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癌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至2019年3月因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PCI治疗的1 5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 218例,癌症组192例,非癌症组1 026例;女性358例,癌症组116例,非癌症组242例。观察不同性别癌症组及非癌症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男性癌症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比例高于非癌症组(P<0.05)。女性非癌症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高于癌症组(P<0.05)。K-M生存曲线显示,男性癌症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癌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癌症组患者的病死率虽高于非癌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贫血及癌症病史为男性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50%为女性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癌症会增加ACS患者PCI术后发生死亡、出血及血栓事件的风险,并且,癌症对男性患者的影响远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体质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接受PCI的5 98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在PCI中植入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且在术后接受至少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入年龄<65岁组、年龄65~75岁组及年龄>75岁组,比较各年龄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再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将患者分入BMI<25 kg/m2组、25 kg/m2≤BMI<30 kg/m2组及BMI≥30 kg/m2组,比较各年龄组及BMI亚组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事件生存曲线。结果 年龄<65岁组、年龄65~75岁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与BMI无关(P>0.05);在年龄>75岁组中,随着BMI增大,主要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呈降低趋势,但也与BMI无关(P>0.05)。在年龄<65岁组、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收缩压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并行PCI治疗的ACS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7 6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降压治疗后收缩压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n=938,收缩压<120 mmHg)、B组(n=1 471,收缩压120~130 mmHg)、C组(n=5 262,收缩压>130 mmHg)。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临床终点,分析3组不同收缩压水平对MACCE的影响。结果 3组女性、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肌酐清除率<60 ml/(min·1.73 m~2)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MACCE、全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PCI术后收缩压<120 mmHg对心脑血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脉支架置入术(PCI)后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13例ACS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RHI将患者分为正常内皮功能(NEF)组与内皮功能障碍(DEF)组。所有患者均接受12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 DEF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NEF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危险分析提示RHI为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1年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95%可信区间1.07~9.69,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DEF组累积MACE发生率高于NEF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I<1.67是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1年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SYNTAXⅡ评分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OPT-CAD)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6 136例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局事件为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的缺血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次要结局事件为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的全因死亡。分别根据SYNTAXⅡ评分与OPT-CAD评分将患者分为不同评分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采用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计算不同风险组危险比与95%可信区间。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不同评分对结局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SYNTAXⅡ评分低风险组相比,SYNTAXⅡ评分中、高风险组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分别为1.81倍、5.67倍,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1.92倍、9.62倍;与OPT-CAD评分低风险组相比,OPT-CAD评分中、高风险组发生缺血事件的风险分别为2.53倍、1...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搜集本院2009年1~8月116例因ACS入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资料,根据入院24 h首次RDW中位数(12.8%)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RDW≥12.8%和RDW<12.8%组,观察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别.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ACS患者116例,在校正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影响后,RDW升高仍是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RDW值对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RDW较高患者,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的变化,探讨GSP对糖尿病合并ACS的诊断意义.方法连续选取海军总医院2008年1-12月收入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共72例,按照合并CHD类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7),合并稳定型心绞痛(SA);观察组(n=45),合并ACS.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以GSP=210tμmol/L作为分界点,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暴露组(GSP>210μmol/L,n=40)和非暴露组(GSP≤210μmol/L,n=32),采用OR 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罹患 ACS 风险的差异.结果 两组TC、TG、LDL-C、HbA1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PG、GSP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暴露组患者GSP水平(275.1±57.9μmol/L)和ACS发生率(75.O%)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173.3±24.3,46.9%,P<0.05),前者罹患ACS的风险是后者的3.400倍(χ~2=6.000,OR=3.400,P=0.014,95%CI:1.254~9.216).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GSP的升高较HbA1c更加明显,测定GSP可能具有鉴别诊断及进行危险度分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病变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绝经女性患者10 746例,分为A组(绝经时间>5年,n=5 573)与B组(绝经时间≤5年,n=5 173)。记录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出血事件等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随访30 d及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支数、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A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时间>5年的女性患者行PCI治疗冠心病预后差于绝经时间≤5年的女性,病变血管支数、肾小球滤过率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具有中高危血栓风险同时出血风险较低的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年后应用60 mg替格瑞洛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27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ACS患者行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90 m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995~2005年实施PCI的4365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患者,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3833例(87.8%),稳定性心绞痛532例(12.2%)。ACS患者中发病30天内急性心肌梗死(AMI)1480例(38.6%)、不稳定心绞痛(UAP)2353例(61.4%)。评价PCI的成功率、合并症及住院期间的临床疗效。结果PCI的病例成功率为96.9%(4230/4365),靶病变成功率为98.8%(11185/11320)。住院期间病死率1.3%(全因死亡56例),术中病死率0.05%(2例),PC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2%(314/4365)。PCI术后存活出院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96.2%(4147/4309),住院时间13±9天。结论PCI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率高,手术相关并发症和院内死亡率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钱浩 《武警医学》2017,28(12):1253-1255
