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职业倦怠的概念和起源、研究现状、测量工具、产生的原因及结果、干预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用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量过多、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过高所表现出的疲惫不堪状态,该状态具体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方面[1]。情感衰竭是指个体的情感与情绪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情感资源枯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是职业倦怠的核心表现。去人性化是指个体对待自己身边的人时,表现出的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与情 相似文献
3.
4.
5.
6.
2001年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苏格兰5个国家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4个国家有40%的护士对工作不满意,而美国有1/5的护士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1/3的年轻护士将在近期辞职。李小妹等的研究也发现,国内护士发生职业倦怠的程度高,具体为:情感耗竭占59.1%,去人格化占34.5%,低个人成就感占53.2%,远远高于北美常模的33.0%。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个人和家庭生活,还会造成其组织绩效降低、工作满意度下降、医疗事故和个人意外发生率上升以及离职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质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的职业倦怠甚至被描述为“护理职业性癌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意愿量表对护士的一般情况、职业倦怠程度及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A)法对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相关因素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业倦怠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 20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7%,NBS平均(165.11±27.78)分;离职意愿得分(13.20±4.08)分;离职意愿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管理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儿科护士工作负担及压力,减轻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降低护士离职倾向,稳定儿科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护士职业倦怠感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国内外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别从职业倦怠的定义、表现及在不同专科护士中的分布情况、职业倦怠的评估,护士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和干预措施等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护士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组织变革速率加快,职业不稳定性加剧,使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Rout[1]的研究发现普通人群和护士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0.2%和1.1%,日本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率高达25.9%[2],美国的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护理管理者体验低水平的工作倦怠,1/3经历高水平的工作倦怠[3]。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MBI)对278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MBI常模比较,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46.9%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现象,34.1%有一定程度的人格解体现象,80.8%没有个人成就感;年轻、低职务、非正式编制的社区护士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更低(P<0.05)。[结论]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个人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突出问题,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年轻、低职务、非正式编制的社区护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量表对278名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与MBI常模比较,被试群体的职业倦怠3个纬度得分均较低(P〈0.05);46.8%的被试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耗竭现象,34.1%的被试有一定程度的人格解体现象,81.8%的被试没有个人成就感;年轻、低职务、非正式编制的社区护士的个人成就感纬度得分更低(P〈0.05)。结论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个人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突出问题,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年轻、低职务、非正式编制的社区护士。 相似文献
13.
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出发,综述了造成护士职业压力的原因,包括:①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②工作负荷过重,频繁倒夜班.③护士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易感染.④竞争和就业的压力.⑤人们对护理职业存在着一定的偏见.⑥人际关系复杂.⑦医患矛盾日益加剧.⑧心理暴力.防止职业倦怠的措施包括:①自我心理调适.②减少职业压力,改善工作环境.③构建护士长支持系统,缓解职业压力.④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15.
护理工作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各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随着极大的心理精神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1].据研究表明,儿科护士的心理不健康检出率、职业疲溃感较内科、外科、妇科的护士高[2].现将国内儿科护士压力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预防和治疗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针对上海地区8家三级甲等医院24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关于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急诊护士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中、重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7.05%。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是21-30岁的女性护士,多数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参加工作1-10年。结论 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晋升、深造机会以及护理管理者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均有助于降低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儿科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相关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水平的关系,为降低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和离职率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2名儿科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和职业倦怠感进行调查.结果:本组儿科护士情感耗竭(27.19±9.48)分,呈高度倦怠,占71.42%;情绪智力总得分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维度及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326,P<0.05;r=-0.241,P<0.05),与个人无效感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447,P<0.05).结论:应重视和加强临床护士尤其是儿科护士对负性情绪的认识,正确指导其对负性情绪的调控,提高护士的情商水平,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和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9.
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2月对天津市某一三级肿瘤专科医院240名工作在临床一线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调查,使用职业倦怠量表测量其职业倦怠水平。结果: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5%,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20.21±10.08)分,去个性化维度得分为(5.74±5.3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32.10±10.51)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班多者较白夜班差不多者职业倦怠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2.98倍;此外,<30岁的肿瘤专科护士较≥30岁者职业倦怠提高一个或一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增加1.77倍。 结论:肿瘤专科护士职业倦怠处于轻中度水平,对于夜班多的年轻护士应给予重点关注,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调查法,以权威的评估职业倦怠的工具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Alpha在0.73 ~0.86)对天津市属的55所二、三级医院的548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该问卷包含22个条目,共3个维度: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DP)和成就感降低(Personal Accomplishment,PA).采用Lilkert 7级评分(0~6分),其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严重;成就感得分越低、倦怠程度越严重.将天津市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与Maslach等对美国1 104名医务人员的测评常模(M氏常模)进行对比,同时将结果与杭州市的一项1 285名大样本调研数据进行比较.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箱式图制作、t检验、x2检验分析等.结果 天津调研对象以三级医院护士为主(67.52%),以内外科护士居多(77.19%),学历以大专为主(50.18%),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34.85%;护师及护士职称者分别占40.15%和30.11%;调查对象以工作≤5年的护士为主,占65.33%.在与美国M氏常模的对比中,在EE方面本市护士与美国医护人员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P和PA值均低于美国医护人员(均P<0.05),表明本市护士去人格化程度低于美国医护人员,但是个人成就感不如美国医护人员强.与杭州市l 285名调研数据比较,在EE、DP和PA 3方面,本市护士与杭州市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EE和DP程度低于杭州市,PA高于杭州市(均P<0.05).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与杭州市大样本数据比较显示,本市护士的职业倦怠总检出率为63.14%,低于2013年杭州市的调查结果(70.44%);按轻、中、重度职业倦怠分类进行比较,本市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低于杭州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市护士的去人格化程度低于美国医护人员,但个人成就感不如美国医护人员强,可能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本市护士工作成就感较低,可能与我国护士感知到的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较低、继续深造及晋升的机会少、护士的个人价值得不到肯定有关;本市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低于杭州市,可能受南北地域差异以及人文差异的影响.护患关系、护理专业的发展及工作本身因素,包括团队合作、医护关系、内部管理机制、工作自主性、职业拓展等护理专业特性的工作环境是影响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