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婴儿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坚持婴儿抚触的30例早产儿做为研究组,背景资料相似的因各种原因未坚持做婴儿抚触的33例早产儿做为对照组,进行纵向观察,使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纠正月龄6、12、24月龄时评估两组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纠正月龄6月龄时评估:两组大运动,适应能力两个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3个能区D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月龄12月龄时评估:两组在大运动能区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月龄24月龄时评估:研究组小儿在五大能区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坚持规范的婴儿抚触可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18~36月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神经发育特点,为后期评估、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2019年因语言问题首次就诊的18~36月龄婴幼儿,根据“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结果分为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与多能区发育迟缓组,比较两组儿童各能区发育、早期语言水平,以及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共有700例婴幼儿入选,两组间月龄(t=-1.73,P=0.09)、性别(χ2=2.06,P=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χ2=9.124 ,P=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能区均更为落后(t=15.08,20.26,25.68,18.76,39.79,P<0.001)。在早期语言水平方面,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在总的早期语言发展水平、语音和语言表达、听觉感受理解、视觉相关语言方面较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组均更低(t=8.20,10.23,9.18,11.39,P<0.001)。单纯语言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精细运动、适应性及社交DQ存在相关性(r=0.127,0.146,0.238,P<0.001),而多能区发育迟缓组语言能区的落后与各能区DQ均存在相关性(r=0.154,0.392,0.390,0.435,P<0.001);多能区发育迟缓组孤独症筛查阳性检出率更高(χ2=61.69,105.17,P<0.05)。结论 早期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合并多能区落后时存在语言发育的显著落后,应进一步完善检查,注意识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早期发育商的影响,为开展系统的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家长积极参与早产儿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干预组,家长因各种原因不愿参加干预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干预组的早产儿进行定期随访并实施早期干预,每月采用鲍秀兰教授简化的20项神经运动检查进行评估,于纠正6月龄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测试。结果 纠正6月龄时20项神经运动评估异常项目≥3项的比例,干预组为8.6%,未干预组为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异常项目≥1项的比例,干预组为20%,未干预组为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纠正6月龄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干预组婴儿除大运动能区外,其余4个能区的DQ值均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细动作t=4.81,适应能力t=3.42,语言t=5.33,社交行为t=3.45,P均<0.01)。结论 有效的早期综合干预可改善早产儿神经运动发育,对早产儿早期发育商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智能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婴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健康足月儿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分别于3、6、12月龄进行血清IgG、IgM、IgA检测;在6、12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的评估。结果 6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035,P=0.045),其中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会行为的评分高于人工喂养组(t=3.814、2.075、2.229, P<0.001或<0.05)。12月龄时母乳喂养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062,P=0.042),其中精细动作、语言的评分高于人工喂养组(t=2.271、2.066, P<0.05)。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G水平在6月龄时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4.920,P<0.001),在3月龄、12月龄时两组无明显差异(t=0.316、0.708,P>0.05)。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M水平在6月龄和12月龄时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t=2.700、4.767,P<0.01),在3月龄时两组无明显差异(t=1.797,P=0.076)。母乳喂养组婴儿血清中IgA水平在3月龄、6月龄及12月龄时均高于人工喂养组(t=6.441、6.115、6.765, P<0.001)。结论 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在智能及免疫功能上有差异,母乳喂养对婴儿的智能及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应当大力支持及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早期被动操结合主动运动训练对早产/低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为其在早产/低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中的促进作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 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金安区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门诊建档的218名早产/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是否按照要求坚持对早产/低体重儿进行早期(校正6月龄前)被动操及主动运动训练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同进行分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比较各组校正6月龄、12月龄时体格发育及Gesell评分情况。结果 早期被动操及主动运动训练频率越高及持续时间越长,早产/低体重儿在校正6月龄与12月龄时其体格测量值及智能发育商数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训练频率≤1 d/周组相比,除校正6月龄头围外,训练频率2~3 d/周组及≥4 d/周组的早产/低体重儿在校正6月龄及12月龄时体重、身长和头围测量值及适应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区发育商数更高(P<0.05);与持续时间0~2个月组相比,持续时间5~6个月组的早产/低体重儿在校正6月龄及12月龄时体重、身长及适应能力、精细动作、社交行为等能区发育商数更高(P<0.05)。结论 家长坚持给予早产/低体重儿做被动操及主动运动训练对其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治疗的轻、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患儿婴儿期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为HIE患儿的婴儿期发育评价及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将应用GM1规范治疗的轻、中度HIE患儿分别做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将与该类HIE患儿同期在本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做为对照组,三组新生儿分别建立专科档案进行1年的随访,并均在3、6、12个月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测试评估。 