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天士在《黄帝内经》"肝脆则善病消瘅"的基础上,具体阐发了消渴病从肝论治理论。其认为情志失调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失疏泄是基本病机,并将消渴病从肝论治理论运用于临床诊疗中。  相似文献   

2.
现代应用的中医学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以下简称教材)对消渴病有以下定义: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主要病因是禀赋不足、饮食失常、情志不畅、劳倦过度.病理特点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中特别指出消渴病主要是指现代医学所指的糖尿病.但是,从临床实际看,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消渴病病理特点来指导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已难以满足目前的临床需要,如不予以修正完善,将影响临床糖尿病的辨治,就此作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糖代谢失常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辨证消渴病向来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笔者认为阴虚燥热虽是消渴之重要病机之一,而肝郁、脾虚在消渴病病机及辨证论治中的作用亦十分关键,下面从病机、辨证、治疗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糖尿病病人致死的主要因素。祖国医学对其早有记载,将之归属于消渴病、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和观察分析发现糖尿病冠心病以气阴两虚、心血瘀阻为多,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作为不容忽视的时代病,具有中医情志学病因机制,在证候表现上可与中医情志病互参。网络成瘾在形成和发展中与之相关的根本脏腑为肝。从网络成瘾人群体质特性与肝生理上的体用特征、网络成瘾的发病与肝脏的疏泄功能、网络成瘾的负性情绪与肝主情志、网络成瘾的证候特征与肝脏病证的相关性4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同时报道了课题组完成的山东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情绪调查研究,并以《中华医典》(电子版)中临床医术大全、综合医籍大全为源进行了肝失疏泄致情绪障碍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依据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了网络成瘾基本中医证候及核心临床表现症状,同时从临床及文献上对网络成瘾与中医肝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的范畴,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丰要表现的病证.肝脾不和型胆囊炎每因情绪不畅或劳累而使胁痛加重或复发,此型临床最为常见,多为女性患者.因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疼痛亦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可出现肝脾同病.笔者近些年来以疏肝利胆、健脾和胃法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32例,经临床验证疗效颇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消渴病(糖尿病)的高发病因之一与现代社会的超负荷、快节奏、强烈的情志刺激有密切的关系,这已被临床所公认,心悸、胸闷、头晕、睡眠不佳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症状和心烦、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与生活.该病非常典型的说明了现代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和中医系统论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相关各医家的著作来研究消渴病的中医理论框架结构,从病因病机方面分析总结各医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认知。病因总结为外感淫气、先天禀赋、饮食酒味、精神情志、房事劳欲,病机总结为心肺火盛、脾胃失因、肝失疏泄、肾失滋养。该研究旨在为中医临床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对胃与十二指肠溃疡三型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文贵 《农垦医学》1999,21(1):65-6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特点,就其临床表现则属于中医的“胃院痛,嘈呼”之类。中医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疗效可靠,且很少有毒副作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情志失常和饮食所伤关系密切。近些年来,服用药物引起的溃疡病亦甚常见。情绪紧张、郁想、忧思等情志的变化均可伤肝,肝郁之后,肝木伤胃土,肝体阴而用阳,气余便是火;另则五志本身就可化火,终致胃中火动,形成胃热型.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凉之物;或寒邪直中胃院,形成了胃寒型。滥用药物而引起无明显的寒热之象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的临床资料及对病因病机的全面分析,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我认为糖尿病的病机是"气虚为本,阴虚燥热为标".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阴虚是本,燥热为标".糖尿病隶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传统病机理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然随着该病病情的日益复杂,以此理论不足以反映病变之全貌,故而循诸多因素提出不同见解,概括为正气不足,情志所伤,毒邪致病,痰瘀为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认为“情绪紧张”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祖国医学也有肝气不舒,情绪抑郁是导致和加重“消渴病”的论述。笔者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虽可得到满意疗效,但对某些情志为患的病人如加用心理疗法,其效更佳。现就糖尿病的心理疗法,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中医学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赵冠英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近五十载,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上有精深的造诣和独特的建树。他非常重视患者的情志因素,认为《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论述说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防治疾病的首要条件,宋代陈元择提出包括“五脏情志所伤”为内容的“三因”学说被后世医学家公认不违,故强调情志因素,是中医病因学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离不开情志因素,而最常见的情志不遂,其引起的情绪变化主要造成肝、心、脾三脏的损害,在此基础上又可发展为各种各样的疾病。应该从病史和错综复杂的症状演变中寻找或推导出有关的情志因素,结合以心理治疗,并根据情志因素在致病过程中的轻重主次酌情用药物调理。赵老善用以下三法调理情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量研究证明情志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情志障碍人群也面临着更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如何减少情志刺激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已经引起多方面的重视。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有较深的认识。中医很早就提出情志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进一步结合中医学体质理论,体质不仅决定个体对不同情志刺激反应倾向,也影响着身体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结合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中医的干预手段,调整糖尿病的易感体质,缓解情志刺激对机体的影响,减轻不良情志刺激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达到预防糖尿病,减缓糖尿病病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证明情志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情志障碍人群也面临着更高的患糖尿病的风险,如何减少情志刺激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已经引起多方面的重视。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有较深的认识。中医很早就提出情志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进一步结合中医学体质理论,体质不仅决定个体对不同情志刺激反应倾向,也影响着身体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结合辨证论治的思想,运用中医的干预手段,调整糖尿病的易感体质,缓解情志刺激对机体的影响,减轻不良情志刺激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作用,从而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达到预防糖尿病,减缓糖尿病病情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及中医教科书均以上、中、下三消分证,而从肺、胃(脾)、肾论治。少有从心、肝论治者。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糖尿病当从五脏论治的整体观念,本文仅论从心、肝论治糖尿病,浅述如下:1 从心论治 消渴病的产生有多方面因素,从心得之古已有论述。明·周慎斋《慎斋遗书·渴篇》有:“心思过度,……此心火乘脾,胃燥而肾无救”发为消渴  相似文献   

