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9月8日,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1例18岁男性高压电烧伤导致头面颈部严重毁损伤患者。基于皮瓣经济学理论, 术前针对皮瓣供区、移植方式进行优化评价后, 行头面颈部创面清创+坏死颅骨去除+超大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左大腿薄中厚皮片移植术, 并将超大的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该术式在保证修复效果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供区的不良后果。术后患者病情平稳, 皮瓣及皮片存活良好, 创面修复效果良好, 供瓣区瘢痕轻微, 上肢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组织瓣修复胫骨近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伴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1年12月, 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收治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胫骨近端骨折术后钢板外露伴感染创面患者, 其中男9例、女2例, 年龄26~61岁。创面位于小腿近端外侧者5例、内侧者2例, 小腿近端内侧及膝下胫前者4例, 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4 cm×6 cm~22 cm×11 cm, 采用不同类型的组织瓣修复创面, 并根据钢板周围感染情况决定是否立即拆除钢板。应用以包含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终末细小分支的肌肉为蒂的逆行股前外侧肌皮瓣者3例;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联合比目鱼肌内侧半肌瓣者6例, 应用腓肠肌外侧头肌瓣联合胫前肌肌瓣者2例, 肌瓣血运稳定后移植健侧大腿薄中厚皮片封闭创面。肌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7 cm~18 cm×8 cm, 肌瓣切取面积为6.0 cm×4.0 cm~18.0 cm×12.0 cm。3例应用逆行股前外侧肌皮瓣的患者中2例大腿供瓣区创面经直接缝合关闭, 在1例患者大腿供瓣区创面缝合后未闭合处移植健侧大腿薄中厚皮片予以修复。将8例应用小腿肌瓣者供瓣区切口...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指动脉背侧支皮瓣和掌骨背皮瓣修复单指背侧肌腱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单指背侧肌腱外露创面患者共32例, 其中采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14例(A组), 掌骨背皮瓣修复18例(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伤指指别、受伤侧别、受伤机制、创面面积、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随访时间、皮瓣存活情况、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肢功能评定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A组(15.4±6.1)个月, B组(15.1±4.4)个月。两组的创面面积、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皮瓣完全存活, 功能评定A组优5例、良8例;B组优9例、良8例。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2±7.5)和(53.1±7.5) min, B组短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1±1.0和8.2±0.9, B组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指动脉背侧支皮瓣相比, 掌骨背皮瓣更适合修复单指背侧肌腱外露创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应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儿四肢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儿作为对照组, 行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将自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3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 行ERAS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皮瓣血管危象、发热、咳嗽、咳痰、腹泻、呕吐)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6、12 h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家属满意度高(P<0.05)。结论 ERAS应用于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儿四肢创面围手术期管理能降低围手术期各种应激反应, 在降低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同时能加速机体康复从而达到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力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三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中心因外伤或瘢痕切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神经等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临床资料。设计并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从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邻近的4个区域(股前内侧、股前外侧近端、股前外侧远端和髂腹股沟)选择切取接力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创面, 接力穿支皮瓣的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股前外侧皮瓣、接力穿支皮瓣及其供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 年龄15~65岁, 平均37.3岁。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12.0 cm×10.0 cm~20.0 cm×13.0 cm。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切取的邻近接力穿支皮瓣区域为股前内侧13例, 股前外侧远端5例, 股前外侧近端6例, 髂腹股沟4例。接力穿支皮瓣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11.0 cm×7.5 cm。