【结果】 1)3个月时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5个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6个月时观察1组与对照组5个能区的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5个能区的DQ比对照组婴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个月时观察2组的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的DQ仍比对照组的相应能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轻、中度HIE患儿在婴儿期可遗留智力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落后,但随着月龄的增加,智力及行为发育有个追赶过程,尤其在大运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追赶明显,轻度HIE患儿可达到正常儿发育水平;部分中度HIE患儿的精细运动和适应行为追赶缓慢,在今后的实践中,干预的重点是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心理早期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74例高危儿分为两组,干预组41例,未干预组3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7例.干预组实施婴儿抚触、婴儿体操、运动训练及视听觉刺激综合干预训练.三组分别于出生后3个月、6个月采用0~6岁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个月后,未干预组的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6个月后,未干预组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显著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DQ、大运动、语言、社交行为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产儿轻度运动发育迟缓的评定及早期干预模式,为早产儿随访及干预提供新模式。方法 选取2018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儿童保健科建卡并常规随访的早产儿100例。研究对象用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20项)检查,并被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1例、正常组32例及转诊的早产儿4例。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干预后的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得分及12月龄时3组早产儿发育商(DQ)。结果 1)干预后,干预组AIM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P<0.05)。2)干预组、正常组与对照组12月龄时的大运动DQ、言语DQ、社交行为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9、9.02、4.53,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正常组、对照组与干预组间的大运动D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正常组、对照组与正常组间的言语D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正常组间的社交行为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转诊早产儿4例,无视、听异常婴儿。结论 以20项为随访基础、以AIMS为早期干预指导基础及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综合干预模式在轻度运动发育迟缓早产儿随访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早教)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中期影响。方法在接受常规儿童保健的婴儿中,据家长自愿和分组匹配原则,各选150名3~6月龄婴儿为早教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儿童保健,早教组另外每周参加早教课程1次直至2周岁;用首都儿科研究所《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查量表》,分别于入组时、1岁、2岁、3岁和4岁时,测查两组发育商(DQ)并统计分析。结果早教组完成随访128人、对照组124人。入组时早教组与对照组DQ相似(101.3、101.9),但早教组DQ 2岁(112.5)、3岁(116.8)和4岁(118.7)时,均高于对照组(106.4、107.9、108.3),两组DQ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早教组DQ随年龄上升的趋势较对照组明显。结论早教能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且有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2岁时神经心理发育状况,为促进儿童早期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早期发展门诊定期随访的1 04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出生胎龄分为4组,即早期早产儿(28~33+6周)组、晚期早产儿(34~36+6周)组、早期足月儿(37~38+6周)组和完全足月儿(39~41+6周)组,并在其校正年龄2岁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 4组儿童Gesell发育量表5个能区发育商(DQ)比较,适应性、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52、2.821、5.256,P<0.05);组间两两比较,早期早产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均落后于早期足月儿和完全足月儿,晚期早产儿精细运动落后于完全足月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儿童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0、27.128,P<0.05),且表现为完全足月儿<早期足月儿<晚期早产儿<早期早产儿。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晚期早产儿2岁时精细运动发育落后的风险增加(OR=1.809,95%CI:1.102~2.970,P<0.05)。结论 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在2岁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心理发育落后,需延长随访并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胎龄的低出生体重儿(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规律,为开展针对性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出生、在上海闵行完成2岁内随访的280名LBWI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8~33+6周,EPT)、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LPT)和足月儿组(胎龄37~41+6周,T),采用全身运动(GMs)评估及Gesell量表随访至2岁。结果 6月龄内GMs异常检出率:在“早产/扭动”阶段,胎龄越小组越高(χ2=7.36,P<0.05); “不安运动”阶段组间无差异(χ2=4.36,P>0.05);9、18和24月龄[(生后(9±1)月、(18±2)月、(24±3)月]3次Gesell监测显示: 除EPT 组的9月龄5个能区与18月龄“言语能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均达正常水平(DQ≥86);除24月龄的“言语和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DQ在胎龄越小组越低(P<0.05);“发育落后”(DQ<86)检出率仅在9月龄的5个能区和18月龄的“精细动作、应人能和应物能”表现为胎龄越小组越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儿童、父母以及家庭的多个混杂因素后,除24月龄的“应人能”外,其余月龄能区与胎龄均呈显著正相关(β:0.612~2.382,P<0.01)。