16.
中医的情志致病理论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在骤然、剧烈或长久的刺激下超越了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范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影响疾病临床疗效及预后等。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相应脏腑,首伤心神;七情常数情交织,致气机逆乱;七情亦可致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常见并发症状之一,而情志失常常可诱发或加重该病。该病患者病程长,且长期受皮肤剧烈瘙痒难耐之苦,故心烦躁动、恐慌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油然而生,而这些不良情绪的刺激又可再次诱发或加重患者的皮肤瘙痒之症,日久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情志失常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基础治疗上适当予以调畅情志之品,可明显改善病者皮肤瘙痒等症候及调节其身心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消渴患者病前多有长期的精神刺激史,如恼怒、抑郁等。病后又有思想压力,情绪不稳定,烦躁忧虑,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1 舒肝法 肝气易郁:肝主疏泄,生性刚悖,不良情志的刺激可造成肝失条达,轻则气郁,甚则气逆,故舒达肝气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消渴以肾为本”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之消渴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烦渴等疾病 ,其中主要是指糖尿病。为将糖尿病与其他疑似症区别开来 ,当代中医将糖尿病定名为消渴病。消渴的发生与肺、胃、肾、肝、脾等脏腑相关 ,而以肾为本 ,如《石室秘录》云 :“消渴一证 ,虽分上、中、下 ,但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医宗必读》亦曰 :“消渴本病在肾。”随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及肾虚本质的研究进展 ,肾虚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巩固和提高 ,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1 内分泌1.1 甲状腺轴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以出现畏寒肢冷 ,畏寒肢冷又可见于肾阳虚 ,…  相似文献   

19.
从肝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功能的改变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长期的精神刺激导致情志失调,精神抑郁,使肝失疏泄,气郁化火,火烁阴津或肝疏泄太过,肾封藏失职,导致火炎与上,津液泄与下,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病情迁延不愈,气郁日久,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灼伤津液、肝肾阴亏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加重。故临床上从肝入手,适当配合健脾化痰、滋补肾阴等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晏俊 《大家健康》2012,(6):60-61
“糖尿病”是西医的病名,古代中医并无这一称谓,而多称其为消渴病,是指由体质因素加以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年高劳倦、外感邪毒或药石所伤等多种病因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尿有甜味为典型症状的病证,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