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胡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59-160
目的探讨60例上颌轻度前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上颌轻度前突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微钛钉型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结果上颌轻度前突治疗后SNA、ANB、U1-SN、U1-NA、U1E-RL、OVERJET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钛钉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轻度前突患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双颌前突患者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治疗前后均摄X片,观察治疗前后的上中切牙唇倾角(U1-SN)、下中切牙唇倾角(L1-MP)以及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记录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48例双颌前突患者经治疗后,U1-SN、L1-MP及U1-L1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均未发现矫治器脱落、松动及局部感染、肿胀等并发症。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在双颌前突临床正畸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在正畸治疗过程中作为强支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20例应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病例中,选出10例上颌前突,均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采用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的患者进行分析。选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植入部位为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根间的颊侧牙槽间隔处,用镍钛拉簧加力,力值150200 g,每月加力一次。对患者矫治前、矫治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测量上颌中切牙和第一磨牙的移动变化。结果在10例患者中矫治后上颌前突改善明显,上颌中切牙切缘均内收5.98 mm,上颌第一磨牙移动0.64 mm,均获得强支抗的效果。结论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可以提供性能稳定强支抗,并且手术操作简单、植入部位灵活、患者易于接受,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理想的支抗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在MBT矫正时作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的患者15例,在排齐整平上颌牙后于双侧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植入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支抗进行矫治.在关闭间隙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SN为基准重叠头影测量,观察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改变,治疗结束后观察咬合关系、覆牙合覆盖、面型突度、侧貌的改变程度.结果 15例患者利用自攻型微螺钉的绝对支抗作为支抗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建立正常咬合关系,面型突度及侧貌改善明显,上颌第一磨牙位置稳定.结论 自攻型微螺钉是绝对支抗能确保磨牙支抗不丧失,达到最大量内收前牙,矫治上颌前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宿迁市人民医院50例错颌畸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给予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即口外弓强支抗治疗,两组在治疗始末均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P<0.05);研究组并发症如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为30%高于对照组的21%(P<0.05),研究组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如U1/SN(上中切牙-SN角)、L1/MP(下中切牙-MP平面角)、U1-L1(上-下中切牙角)、NLA(鼻唇角)、UIE-OTV(上切牙切缘至PTV垂直距离)、LIA-PTV(下切牙根尖至PTV垂直距离)、U6-PTV(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PTV垂直距离)等X线头影测量指标的减少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疗效显著,但仍有一定的牙根吸收率发生,其正畸效果显著优于非种植体支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Damon系统配合种植支抗钉与使用Damon系统配合改良式Nance弓(横腭杆+腭托)两种不同方法 矫治重度牙列拥挤拔牙病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重度牙列拥挤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使用种植体支抗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式Nance弓进行辅助,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矫治后、排齐整平后三个阶段上下中切牙位置角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结果 试验组矫治前后、排齐整平后三个阶段上下颌中切牙倾斜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程为(13.60±3.50)个月;而对照组排齐整平后U1-SN角、L1-MP角、U1-NA角、U1-NA距、L1-NB角、L1-NB距、U1-L1角数据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疗程为(17.10±2.65)个月。试验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mon系统配合种植体支抗的使用,能较好地对重度牙列拥挤拔牙病例进行高效矫治,避免矫治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颌轻度前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钛钉种植体治疗,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A-horiz、Ui-horiz、Li-horiz、L6-horiz、U6-horiz、OB、OJ、U1-NA(mm)、L1-NB(mm)、SNA、SNB、ANB。结果治疗后A-horiz、Ui-horiz、Li-horiz、L6-horiz、OB、OJ、U1-NA(mm)、L1-NB(mm)、SNA、SNB、ANB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horiz治疗后比治疗前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微钛钉种植体支抗保持支抗稳定。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颌轻度前突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保持支抗磨牙稳定,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高角深覆使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对5例男性患者和8例女性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患者接受治疗5到8个月还有,拍片,测量头影和模型,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共有52颗种植体,前牙区有2颗治疗的时候松动,重新植入后正常使用。平均的种植矫治时间是7.2个月。治疗后U1-SN(上颌中切牙到前颅底平面的距离)、U1-PP(上颌中切牙到腭平面的距离)和U1-MSA(上中切牙到微螺钉的距离)分别减少了4.05mm、3.97mm和3.28mm,OB(前牙覆牙合)减少了4.61mm,和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微螺钉种植体可以控制后牙高度,防止下颌顺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露龈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露龈微笑患者9例,男1例,女8例,均至少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用直丝弓矫治技术,于上颌双侧中切牙与侧切间近根尖处植入微螺钉作为支抗压低上前牙,在上颌方丝前牙区置牵引钩,在微螺钉与牵引钩间用橡皮链轻力牵引,时间4~7个月,拍摄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取治疗前后上下颌模型,进行头影测量及模型测量分析。结果 U1-PP、Stms-U1、UIE-MAS显著减小。结论微螺钉种植体能作为有效支抗用以解决露龈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0例上颌前突畸形成人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抗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强支抗组)20例和观察组(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上颌前突患者上中切牙切缘到Y轴的距离(U1-Y)、下中切牙切缘到Y轴的距离(L1-Y)、上第一磨牙冠近中点到Y轴的距离(U6-Y)、下中切牙长轴和下颌平面所形成的后上夹角(L1-MP)、上、下中切牙长轴之间的夹角(U1-L1)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锈钢微螺钉种植系统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在错畸形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错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研究组采用微钛种植体植入行正畸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计算治疗前后上中切牙突角、突距差,下中切牙突角、突距差,磨牙移位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上中切牙突角、突距差,下中切牙突角、突距差明显高于对照组,磨牙移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研究组5例患者出现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无一例发生感染,对照组出现4例支抗牙伸长,牙龈红肿。