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壹期晋期贰期的常见影响因素,以期掌握影响尘肺晋期的规律。方法选择某矿业集团煤工尘肺壹期晋期贰期的病例2 419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该矿业集团1961—2015年诊断的煤工尘肺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不同诊断年代、不同工种、合并结核对煤工尘肺壹期晋期贰期的影响。结果(1)不同诊断年代1组晋期率最高,2组接近于1组,5组高于3、4组。(2)以纯掘工种煤工尘肺壹期晋期贰期时间最短(8.69±4.23)年,混合工种晋期年限最长为(10.33±4.27)年;提示掘进工种可能影响煤工尘肺的晋期时间。(3)合并肺结核的尘肺晋期与未晋期煤工尘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壹期晋期贰期可能与其诊断年代、掘进工种和是否合并结核有关,掘进工种晋期年限最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块状纤维化(PMF)的相关因素和对肺部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石龙医院住院的煤工尘肺PMF病例54例,选择年龄、接尘年代匹配的单纯煤工尘肺患者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接尘工龄、工种、X线胸片小阴影类型、肺结核病史、煤工尘肺诊断情况、X线胸片PMF面积大小和肺部合并症。结果 (1)PMF组与单纯煤工尘肺组的接尘工龄分别为(28.3±9.02)年和(29.8±7.19)年;接尘工种:纯采和主采分别为53.70%和52.06%,纯掘和主掘分别为33.33%和34.25%,混合工种分别为12.96%和13.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PMF组与单纯煤工尘肺组的小阴影分布类型分别是:p37.04%和30.13%,q 38.89%和17.81%,r 12.96%和0.00%,s 7.41%和24.66%,t 3.70%和27.40%,两组小阴影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PMF组和单纯煤工尘肺组有肺结核病史者分别是25例(46.30%)和13例(17.81%),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4)开始接尘时间到首次诊断煤工尘肺的年限与PMF形成有关。(5)PMF组肺内合并症高于单纯尘肺组。结论 PMF组与单纯煤工尘肺组在接尘工龄、接尘工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X线胸片小阴影类型、合并结核病史、开始接尘时间到首次诊断煤工尘肺的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F组患者的肺内合并症高于单纯煤工尘肺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某煤矿1958—2010年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及其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为防治尘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煤矿1958—2010年期间所定诊的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煤工尘肺病人的发病工龄、工种、初次诊断期别、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等,探讨煤工尘肺的防控措施。结果某煤矿1958—2010年记录完整煤工尘肺病例8386例。平均发病工龄为(21.08±6.56)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7.03±6.98)岁。纯掘进工的发病工龄最短,为(19.21±6.13)年。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工龄随着年代的延伸,有从高到低的趋势。煤工尘肺检出率从80年代至今呈下降趋势。结论某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是发病的根本因素,掘进工是煤工尘肺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榆林市2011~2013年尘肺病新发病情况,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榆林市尘肺病新发患者资料,分析病种、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接尘工龄、发病年龄等特点。结果 2011~2013年榆林市共计尘肺病新发患者354例,其中尘肺Ⅰ期310例,尘肺Ⅱ期38例,尘肺Ⅲ期6例;尘肺病类型以煤工尘肺为主,仅有1例为矽肺;新发患者主要集中在煤炭行业,占98.87%;地区分布主要在神木县、榆阳区和府谷县,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94.07%;新发患者的接尘工龄主要集中在10~20年、20~30年和30年以上3个接尘工龄群体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40~50岁和50岁以上等3个年龄段。结论榆林市2011~2013年尘肺病患者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以煤工尘肺为主,主要分布在煤炭行业,地区分布以煤炭资源丰富的神木县、榆阳区和府谷县为主,且发病老龄化。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在加强防护举措的同时,还必须切实做好职业病筛查工作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劲松  李凤 《临床医学》2011,31(3):66-67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咯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煤工尘肺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咯血84例;煤工尘肺合并感染咯血26例;煤工尘肺合并支气管肺癌咯血25例;3例咯血原因不明。结论煤工尘肺合并咯血的主要原因为肺结核引起,应加强对煤工尘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并且对年龄较大的煤工尘肺合并咯血的患者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笔者试用云南白药(以下简称白药)治疗10例尘肺咯血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皆为男性,年龄32~72岁,平均50.1岁。接尘工龄最短1.5年,最长28年,平均接尘工龄12.85年;其中单纯矽肺3例(Ⅰ期2例,Ⅱ期1例),矽肺合并肺结核5例(Ⅰ期1例,Ⅱ、Ⅲ期各2例),Ⅰ期矽肺合并右肺中叶不张1例,Ⅰ期水泥尘肺合并支扩例。初次咯血者2例,反复咯血者8例,反复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尘肺病中矽肺和煤工尘肺的并发症状肺大泡和肺结核的X射线影像,探讨尘肺病类型与伴随症状并发率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选择并统计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心门诊部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矽肺和煤工尘肺的病例为观察组共923例,及87例无尘肺病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组中矽肺组746例,煤工尘肺组177例。统计各组在不同病变阶段所出现的肺大泡和肺结核并发症状,用SPSS17.0分析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及统计学意义,观察X射线影像特点并结合分析结果进行探讨。结果:矽肺并发肺大泡患者共76例,占总矽肺病患者的10.19%;煤工尘肺并发肺大泡患者共2例,占总煤工尘肺病患者的1.13%,矽肺肺大泡并发率显著高于煤工尘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86,P0.05)。当矽肺发展为叁期矽肺时,肺大泡并发率为28.77%,显著高于壹期、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518、χ2=36.350,P0.05);矽肺与煤工尘肺肺结核并发率以及各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患者随着疾病严重的程度的增加,并发肺大泡风险增加。矽肺相比于煤工尘肺更易并发肺大泡,两者均容易伴发肺结核。  相似文献   

8.
