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原因。方法对22例因ST段抬高被误诊AM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男19例,女3例;年龄(54.54±13.71)岁,其中45岁以下17例,占77.3%。全部病例均以冠心病或AMI收住院,其中早期复极综合征7例(31.8%),迷走神经张力增强5例(22.7%),室壁瘤2例(9.1%),肺栓塞2例(9.1%),Brugada综合征2例(9.1%),急性心包炎1例(4.5%),心脏挫伤2例(9.1%),胸主动脉瘤1例(4.5%)。结论心电图有ST段的抬高且伴有胸痛症状的患者易于误诊为冠心病或AMI,应注意鉴别。不能孤立地看待ST段的改变,要结合ST段的形态、心率、QRS波群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美国AHA/ACC在2004年发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治疗指南后,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陆续揭晓,促使临床对于STEMI的治疗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3.
孟丹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共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PCI术后并发症,总结常见并发症的种类、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严密观察,总结出再灌注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穿刺部位出血等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并给予对症护理,配合治疗,患者症状能得到及时缓解,均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病情观察,有助及时发现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再灌注延迟时间分布,探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急诊收治并符合入选标准的STEMI患者309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年龄≥75岁组(n=32)、60~74岁组(n=118)与年龄≤59岁组(n=159),分析各急救时间分布,包括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O-to-FMC)、转运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再灌注(FMC-to-B)、导管室启动延迟时间、介入操作延迟时间、急诊至球囊扩张血管再通时间(D-to-B),并观察其临床预后。结果年龄≥75岁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多支病变者及高Killip分级者比例较高;与年龄≤59岁组比较,年龄≥75岁组STEMI患者30 d和1年内的死亡率和总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组与年龄≤59岁组比较,在转运延迟时间上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5岁高龄患者合并症多、临床预后差,年龄因素可能是影响院前延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班群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8,(6):128-129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形成富含血小板的白色血栓,这类患者常伴有多支严重狭窄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情况.行紧急介入治疗的风险往往较大,因此除高危患者外,对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治疗应强调抗血小板、抗凝剂的充分合理使用。本实验对未进行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同时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T-pro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死患者SYNTAX积分(SS)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在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PCI治疗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SYNTAX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将105例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分析组间差异,并进一步评估NT-proBNP与SYNTAX评分之间的关系。
结果105例患者平均年龄55.10±11.67岁(29~84岁),其中男性患者92例,女性13例。根据SYNTAX得分情况分组,其中低分组18例,中分组38例,高分组49例。三组患者在基线水平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但三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肌钙蛋白I、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上存在显著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提示NT-proBNP与SYNTAX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223,P=0.022。
结论对于行急诊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测定NT-proBNP水平可以提供除LVEF、SS评分之外评估心脏损伤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因素,可预测临床结局及指导远期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附属沭阳县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4、8、12、24 h和术后1、3个月6个时间点的心肌酶、心电图QT离散度、血浆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和再通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95.4%(41/43),高于A组的76.7%(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酶、心电图QT离散度、血浆B型脑钠肽在术后4、8、12、24 h和术后1、3个月这6个时间点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4、8、12、24 h和术后1、3个月这6个时间点呈逐渐上升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IMI血流分级2~3级所占比例为95.4%(41/43),高于A组的79.1%(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T段回落≥50%者所占比例为81.4%(35/43),高于A组的60.5%(2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T段完全回落者所占比例为55.8%(24/43),高于A组的34.9%(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通者所占比例为76.7%(33/43),高于A组的55.8%(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0%(3/43),低于A组的18.6%(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减少出血风险,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研究中,共计有52例T波高尖、44例ST段抬高,28例缺血性J波,26例急性损伤阻滞,6例患者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ST段抬高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结果存在多种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PCI与直接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8年-2021年医院胸痛中心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2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溶栓后早期PCI组90例,发病12 h内接受溶栓治疗,溶栓后24 h内在本中心行PCI 87例,转上级医院行PCI 3例。直接PCI组134例,发病24 h内在本中心行直接PCI治疗。比较两组PCI术前血流再通率、术中慢血流和无复流发生率、血栓抽吸率、延迟支架率、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PCI术后LVEF、NT-proBNP水平。结果 溶栓后早期PCI组较直接PCI组导丝通过前TIMI3级血流率更高(P<0.01),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更低(P<0.01),术中需要血栓抽吸(P<0.05)和延迟支架情况更少(P<0.01),反映近期心功能的客观指标更好(P<0.05);两组急性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以及院内死亡发生率直接PCI组略高于溶栓后早期PCI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早期PCI组非致命性出血发生率要高于直接PCI组(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YNTAX Ⅱ积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4-01至2016-06确诊为急性STEMI,且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患者445例。每例患者用SYNTAX Ⅱ积分系统评分,并记录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情况。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SYNTAX Ⅱ低分组和高分组。比较各临床因素对两组患者的影响;比较两组间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析急性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和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射血分数和Killip分级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射血分数、血肌酐值、Killip 分级Ⅱ—Ⅳ级和SYNTAX Ⅱ积分是急性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696,95% CI 1.037~2.359)、射血分数(OR=0.810,95% CI 0.713~0.907)和SYNTAX Ⅱ积分(OR=1.309,95% CI 1.132~1.317)是急性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YNTAX Ⅱ积分是急性STEMI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SYNTAX Ⅱ积分的增加,MACE发生率增高,发生时间越早,其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延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亚急性期不同阶段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诊并行延时PCI治疗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到介入手术时间分为早期介入治疗组(自发病起48 h~6 d行介入治疗,n=49)与择期介入治疗组(自发病起7~14 d行介入治疗,n=18)。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即刻成功率及患者院内病死率。观察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0%(67/67),无院内死亡事件出现。早期介入治疗组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为2.0%(1/49),择期介入治疗组MACE发生为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延时介入手术治疗时,早期及择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性别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微循环阻塞(MVO)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83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病3~15 d内行心脏磁共振。根据有无MVO将患者分入有MVO组和无MV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有MVO组的性别比例、不同性别的MVO体积占左室总体积的百分比[MVO(%LV)]和MVO体积绝对值(ml)[MVO(ml)];分析急性STEMI患者发生MVO的影响因素,性别对有MVO组不同亚组的影响。结果 有MVO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男性、前壁梗死、急诊PCI、起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0/1级比例均高于无MVO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无MV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急诊PCI、起始TIMI血流0/1级、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为... 相似文献
15.
16.
17.
吴海燕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8,(9):83-84
心肌梗死大多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可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冠脉已经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心肌全层损伤,并伴有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本科近年来对3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实施尿激酶溶栓术,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不完全血运重建与完全血运重建临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经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1 897例STEMI合并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MV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CI策略将所有患者分为不完全血运重建组(n=1 538)与完全血运重建组(n=359)。主要观察终点为术后2年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1年和2年净不良临床事件。结果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术后1年MACCE发生率为6.8%(104/1 538),高于完全血运组的3.9%(14/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术后2年MACCE发生率为9.0%(139/1 538)、全因死亡发生率为5.7%(88/1 538),高于完全血运组的5.6%(20/359)、3.1%(11/35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MVD的急诊STEMI患者,住院期间内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可以显著改善其远期临床预后,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9.
20.
关艳花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3):299-302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糖水平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EM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行6个月的随访,统计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再次心肌梗死等)。统计患者的基线资料,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并于PCI术前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重点分析FBG、HbAlC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统计,90例急性STEMI患者随访期间15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占比16.67%。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急性STEMI患者的FBG、HbAlC水平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入院时心率、既往心肌梗死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HbAlC水平升高与急性STEM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