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辽宁省沈阳市4所学校的858名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环境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8.50%;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家庭环境不同,不健康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6.61±2.29)分、组织性(4.95±1.86)分均低于健康组的(7.16 ±1.92)、(5.31±1.76)分,而矛盾性得分为(3.06±2.46)分高于健康组的(2.43±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儿童的知识性得分分别为(3.54 ±2.06)、(3.56±1.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状况有相关性(P<0.01).结论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为主,家庭环境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沈阳市4所学校的858例流动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8.50%。女生的支持利用度高于男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状态下的学生获得社会支持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支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为主;流动女童的社会支持利用度高于流动男童;社会支持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发育迟缓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并探讨焦虑在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意识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2021年4月抽取辽宁省某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和复查的200例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儿童焦虑量表与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00例发育迟缓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为45.87±4.15,FACES-Ⅱ得分与自我意识总分呈负相关 (r=-0.607,P<0.01);FACES-Ⅱ得分与儿童焦虑呈正相关(r=0.416,P<0.001);儿童焦虑与自我意识呈负相关(r=-0.367,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儿童焦虑在家庭亲密度对自我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95%CI为(-0.257,-0.043)。中介效应值为-0.077,占总效应的9.50%。 结论 发育迟缓儿童自我意识较低,要重点关注对儿童焦虑情绪的疏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融洽的亲子关系,提高发育迟缓儿童心理健康与自我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其采取相关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沈阳市6所学校1 8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6.22%,其余依次为自责倾向(17.76%)、身体症状(15.34%)、过敏倾向(10.29%).对人焦虑(6.26%)、恐怖倾向(5.15)、冲动倾向(3.63%)和孤独倾向(1.11%).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总分高于常住男童(P值均<0.05),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总分高于常住女童(P值均<0.05).结论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为主,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常住儿童差.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深圳市3所学校共计1 335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手册(MHT)》进行调查、评估、对比。结果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总焦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男童(P值均0.05)。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女童(P值均0.05)。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常住儿童差,流动男、女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同,需要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宝鸡市农村618名儿童, 使用儿童孤独感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CL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Scale, MSSMHS)对其进行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发生率为85.64%, 非留守儿童为68.22%, 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性别和父母外出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MSSMHS中的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6个因子及总分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儿童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以贵阳、昆明两地336名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流动儿童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得分为2.06±0.67, 社交焦虑得分为6.90±3.84, 害怕否定评价分量表得分为4.55±2.70, 社会回避苦恼分量表为2.37±1.87, 核心自我评价得分为3.42±0.69。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1);孤独感与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 与父亲偏爱呈显著负相关(P<0.05), 与父亲和母亲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交焦虑与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P<0.01), 与父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改善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提高城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以及学校生活满意度、自尊与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湖南、河南、辽宁、广西四省6所农村学校共抽取605名小学5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儿童273名,非留守儿童332名,采用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自尊量表、校园欺凌问卷进行测量。结果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了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t=2.90,P<0.01);校园欺凌行为和受欺凌行为均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r=-0.296,-0.219,P<0.01);自尊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8,P<0.01);自尊在学校生活满意度与校园受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5,P<0.05)。结论 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遭受更多的校园欺凌行为,学校方面应尽量为儿童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同时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健康教育,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广州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在城市健康成长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采用分层及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市四所公办学校和四所民办学校的626名五、六年级学生(其中流动儿童372例,本地儿童254例)。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结果 1)流动儿童的SDQ困难总分为11.58±5.33,高于本地儿童的9.85±5.27,并且在情绪问题维度、多动/注意障碍维度和同伴交往问题维度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困难总分及其他维度的因素包括性别、父母育儿态度的一致性、学习成绩。结论 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学习成绩自评越好,父母育儿态度的一致性越高,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制定针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12月选择本地区所辖幼儿园的145名学龄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三轴加速度计及配套的ActiLife软件对本次全部调查对象开展调查,汇总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利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较长(26.49±7.58)min/h,且主要集中在每日12:00-15:59;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总体以低强度身体活动为主,男生中强度身体活动比例最高,女生低强度身体活动比例最高,不同性别身体活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4,P=0.005);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为50.34%(73/14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01),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呈正相关(r=0.341,P<0.001)。结论 学龄前儿童久坐行为时间与身体活动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应通过提高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缩短久坐行为时间,进而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自我概念的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阳市流动儿童,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流动儿童问卷453份。 