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PDCA循环方法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2014年3月~11月的36个病区根据数字表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个病区,对高危药品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PDCA循环方法管理,对比两组不同管理方法的药品安全评估情况。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高危药品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专区存放、定量管理、专人管理等单项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方法能够通过科学的循环发现高温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断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提高医务人员对于高危药品风险的意识,有效的规避风险,提高医疗安全,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升我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依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的认证标准,针对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方法及反向鱼骨图法等制定相关对策并实施,评价实施后12个月内29个科室的遵从率。结果:针对反向鱼骨图法得到的2个负面因素制定了相应的应变措施;通过成立高危药品管理相关组织、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质量衡量标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宣教、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等措施,对高危药品实施全程、有序的质量控制。各科室对标准的遵从率从1月的53%上升至6月时的100%(P<0.05),并持续稳定至12月。结论:采用PDCA循环方法加强了我院临床高危药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多部门协作能力,促进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奇  陈云燕  潘君怡 《海峡药学》2016,(11):279-282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我院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制定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结合我院高危药品使用管理的现状,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历时半年,进一步规范了我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并持续改进,螺旋上升,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8,(1):69-70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间未实施高危药品PDCA循环管理法干预资料为实施前,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实施高危药品PDCA循环管理法干预资料为实施后,比较和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评分值以及按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评估的评分值。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评分值为(87.30±6.23)分和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评分值为(85.65±3.84)分高于实施前为(75.24±5.61)分和(76.36±2.54)分(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切实可行,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176-179
目的研究PDCA循环构建医院高危药品安全支持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的认证标准,我院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高危药品使用建立安全支持体系,观察实施前及实施一年后的实施质量情况。结果对比实施前后管理问题,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正确认知率、存储条件合格率、差错上报率、管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管理混乱,无专人管理,没有做到专区存放和放置专用警示标识,且对药品有效期无检查记录,实施后以上不规范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分别在实施前以及实施后选取100例患者调查用药事故及用药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用药事故发生率(1.0%)显著低于实施前(7.0%),患者满意度(97.0%)显著高于实施前(82.0%),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构建我院高危药品安全支持体系,能够加强我院在高危药品使用的制度化,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西药房高危药品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西药房高危药品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药品存放质量、标志管理、制度落实评分及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PDCA循环在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2017年2月组建高危药品品管圈小组进行试验研究,小组成员中包括副主任药师1人,主任医师1人,主任护理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7人,平均年龄31.25岁,平均工作年限10.5年。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运用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活动前、后数据进行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 活动后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目录为(9.25±0.67)分、药品基数管理为(9.03±0.69)分、有效期管理为(9.41±0.50)分、存储管理为(8.91±0.78)分、标识管理为(8.94±0.80)分、交接班管理为(9.25±0.57)分、质量监控管理为(9.19±0.59)分、防范措施为(9.22±0.56)分、用药监测为(9.19±0.54)分、不良事件上报为(8.88±0.16)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得分[分别为(7.23±0.66)分、(7.28±0.58)分、(8.97±0.59)分、(8.25±0.62)分、(7.78±0.71)分、(8.72±0.73)分、(8.78±0.71)分、(7.47±0.62)分、(6.72±0.77)分、(6.31±0.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促进住院病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用药安全性;同时也提高团队的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和凡  邓明  吴燕漫  何艳玲 《中国药房》2013,(45):4261-4263
目的:探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法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某院高危药品目录的确定、摆放、调剂、使用、检查等方面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根据制度实施后出现的实际问题再采用PDCA法,以提高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为指标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定期检查效果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采取了完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编制高危药品知识手册、加强全员培训及重点科室的检查等多项措施进行质量持续改进,使高危药品标识正确率由改进前的80%提高到改进后的100%。结论:该院建立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切实可行,且PDCA法能够促进高危药品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在医院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开具的高危药品处方150张,其中高危药品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2018年1-12月)处方75张为观察组,高危药品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2017年1-12月)处方75张为对照组,比较2组高危药品处方合格率、标识准确度和损耗量。结果观察组高危药品处方合格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67%(P<0.05),高危药品处方标识准确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58.67%(P<0.05);观察组高危药品月均损耗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高危药品可更加精细,有效减少药品损耗,降低药品差错率,保证药品供应质量,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升某院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将某院未执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理论管理作为干预前(2019年1月~2019年6月,门诊就诊患者7740例,住院收诊患者1768例,其中出院1680例),执行PDCA循环理论管理作为干预后(2019年7月~2019年12月,门诊就诊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17):2353-2355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中的效果,提高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制定ADR上报和效果评价标准,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ADR监测数量及质量明显提高,2011-2014年ADR上报例数依次为63、95、136、206例,新的/严重的ADR上报例数依次为2、5、15、30例,临床科室上报例数依次为15、39、87、164例,均显著增加。无效报表例数和ADR病历无记录/记录不详实例数都显著减少。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ADR监测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在借鉴 ISMP 和我国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的基础上,我院从高危药品的品种确立、养护、使用以及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不当使用带来的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3.