煤工尘肺是危害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一种严重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作者应用磷酸羟基喹哌治疗煤工尘肺5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1989~1993年来自江苏、安徽、山西、甘肃等省的在镇江职业病院住院治疗的100例煤工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皆经当地职业病鉴定委员会尘肺诊断鉴定小组确诊为煤工尘肺。其中磷酸羟基峻赈治疗组57例,年龄为58.4±13.6岁,接尘时间26.7±9.3年,尘肺分期Ⅰ期29例,Ⅱ期22例,Ⅲ期66例;对照组43例,年龄57.6±12.9岁,接尘时间27.1±8.9年,尘肺分期Ⅰ期23例,Ⅱ期17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定量CT(QCT)测量煤工尘肺患者骨密度(BMD),探讨煤工尘肺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64排螺旋CT对43例有明确粉尘暴露史并经临床确诊为煤工尘肺的男性患者和43例同年龄段的无粉尘暴露史的男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T12、L1、L2椎体骨密度测量.以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评价煤工尘肺组患者有无骨质疏松症;对两组骨密度平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组样本有无统计学差异;对煤工尘肺患者骨密度平均值与接尘工龄、临床分期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3例煤工尘肺患者经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评价:骨量正常者17例(39.53%),骨量减少者21例(48.84%),骨质疏松者5例(11.63%),具有较高的患病率;(2)煤工尘肺组与对照组骨质密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9,P=0.020);(3)煤工尘肺患者骨密度平均值与接尘工龄呈负相关(r=-0.268,P=0.041);煤工尘肺患者骨密度平均值与尘肺临床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p=-0.719,P=0.000).结论 煤工尘肺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0.
从1997年开诊以来,我们每年收治很多煤工尘肺患者,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病患者45人。发病期间如不采取及时有力的治疗措施,后果危害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病情好转后要采取良好的预防及康复措施,不然发病次数增加,愈后差。几年来我们对煤工尘肺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病人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摸索性治疗,现将治疗及预防过程作些临床评价及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本文45例病人均为收治的住院病人,年龄56~71岁,平均63岁,工龄15~25年,平均22年,全部为男性,工种均为井下粉尘作业混合工种(接触煤与岩)。其中Ⅰ期煤工尘肺者16人,Ⅱ期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6~2018年湖南省新诊断职业病病例的具体情况,为职业病防控工作重点提出建议。【方法】从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获取湖南省2016~2018年新诊断并上报的职业病报告数据,分析不同职业病种类分布情况,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规模、行政州市职业病发生情况。【结果】2016~2018年新增职业病以煤工尘肺(4014例,59.16%)为主,其次是矽肺(1392例,20.52%)和坤及其化合物中毒(1029例,15.17%)。采用Kruskal-walis检验,结果显示煤工尘肺、矽肺和其他尘肺患者的接尘工龄存在差异,矽肺的接尘工龄中位数要小于煤工尘肺及其他种类的尘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6~2018年新增职业病病例以国有企业为主(5045例,74.35%),其次是私营企业(1549例,22.83%)及其他企业(191例,2.82%)。2016~2018年新增职业病患者以小型企业为主(3634例,53.56%),其次是中型企业(2475例,36.48%)。各个行政州市上来看,娄底最多(1777例,26.20%),其次是常德(889例,13.10%)和岳阳(776例,11.44%)。【结论】湖南省2016~2018年间,新诊断职业病以煤工尘肺、矽肺和坤及其化合物中毒为主,所有病例中来自国有企业的占主要部分,中小企业职工为病患主体,娄底、常德和岳阳新诊断并上报的病例较多。相关部门既要鼓励各企业积极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为患病职工提供职业病诊断条件,又要督促并监管企业做好职业危害因素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与方法本组煤工尘肺(CWP)共12例,均为男性。年龄从54~78岁。接尘工龄从12~34年,平均工龄258年。所有患者有明确的粉尘接触史。类风湿尘肺肺部改变的诊断:应具有粉尘接触史,肺部尘肺的X线改变,X线胸片上有Caplan结节或类风湿损害,类风湿因子(RF)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和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是重要的辅助指标。煤工尘肺合并类风湿分型:(1)临床型:①典型类风湿尘肺:CWP RA( ) X线胸片类风湿征象 RF( )或RF(-)。X线胸片类风湿征象表现为:Caplan结节、阴影聚集、间质性肺炎、进行性大块纤维化;②肺型类…  相似文献   

13.