 目的 探讨合并心房纤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抗栓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ACS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1674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房纤颤分为并发心房纤颤组(78例)和无心房纤颤组(1596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并发心房纤颤组中选择置入支架的54例卒中高危 (CHA2DS2-VASc≥2分)患者随访1年,根据是否使用华法林分为华法林组(n=19)及非华法林组(n=35)。统计各组全因死亡、大出血及小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并发心房纤颤组较无心房纤颤组三支病变的比例增高,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明显增加(12.8% vs 1.8%,P0.01)。卒中高危患者中,华法林组质子泵抑制药(PPI)应用比例显著高于非华法林组(100% vs 51.7%,P0.001),两组均无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事件发生。华法林组轻微出血发生率高于非华法林组(21.1% vs 2.9%, P=0.028)。结论 合并心房纤颤的ACS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6个月三联抗栓治疗,在积极使用PPI的情况下,可能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会增加轻微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2个月以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国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现状调查研究(OPT-CAD)中接受12个月DAPT且随访时无临床不良事件的6 314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12个月后是否继续应用DAPT分为12个月后DAPT组(n=4 771)与未超过12个月DAPT的单抗血小板药物(SAPT)组(n=1 543)。比较接受和未接受延长DAP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终点为12~24个月缺血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次要终点为全部出血事件。结果 SAPT组患者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既往卒中史及高血压病史比例明显高于DAPT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患者吸烟比例高于SAP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T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SAP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T组12~24个月MACCE事件发生率为1.55%(74/4 771),低于SAPT组的2.33%(36/1 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DAPT可以降低ACS患者12~24个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其主要得益于降低心源性死亡和卒中事件发生率,同时未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06至2015-06医院收取的68例采用PCI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用药7 d后,复查血栓弹力图(TEG)比较两组血小板抑制率,随访2个月,对比两组的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服药7 d后,替格瑞洛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较氯吡格雷组升高[(76.15±12.88)% vs(51.08±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2个月随访,氯吡格雷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消化道出血各1例,替格瑞洛组1例因明显呼吸困难导致停药。结论 在接受PCI的ACS患者中,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较氯吡格雷更强,且临床验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1—3月收治的ACS患者201例,均行PCI治疗,其中,101例接受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n=101)。选取同期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阿司匹林(100 mg,1次/d)基础上,研究组服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行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但有一定出血风险和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100例MHD合并ACS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介入治疗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行抗血小板治疗。两组研究终点为1年的患者水平复合终点(Po CE),次要研究终点为患者1年主要出血(TIMI分级)、血栓事件、心脑血管原因再住院次数及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两组Po 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出血事件及血栓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HD合并ACS,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未增加主要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D)术后应用新型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5年4月-2006年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ACS患者,PCI术后进行两联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对比.本研究中入选的合并DM患者共263例,其中122例随机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两联组),141例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三联组).主要终点包括随访1年时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D、卒中或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结果 两组临床和冠脉造影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随访1年两组无支架内血栓和非致死性MI事件发生;三联组心性死亡、卒中、TVR发生率分别为1.4%、0.7%、7.8%,两联组分别为4.1%、3.3%、12.3%,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255,P=0.186,P=0.223);但三联组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脑事件发生率[9.9%(14/141)]低于两联组[18.9%(23/122),P=0.038],其中接受降糖药物治疗者获益更明显.两组出血性事件、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DM患者PCI术后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地减少长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尤其对DM程度严重的ACS者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国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对既往合并缺血事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方案(OPT-CAD)研究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纳入的851例有缺血事件病史,已接受1年DAPT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情况,将患者分为DAPT组(n=584)与单药抗血小板治疗(SAPT)组(n=267)。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2~24个月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DAPT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SAPT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全部出血、BARC3-5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DAPT并不增加全部出血及BARC3-5型出血的风险。结论对于既往合并缺血事件且耐受1年DAPT的ACS患者,延长疗程至2年可进一步降低其心源性死亡风险,且不会增加全部出血及BARC3-5型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规律透析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唐山弘慈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血液透析合并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6例患者.A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进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B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表达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88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人群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延时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煤炭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中行冠状动脉造影且符合PCI条件者105例,分为普通肝素组44例(A组),比伐芦定常规组33例(B组)和比伐芦定延时组28例(C组)。出院后进行1次随访(PCI术后30 d),记录出血事件、急性支架内血栓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3组患者年龄、GRACE评分高危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冠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冠脉造影三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3组间术后总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3组间术后2~5型出血事件及3~5型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随访,A组有2例MACE事件,包括1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和1例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B组有1例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经抢救成功存活;C组无MACE事件。A组发生1例PCI术后血小板减少。3组间MACE事件、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均多点检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术后即刻、停药后30 min及2 h的ACT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STE-ACS人群中,PCI术后延时应用比伐芦定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