术后随访1~6个月, 平均4.8个月, 28例股前外侧皮瓣和26例接力穿支皮瓣完全成活, 另2例接力穿支皮瓣远端术后2周分别出现1.0 cm×2.0 cm和1.5 cm×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压疮患者皮瓣修复术后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1年1月—2021年6月, 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125例行皮瓣修复手术的Ⅲ、Ⅳ期压疮患者, 其中男82例、女43例, 年龄15~90(57±20)岁。根据术后疗效, 将患者分为疗效不佳组(47例)、疗效佳组(78例)。统计2组患者年龄、性别, 压疮发生的部位、分期、面积、骨外露情况, 术前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情况, 合并骨髓炎、糖尿病、下肢阵发性肌痉挛及大小便失禁情况, 手术清创联合负压伤口疗法次数, 皮瓣类型, 术后卧位情况, 术前白蛋白、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及血红蛋白等临床资料。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影响125例Ⅲ、Ⅳ期压疮患者皮瓣修复术后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疗效不佳组患者发生下肢阵发性肌痉挛的比例为22/47, 明显高于疗效佳组的3/78, χ2=33.83, P<0.01;疗效不佳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为(102±17)g/L, 明显低于疗效佳组的(113±20)g/...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精准皮瓣外科理念在膝关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方法, 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在精准皮瓣外科理念指导下治疗的16例(17侧)膝关节创面患者资料。男12例, 女4例;年龄44(34,54)岁;左侧8例, 右侧7例, 双侧1例。创面面积为5 cm×3 cm~15 cm×11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5(6.0,13.0) d。按照精准皮瓣外科方法评价供、受区, 选择最佳修复方案: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7侧,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修复3侧, 隐动脉皮瓣修复2侧, 膝外上动脉穿支皮瓣、腘动脉穿支皮瓣、内侧腓肠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腓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任意皮瓣修复各1侧。切取皮瓣面积为10 cm×6 cm~15 cm×15 cm。记录患者的皮瓣修复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17侧患肢皮瓣均成活;3侧肢体末端坏死, 经换药后愈合。16例患者术后获14.5(10.0, 28.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皮瓣色泽、外形、质地良好;皮瓣臃肿1侧, 局部骨髓炎1侧, 瘢痕溃疡1侧。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足踝部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9年3月—2021年7月,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1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踝部创面患者, 其中男7例、女5例, 年龄20~92岁。清创前创面面积为4.0 cm×2.5 cm~16.0 cm×12.5 cm。患者均于Ⅰ期行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塞;Ⅱ期根据创面位置,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或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 皮瓣切取面积为4.5 cm×3.0 cm~18.5 cm×14.0 cm。4例患者供区直接缝合, 8例患者供区取腹股沟全厚皮片覆盖。Ⅱ期术后随访皮瓣和皮片的成活情况, 皮瓣供受区瘢痕情况以及皮瓣外观, 患肢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时,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足踝部功能恢复情况并评级。结果Ⅱ期术后随访4~15个月, 皮瓣与皮片均成活, 无明显感染复发, 皮瓣供受区均遗留线性瘢痕, 皮瓣外观良好, 患肢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末次随访时, 患者AOFAS评分为79~93分, 评级为优者8例、良者4例。结论带蒂皮瓣联合膜诱导技术修复糖尿病患者足踝部创面具有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Flow-through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应用Flow-through的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9例,其中上肢3例,下肢6例;年龄5~12岁,平均9.4岁;I期行创面清创,负压海绵封闭创面,5~8 d后II期应用Flow-through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创面,6例患者结合植皮修复创面。术中受区动脉两端均修整为管腔向下的斜面,受区血管近端和肩胛下动脉吻合,远端和旋肩胛动脉吻合,胸背静脉和受区静脉吻合。8例患者有1条胸背静脉,1例患者有2条胸背静脉。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血和抗血管痉挛治疗,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中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部分表皮坏死,后痂下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8(平均13)个月,术后门诊随访7例,微信随访2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3例术后1年随访CDU检查提示血流通畅。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3例后期行皮瓣整形手术。结论应用Flow-through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皮瓣成活良好,受区主干血管血流通畅,对肢体远端血供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 以左腿为主要供区, 根据颌面部缺损面积, 设计和制备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皮瓣成活、外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语音功能、吞咽功能, 满分均为10分, 分数越高代表恢复越好。结果共纳入47例患者, 男27例, 女20例, 年龄43~79岁。其中颊部恶性肿瘤19例, 舌恶性肿瘤19例, 牙龈恶性肿瘤9例;鳞状细胞癌40例, 腺样囊性癌5例, 黏液表皮样癌2例。颌面部缺损面积(54~84) cm2, 皮瓣面积(50~81) cm2。手术中17例使用腓骨进行了下颌骨修复重建。