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戈舞蹈锻炼对有近期跌倒史老年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舞蹈组为35例有近期跌倒史老年患者,志愿参加探戈舞蹈锻炼,每天活动时间大约80~100min,每周至少坚持5天,4个月为1个学期(疗程)。对照组为37例同龄、同性别参与散步活动者,活动形式为匀速平路步行,活动时间相同,速度在50~70m/min,每周活动频度和疗程与实验组相同。两组对象实验前后分别接受Berg平衡量表(BBS)、单腿支撑时间(OLS)、步速、步长、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平衡功能测试仪评估。结果:(1)两组对象实验前BBS、OLS、步速、步长和TUGT等指标分布接近(P均>0.05),两组实验后BBS、OLS、步速和步长等指标明显上升,而TUGT则明显下降;与实验后对照组比较,舞蹈组BBS、OLS、步长均显著增加,TUGT显著减少(P均<0.01~0.05)。(2)两组实验后睁眼和闭眼左右摆幅指数和单位面积轨迹长等指标明显上升,而外周面积、矩形面积、总轨迹长、单位轨迹长则明显下降;与实验后对照组比较,舞蹈组睁眼和闭眼左右摆幅指数和闭眼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增加,而睁眼和闭眼总轨迹长、外周面积以及闭眼单位轨迹长则显著减少(P均<0.01~0.05)。结论:与散步活动比较,探戈舞蹈锻炼改善有近期跌倒史老年患者各项平衡能力指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不同康复强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梅  李年贵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1014-1016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强度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强化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为期8周。所有患者在康复治疗前进行简式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定和Barthel指数(MBI)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在第4、8周末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之间无差异[FMA为(28.6±19.2)比(29.3±18.7)分;MBI为(24.3±15.2)比(25.8±14.6)分,P>0.05],治疗4、8周时FMA、MBI得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4,8周时FMA、MBI得分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适当增加康复治疗强度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改善后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积分。结果 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8周治疗后,等速肌力训练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等速肌力训练组患者接受训练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改善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及患侧肢体膝关节稳定性,且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 stability training,CST)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康复方式不同,选择50例进行CST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常规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手术15d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4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干预联合抗阻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接受行为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行为护理联合抗阻训练干预,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的肢体运动功能[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3个月的FMA评分较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3个月的ADL评分较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3个月的NIHSS评分较低,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干预前,两组干预3个月的SF-36各维度评分较高,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组织保护治疗及物理治疗(电蜡疗+气压式循环驱动治疗仪),治疗组患者另外每天接受以抗痉挛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临床康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过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治疗组MAS、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肌痉挛,而且较为持久的功能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痉挛上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积极临床干预对老年性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患者的下肢肌力及功能性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6至2016-01亚洲工作组关于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标准的109例老年性肌少症的患者,通过有针对性地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维生素D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下肢肌群(髂腰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和下肢活动能力、平衡功能。应用便携手持式肌力测定仪FET3测定肌力,采用单腿站立测试(one leg standing test, OLS),计时直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功能性步态测试(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 FGA) 测定下肢功能。结果 干预后,双下肢肌力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的OLS 【左侧(3.42±1.84)s,右侧(3.23±1.82)s】 较干预前延长,而TUGT【(12.20±7.30)s】较干预前缩短,BBS 【(49.52±27.17)分】和FGA 【(17.91±9.86)分】评分均较干预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运动指导、营养支持及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性肌少症患者的下肢活动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电刺激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电刺激组加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电极片置于偏瘫侧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上,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200μs,电流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限.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共2周(14次).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ADL能力.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及MB1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提高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急性脑梗死80例患者均选自2020年7月-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摸球法分组,常规组主要以传统护理干预为主,实验组主要以早期系统化康复措施为主,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12±0.3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FMA评分相比,实验组关节疼痛分值较低,平衡、感觉、运动、关节活动功能相应分值较高(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时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13.09±1.05)、(10.11±0.68)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下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5.00%,常规组为1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提升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提升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患者意愿分为HBO组、机器人组及综合治疗组,3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HBO组在此基础上辅以HBO治疗,机器人组辅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综合治疗组则辅以HBO治疗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及MB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以综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STEF:治疗后68.4±6.9,治疗前15.8±16.2;FMA:治疗后56.4±6.9,治疗前20.6±4.2;MBI:治疗后76.7 ±22.7,治疗前22.7 ±6.5),机器人组次之,HBO组相对较差,各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HBO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 n=28)、高压氧组(基础治疗+高压氧治疗, n=29)、联合组(基础治疗+高压氧联合镜像疗法, n=33)。运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偏瘫步行能力评定量表(Hwars)评估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估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FMA、BBs、BI评分及Hwars分级明显高于或优于对照组与高压氧组,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高压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68.96%、87.8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镜像疗法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提高...  相似文献   

12.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标准将124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8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治疗2,4,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分别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抑郁治疗组治疗8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无抑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老年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对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88例中风后肩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糖皮质激素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分(VAS),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简化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评定肩关节活动度,采用Fugl-Meyer(FMA)评定患者患侧上肢及手功能,采用肌力六级记录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肌力予以评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 0. 05),MBI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MBI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中风肩痛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肩部疼痛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速上肢功能恢复,提高上肢肌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使用康复机器人训练,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 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 BBS)评定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BB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FMA、BB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MA、BB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躯干控制训练促进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3月采用NMES联合躯干控制训练的30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收集2019年6月-2019年11月采用NMES的30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两组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结果 干预1个月,两组患者的TIS、FMA和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采取NMES联合躯干控制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躯干和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业疗法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介入时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患者 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 (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作业疗法 (OT)治疗 ;对照组开始 2周只进行PT治疗 ,2周后加用系统OT治疗。连续观察 6周 ,比较两组 2 ,4,6周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 6周时FMA ,MBI得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治疗后2 ,4,6周FMA、MBI得分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 ,2组间各时间段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P <0 .0 0 1)。结论 作业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全面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开始的时间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关系。方法60位人选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非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30名)与对照组(非早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30名),两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发病14天内开始介入干预措施,对照组在发病15~30天内开始介入干预措施,运用分期配穴针刺治疗法结合bobath疗法于治疗前、治疗30天时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值、改良巴氏指数评定值(MBI)作为观察疗效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值和MBI值均有提高,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高于非早期介入,为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计划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93例FTP患者,运用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为47例,观察组为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模块式康复计划。对比分析两组干预6个月后膝关节恢复情况、生活能力、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Lysholm、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较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P患者实施模块式康复计划,可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升生活能力,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且并发症少,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9.
罗海燕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135-1136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4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教(MBI)法比较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低频振幅(ALFF)技术探讨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机制。方法 7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予以头针联合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对照组除不予以头针干预外,其他均与联合治疗组保持一致,4周为一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rs-fMRI扫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脑区ALFF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fMRI结果显示:经4周治疗后,组间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双侧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右侧丘脑及左侧小脑半球等。结论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增强运动相关脑区的功能,且这些脑区可能是头针的靶效应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