结论 出生胎龄是影响LBWI2岁内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胎龄越小组发育越差;早产儿在2岁内呈发育追赶趋势,至2岁时平均可达到正常水平,但在粗大与精细动作及应物能的发育仍落后于足月儿;应重视LBWI尤其合并有早产者早期系统保健,以实现发育落后儿的早发现、个性化早干预,促进其早期合理追赶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调查儿保门诊婴儿喂养情况,探讨母乳喂养与婴儿神经行为发育相关性。 【方法】 对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7-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274例6~12月龄婴儿进行现况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儿喂养情况,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婴儿的神经行为发育进行评估。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出生后纯母乳喂养占67.9%,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占13.1%。婴儿发育商比较,女婴发育商高于男婴(P<0.05);纯母乳喂养组高于人工喂养组和部分母乳喂养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能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纯母乳喂养时间为婴儿发育商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纯母乳喂养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婴儿的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后矫正生理月龄至18月时生长发育状况,为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纵向研究合肥市妇幼保健院自2012-2015年于合肥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儿随访中心随访的174例早产儿(其中小于胎龄儿64例,适于胎龄儿110例),同期,按矫正月龄随机抽取本院儿童保健科常规体检的同龄足月儿183例作为对照组。在早产儿矫正生理月龄6、12、18个月时,分别测量两组的体格发育指标和运动发育指标,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矫正生理月龄6月时早产儿体重、身长和头围三方面体格发育指标均落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矫正生理月龄12、18月时早产儿大运动发育已追赶上同龄足月儿(P>0.05),而早产儿尤其小于胎龄儿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适应行为均存在差距(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前半年体格发育均落后于正常足月儿,尤其小于胎龄儿早产儿的生长潜力低于适于胎龄儿早产儿。早期充分的营养供给和智能训练对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将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晚期早产儿神经运动和心理行为发育状况,为早期干预、预防不良神经发育学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出生的,在西安市妇幼保健院早期综合发展门诊定期体检的102名晚期早产儿(LPIs)设为LPIs组, 153名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儿(FTIs)为FTIs组,根据围生期高危因素将晚期早产组分为LPIs 1组(无高危因素)和LPIs 2组(有高危因素)。所有研究对象在24~30月龄时进行神经发育学评估,比较LPIs组和FTIs组的运动障碍发生率,以及LPIs 1组,LPIs 2组和FTIs组组间Gesll发育诊断量表(GDDS)中的发育商(DQ)、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检核量表和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评分数。结果 LPIs组运动障碍的发生率高于FTIs组;LPIs1组、LPIs2组和FTIs组GDDS的各领域DQ值,感觉统合发展检核量表中的脑神经抑制困难以及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分数存在组间差异(P<0.001),LPIs1组,LPIs2组在上述测评中均明显落后于FTIs组(P<0.05),而LPIs1组与LPIs2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妊高症是晚期早产儿S-M社会生活能力、适应性、个人-社交、语言的风险因素(P均<0.05);胎膜早破是S-M社会生活能力、适应性、精细运动、大动作的风险因素(P均<0.05);胎龄是脑神经抑制、大运动的风险因素(P均<0.05);出生体重是脑神经抑制、精细运动的风险因素(P均<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不容乐观,应加强对他们的发育监测,减少不良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应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简称儿心量表),测试1岁以内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分析小儿在不同阶段神经发育特点,从而对其提出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儿心量表对510例0-12月婴儿进行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等5个能区检测,并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婴儿的5个能区得分及发育商(DQ)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岁内婴儿发育商有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发育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除外3-6月与6-9月间(t=1.22,P=0.22)、男女婴之间在5个能区的发育商没有差异,但总发育商存在显著差异(P〈0.01);城市婴儿比农村各个领域的发育商高(P〈0.001),但两组总发育商未见显著差异。结论:1岁内婴儿月龄越小发育商越高,因此早期教育要尽早进行。且实施早期教育要考虑到不同性别、城乡不同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不同特点实施相应的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月龄足月小样儿神经发育和气质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和1~3岁儿童气质量表,对58例12月龄足月小样儿和80例正常足月儿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和在运动、社会适应、智力能区及气质维度和分型的差异。结果 1)足月小样儿组DQ值可疑的婴儿比例高于正常足月儿组(P0.05),DQ值中等的婴儿比例、智力能区、MI均值低于正常足月儿组(P0.05)。2)足月小样儿组的中间偏易养型构成比低于正常足月儿组(P0.05),足月小样儿组的活动水平维度得分低于正常足月儿组,规律性、趋避性维度得分高于正常足月儿组(P0.05)。结论 12月龄足月小样儿神经发育落后于正常足月儿,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ABCD快乐育儿法对婴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出生的婴儿, 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42 d体检时, 自愿参加ABCD快乐育儿法指导的婴儿61例作为干预组, 另选取同期出生并在本院进行保健的61例作为对照组。随访至9月龄, 测量两组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 并采用“0~6岁儿童智能筛查测验量表(DST)”评估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通过《安徽省马鞍山市儿童保健管理健康检查表》获取社会人口统计学和儿童信息。使用χ2检验、t检验、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的得分分别为99.25±12.13和102.98±10.10, 比对照组平均高6.45分和5.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0、3.174, P<0.05), 且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ABCD快乐育儿法的早期教育理念是婴儿智能发育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DQ:B=0.263, 95%CI:1.96~10.51, P<0.05;MI:B=0.243, 95%CI:1.37~8.73, P<0.05)。但两组婴儿在9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0.254和-1.873, P>0.05)。结论 婴幼儿保健融合ABCD快乐育儿法的早期教育理念对智能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方法适于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