47例患者均获6~18个月随访, 平均12个月。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 缺损均得到有效修复, 外观满意, 皮瓣供区均良好恢复, 语音及吞咽功能良好。语音功能评分为(8.15±1.35)分, 吞咽功能评分为(7.43±1.19)分。结论游离腓动脉双叶穿支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修复胫骨中上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胫骨中上段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多普勒超声探测并标记下肢血管及分支, 术中依据患者创面情况设计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 转位修复胫骨中上段组织缺损, 术后对皮瓣外观、色泽、感觉、质地, 步态和患足跖屈力量, 以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随访。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 术后参照McKee等骨髓炎治疗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包括治愈、好转、复发3个级别。结果共纳入11例患者, 男9例, 女2例, 年龄48~69岁。软组织缺损面积3.8 cm×5.7 cm~14.2 cm×7.6 cm, 皮瓣切取面积13.0 cm×6.0 cm~21.0 cm×13.0 cm。术后有1例皮瓣下方出现积液、远端发生水疱, 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皮瓣及供区创面血液循环良好,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切口一期愈合。11例术后随访7~18个月, 平均13.2个月, 皮瓣外观、色泽、质地基本满意;术后9个月皮瓣两点辨距觉为13~20 mm, 平均15 mm;末次随访时患侧足跖屈力量比健侧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足部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Ⅳ度电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7月—2022年2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Ⅳ度电烧伤患者, 其中男19例、女1例, 年龄18~64岁。20处创面中, 15处创面位于掌侧, 包括拇指8处、示指5处、中指2处;5处创面位于背侧, 包括示指1处、中指4处。清创后创面面积为4.5 cm×2.0 cm~7.0 cm×3.0 cm。根据组织结构相似性原则, 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10处创面、采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5处创面、采用足背动脉皮瓣修复5处创面, 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2.5 cm~8.0 cm×3.5 cm。游离移植皮瓣且同时吻合动静脉和/或神经, 移植大腿中厚皮修复供区创面。术后观察皮瓣和皮片成活情况。随访观察皮瓣外观以及患指末梢温度、颜色。于末次随访时, 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患指关节功能及皮瓣感觉恢复情况, 测量吻合神经皮瓣处皮肤两点辨别觉距离;采用疗效满意度评分表调查患者的疗效满意度, 并计算非常满意率;采用综合评价量表评价皮瓣修复效果, 并计算优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薄股前外侧皮瓣一期分指修复手掌合并多指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6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掌合并多指创面患者, 其中男15例、女5例, 年龄18~77岁, 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 cm×4 cm~17 cm×12 cm。创面采用超薄股前外侧皮瓣(9 cm×5 cm~19 cm×13 cm)修复, 根据手指创面情况, 一期分指, 分指皮瓣长宽比为2.0∶1.0~2.5∶1.0。术中将皮瓣携带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与受区桡动静脉端端吻合, 将皮瓣携带的股前外侧皮神经与受区桡神经浅支进行桥接。14例患者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 3例患者皮瓣供区创面采用接力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3例患者皮瓣供区创面采用游离躯干中厚皮片移植覆盖。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皮瓣外观, 供受区瘢痕增生情况, 患者对供受区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情况。术后1年, 测量皮瓣的两点辨别觉距离, 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7例患者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联合髂骨移植再造部分拇、手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 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收治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损伤致拇、手指毁损患者, 其中男6例、女1例, 年龄46~58岁。均采用髂骨移植恢复指体长度, 切取的髂骨长度为2.0~3.0 cm, 植骨后, 患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8 cm×2.2 cm~6.0 cm×3.2 cm, 采用面积为3.0 cm×2.4 cm~6.5 cm×3.5 cm的游离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覆盖创面;将髂骨部供区和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后1周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 术后2周观察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随访时观察和评定患指外观和感觉功能, 骨愈合情况及供区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末次随访时, 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患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 皮瓣均成活。术后2周, 髂骨部及前臂供区创面均愈合。随访5~13个月, 皮瓣外观良好, 无明显色素沉着;5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2级, 2例患者感觉功能恢复到S0级;移植的髂骨均骨性愈合, 无明显骨吸收;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后感觉恢复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卫生院和苏州瑞华骨科医院采用无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腕及手背部创面的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日与横断面调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将80例患者分为6个月组(男15例、女5例, 年龄22~63岁)、12个月组(男16例、女4例, 年龄21~65岁)、18个月组(男15例、女5例, 年龄25~61岁)、24个月组(男14例、女6例, 年龄20~65岁), 每组20例。