结果 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高于一般儿童(χ2=78.74,P<0.01),在自责、恐惧、冲动及总分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5或<0.01),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不如一般儿童,在部分因素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P<0.05或<0.01),自我概念的年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心理健康的身体症状和自责外,其它因素及总分与自我概念各因素相关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都有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二者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children of Australian migrants. Migration can be viewed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which persons of one culture have their beliefs, values and behaviours challenged by the host culture. Such a process could be expected to lead to impaired mental health amongst 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s’ region of origin, length of stay in Australia and indicators of impaired mental health. The data were taken from the Mater‐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Study of Pregnancy (MUSP),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others and children which started in Brisbane, Australia, in 1981. The study comprises a cohort of over 5,000 women interviewed at their first ante‐natal clinic visit and followed up at 3–5 days, six months, 5 and 14 years after the baby was born.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ntal health of ‘second generation’ children and their Australian counterparts. Length of stay in Australia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ising symptom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here wa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however, between the length of stay in Australia and increased externalising problems (aggression and delinquency) amongst the children at both 5‐ and 14‐years follow‐up. We conclude that children of migrants do not differ from comparable children of Australian‐born parents in their mental health. Children of migrant parents have fewer symptoms of some behaviour problems in the years after their arrival in Australia, but these rates increase to the Australian level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职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445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生的自尊得分(3.02±0.48),忧郁得分(2.51±0.64),焦虑得分(2.81±0.76),自我肯定得分(3.34±0.54),心理健康得分(3.34±0.40);高年级、城市、非独生的高职生焦虑水平分别高于低年级、农村、独生子女,而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低于低年级、农村、独生子女;高自尊高职生忧郁得分低于低自尊高职生,而焦虑、自我肯定、心理健康得分高于低自尊高职生;自尊与忧郁呈负相关,与自我肯定、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忧郁、自我肯定、心理健康对自尊的β值分别为-0.53、0.49和0.45(P〈0.01)。结论高职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与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自尊水平高低有关;忧郁、自我肯定、心理健康与自尊相关,且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3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程度进行测量。结果 (1)不同性别的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的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和自尊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服刑时间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服刑情况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尊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自尊程度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心理健康状况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受父母服刑时间、服刑情况及年龄的影响。(2)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年龄越大,其自尊水平越低。(3)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尊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方法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 对31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测评,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后再次使用心理健康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评。结果 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分阳性检出率为38.7%,各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顺序为:学习焦虑(67.7%)、身体症状(45.2%)、自责倾向(41.9%)、过敏倾向(22.6%)、恐怖倾向(16.1%)、对人焦虑(6.5%)、冲动倾向(6.5%)。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7,P<0.001)。 结论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问题表现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自责倾向。心理干预对改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程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9,(18):3398-3400
目的 了解郑州市流动中小学生希望、自尊和抑郁状况及之间的关系,为保障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9 - 10月在郑州市流动儿童较多的4所学校共抽取流动中小学生784人,进行自尊量表、中小学生希望量表、Beck抑郁问卷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市流动中小学生抑郁得分为(10.46±5.54)分。流动中小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5.13%,重度、中度、轻度抑郁分别为1.40%、5.23%、18.49%。男生自尊得分为(49.53±5.55)分,女生为(47.87±5.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2,P<0.05)。留守时间在1年以下学生抑郁得分最高为(11.16±5.23)分, 1~3年学生为(10.86±6.36)分,最低为留守时间在3年以上的得分为(10.14±6.18)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82,P<0.01)。自尊对抑郁的间接效应为-0.19(P<0.01),直接效应为-0.26(P<0.01),总的效应为-0.45。希望在自尊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占到43.19%。结论 自尊能够直接影响郑州市流动中小学生的抑郁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希望间接影响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芜湖市57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35.7%的初中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5.3%的初中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各因子得分排在前三位的是学习压力,自我强迫,情绪不稳;(2)在抑郁、焦虑、自我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焦虑因子上,留守初中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在另外9个因子上,两类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芜湖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要关注女生和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杭州市流动儿童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工作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杭州市2所民工子弟学校588名流动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儿童家庭环境及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11~12岁杭州市流动儿童MHT总分39.52±11.64。孤独倾向得分男生高于女生,过敏倾向和恐怖倾向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总焦虑倾向得分本省户籍流动儿童均高于外省户籍儿童;学习焦虑得分住校生高于走读生;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得分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冲动倾向较高;来杭居住≤5年流动儿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总焦虑得分均高于进城居住5年以上者。家庭经济状况、母亲文化程度、课余生活、与周围人的相处关系和对考试的担忧,为影响其总焦虑得分的因素(P〈0.05)。结论新迁入城市、非独生子女和住校生的流动儿童焦虑状况需提高重视。良好的人际交往、丰富的课余生活、降低应试压力,有助于降低流动儿童的心理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差异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宁夏固原市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所小学的20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家长调查获取1474名学生的家庭信息。结果: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整体偏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比非留守儿童差,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孤独感较强、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父母外出务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三个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留守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沟通,提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老师帮助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是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