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区分理智与情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内心和人际2个层面[1-2].成人依恋是个体与目前同伴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3].自我分化与依恋的共通之处在于两者均揭示了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融合的程度,但自我分化强调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既能独立自主又能保持亲密的能力,而依恋则更强调个体在压力下获得依恋对象的支持,并发展其自立自主的行为.为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与依恋类型之间的关系,于2009年12月对重庆市西南大学整群随机抽取的492名非心理学专业1~3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依恋是一种心理结构或过程,依恋模式的类型会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对人格形成、个体发展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甚至持续终生。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不仅包括生物学因素,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心理、行为因素,如性行为、吸毒行为等。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日趋严重,有研究报道,我国AIDS患者中15~29岁青少年约占60%,在全世界范围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15~24岁青少年约占1/3。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HIV/AIDS相关服务与支持利用行为,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 2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医生的评价和依从性与安全型和沉溺型依恋模式得分呈正相关,与漠视型呈负相关;相关行为的部分影响因素也与依恋模式相关.结论依恋模式对HIV/AIDS相关服务与支持利用有重要影响,为今后的干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HIV/AIDS相关行为,并探讨其与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227名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恋爱经历与安全依恋模式得分呈正相关,与恐惧型呈负相关;性经历与恐惧型呈负相关。调查对象对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和感染身份的暴露与安全型正相关,与沉溺型负相关,与恐惧型负相关;高危行为的部分影响因素也与依恋模式相关。结论依恋模式对医科大学生的HIV/AIDS相关行为有重要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儿童早期母婴依恋不仅仅是一种生存适应,还与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育息息相关。安全型依恋模式能够促进儿童的认知行为和认知功能发育,并增强儿童乃至成人的社会适应性和家庭稳定性;不安全型依恋可能降低儿童学习的效能以及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依恋对儿童终身的认知和社会行为影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正在被揭示,为人们将其研究转化为育儿行为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婴儿气质     
气质是个体的行为方式。婴儿气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与早产相关的临床并发症、父母个性及母亲产前产后情绪、种族差异等。婴儿气质影响亲子依恋模式的形成及婴儿目前和将来行为问题的发生。本文就近五年的主要研究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婴儿气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质是个体的行为方式。婴儿气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早产、低出生体重及与早产相关的临床并发症、父母个性及母亲产前产后情绪、种族差异等。婴儿气质影响亲子依恋模式的形成及婴儿目前和将来行为问题的发生。本文就近五年的主要研究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Bootstrap方法,考察高中生同伴依恋在世故性与品行问题行为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关系。方法采用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文修订版、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对403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 (1)世故性及其各因子、同伴依恋中的疏远因子与品行问题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依恋及其信任、沟通因子与品行问题行为倾向呈显著负相关。(2)同伴依恋在世故性和品行问题行为倾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高中生同伴依恋、世故性和品行问题行为倾向三者密切相关,世故性可以通过影响同伴依恋来影响品行问题行为倾向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母婴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和从婴儿期到幼儿期跨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方法 对160对已经采用“陌生情境法”进行了母-婴依恋类型测评的健康母婴对,在儿童的幼儿期:1)采用成人依恋访谈问卷(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AAIQ)测查母亲自身幼年时期的依恋模式;2)采用儿童行为Q分类法(Waters & Deane's Attachment Q-set,AQS)测评幼儿与其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 结果 最终完成随访的母婴对有118对,随访率为73.8%。母亲与婴儿两者依恋类型之间一一对应的总对应率为:63.6%,其中安全型母亲与其婴儿的安全性之间的对应性最高,为86.2%;幼儿期安全型依恋占64.4%,不安全型依恋占35.6%,与婴儿期依恋安全性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安全型的婴儿中有89.7%在幼儿期仍为安全型;而不安全型的婴儿中有85.0%在幼儿期仍为不安全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 结论 母婴依恋存在代际传递性,母亲自身的依恋模式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依恋存在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婴儿依恋类型对幼儿期的依恋安全性有较高的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10.