患者清创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0 cm×4.5 cm~18.0 cm×9.0 cm, 股前外侧皮瓣切取面积为7 cm×5 cm~20 cm×10 cm、厚度为1.0~2.5 cm。将移植后皮瓣分为A区(近心端)、B/D区(两侧)、C区(远端)和E区(中央区域)。测试并比较前述5个区的痛觉、触觉、冷觉、温觉和两点辨别觉(2-PD)及整个皮瓣5种感觉的差异。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χ2检验或McNemar检验。结果无神经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头皮扩张皮瓣联合三维钛网治疗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9年8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7例钛网外露伴严重感染患者,外露面积为1.0 cm×0.5 cm~2.5 cm×2.5 cm.手术分为三期:一期去除钛网并彻底清创,至少6个月后,二期在颅骨缺损旁埋置长方形扩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肌皮瓣V-Y成形术修复内眦过大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 广州颜美荟医疗美容门诊部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V-Y成形术修复内眦过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按术前设计在眼轮匝肌下剥离, 切口两侧均形成眼轮匝肌肌皮瓣, 靠内侧的肌皮瓣自行回退做为重建的赘皮;将外侧肌皮瓣V-Y推进在新内眦点固定后, 再分层将眼轮匝肌和皮肤V-Y对位缝合。术后随访内眦缩小程度、内眦赘皮外形、切口瘢痕和患者满意度。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复查时测量内眦角间距, 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 女81例, 男2例, 平均年龄28岁(19~56岁)。术后所有患者均获3个月至2年随访, 平均1年, 术前存在的泪阜过度暴露明显缩小, 双侧内眦不对称性差异缩小, 内眦赘皮外形恢复自然, 切口瘢痕外观不明显;患者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29例, 满意45例, 较不满意5例, 不满意4例。4例不满意患者中, 2例矫正不足, 术后6个月予以重新手术获得满意效果;1例过度矫正导致睑裂横径变小, 再次接受内眦赘皮矫正术得以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旋转点的外踝上穿支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0月—2020年8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14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 其中男6例、女8例, 年龄14~77岁, 包括足底皮肤肿瘤者4例、足底慢性溃疡者4例、足部交通伤者4例、足部深度烧伤残余创面者2例。肿瘤切除后或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2.0 cm~7.0 cm×5.0 cm, 采用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蒂、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3.0 cm×2.0 cm~8.0 cm×6.0 cm, 血管蒂长度为8.0~14.0 cm, 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创面。皮瓣供区创面采用大腿外侧中厚皮片修复。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观察皮瓣及其供区外形、足部功能。结果 14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 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 无血管危象、静脉淤血等发生。随访2~24个月, 皮瓣外形较佳、不臃肿、耐磨, 穿鞋、行走无影响;供区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结论以外踝上穿支降支为蒂、旋转点位于外踝前下缘的岛状皮瓣血运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反向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类圆形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12月, 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行面部皮肤病损切除患者30例, 男12例、女18例, 年龄14~65岁, 平均34岁。面部皮肤缺损创面直径0.5~2.0 cm, 用双侧反向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病损切除后类圆形创面, 随访3~12个月。结果 3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双侧反向菱形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 术区平整, 切口瘢痕不明显, 手术区域与周围皮肤质地、色泽匹配良好, 周围器官无变形, 病变无复发, 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双侧反向菱形皮瓣是修复面部类圆形皮肤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应用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7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科应用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40例45指, 拇指9指、示指12指、中指7指、环指8指、小指9指。术后1个月拆除人工真皮, 随访观察创面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28个月, 平均15个月, 所有病例手指远端创面完全自行愈合, 且质地柔软、色泽红润、外形美观, 指端无疼痛及感觉过敏等症状, 40指指端感觉恢复至S4 , 5指恢复至S3+, 患者对术后手指恢复满意度:非常满意39例, 满意1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38例, 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人工真皮联合局部舌状筋膜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骨外露创面操作简单, 损伤小,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美学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