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我县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缺陷种类,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可能因素,为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7年7月~2002年11月在我站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中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解浙江省临海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和缺陷状况,寻找影响出生缺陷的可能因素,为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于2000~2002年在3所市级医院开展了出生缺陷监测工作。 一、对象与方法 1.监测对象 为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临海市3家市级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内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 2.监测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妇产科、儿科医师负责对出生新生儿进行全面检查,检出的缺陷儿按全国统一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逐项填写,并按季上报市妇幼保健院。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包头市昆区产妇分娩较集中的3所市级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从1996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进行动态分析,以了解我区1996~1999年4年中出生缺陷的发生及动态变化。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为孕满28周至产后4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死胎和死产。全部监测围产儿填入登记表,每例畸形儿填报出生缺陷登记表。所有报表经审核合格后,进行统计分析。1·2 对参加监测的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标准培训,使用统一的表格,执行统一的诊断标准、填表要求和质控标准。对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率、临床类型、流行病学特点及对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 ,为优生优育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 1996~ 2 0 0 1年山东省2 2所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山东省 2 2所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1996~ 2 0 0 1年的监测报表。监测对象为妊娠 2 8周至产后 7d内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包括死胎、死产及 7d内死亡的新生儿。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 1995年 8月制定的《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出生缺陷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查出的缺陷儿均填写出生缺陷监测登记表 ,由监测医院报…  相似文献   

5.
出生缺陷是指围产儿出生时就存在的机体器官和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也是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儿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民族的兴旺和繁荣。为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丽水市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对象2000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为监测对象,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共11 118例(不包括计划外的引产)。1.2方法根据《浙江省卫生监测区统计工作手册》中的出生缺陷监测方…  相似文献   

6.
张玉俭  吕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6):124-124
本文对1997~2002年出生缺陷5年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甘州区妇幼保健站从1997年7月1日~2002年实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在我站分娩的围产儿占全市同期围产儿数的25%,能够代表本区出生缺陷水平.  相似文献   

7.
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国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37-3238
目的:对枣庄市市中区所属医院4182例住院分娩的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对2003~2004年度住院分娩的围产儿逐一筛查。结果:4182例住院分娩的围产儿中出生缺陷3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1.30/万。相关因素为孕母年龄、居住环境、婴儿性别、孕母早孕时所受影响等。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婚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及优生优育和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出生缺陷或先天异常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存活的缺陷儿不仅本人生存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和主要缺陷类型,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2005-2007年我县各医疗单位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2004-2007年宁海县所有接生的县、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孕满28W至产后7d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不包括计划外引产。2方法按照《浙江省出生缺陷监测方案》,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依据23类出生缺陷的定义,按要求填写《宁波市出生缺陷报告卡》及围产儿数季报表,按季上报县妇幼保健院,每半年抽查1/2单位进行质量控制调查,杜绝漏报。3诊断标准围产儿出生后进行全面体检,如发生出生缺陷严格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先天畸形诊断标准》进行诊断。4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1出生缺陷发生率宁海县共有2家县级医院和6家乡镇卫生院开展接生,3年间共监测围产儿20543例,发生出生缺陷200例,发生率9·74‰;出生缺陷围产儿病死率是465·0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东台市2007—2011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为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要求,对东台市2007—2011年29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监测34 498例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儿14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29‰。5年出生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肢体畸形、唇腭裂、泌尿生生殖道畸形、外耳畸形、神经管畸形。各年龄组产妇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前孕早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山市1997—1999年出生缺陷信息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预防优生学工作的开展 ,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特进行本研究。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为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中山市各医院住院分娩的孕 2 8周到产后 7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死产 )。1.2 监测网络建立及监测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制定的“中国妇幼卫生出生缺陷监测方案” ,在全市各镇区医院建立了我市出生缺陷监测网 ,开展监测工作 ,并进行包括我院儿保门诊等部门在内的漏报调查 ,所得资料全部经反馈核实 ,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1.3 诊断标准 对监测所得资料按中国出生缺陷检测中心及中国妇幼保健中心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种类及变化趋势,为减少缺陷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州市12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福州市2007—2012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3.0/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孕母年龄20岁和≥35岁年龄组较高,出生缺陷导致的围产儿死亡占总围产儿死亡的30.3%,主要出生缺陷为外耳畸形、多指(趾)畸形、总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及马蹄内翻足,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做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加强三级预防,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叶胜娟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587-1588
目的 对渭南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渭南市19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孕满28周~出生后7 d的围产儿.结果 在60 412例围产儿中,共查出599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发生率99.1/万.结论 渭南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神经管畸形仍然居首位.工作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情况和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为孕28周~产后7天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调查围产儿死亡率与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出生围产儿16602例;出生缺陷儿308例,围产期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55‰;围产儿死亡23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4.28‰;在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中,出生缺陷呈逐渐上升趋势,平均为46.41%。结论: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出生缺陷不仅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区近 5年中出生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的回顾和顺位分析 ,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1 对象1999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1日 ,本区户口及外地来宁在我区居住 1年以上住院分娩的产妇 ,从怀孕 2 8周至产后 7天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死产 ) ,共 12 0 4 1例。2 结果2 .1 出生缺陷发生率 近 5年共监测围产儿 12 0 4 1例 ,发生出生缺陷 85例 ,死亡 4 2例 ,7天内存活 4 3例 ;单发缺陷 6 2例 ,多发缺陷 2 3例 ;缺陷发生率7.0 6‰。2 .2 变化趋…  相似文献   

