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护理领导小组的建立及其对ICU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建立ICU护理领导小组,负责ICU护理工作质量标准的修订、护理工作制度及技术文件的学习与传达、监督各项制度与规范的实施、发现并记录工作中各个方面及环节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进方案。结果提高了ICU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急救护理、消毒隔离和病房管理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意外事件和患者并发症均有降低(P0.01或P0.05)。结论 ICU护理领导小组的建立可以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管理对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6年7月起,为预防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分析院内感染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前后ICU护理人员院感防护能力情况,统计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前后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改进后,ICU护理人员在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合格率、个人防护用品执行率等方面均高于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后,ICU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住院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提高ICU护理人员对院感的防护能力,降低ICU院感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血管导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人住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将2008年1~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之前,做为对照组;将2009年1~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之后,做为观察组.同时并对36名医护人员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CRBSI相关知识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持续地执行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对CRBSI相关知识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持续地执行依从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 在ICU血管导管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可提高医护人员对CRBSI的认知程度和防护意识及执行的依从性,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IPAD的质量管理系统在ICU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构建ICU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ICU专科护理工作质量过程指标与监测标准,比较系统使用前后ICU质量检查各环节耗时、各项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正确执行率及护理人员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满意度。结果系统运行前后ICU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录入、汇总、反馈、生成各环节较运行前耗时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各项护理敏感质量过程指标执行率、护理人员对信息系统满意度高于运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PAD的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有效提升了ICU质量指标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护理相关指标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10月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3—6月监测数据作为指标应用前的资料(指标应用前),2016年7—10月监测数据作为指标应用后的资料(指标应用后).指标应用前仅收集监测数据作为基线资料;应用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护理相关指标后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收集监测数据,每月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持续化改进.观察比较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护理相关指标应用前后的差异.结果 指标应用后ICU深静脉血栓预防率较应用有明显的提高(P<0.05);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及ICU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护理相关指标为基础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重症医学专业的护理质量水平,提高了深静脉血栓预防率,降低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提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助产质量敏感指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现有的助产质量指标,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筛选-整合分析-持续改进-评价效果等环节,进行助产质量指标的监测及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改进后质控结果汇总时长、图表生成时长、结果反馈时长均显著减少(P<0.001),质控人员满意度提高(P<0.01),助产质量敏感指标在进行持续改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P <0.05或P <0.01)。 结论 助产质量指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有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助产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监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再造流程保障安全,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结果:通过完善质量监控与督导考核机制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医院感染监测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可预防与控制血液净化中心感染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血液净化治疗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科学、快捷、客观的预防压疮管理新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与网络,研发预防压疮管理系统,并应用预防压疮管理系统对有压疮危险的患者进行实时的评估、监控管理。结果应用预防压疮管理系统,实现了临床压疮评估和管理的全程信息化。与实施预防压疮管理系统前相比,实施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预防压疮知识的掌握水平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压疮管理系统的建立改变了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ICU病人监护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病人服务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应用ICU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病人信息、床位管理、医嘱处理、整体护理、电子病历、护理文书、科研统计、系统设置及效果评价。结果应用ICU管理信息系统后缩短了24 h护士书写文书时间,24 h护士床边护理时间明显延长,提高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观察病情及时率和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1或P0.05)。结论 ICU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改进了ICU综合管理模式,提升了护士救护能力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综合ICU环境表面清洁效果的改善情况。方法 设定2016年10月-2016年12月为持续质量改进前,2017年1月-2017年9月为持续质量改进阶段。制定质量改进措施并实施,对综合ICU环境表面进行采样并鉴定细菌菌种。按季度统计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下呼吸道感染率、泌尿道感染率和血流相关感染率。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前环境表面采样合格率为58.49%,持续质量改进阶段环境表面采样合格率为76.9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P<0.01)。环境表面细菌菌种鉴定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经持续质量改进后,检出菌菌株数均显著下降。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下呼吸道感染率、泌尿道感染率和血流相关感染率在持续质量改进阶段也呈下降趋势。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综合ICU环境清洁效果,减少环境表面致病菌,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期间各项感染控制指标及感染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实施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收集2015年1月—12月血液透析患者97例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各项感染控制指标、感染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合格率、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物表培养合格率及手培养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3%(1/97),低于对照组的8.24%(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3.09%(3/97),低于对照组12.94%(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各项感控指标的合格率,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50例ICU科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的50例ICU科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效果、感染症状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感染、导管相关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护理干预在ICU护理中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及护理质量,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ICU院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在院内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各种措施,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ICU医务人员治疗患者时,各项控制感染措施实施情况,以及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后,ICU医护人员治疗患者时各项控制感染措施执行情况比持续质量改进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ICU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ICU治疗、护理患者时对感染的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客观、简单、实用的ICU护理绩效考核模式,评价实施后的效果。[方法]依据ICU护理工作特点,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考核量表,对ICU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将考核结果应用于绩效分配。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满意度、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为基础的ICU护理绩效考核模式,为ICU全面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护士和病人满意度、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线评估管理系统对医院血液净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贝朗爱敦Nexadia透析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在线评估软件模块,对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指标(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营养状况达标率、透析充分性达标率、血管通路感染发生率、血管通路堵塞发生率等)进行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于2016年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应用后(2016年)与应用前(2015年)的护理质量指标的完整性和达标率。结果 2016年使用Nexadia透析管理系统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统计数据收集翔实、严谨、准确性高,相应护理措施针对性强,患者透析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指标达标率较应用前(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xadia透析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对血透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较好的收集、统计与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有利于血透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在综合性ICU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目标监测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入住综合性ICU患者,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目标监测期间感染率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实施目标监测,可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监控意识,通过加强环节质量和过程管理,促使监控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以基于循证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系统地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获取预防及管理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相关证据,并对应制订出9项质量改进审查内容.2018年12月1日-2019年2月1日,采用现场观察、查阅护理记录、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本院ICU收治的29例失禁患者和46名ICU护士开展基线审查,对证据应用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包括引入IAD风险评估工具、规范失禁评估及处理记录、制订IAD防治规范、进行IAD相关知识系统培训.2019年2月10日-2019年7月30日引入证据,并审查护士对在此期间收治的51例失禁患者的相关证据应用情况.调查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IA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关护理行为的执行率以及IAD的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士对IAD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行为执行率均有所提高(P<0.05),IAD发生率由24.1%降为5.9%.结论 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降低失禁患者IAD发生率,使护士有章可循,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文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过程改进、持续性改进和预防性改进的质量控制模式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比较质量改进前后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后的护理文书得分提高,不合格病历发生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能有效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护理风险事件因素与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ICU发生的73例护理缺陷情况,找出ICU常见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与高危环节,于2009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风险的能力,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用的工具。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借鉴“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框架,初步构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内容,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1,总体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54和0.19。最终确定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靠性,为提高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评价依据;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对过程质量的控制,同时加强对结构质量及结果质量的把控,以不断促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