早期依恋干预旨在改善亲子依恋关系质量,促进婴儿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经过近四十年研究探索,依恋干预发展出行为层面干预、表征层面干预、社会支持干预以及综合式干预等四种模式。本文介绍了四种干预模式的特点,对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依恋干预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依恋是儿童的社会性情绪、情感的一种特殊反映,指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父母亲或其他同他们接触密切的人的身体联系和心理联系的一种倾向。它起源于婴儿的生理性需求与初级社会性交往的需要,是在满足爱的需要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依恋经过儿童无意识地吸收,转化成为相对稳定的模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情绪力量强有力地影响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夫妻     
夫妻生活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朋友、同事和一些难舍难分的亲情外,人与人交往最多的便是夫妻了。夫妻,从心里学上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忘我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绝对融洽的情感”。古往今来,夫妻生活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经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信念及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和行为倾向,能够衡量父母对儿童的温暖及控制水平[1].有研究发现,教养方式存在代际传递[2].代际传递是代际关系的一种,代际关系被定义为一种广泛建立在两代人之间的互动模式[3].在家庭中,代际传递是指一代与下一代之间进行的信仰、规范、价值观、态度或行为的传递或交换.教养方式的代际传递是指个体在儿童时受养育的经历能够影响他们自身的养育态度和行为,传递过程意味着至少包含父母、个体及其下一代[4].教养方式代际之间传递的过程一直是社会学及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旨在回顾总结教养方式在代际之间传递的特点及影响传递的因素,以及教养方式代际传递成因不同理论流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依恋理论与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制定与设计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新视角、新方法.作者在系统综述心理与精神学科领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逐项交叉分析了依恋行为研究结果与艾滋病/性病传播与控制环节的关系.结果表明,依恋模式与艾滋病/性病相关观念、行为及危害等都密切关系.依恋理论为艾滋病/性病防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新线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民人数达5.64亿,其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最大[1].诸多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会对个体学业、工作、人际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2],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3-4].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5],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表现出消极的特征,则很有可能躲进网络世界中寻求安全感.从依恋的角度看,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是消极的.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恋需求的转移和补偿,是正常依恋受阻或未能获得满足的变形[6].  相似文献   

16.
从婴儿紊乱-适应不良的依恋行为指征、母爱情感交流受损维度、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表现特征等方面综述了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内部工作模式及研究进展。临床干预应着眼于营建开放、广泛的情感体验空间,建立安全的治疗关系。辨识婴儿的依恋需要、发展婴儿的平衡自我,以及与父母间的新型互动模式,对于紊乱型婴儿依恋的矫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依恋模式以及家庭环境的特点,为防治青少年抑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36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以33名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青少年抑郁症组依恋回避维度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呈正相关.对照组依恋回避维度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道德宗教观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高回避、高焦虑的依恋模式,在家庭环境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低、矛盾性突出.不安全依恋模式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婴儿紊乱-适应不良的依恋行为指征、母爱情感交流受损维度、父母无助或惧怕行为表现特征等方面综述了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内部工作模式及研究进展.临床干预应着眼于营建开放、广泛的情感体验空间,建立安全的治疗关系.辨识婴儿的依恋需要、发展婴儿的平衡自我,以及与父母间的新型互动模式,对于紊乱型婴儿依恋的矫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128名1~2岁幼儿依恋特征及母亲敏感性、气质等基本因素对其影响作用。 【方法】 采用陌生情境试验和现场观察对儿童依恋状况和儿童母亲敏感性进行测评,并由母亲填写家庭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幼儿气质问卷。 【结果】 128名幼儿中,安全型依恋99人(77.3%),回避型24人(18.8%),抗拒型5人(3.9%),未发现混乱型。不同依恋类型儿童母亲的敏感性得分差异显著;趋避性、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等气质维度与儿童某些依恋行为呈现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 济南市城区幼儿依恋安全型比例较高;母亲敏感性是影响儿童依恋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气质对依恋类型不产生直接影响,但某些气质维度影响儿童特定情景下的依恋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20.
依恋的形成对儿童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以依恋的概念及其类型为起点,分析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理论背景,从照料者与依恋的代际传递性关系、成人依恋模式与其子女依恋模式的关系、"将心比心"对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的解释、干预研究4个方面对儿童依恋模式代际传递性研究的新近成果进行介绍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