15.
钟新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69-1370
目的:按照山西省“削峰工程”及“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的要求,对太原市10个县(市、区)200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在我市各医疗保健机构中全面开展医院和家庭分娩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围产儿30 416例,其中出生缺陷儿40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4.47/万;出生缺陷儿中神经管畸形发生率为46.03/万,占出生缺陷儿的34.23%。围产儿死亡38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2.72‰。出生缺陷各系统畸形顺位仍以中枢神经系统最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乡村高于城镇(P<0.01)。结论: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开展产前诊断十分必要,B超筛查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横县住院分娩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 ,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中出生缺陷监测规范要求 ,对横县 8个接产单位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监测。 结果 监测围产儿 85 0 0人 ,出生缺陷 94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 11.0 6‰ ,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 4 78.72‰ ,占同期围产儿死亡率的 2 6 .32 % ,巴氏水肿儿为出生缺陷首位原因 ,发生率达 3.88‰。 结论 我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 ,是我县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普及婚前医学检查 ,优生宣传咨询 ,做好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出生缺陷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及生命质量,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为探讨预防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对2 0 0 2年1 0月1日至2 0 0 3年9月3 0日太原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太原市1 0个县(市、区) 94所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 8周到产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 2 480 7例,孕2 8周前引产的出生缺陷儿63例及4~6个月进行B超筛查的孕妇981 7例。2 方法 由监测医院分娩室护士长将本院资料进行统计后,填写围产儿季报表、…  相似文献   

18.
金利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07-5108
为了探讨降低本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现将长春市1998~2006年11个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监测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监测对像1998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11个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到产后至7天内围产儿,包括活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南通市2 0 0 3年监测的44 2 8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对我市所有接产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 8周至产后7d内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进行监测,其中农村3 485 3例,城镇9 43 3例,共有双胎2 5 0例。1.2 方法对每一位出生缺陷儿按要求填报《南通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内容包括产母情况、缺陷儿情况、出生缺陷诊断、孕早期情况等,并按月上报。2 结果2 .1 出生缺陷发生率44 2 86例围产儿中,各种出生缺陷2 0 1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5 4‰。其中单发缺陷184例,多发缺陷17例。2 .2 前五位出生缺陷发生…  相似文献   

20.
1996~199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院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 ,我们从 1996~1999年止 ,对我院出生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6年 1月~ 1999年 12月 ,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4 919例。1.2 方法。每出生 1例围产儿均由新生儿科医生检查 ,如发现畸形儿 ,由曾接受过国家出生缺陷监测培训班培训的专职医生 ,按要求将有关内容填入《出生缺陷登记卡》。2 结果2 .1 出生缺陷发生率。 4 919例围产儿中检出出生缺陷儿 4 6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9.35‰ ,其中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5.2 9‰ ,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 .0 7‰。2 .2 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