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确诊为阑尾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开放术,研究组惠儿接受腹腔镜手术,术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惠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具有疗效显著、出血量少、损伤小、恢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是临床治疗小儿阑尾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配对的统计学方法,将57例小儿脑瘫患者(平均年龄2.3±1.3岁)分为两组:HBO治疗+常规治疗组(HBO组,n=31,0.16~0.20MPa)和常规治疗组(n=26)。评价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后肌张力(Ashworth指数)、总运动功能评分(GMF评分)。所有首次HBO治疗的患儿在3个月内接受30次(3个疗程)的HBO治疗。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对组内、组间数据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HBO组:1个疗程后,Ashworth指数降低(P<0.05);2个疗程后,GMF评分降低(P<0.05)。其中<1岁组患儿的上述两个指标变化较其他两组明显(P<0.001)。结论HBO对轻症、早期(<1岁)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最佳,对重症、病程长的患儿(>3岁)需要进行长疗程的HBO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小儿推拿联合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2月接收的134例呼吸道感染后消化不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63)给予山葡健脾颗粒治疗,研究组(n=71)给予小儿推拿+山葡健脾颗粒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消化不良总症状积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消化不良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7.18%显著高于对照组69.84%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7,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儿推拿、山葡健脾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消化不良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实验兔后肢血管病变血管内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制备糖尿病后肢血管病变兔模型22只,随机分成A组(n=8,介入术联合脐带血干细胞移植)、B组(n=8,单纯介入术)、C组(n=6,未治疗干预)、D组(n=6,未制模,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血清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测定新生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结果 治疗后A组VE-cadherin和Lp-PLA2水平明显低于B、C组(P均<0.01),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兔股动脉有轻度内膜中断和增生,弹力膜轻度断裂;A组内膜面积、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均显著小于B、C组(P均<0.05),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保护血管内介入术后血管内皮损伤,预防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124例,将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分为MTX组(n=92)和非MTX组(n=32).MTX组中40例于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25mg,52例于术后24h内经肌内注射MTX 50mg/m2.非MTX组术后给予期待疗法.分析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以及给药方式对PEP发生的影响.结果 MTX组和非MTX组各7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5,P=0.028),MTX组的92例患者中,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的40例患者中4例发生PEP,术后经肌内注射MTX的52例中3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6,P=0.448).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或术后预防性应用MTX可降低PEP的发生,但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术中经输卯管系膜内注射与术后经肌内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在改善PEP发生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海娜  章强  王皓达  刘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12):2121-2124+2128
目的 探讨MRI测量瘢痕妊娠病灶大小对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依据是否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分为UAE组(n=33)与非UAE组(n=41),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宫+非UAE)、B组(宫腹+非UAE)、C组(宫+UAE)、D组(宫腹+UAE),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n=58)与宫腔镜手术组(n=16)。比较各组MRI测量数据、不同瘢痕妊娠病灶大小下手术方式选择AUC、不同瘢痕妊娠病灶对手术方式选择影响诊断价值。结果 宫腔镜组A与C组术后HCG 24 h下降率、HCG存在明显差异,与宫腔镜A组比较,C组术后HCG 24 h下降率速度更快,HCG水平更高(P<0.05),宫腹腔镜组、A+C组、B+D组孕周、HCG、剖宫产次数、年龄、术后HCG 24 h下降率、与上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组与宫腔镜组瘢痕妊娠病灶大小明显差异,与宫腔镜组比较,宫腹腔镜组瘢痕妊娠病灶更大(P<0.05),宫腔镜组A与C组,H与L存在明显差异,与A组比较,C组H与L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术后腹壁各层组织粘连的影响.方法: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按初次剖宫产术式不同分为A组(46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B组(53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后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膜粘连情况.结果:A组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膜粘连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进腹方式上的改进,可改善术后腹壁粘连情况,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全身振动系统对半月板关节镜修复术后的康复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中部战区总医院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功能锻炼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52)与B组(n=40)。A组采用常规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联合缝合术治疗。B组采用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全身振动系统两种方式治疗。比较两组功能锻炼后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的本体感觉功能,膝关节肌力(膝关节屈肌及伸肌的峰力矩),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和Lysholin评分)。结果 B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A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IKDC评分、Lysholin评分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联合全身振动系统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手术治疗高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n=28)与B组(n=32)。A组患者接受单纯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接受综合手术治疗(包括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与前房深度均有明显改善,且B组的改善程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3%(3/32),明显低于A组的21.4%(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手术治疗高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改善视力,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全方位气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90例,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45例)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采取的是机械通气治疗后进行全方位的气道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33%)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4.44%)差异显著(P<0.05),并且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水平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对重症肺炎的小儿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的全方位气道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大鼠脓毒症膈肌p38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脓毒症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10)、B组(脓毒症组,n=10)及C组(高压氧治疗组,n=10)。