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筛选最佳处方,制备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法制备脂质体,分别以磷脂浓度、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脂药质量比、吐温80与总脂质质量比为考察对象,以包封率、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的最佳处方。采用葡聚糖G50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动态激光散射法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ζ-电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制得的脂质体形态,并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结果最优处方工艺条件为磷脂质量浓度为16.94 g·L~(-1),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46∶1.00,总脂质与吐温80质量比8.12∶1.00,脂药质量比18.65∶1.00。以最优处方制备的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平均粒径较小(93.86±7.58)nm、ζ-电位较好[-(20.21±2.31)mV]、包封率较高(90.23±1.46)%,实际值与预测值偏差较小。质量分数为82.06%的药物在24h内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具备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氯诺昔康柔性脂质体工艺处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何文  胡翠苹  瞿振 《中国药师》2015,(7):1076-1080
摘 要 目的: 制备N-三甲基壳聚糖包覆的水飞蓟宾脂质体(TMC-SLBL),并考察其稳定性及体外释放度。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SLBL,并用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进行包覆;考察其包封率、形态、粒径和Zeta 电位;以平均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各种SLBL在4℃下的稳定性;采用透析法考察各种SLBL的体外释药特性,并按照零级方程、一级方程、Higuchi方程、Ritger peppas方程对其体外释药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TMC包覆对SLBL的包封率无显著性影响,均大于75%;SLBL在TMC包衣后粒径有所增大,Zeta电位由负变正,且随着TMC季铵化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各种SLBL在4℃下放置30 d均较稳定,平均粒径和包封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各种SLBL体外释放曲线均符合Higuchi方程和Ritger peppas方程,且TMC包衣后缓释效果更佳明显。结论: TMC-SLBL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呈正电性,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等方法优化脂质体的处方。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磷脂DSPC和PEG 5 000-DOTMA比为4∶1,药物和磷脂比为1∶4,磷脂与胆固醇比为2∶1,乳化剂为卵磷脂。优化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15.45nm,平均Zeta电位为25.54mV,平均包封率为91.32%,5±3℃放置180d和25±2℃放置30d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释放缓慢,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丹皮酚传递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志  胡海英  王盼 《中国药业》2010,19(1):29-30
目的制备丹皮酚传递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传递体,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考察其多分散度、Zeta电位、包封率,并对传递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丹皮酚传递体分散于0.9%氯化钠注射用水中,室温放置20d稳定,粒径变化较小。最佳配方为磷脂/胆固醇3:1,磷脂/吐温-802:1,磷脂/丹皮酚10:1;水合温度为37℃,平均粒径为89.34nm。结论丹皮酚传递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得传递体粒径较小且均匀。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从旋转薄膜-超声分散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高剪切乳化超声法和高压乳匀法中优选出制备方法;在脂质、表面活性剂等辅料和主药用量的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条件;用凝胶柱色谱和HPLC法测定包封率,透射电镜观察形态,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脂质、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主药的用量对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压乳匀法适合制备Rd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粒表面呈圆整的球状,大小相近,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02.7±27.0)nm,Zeta电位为(-44.9±9.5)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8±2.6)%和(6.37±0.21)%(n=3)。纳米粒稳定性良好,在4℃下保存4周后,粒径和包封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高压乳匀法适合制备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8,(3):317-321
目的:制备盐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Sal-NLCs)并优化处方。方法:采用熔融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Sal-NLCs。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中Sal用量、油相中固态脂质双硬脂酸甘油酯与液态脂质辛癸酸甘油酯的质量比、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35蓖麻油(EL)与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HS15)的质量比及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P40)的用量。考察所制Sal-NLCs的外观形态、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机制。结果:最优处方为Sal 0.86 mg、双硬脂酸甘油酯40.70 mg、辛癸酸甘油酯11.30 mg、EL 44.05 mg,HS15 7.95 mg、P40 3.8 mg;所制Sal-NLCs呈类圆形、分布均匀,粒径为(81.81±2.60)nm、PDI为0.183±0.042、Zeta电位为(-24.9±3.4)m V、包封率为(94.35±1.50)%、载药量为(1.47±0.04)%(n=5),24 h内累积释放度达到(99.81±3.90)%(n=3),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其中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结论:按优化处方成功制得具有缓释效果的Sal-NLCs,且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覆的牛血清白蛋白(BSA)脂质体,并考察其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BSA脂质体,壳聚糖与碘甲烷进行季胺化反应合成TMC,用于脂质体包衣,制备TMC包覆的BSA脂质体。采用高速离心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包封率,考察脂类大豆卵磷脂(PC):胆固醇(CH):磷脂酰丝氨酸(PS)组成比、TMC与脂相质量比、离子强度对脂质体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结果:所考察因素对粒径和包封率均有影响,以脂类组成PC:CH:PS(8:9:1)、TMC与脂相质量比0.25:1、离子强度小于20 mmol·L~(-1)为宜,所制脂质体包封率为(46.82±2.07)%。结论:TMC可包覆BSA制备脂质体,所得制剂粒径均匀,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脂质体,并考察其质量、测定其包封率。方法:以逆相蒸发法制备复方脂质体;以磷脂种类(A)、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B)、脂质质量浓度(C)为因素,以两主药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以两主药的包封率及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为指标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处方结果显示,A为大豆磷脂80,B为2∶1,C为33mg/ml。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洛莫司汀包封率约为75.7%,碘海醇包封率约为65.7%;脂质体粒径约为236.5 nm,Zeta电位约为-42.2mV。结论:采用该处方与工艺可成功制备包封率较高的洛莫司汀-碘海醇复方脂质体,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7,(28):3980-3983
目的:优化氯诺昔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LN-NLC)处方。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LN-NLC,以药脂比、大豆磷脂用量、液脂比(液态脂质占总脂质比例)、乳化剂用量为因素,以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为指标计算总评归一值作为综合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考察所制LN-NLC的外观形态和稳定性。结果: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50,大豆磷脂用量162.5mg,液脂比25%,乳化剂用量958.2 mg。所制LN-NLC的粒径为(96.9±3.3)nm、Zeta电位为(-16.1±0.3)mV、包封率为(60.1±0.9)%(n=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47%、-4.55%、-0.17%;LN-NLC呈圆球形,4℃下密封保存30 d后粒径和Zeta电位无明显变化,包封率仅降低了1.2%。结论:成功优化LN-NLC处方,所制LN-NLC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何文  周晶晶 《中国药师》2012,(12):1671-1674
目的:制备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胰岛素眼用纳米脂质体(INSL),筛选最优处方。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INSL,并用季铵化程度为60%的TMC(TMC60)对其进行包衣。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并对其相关体外性质进行考察。结果:TMC60包衣INSL的最优处方组成为:药脂比为1:50,胆固醇与卵磷脂之比为1:4,TMC60的最佳浓度为4 mg·ml-1;最佳旋蒸温度为15℃。最优处方的平均包封率为(59.17±1.46)%(n=3)。未包衣的INSL的平均粒径为(88.97±0.46)nm,Zeta电位为(-30.5±0.46)mV。TMC60包衣后,平均粒径为(91.33±0.06)nm,Zeta电位为(29.47±0.15)mV。结论:TMC60包衣INSL的包封率较高,表面带有较高的正电位,为研究其眼部释药系统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