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该"三甲"医院2009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三甲"医院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并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涉及96种,销售金额(4597.57万元)占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15123.58万元)的30.40%,其中列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28种(2386.49万元),其他β-内酰胺类16种(1124.52万元)及氟喹诺酮类8种(319.03万元);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前3位为头孢甲肟、头孢替安、头孢孟多酯。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6年—2018年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资料,分析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构成比和各年度是否增长。结果:2016年—2018年3年间医院西药销售总金额分别为33594.71万元、32142.13万元和29692.84万元,其中抗菌药物金额分别为6385.39万元、6111.56万元和5777.92万元,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金额平均为19.15%;抗菌药物金额年均下降4.87%;抗菌药物金额列第1、2位的分别为第3、2代头孢菌素类;DDDs列第1、2位主要为大环内酯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类;非限制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分别为17.14%和70.03%,其DDDs构成比分别为59.44%和38.4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下降明显;抗菌药物口服和注射剂型的销售金额约占20%和80%,其DDDs分别为69%和31%;单品种销售金额列前3位为头孢替安、头孢硫脒、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单品种DDDs列前3位的为克拉霉素、头孢克肟、头孢羟氨苄。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较为规范、合理,但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任重道远,应持之以恒、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脑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脑科医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脑科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相对稳定.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糖肽类销售金额最大,在各年度均排入前3位,在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中均占主导地位.结论:脑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4.
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住院病房抗菌药物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我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变化不大。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销售金额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头孢呋辛和司帕沙星的DDDs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头孢吡肟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要进一步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8):1030-1033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2015年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DDC)、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辅助用药销售金额由3 295.90万元逐年增长至4 243.65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由31.28%上升至35.22%;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辅助用药剂型均为注射剂,品种以活血化瘀、神经营养类、免疫调节药为主,销售金额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DDDs排序前10位的辅助用药品种以增强组织代谢、维生素类、神经营养类、活血化瘀类为主;DDC较大的主要为注射剂,且这些药物的B/A同步性不佳,药品价格水平较高。结论:建议医院规范辅助用药的应用,以促进药物有效、经济、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管理流程实施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从我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2012-201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根据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对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我院管理流程实施后,抗菌药物年度销售金额及DDDs均有明显的下降,销售金额从2012年的6336.61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6480.73万元;DDDs从2012年的97.60×104下降至2013年的98.45×104。同时,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及DDDs的构成比明显下降,分别由2012年的69.85%、42.35%下降至2013年的75.02%、47.88%;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DDDs构成比明显下降,从2012年的1.40%下降至2013年的1.78%。结论:管理流程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总体使用情况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仍要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使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院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某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调取某院HIS系统中2014~2015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数据,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的序号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2014年相比,该院2015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所有药品销售金额比例和使用强度DDDs值较均有所下降,青霉素类复方制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居前两位。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销售金额、限定日剂量(DDD)、日均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等客观指标,对我院2010-2014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我院2010-2014年,抗菌药物销售总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下,且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2010年的27.35%下降至2014年的14.70%。在各类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的销售金额占比及DDDs均最高,但销售金额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44.05%下降至2014年的30.49%,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11.00×104上升至2014年的14.22×104;其中,第二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及DDDs连续5年均最高。各年度头孢替安销售金额均排名第1;2010-2011年头孢丙烯DDDs排名第1,2012-2014年则为头孢替安。2010-2011年头孢匹罗DDC最高,2012-2014年则为头孢孟多,说明该药价格高。各年度头孢丙烯、头孢呋辛的序号比均>1,说明该药价格较便宜,使用率较高;大多数药物的序号比接近1。结论: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日益趋于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和监管。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6):3628-3631
目的: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2011-2014年住院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相关信息,对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011-2014年我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在药品总额的占比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降低,分别由2011年的77.30%和47.57%下降至2014年的57.24%和5.89%;头孢吡肟使用金额连续3年位居前3位,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DDDs连续4年位居前2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在我院取得了明显成效,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各项用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日趋合理,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的持续改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销售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有所下降;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诺酮类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菌药物的前3位;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片分列DDDs排序首位.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性和盲目性、用药档次偏高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12.
白花前胡提取成分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国内外中药白花前胡提取成分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为研究和开发中草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 ,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白花前胡提取成分保护心血管作用可能通过以下机制 :a .阻滞钙内流 ;b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c .促钾通道开放 ;d .调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e .抗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实现。结论白花前胡及其有效成分在研究和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新药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同学在计算毛细管中液面上升高度时,往往因为不能抓住模型的本质而产生错误。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的模型通过对比计算方法,指出了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14.
15.
The miotic effect of anticholinesterases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duration of their activity and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potency of different members of this group. Female albino mice were used and the diameter of their pupils measured with the help of a monocular microscope at a magnification of × 60. After a suitable control period, readings were taken at 30 min intervals. This test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previous tests described for the same purpose.  相似文献   

16.
17.
对药事监督管理中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起药事监管管理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分析,剖析了公益诉讼的概念扣特征以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对构建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深入思考,阐明现代司法的发展趋势及本案应立案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19.
The acid-catalyzed opening of the aziridine ring of mitomycins A and C is known to occur predominantly with cis stereochemistry. We have observed tha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carbamoyl group at C-10 of mitomycin C and in certain of its analogues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opening of this ring. The trans product obtained from mitomycin C was shown to be stable when treated with aci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ts formation. Mitomycin B was also shown to yield predominantly the cis product when it was subjected to acid-catalyzed opening of its aziridine ring. The 1H NMR spectra of acetate derivatives prepared from mitomycin B show two sets of signals that are due to two populations of rotamers. The analysis of these spectra has substantiated several previous spectral assignments.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some thoughts on acid-catalyzed bifunctional DNA alkylation by mitomycins and 10-decarbamoyloxy-9-dehydromitomycins.  相似文献   

20.
In freely mobile rabbits with electrodes preliminarily implanted in the brain structures ketamine (5 mg/kg intravenously or 20 mg/kg intramuscularly) exhibited properties of GABA receptor agonist decreasing the direct excitability of the mesencephalic reticular formation and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and reducing their activating effect on the frontal cortex (FC) and dorsal region of the hippocamp (DH). GABA-mimetics (muscimol, baclofen, aminooxyacetic acid) as well as GABA system antagonists (bicuculline, thiosemicarbazide) attenuated ketamine action at the level of DH and especially 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