黄艳  王波  杨洪波 《中国药房》2015,(9):1156-1158
目的 :探讨戴明环(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医院基本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基本药物的管理进行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我院医护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了解和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基本药物知晓率从15%上升至80%,基本药物配备率从37%上升至60%,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从20%上升至53%。结论:我院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基本药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医院药事管理中,对于改进工作质量的作用.方法 以《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为参照,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以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结果 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以后,我院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率降低,由之前的0.0325%降低至0.0176%;药房摆药差错次数下降了59.87%;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冲配错误率由之前的5.9袋/周,降低至1.6袋/周,降低了72.88%;激素类不合格处方率由原来的18.56%降低至4.22%;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6.78%提升至95.42%.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医院药事管理工作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育晖  王刚 《中国药业》2010,19(11):39-40
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行、检查、行动)循环法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医院药库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库管理有效使用率由原来的97.00%上升至98.90%(P〈0.05),药品去向明确率由原来的98.50%上升至99.50%(P〈0.05),药品不合格报损率由原来的3.00%下降至1.10%(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对药库药品供应进行管理,能有效保证供应流程顺畅合理,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  相似文献   

16.
侯庆源  邱波  张金燕  赵雁鸿  谷凯 《中国药房》2011,(37):3477-3479
目的:提高我院药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方法:根据药品安全的内涵,针对目前影响医疗机构药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药品源头、药房处方调配、科室暂存药品、药品临床使用等),提出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结果与结论:正确认识药品安全的内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是做好药品安全管理的先决条件;树立系统化整体理念,明确重点、把握环节,扎实做好药品安全的细节管理,是防范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建立我院药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药品召回制度,采取快速、有效、规范的处置措施,是确保已发生安全事件妥善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周玲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1,(9):821-822
目的:降低药品库存,加速库存资金周转。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传统药品采购模式(ABC模式)和基于ABC管理法的院内供应链药品采购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模式使药品的月平均周转天数从14天下降到了10天,缩短了4天,降幅为28.6%。结论:院内供应链药品采购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药品周转天数,提高资金周转率,优化了医院药品库存管理。  相似文献   

18.
PDCA循环在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医院处方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Epidata软件录入不合理处方并进行汇总分析评价,然后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 PDCA循环后,我院不合理处方数和百分率显著下降(P<0.01)。①调剂药师组: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从0.44%下降到0.31%(P<0.01),下降幅度31.01%,其中不规范处方从0.23%下降到0.16%(P<0.01),下降幅度32.98%;用药不适宜处方从0.17%下降到0.12%(P<0.01),下降幅度31.75%;超常处方从0.04%下降到0.03%(P<0.05),下降幅度17.42%。②临床药师组: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从4.96%下降到3.16%(P<0.01),下降幅度36.38%,其中不规范处方从2.63%下降到1.61%(P<0.01),下降幅度38.23%;用药不适宜处方从1.94%下降到1.19%(P<0.01),下降幅度37.66%;超常处方从2.63%下降到1.61%(P<0.01),下降幅度23.40%。临床诊断不全、剂量和单位不一致处方数和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1),中药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处方质量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PDCA循环用于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可在医院处方质量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医疗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监测管理办法,提高ADR报告和监测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方法:运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5年ADR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促进我院安全、合理用药。结果:我院5年上报ADR数量为1363例,其中运用PDCA管理方法前(2011年)有效例数仅为47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2-2015年ADR有效例数分别为171、286、417、442例,报告总例数逐年升高;2011-2015年严重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为0(占0.00%)、58(占33.92%)、142(占49.65%)、118(占28.30%)、172(占38.91%)例;有效报表的比例从2011年的82.46%上升到2015年100.00%;对比实施管理前我院ADR报告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以抗肿瘤及其辅助用药为主,占57.45%;2011-2015年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严重ADR累及系统以红细胞异常为主,占68.67%。结论:运用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工具,坚持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序渐进,能有效提高ADR监测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减低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