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矫正错畸形效果较好,能够提供有效支抗强度,改善患者前牙覆覆盖关系,并且种植体稳定性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微型种植体承受正畸力后的稳定性研究。方法回顾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口腔科确诊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26例,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前牙之间的牙槽骨上植入微型种植体,用以支抗内收的上前牙。并于植入种植体后2周、6个月时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加力前后变化,测量微型种植体的移位情况。结果 6个月后水平位移约为0.5mm,垂直位移平均约为0.4mm,与植入时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微型种植体伸长者7例,占26.9%。结论微型种植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支抗,在承受正畸力后,会出现位置移动以及自体伸长,所以在微型种植体植入时要注意避开血管、神经丰富的区域,植入后要定期复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钛钉种植体治疗上领轻度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拔牙矫正的上领前突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患者年龄12.41岁,患者平均年龄为(23.3±4.3)岁。对患者进行微钛钉种植体治疗,植入位置选择在患者的上领第一-巨牙与第二前磨牙牙颊侧根尖之间的牙槽问隔处,以每侧1.5N滑动的方式将前牙进行内收,治疗结束后,采取X线测量患者前牙内收前后的头影距离,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在治疗中一共植入微钛钉52颗,所有的微钛钉在治疗的全过程中都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患者治疗前后的上颌第一磨牙矢状面上的移动距离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的垂直向移动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中切牙垂直向的移动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上领切牙平均水平内收6.7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钛钉植入体治疗轻度上颌前突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侧貌的优势,值得在,陆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淑 《中国处方药》2020,(1):154-155
目的研究口腔正畸治疗中口外弓支抗与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选用口外弓支抗,研究组选用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磨牙位移、上颌中切牙倾角差、上颌中切牙凸距差与治疗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前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上齿槽座角、磨牙位移、上颌中切牙倾角差、上颌中切牙凸距差无差异(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优,OHRQOL量表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口腔健康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乔峰 《天津医药》2011,39(11):1025
摘要 目的: 探讨上颌骨陈旧性骨折牙颌畸形患者实施Le FortⅠ型截骨术及坚固内固定(RIF)矫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0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外科收治的上颌骨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而致错牙合畸形患者27例,经术前术后软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分析、术前手术模拟预测(STO)分析、模型外科分析后,采用Le FortⅠ型截骨术及RIF手术治疗。测量结果术前术后对比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咬合功能和颜面形态。 硬组织指标上颌突度、上颌突距和上前牙槽高在手术后较手术前减小,而上面高则较术前增加(P<0.05或P<0.01)。软组织指标面中份突度和上唇至审美平面距较术前减小,而鼻唇角和上面高较术前增加(P<0.05或P<0.01)。术后3~6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Le FortⅠ型截骨术+ RIF矫治上颌骨陈旧性骨折所致颜面畸形和咬合功能障碍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治疗中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在直丝弓矫治后采用口外弓支抗,研究组在直丝弓矫治后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比较两组患者头影测量硬组织颌骨指标[下齿槽座角(SNB)、上齿槽座角(SNA)、FH平面与牙合平面间的夹角(OP-FH)]、软组织指标[下唇突度、上唇突度、上下唇突点切线及颏前点与眼耳平面之间的夹角(Z角)]、牙齿指标[上中切牙切缘与NA连线垂直的距离(U1-NA)、上中切牙切缘与Apg线之间的垂直距离(U1-Apg)、上颌磨牙远中邻面与翼上颌裂后缘的垂直距离(U6-Ptm)]治疗前后差值。结果两组SNA、SNB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OP-FH治疗前后差值(-2.10±1.1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15±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OP-FH减小。研究组上唇突度、下唇突度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3.58±1.01)、(-4.86±0.24)mm,均大于对照组的(-2.16±1.64)、(-3.98±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上唇突度和下唇突度下降更明显;研究组Z角治疗前后差值(11.04±1.3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6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Z角升高更明显。研究组U1-NA、U1-Apg、U6-Ptm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0.25±0.25)、(-5.84±1.08)、(1.76±0.81)mm,与对照组的(-11.51±0.21)、(-4.56±0.87)、(2.71±0.86)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研究组U1-Apg减小更明显,对照组U1-NA减小更明显、U6-Ptm增大更明显。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采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治疗,颜面部外貌相关指标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照组应用传统正畸支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唇倾度、凸距减少量明显较对照组为多,上颌第一磨牙的前移量则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操作方便简单、稳定性佳,且能够提供良好正畸支抗作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60例正畸治疗患者,实验组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n=30),非对照组种植体支抗治疗(n=30)。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磨牙位移差异。结果较之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明显较大(P〈0.01);而磨牙位移明显较对照组磨牙异位小(P〈0.01),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简便,正畸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及口外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技术两种方法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年轻患者的差异。方法选32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年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及2颗下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第一组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第二组采用口外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片特定数据变化,并记录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两组方法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数据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矫治完成时间第一组为16个月,第二组为21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比口外弓支抗结合MBT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可平均减少治疗时间5个月,并且能达到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