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嗜肝病毒如Epstein-Barr病毒(E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具有感染-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及EBV相关肿瘤等多种疾病。EBV相关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论是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或是相关并发症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CAEBV可以诱发慢性活动性EBV肝炎(CAEBVH),甚至出现肝衰竭,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识别诊断及多学科协作治疗CAEBVH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文章将就CAEBVH的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规范治疗CAEBVH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许多疾病相关.在儿科,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EBV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yndrome,EBV-HLH)等,这些疾病多伴有肝脏损害,出现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和黄疸.本文将对儿童EBV 感染及其肝脏损害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早期认为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嗜B细胞性病毒,是B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LPD)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Burkitt淋巴瘤等的重要发病因素。近年来发现EBV也可感染T细胞、NK细胞,EBV相关性T/NK细胞性LPD包括慢性活化EBV感染、EBV相  相似文献   

4.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后出现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伴随EBV抗体的异常改变和外周血高EBV-DNA载量,称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尚无确切治疗方案,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就CAEBV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CAEBV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荷兰学者Stevens博士等人报道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具有高水平EB病毒 (EBV)的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的比例没有影响。因此 ,尽管EBV相关淋巴瘤的发病率近来已经下降 ,但临床医生仍然应当对患者进行EBV检测。 1 999年 ,Stevens博士等人以 1 0 9名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集了其全血和相应的血浆标本。所有患者均没有EBV感染的症状 ,且直到 2 0 0 1年 1 1月的随访期间 ,没有 1名患者出现AIDS相关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果显示 ,有 64份全血样本的EBVPCR检测为阳性 ,其中 2 2份样本的病毒载量大于或…  相似文献   

6.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引起胃癌的重要生物学因素之一,其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者对与EBV感染相关胃癌(EBVaGC)的特征和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EBV潜伏感染和细胞恶性转化是EBV致EBVaGC的重要基础,为EBVaGC的诊断、治...  相似文献   

7.
[摘要]?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CAEBV)、多种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相关恶性肿瘤的病原体。CAEBV属于EBV阳性T细胞或NK细胞增生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法有限,预后差。本文就CAEBV发病中相关基因改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AEBV的进一步研究和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EB病毒(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最先从非洲伯基特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的疱疹病毒〔1〕,属人类疱疹病毒科γ疱疹病毒亚科成员,是双链DNA病毒,主要感染B细胞和咽部上皮细胞,也可感染NK和T细胞,可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Burkitt淋巴瘤等多种良、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LPD)〔2〕。EBV相关LPD并非一  相似文献   

9.
<正>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通常为良性疾病过程,偶尔可致命,尤其是对于儿童和免疫缺陷患者。急性EBV感染多为自限性,预后较好。若患者出现反复的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黄疸等,持续数月,则考虑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其预后较差,常因并发严重血液系统  相似文献   

10.
慢性活动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BV)是一种与EBV相关的进行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在无明确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出现EBV阳性的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导致长时间或反复出现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  相似文献   

11.
淋巴瘤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电离辐射、化学毒物和基因突变等有关。EB病毒(EBV)已被证实是引起人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并与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胃癌、淋巴瘤、霍奇金病的关系非常密切。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显示,EBV可通过编码病毒miRNA或改变细胞内miRNA表达维持病毒的持续感染,可能是淋巴瘤形成的重要原因。本文对miRNA在EBV相关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EB病毒(EBV)是人类疱疹病毒科γ亚科的DNA病毒,也是惟一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有嗜B淋巴细胞特性,90%~95%的成人有血清学感染证据.老年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又称为年龄相关EBV阳性B细胞增生性疾病,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类型,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无任何免疫缺陷或曾患淋巴瘤的老年患者.2008年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中,老年EBV阳性DLBCL作为新的类型被单独列出[1].Oyama等[2]检测到DLBCL患者中存在EBV,并发现患病人群年龄较高,无免疫缺陷性疾病,认为年龄相关的免疫系统恶化可与和EBV阳性DLBCL中B淋巴细胞增殖紊乱相关.老年EBV阳性DLBCL亚洲国家发病率为8% ~ 10%、西方国家为1% ~3%[3],临床过程为进展性疾病,预后不良.EBV感染可能是本病的一个危险因素,现对EBV感染DLBCL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内存在EB病毒(EBV),本文综述了EBV和胃癌的关系,EBV相关胃癌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正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已知的肿瘤相关病毒,其感染与NK/T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霍奇金淋巴瘤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对EBV致瘤机制的研究也愈加深入。本文就近年来该病毒与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1 EBV 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属γ-DNA疱疹病毒科。它由Epstein-Barr在1964年发现并命名,当时它的发现者正在研究非洲儿童Burkitt淋  相似文献   

15.
正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淋巴组织的γ疱疹病毒,世界上至少有90%的成年人都是其携带者。EBV主要感染人类口咽上皮细胞和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是控制EBV感染的主要免疫细胞,但其自身也可被EBV感染。经过数10年的研究,证明EBV与多种血液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V感染、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1-2]。现就EBV生物学特征及EBV感染相关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或IM)的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热,咽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IM的病原体是Epstein-Barr病毒(简称EBV)。EBV感染十分常见,6岁以下的幼儿感染为不显性或只引起非特异性疾病,如轻症的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伴有EBV抗体形成,但无嗜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研究证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IM)的病原体是Epstein-Barr病毒(以下简称EBV)。由于EBV特异性抗体测定已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因而对本病的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病原与流行病学 EBV与IM EBV属疱疹病毒群,系Epstein和Barr等从非洲淋巴瘤细胞培养中最先发现的。电镜下形态结构与此群的其它病毒相同,但抗原性各异。此病毒分离困难,但它能使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巨细胞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OXV)及EB病毒(EBV)混合感染引起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检测CMV、COXV及EBV的IgM及IgG进行病例确诊。结果 2种病毒混合感染者20例,3种病毒混合感染者10例。发烧在2周以上者占60%(18/30),最长的病例达56 d,最高体温39.8℃;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者占53%(16/30),最高达532μmol/L;ALT>400 U/L者占73%(22/30),最高达3 258 U/L;AST>400 U/L者占53%(16/30),出现合并症者占33%(10/30),急性重型肝炎3例,通过血浆置换和内科综合治疗均治愈;骨髓移植1例;因急性造血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发烧、高黄疸和出现合并症主要以CMV与COXV、CMV与COXV及EBV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9.
EB病毒感染与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BV)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人类疱疹病毒,人群普遍易感。EBV可长期潜伏在被感染的B细胞内,形成持续的潜伏感染,其中仅极少数可发展为EBV相关的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和淋巴瘤。  相似文献   

20.
[摘要]?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γ亚科,是双链DNA病毒,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是最早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研究发现,霍奇金淋巴瘤、部分B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等在内的多种淋巴瘤的发生与EBV感染有关。本文就EBV与淋巴瘤的关系、致病机制、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