨上端6例.股骨上端1例,肱骨上端1例,肱骨下端1例,桡骨下端1例.长骨骨巨细胞瘤表现为偏侧性、囊性、膨胀性骨质破坏(17例),可有骨壳、分隔及骨嵴、硬化边、液-液平面和软组织肿块.结论:长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对长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上端严重病损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上端严重病损9例,其中粗隆问难复性骨折6例,骨巨细胞瘤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结果经过平均18个月随访,9例患者均存活,术后切口1期愈合,人工关节功能良好,无假体脱位及松动。结论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上端严重病损,术后恢复快,较早恢复患肢功能,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GCT)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近关节部位GCT 37例.股骨远端23例,胫骨近端10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1例.Companacci分级,Ⅱ级9例,Ⅲ级28例.所有患者行瘤段切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治疗.术后采用MsTS 93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随访2~9年,1例术后2年3个月肿瘤局部复发,1例接受截肢手术.1例假体感染,2例假体松动.术后3年MSTS 93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22.49±5.16)分.肢体功能评估优良率为89.2%(33/37).结论 肿瘤型假体置换是近关节部位GCT减少复发、重建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钟伟  刘文和 《临床医学》2011,31(12):20-22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肿瘤切除﹢石炭酸烧灼、酒精局部灭活﹢骨水泥填塞术10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2.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0例,肿瘤复发2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肿瘤复发1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肿瘤复发0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肿瘤复发1例。结论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复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86例,分析该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合理治疗方法。结果:86例患者年龄主要分布于30~39岁,股骨远端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经临床手术治疗后,囊内刮除术患者中存在5例复发,大块瘤段切除术患者无复发情况,但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存在17例患者发生假体相关并发症。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术患者的MSTS评分为(21.7±4.2)分,其他重建治疗患者MSTS评分为(22.3±4.3)分。结论: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病理性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远端,大块瘤段切除术与囊内刮除术均为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骨巨细胞瘤常发生于长骨骨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桡骨下端多见.长骨骨端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由于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少见,对其影像表现认识不足,容易发生误诊.我们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结合文献探讨其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 2 0 % ,多发生于四肢长管状骨 ,具有容易复发的特点。作者自 1995年3月至 2 0 0 0年 9月采用局部刮除肿瘤、碘酒灭活加取自体髂骨植骨的方法共治疗长骨骨巨细胞瘤 4 3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 3例 ,男性 19例 ,女性 2 4例 ;平均年龄 32 (18~ 5 3)岁 ;上肢 13例 ,下肢 30例 ,左侧 2 3例 ,右侧 2 0例 ;肱骨上端 2例 ,桡骨远端 1例 ,股骨颈 3例 ,股骨大转子 3例 ,股骨下端 17例 ,胫骨上端13例 ,胫骨下端 3例 ,腓骨小头 1例 ;首次就诊 39例 ,复发就诊 4例 ;Ja…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人工膝关节治疗膝关节周围巨大骨巨细胞瘤,选择手术适应证并观察患者肢体功能保留效果。方法:9例患者,良性骨巨细胞瘤6例,恶性3例。均采用骨瘤段切除,双关节半限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8例,旋转限制型人工交链膝关节置换1例。结果:随访1.5~4.7年,1例死于肺部转移,8例无瘤存活。8例患者术后获得了较好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假体无松动。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巨大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可以早期锻炼膝关节的功能,减少传统手术所带来的术后复发及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至2003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成软骨细胞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部位:股骨下端6例,股骨大粗隆1例,胫骨上端6例,肱骨上端2例,距骨1例.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16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彻底刮除病灶+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5年),植骨全部融合.1例术后2年复发,行再次刮除植骨,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关节功能除1例股骨远端患者膝关节屈曲稍受限外余全部正常.结论 掌握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正确治疗.手术彻底刮除可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术后经过康复锻炼,病变肢体可获得满意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继庆  王臻  郭征  郭峰  袁志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226-3227,i001
目的:采用人工膝关节治疗膝关节周围巨大骨巨细胞瘤,选择手术适应证并观察患者肢体功能保留效果。方法:9例患者,良性骨巨细胞瘤6例,恶性3例。均采用骨瘤段切除,双关节半限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8例,旋转限制型人工交链膝关节置换1例。结果:随访1.5~4.7年,1例死于肺部转移,8例无瘤存活。8例患者术后获得了较好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假体无松动。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巨大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可以早期锻炼膝关节的功能。减少传统手术所带来的术后复发及关节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至2003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成软骨细胞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部位:股骨下端6例,股骨大粗隆1例,胫骨上端6例,肱骨上端2例,距骨1例.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16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彻底刮除病灶+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5年),植骨全部融合.1例术后2年复发,行再次刮除植骨,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关节功能除1例股骨远端患者膝关节屈曲稍受限外余全部正常.结论 掌握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正确治疗.手术彻底刮除可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术后经过康复锻炼,病变肢体可获得满意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至2003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成软骨细胞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部位:股骨下端6例,股骨大粗隆1例,胫骨上端6例,肱骨上端2例,距骨1例.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16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彻底刮除病灶+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5年),植骨全部融合.1例术后2年复发,行再次刮除植骨,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关节功能除1例股骨远端患者膝关节屈曲稍受限外余全部正常.结论 掌握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正确治疗.手术彻底刮除可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术后经过康复锻炼,病变肢体可获得满意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与人工假体置换对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关节功能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合理术式。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4月陕西省西京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17例,分别运用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和人工假体置换进行治疗。结果:17例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内植物的松动脱出断裂及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两组患者较术前均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和人工假体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方法,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可延缓关节置换的时间,减少翻修及再次置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股骨远端保肢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相关康复与治疗。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5年5月80例股骨下端GCT采用瘤段切除+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进行保肢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术后康复情况,定期随访有无并发症,测量X线片相关参数,根据国际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分,分析假体异常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办法。结果 80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0~168个月,失访38例,随访的42例中,18例假体松动,2例骨折,4例局部感染;术后功能评分(MSTS评分)共随访27例,平均得分26.5分,最低分13分;假体3年生存率为90.5%,5年生存率为66.7%,中位生存时间为9.23年。结论 GCT股骨远端保肢术后并发症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假体松动、周围骨折和感染。其中以假体松动最为多见,力线不良是导致其术后的主要原因,同时术后康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计算机辅助设计;胫骨;股骨 背景:膝关节的解剖形态个体差异显著,而术前模板测量方法不能准确预测术中所需假体的大小。 目的:探索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全膝置换假体尺寸准确性的方法。〈br〉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54-82岁,平均67.8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数字化组21例术前行64排CT 扫描患侧下肢,数据导入 Mimics 软件后建立胫骨和股骨的三维模型,然后导入假体厂家提供的不同型号的假体的 CAD数据,按手术原则利用Mimics软件的模拟手术功能进行虚拟截骨、根据胫骨、股骨截骨面形态选择最匹配的三维假体模型。常规组29例按常规完成术前计划和手术。术中评估术前计划选择的假体尺寸与实际所需假体尺寸的一致性,术后拍摄下肢全长片,评估假体的匹配度与术前计划的准确性。 结果与结论:术中和术后评估显示,数字化组1例患者术前计划的假体尺寸与预测值不一致,常规组11例患者与预测值不一致;数字化组预测准确率为95%,常规组预测准确率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组有4例患者假体悬挂,2例患者股骨前皮质过度切割;而数字化组均未发生。提示数字化技术设计的术前计划可以精确预测假体型号,并为个性化模拟手术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