袁宝军  王冬梅  邹吉敏  赵建宏 《临床荟萃》2007,22(18):1300-1303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Ⅰ期尘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79例Ⅰ期尘肺患者(其中包括44例煤工尘肺患者和35例矽肺患者)、42例具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尘肺的井下煤矿工人(接尘对照)及41例井上健康查体人员(正常对照)的血清IL-12、IL-12p70、IL-10和IL-18的含量。结果矽肺组IL-12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两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煤工尘肺组IL-12和IL-10水平虽高于两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组和矽肺组IL-12p70水平较两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8水平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P>0.05)。煤工尘肺Ⅰ期、矽肺Ⅰ期及其对应的Ⅰ期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Ⅰ期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4项指标水平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煤工尘肺Ⅰ期和矽肺Ⅰ期患者不同接尘年限间比较,4项指标水平均未发现明显改变(P>0.05)。Ⅰ期尘肺患者血清IL-12、IL-12p70及IL-10三者之间呈正相关,而与IL-18均无相关性。结论Ⅰ期尘肺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可能与尘肺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每年新发病例占各类职业病总病例数的70%左右[1]。矽肺及煤工尘肺死亡病例占尘肺全部死亡病例的56.93%。其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尤其是合并肺结核,是导致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由于煤工尘肺是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疾病,目前尚无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及其并发症的致死原因。方法 对 196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后对肺功能的损害不是简单的叠加 ,而是可以相互促进 ,相互加重病情 ,使得治疗效果明显降低 ,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是以肺部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且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李丽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2):364-365
肺结核是煤工尘肺最常见的合并症.为此对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本院传染科收治的39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尘肺合并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具有可靠粉尘接触史,经痰涂片、痰培养及临床诊断证实的尘肺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片、CT影像表现。本组病例,男106例,女21例,年龄25~82岁。所有的病例均有一次以上胸部x线片检查,其中64人行CT检查。结果:尘肺结核可以区分为浸润型,团块结节型及血行播散型。浸润型尘肺结核72例,占56.7%,其中合并空洞28例,胸腔积液13例,胸膜增厚8例,肺不张2例;团块结节型尘肺结核42例,占33.1%,其中合并空洞26例,胸腔积液6例,胸膜增厚9例,肺不张5例;播散型尘肺结核13例,占10.2%,其中合并胸腔积液2例。结论:尘肺结核病人具有尘肺与结核病的共同特点,较单纯尘肺和结核病严重,动态观察x线胸片,在原尘肺病基础上,双上肺野浸润性病灶增多,或团块横向四周发展扩大,短期内病灶融合、空洞形成,可考虑合并结核,对菌阴尘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其森  贾玉雯 《临床荟萃》1996,11(4):162-163
我们对1989年1月1994年12月共100例住院煤工尘肺患者并发症进行分析,以了解合并症的发生率及其与尘肺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煤工尘肺按1986年国家颁发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由职业病诊断组确定诊断并分期。肺心病按1976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肺气肿按1972年全国阻塞性肺气肿诊断的标准。 1.2 一般资料 共100例煤工尘肺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83岁,平均68.1岁。接触煤尘10~41年,平均27.4年。出现胸闷,憋喘时间5~40年,平均14.4年。 1.3 临床症状与体征 胸闷94例,咳嗽43例,咯血15例,胸痛17例,心慌11例。体征有:肺气肿征72例,肺部哮鸣音68例,湿性罗音44例。尘肺分期:Ⅰ期34例,Ⅱ期40例,Ⅲ期26例。 1.4 合并症 100例患者中,肺气肿72例,肺部感染42例,肺结核43例,肺癌14例,(其中肺结核并肺癌3例),肺心病16例,结核性胸膜炎及右中叶肺不张3例,支气管扩张1例。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煤工尘肺的发生、发展规律,我们对本州煤矿398例煤工尘肺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来源、诊断标准及死因确定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88~1989年我所对全州尘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卡片法登记。共登记各年代煤工尘肺398例,进行统计分析。 1.2 诊断标准 按《矽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中的“矽肺X线诊断及其分级标准”,由自治州矽肺诊断小组集体诊断。398例患者均从第1次诊断日期算起。  相似文献   

20.
姜杰 《实用医学杂志》1995,11(11):759-760
煤工尘肺结核心电图检出分析安徽省淮北矿务局职防院(235000)姜杰煤工尘肺结核是慢性进展性疾病,为探讨其对心脏影响,本文收集1991年1月~1993年12月348例住院患者心电图检出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煤工尘肺结核,有完整的职业史及结核病史,X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