其中A组在给予水合氯醛麻醉成功后,从正中线剪开大鼠腹部,然后缝合伤口。B组和C组在麻醉成功后,使用盲肠结扎穿刺(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将大鼠制成脓毒症动物模型,并且C组在术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所有大鼠在术后16 h处死,取左侧膈肌检测肌条收缩力,右侧膈肌检测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 B组与A组比较,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升,肌条收缩力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高压氧治疗后,膈肌细胞凋亡率、p38 MAPK蛋白表达及肌条收缩力较脓毒症组明显恢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压氧能够有效抑制脓毒症时p38 MAPK蛋白的表达,减少膈肌肌细胞凋亡率,从而减轻脓毒症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及手术时间治疗小儿先天性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并指患儿,根据指蹼成形术的不同分为A组(n=27)和B组(n=23)。A组采取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重建指蹼,B组采取掌背侧三角形皮瓣形成指蹼,比较不同术式对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间瘢痕挛缩、皮肤色泽、指蹼爬升、指蹼宽度和深度间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挛缩的发生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1.5岁的患儿中,A组和B组患儿挛缩的发生概率分别为42.9%(3/7)和33.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需要掌握手术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的临床方式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经关节截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8%(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66.7%(32/48),P0.05]。结论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与改良修补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98例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A组与B组,A组(49例)采用改良缝合法室间隔缺损修补术,B组(49例)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生活质量评分评价患儿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0/49),A组为22.4%(11/4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和改良缝合法开放修补术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中均能获得显著疗效,而且,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且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经后方正中切口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9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41例;年龄24~78岁,平均42.8岁;AO/OTA分型:C1型20例,C2型51例,C3型27例;致伤原因:平地摔伤13例,道路交通伤46例,高处坠落伤39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分离入路,n=50)和B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n=4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195.0±28.9)mL多于B组(158.8±19.1)mL,手术时间(129.4±35.4)min和术后住院时间(9.8±2.0)d长于B组[(106.1±22.2)min,(7.4±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肘关节旋转活动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MEPS(54.1±9.1)分高于B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伴肺外并发症采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88例RMPP伴肺外并发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n=44)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干预组(n=44)采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用药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总疗效(95.45%)高于参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15,P=0.0439);两组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参照组用药副反应少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PP伴肺外并发症采用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更显著,但药物副作用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IEE)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1)。两组患者均分阶段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Biodex等速训练系统进行一周2次的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两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和4个月时采用该等速测试系统在60°/s角速度下对患肢进行向心屈、伸膝峰力矩值(PT)、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比率(H/Q比率)及屈膝相对峰力矩(PT/BW)的测定,并用量角器对患肢进行主动伸膝角度(AAKE)测定以及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AAKE与LKSS评分统计不区分性别)。结果:术后第1个月,治疗组进行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前,两组患者患侧膝关节的屈膝PT、H/Q比率、屈膝PT/BW、AAKE以及LK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4个月,除对照组H/Q比值没有明显改变外,两组患者的其余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组内术后第1个月评定所得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治疗组H/Q比值及屈膝PT/BW增大最为明显(P<0.01)。结论: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能进一步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主动伸膝角度,增加屈膝肌力并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时创建两点入路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周围动脉完全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2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18例急性周围动脉完全断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腔内修复术组(A组,n=10)和改良两点入路腔内修复术组(B组,n=8).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及介入栓塞术3种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7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宫腔填塞术组(A组,n=70)、子宫动脉结扎术组(B组,n=50)及介入栓塞术组(C组,n=50),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3组患者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分娩后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止血效果显著优于A、B组(P<0.05),术中出血量、分娩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优于A、B组(P<0.05),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A、B组(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分娩后子宫出血与宫腔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相比,可快速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子宫切除概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纳入2007-2010年在发病24h内成功进行急诊PCI的534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分为4组:A组(n=260),未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B组(n=96),进行溶栓治疗;C组(n=143),进行血栓抽吸;D组(n=35),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相关资料以评价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对无复流的影响。结果在534例患者中,发生无复流138例(25.8%),A、B、C、D组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32.7%(85/260)、20.8%(20/96)、21.7%(31/143)和5.7%(2/3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联合应用溶栓治疗和血栓抽吸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